八零之女配重生當學神 第109節
實驗室外,現在還是一片空地,遠處是幾間小平房,看上去很不起眼。 井熙的眼睛看著遠方,腦子里卻依然想著實驗設計。 溫度和壓強的調節,怎么在藍寶石襯底上生長出恰當的緩沖層,以及完美的單晶。 “溫度還要再調低一點,”井熙想,“藍寶石的導熱性較差,容易造成熱應力失配?!?/br> 事實上,井熙知道還有其他幾種襯底可供選擇,比如氮化鎵晶體襯底,還有碳化硅和硅襯底,但是這些的制作工藝太麻煩,尤其是氮化鎵晶體襯底,至少也要等她完成第一次制備,才有資格考慮這種材料。 更重要的是緩沖層。 井熙遙望著遠處,天與地的交界處,是一線不大起眼的矮樹叢,灰綠的顏色帶著一種蓬勃的生機,更重要的是,恰到好處的柔化了天空與大地之間的邊際感。 對了,銦!井熙腦子里忽然靈光一閃。 這同樣是一種稀有金屬元素,原子序數49,銀白色,質軟,和鎵同屬3-a族元素。 它的延展性極強,性軟,可塑形強,而銦鎵氮層比起氮化鎵層來說,穩定性更強。 “試試吧?!本跄艘话涯?,重新回到實驗室,決定重新調整實驗計劃。 第一次,失敗。 井熙把反應室的溫度下調到560c。 第二次,銦,稼和氮原子一一沉積在襯底上,就像是一個精美的積木模型,在緩緩搭建中,一起看起來很順利。 只可惜,在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的圖像,依然還是失敗。 井熙再一次把溫度又往下降低了10c。 第三次實驗開始。 三種原子逐漸沉積在襯底上,形成了一層緩沖層,然后溫度繼續升高,因為氮化鎵晶體層需要的是更高的反應溫度。 這一步依然很不好做,氮化鎵層的生長溫度高,可是高溫導致的原子分離卻容易形成不均勻的銦合金,從而導致無法產生激光所需的單色相干光,因此這一步需要特別小心,然而,隨著銦濃度的升高,這種晶體生長過程只會越來越困難。3 第三次實驗,依然失敗。 科學研究就像是在漫長的黑暗中匍匐亂走,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來,然后一點點的,接近那個正確的答案。 晶體的生長緩慢而堅定,人類則像魔法師一樣,在看不見的原子層面,努力尋找某個世界的開關。 開關關閉的時候,一切晦暗,而當經過無數努力,終于觸碰到關鍵一刻的時候,剎那間,滿室生輝。 第二十七次實驗完成,井熙在實驗記錄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氮化鎵晶體,終于做出來了。 她深深的松了一口氣,精疲力竭的坐在椅子上,忍不住笑起來。 安和半懂不懂的站在邊上,低聲問另一個助理:“這是終于成功了?” 馬曉麗用力點頭,非常高興的說:“嗯,成功了?!?/br> “這個東西……很了不起?”他問。 老實說,安和現在在實驗室里呆得有點焦慮。 他本身擅長的領域是機械和電氣化,對于半導體這一塊了解得不多,更何況還是更高精尖的納米級半導體新材料了。 他都想不通,自己當初是為什么會被招進來的。 馬曉麗不知道安和心里的糾結,現在只有純粹的高興:“非常厲害,我雖然沒怎么追蹤過這一塊的論文,但是也知道這種氮化鎵晶體制備是如今的研究熱點?!?/br> “但是國外的實驗室肯定已經做出來了吧?”安和問。 如今的國人還存著天然的不自信,尤其在自然科學領域,總覺得什么都是國外更厲害。 馬曉麗本身的水平也有限,聞言遲疑的搖搖頭:“我也不清楚,但是國內,咱們肯定是頭一個!” “那也很不錯了!”安和一方面依然覺得心虛,一方面又終于不用再擔心實驗室解散自己失業的事情,心情很復雜的點頭。 轉臉,他又請馬曉麗幫他做了一個參考書單,決心好好惡補一下這一塊的知識。 李文遠不好意思的也要了一份。 就算水平有限,他們也必須拿出兩百分的力氣,努力追趕。 誰都不愿意做那個被拋在后面的。 今天因為實驗順利,他難得按時下班,一回到家,就看見兒子女兒開心的笑臉。 李文遠的兒子和他很像,老實乖巧,女兒則有點像他妻子,帶著幾分潑辣勁。 這時候小姑娘正眉飛色舞說起班上的事情。 “王文娟她們家剛搬了新家,說是兩室一廳的大房子,在班上到處炫耀,請了一圈人就是沒叫我,有什么大不了的,到時候我們搬新家,我也絕對不會請她來?!?/br> 她如今念初二,正是懵懵懂懂又有些尷尬的年紀,王文娟以前是她最好的朋友,后來兩個小姑娘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鬧翻了,從此以后,就跟兩只斗雞似的,什么都要爭一爭。 李文遠的妻子還生怕事情鬧不大一樣,在旁邊用力給女兒加油鼓勁,只把李文遠逗得苦笑:“你們以前不是好朋友嘛,朋友間鬧點小矛盾說開了就好,沒必要斤斤計較?!?/br> “明明是她斤斤計較,”小姑娘一哼,覺得她爸說話可真夠沒意思的,“再說了,是她先笑話我家還住在筒子樓里的,有什么了不起的,到時候咱們搬去更大的家,羨慕不死她?!?/br> “就是,”李文遠的妻子也用力點頭,“羨慕不死她!” 李文遠還能說什么呢,也只能無奈的微笑了。 吃飯的時候,李文遠的妻子又問起丈夫在實驗室究竟做什么。 李文遠搖搖頭:“這個簽過保密協議的,不能隨便往外說?!?/br> “保密協議!”小姑娘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聽起來可真神氣!爸,你是不是在保密單位上班?” 李文遠笑:“不是,就是一個外企的實驗室?!?/br> 她女兒興趣不減:“那里頭外國人多不多?我聽說他們的頭發顏色可多了,還能變來變去的,是不是真的?” 這個年代即便是京城里,大街上也很少能見到外國人。 李文遠卻搖頭:“實驗的負責人是咱們國家的人,而且還是個年紀不大的女生,現在還在清北讀書呢?!?/br> “這么厲害的!”李文遠的女兒睜大了眼睛。 “可不是,所以你也要好好讀書,以后說不定也能這么厲害呢?!彼膭畹?。 小姑娘特別用力的點頭。 ———— 井熙花了兩天時間,終于把第一階段的論文寫完了。 高質量氮化鎵晶體的制作完成,是她攀登科研桂冠的第一步,目前看起來,這一步走得還算順利。 而這一篇重量級的論文,也將是確認她第一發現者身份的重要證明——可以青史留名那種。 但是與此同時,這篇論文一旦發出去,她和其他大型實驗室之間的進度差距又將被重新抹平,而且,對方有更多的研究員,更先進的設備,當然,還有更多的經費。 但是井熙會對此感到害怕嗎? 當然不可能。 關于氮化鎵晶體制備的論文,井熙也一度猶豫要投到哪個期刊。 之前已經刊登過她文章的半導體類頂級期刊ei當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井熙猶豫了片刻,還是選擇了sce。 大概在這兩個科研領域的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是任何一個科研從業者的執念了。 井熙這篇論文并不長,一共只有三頁,主要是對氮化鎵晶體制備技術的闡述,數據和圖表也同樣都非常精簡。 sce的編輯收到這篇來自遙遠東方論文的時候,卻下意識的一愣。 氮化鎵是如今非常熱門的前沿材料之一,也是挑戰藍色發光二極管這個世界級難題最有希望的材料。 紅色、綠色發光二極管已經發明出來快三十年了,但想要把發光二極管用于照明,還需要藍色發光二極管,只有湊足紅綠藍三原色,人類才能通過二極管獲得穩定的白色光源。4 一旦解決了藍色發光二極管的問題,“人類歷史上第四代照明”最大的技術障礙就將被掃除,led燈這種全新的照明方式,也將點亮白熾燈之后的時代。4 審核這樣的論文,編輯的神情都不由自主更加慎重起來。 這是一篇看起來規范而精確的論文,言簡意賅沒有一句啰嗦,但是充足的數據和圖片支撐,讓它看起來似乎完美無缺。 編輯忍不住搖頭:“難道這個世紀大難題,真被一個東方人給解決了?” 他努力約束住自己奔騰的思緒,把這篇論文先是交給大編輯過目,大編輯也點了頭,才寄給了三位專業審核者。 sce的專業審核者都是業內絕對的大牛,他相信,這些人很快就能給他答案了。 阿道夫.霍姆是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博士生,平時除了實驗室的工作,就是幫助導師處理各種工作上的信件。 今天一大早,他又看見了一篇sce寄過來的稿件。 即便是導師這樣獲得過不少榮耀的研究者,依然以成為sce的審稿者為榮,向來也很謹慎的對待這份工作,不過,作為導師的學生,阿道夫.霍姆依然是這些論文的第一輪審核者,有時候導師甚至還會要他寫心得報告。 敢往sce投的論文水平可不會低,哪怕只是簡單的心得報告,也很不容易。 阿道夫.霍姆深吸一口氣,拿出了這篇論文,可是看到氮化鎵晶體制備這個標題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然后飛快的往導師的辦公室跑去。 安東.哈姆斯沃思是一個大胡子男人,外表粗獷強壯,很難叫人相信他其實在精細半導體領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 看到自己的學生屁股著火一樣沖過來,安東.哈姆斯沃思皺了一下眉頭:“冷靜點我的孩子,發生什么了?” 可是當看到這篇論文的時候,他身上的鎮定也全沒了,揮舞著手里短短的論文,就開始趕著實驗室里的科研狗,要他們盡快復現這次實驗。 這篇論文足夠短,也足夠簡單,完全足夠讓任何一個優秀的實驗室在幾天之內就得出結論。 三天以后,大胡子神情嚴肅的看著stm圖像,他底下的研究者大氣都不敢吭。 “很顯然,這個競爭對手已經完成了我們都沒能完成的工作,”他摸著胡子抱怨道,轉而又吆喝起來,“不過不用擔心,實驗室所有年輕人都給我馬上動起來!我要你們盡快消化完這個實驗,然后一口氣攻破藍色發光二極管這個大難題,我相信,我們必將獲得最終的勝利!” 類似的話,在不少知名的半導體實驗室都響了起來。 誰不想解決這個世紀難題,成為新一代照明的開創者? 不說滾滾而來的名氣,就是rou眼可見的巨大利益,也同樣催動著這些龐大的試驗機器開足馬力,加速工作起來。 所有人都爭先恐后想要摘到這顆明珠,但是目前看起來,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東方人暫時拔得了頭籌。 “jingxi?”有好事者特意去查了這個人之前的論文,發現這個jingxi不但論文篇幅少,而且研究課題還特別零散,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靈氣十足,但是不那么專一的研究者。 “大約只是運氣好吧?!辈簧偃巳缡窍?。 好運氣的井熙這時候正在寫另一篇論文。 論文內容是關于雙頻激光干涉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