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老人家歡喜而來,到最后往往被勸得動情。幾位老嬬更是抹著淚,出去時逢人便夸著鋪里坐著的那位小娘子。 待到老人家都走了后,托兒便準備上場了。圍觀的老百姓都對張儒秀十分好奇,只是仍在觀望著,非得托兒來添一把火,百姓才能真正放松下來,走進鋪里,心甘情愿地奉上手里攥著的銅錢。 張儒秀找的托兒不多,卻又各具代表性,幾乎把各行各業都攬了進去。 趕趁,行首,助教,一個接一個地上場,一番說辭下來,張儒秀便覺著有些力不從心。 看著時辰也快過了去,張儒秀便叫一旁的小廝宣告著今日就到這里,來日再會。 小廝一出聲,大多數圍觀的百姓也自發地散了去。只是還有幾位堅持著要叫張儒秀多留一會兒。 小廝好說歹說地勸了一番,甚至說到最后話里盡是忽悠??诟缮嘣镩g,幾位百姓覺著無趣,便也散了去。 唯有一人,還立在原地,巋然不動。 是位年輕俊俏的小官人。 彼時張儒秀正準備起身回去,見鋪前還立著一人,不免有些心急。 那位小官人站直了身,往張儒秀這邊看去,似是對她所行的這般玄學之事頗感好奇。 張儒秀也有些疑惑,便叫小廝趕緊催人走。 那人聽了小廝的話,仍是一臉云淡風輕,盯著這鋪子看了許久。 張儒秀被他耗得沒辦法,便開了彈幕。 “鄂州江夏·馮京馮當世” 張儒秀調動著為數不多的記憶,才想起,原來這位便是大宋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在十年之后。 才子雅士出現在她的鋪前,張儒秀除了嘆著人的聰慧之外,心里便再無波動。 不過正當張儒秀心無波瀾時,下一瞬,馮京頭上便飄過一條即時彈幕。 “如此玄乎之事,也能掙來錢財么?實在是荒謬?!?/br> 見了馮京的心聲如此瞧不起她,張儒秀深吸了口氣,也無意同人計較。 馮京站在那里不走,張儒秀也無意頂撞他,便按時關了鋪子,從一旁走出。 張儒秀也無心管馮京此刻的心思,只是想著趕緊到院里收拾一番,晚間還有個小宴要赴,她不敢耽誤太多時間。 馮京在她走后,依舊盯著鋪店。直到一旁出來了位老人家好一番詢問,這才離場。 晚間那道宴,是富夫人包著雅間舉辦的。富夫人叫來幾位與張儒秀年齡相仿或是相差不多的安人,叫人同張儒秀多說些話,也是給張儒秀引薦著人。 前段時間,張儒秀同富夫人聊得火熱,見人可信,便把開鋪的事同她細說了一番。 富夫人聽罷,詢問了一些問題后,反倒是支持著張儒秀去做這事,也承諾會給她找些志趣相同的人來輔助她。 宴上,張儒秀同那幾位安人吃著酒。富夫人瞧著時機成熟,便隨意找了個借口,半路趕了回去,留張儒秀一行人在此。 富夫人一走,安人之間的話匣子便徹底打開了來,也不用顧忌旁事,便敞開了心扉去說。 張儒秀同人說這話,只嘆富夫人眼光毒辣。富夫人找的幾位安人,正是張儒秀欣賞并想邀著一同做大事的人。 最叫張儒秀歡心的,便是推官家的閆娘子。 這么一打聽才知,原來閆娘子手里也握著幾門生意,在蘇州開了不少鋪子,生意也算是蒸蒸日上。 閆娘子自謙道,她家那位官人不爭氣,夫家也日漸敗落。閆娘子便想著招數,本想試著挽救下局勢,誰知這么一做,竟然叫局勢枯木逢春起來。 “不知閆娘子可愿把店鋪位置透露一二,好叫我參謀下?”張儒秀試探地問道。 誰知閆娘子那般豪爽,一聽張儒秀這話,便將店鋪的大多數信息給透露了出來。 “張娘子若是需要我做幫手,只管提?!遍Z娘子敬了張儒秀一盞酒,笑道。 張儒秀回酒,對閆娘子滿是感激。 閆娘子私下里開了一家小酒樓,就在東街上,蘇州最繁華的一片地帶。另有幾家賣雜貨的小鋪子分落在各大巷里,其中有一處,便在求樂巷的南面,那條掛巷之內。 一旁的幾位安人也都附和著,皆言自家私下里也握著不少鋪店,直言張儒秀若有什么困難,盡管朝她們開口。 話來話去,雅間內一片融洽。 張儒秀同一眾安人攀著話,驀地覺著,往后的日子都有了盼頭。 在這條路上,原來竟真有人同她一般,踽踽獨行著,甚至比她走得更早。 作者有話說: 來個小互動吧。 女主還有幾章掉馬? 和好友長的一模一樣的那個人是誰? 還有幾章同房? 都來猜一下叭,猜中給紅包(認真臉) 以及,這幾天有點忙,會改成兩天一更,每章4000 ,真的很抱歉QAQ 第73章 她的字跡 宴上, 閆娘子同一眾安人說了許多。一番動作,倒是叫張儒秀刮目相看起來。 聽閆娘子說,她爹爹便是當地一位大員外, 經商有道。蘇州閆氏在當地也是一門望族, 幾代經商下來,早已攢了不少經驗。閆娘子是家里的老小,從小便伶俐, 后把閆員外的本事學了個七八, 成婚前便經營著許多鋪子。 按說她的夫婿也該是人中龍鳳,只是那時閆娘子情竇初開, 偏偏瞧上了尚是窮文人的章卯, 便是如今的章推官。夫家不得勢,她嫁過去,倒成了一家的福星。有了夫家與娘家的支持,閆娘子才愈加大膽地cao持起家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