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
牧廉歪了歪腦袋:沒想明白。 然后姜延臉上又邪又帥的笑容讓牧廉忍不住看呆了。 他抬手碰了碰自己的面具,還好,是戴著的。 姜延走近了一點,看到他的動作,又問:為什么戴著面具?我以為你不喜歡。 牧廉猛地抬頭,給了他一個驚訝的眼神,像是在問你怎么知道,姜延看著他靈動的眼睛,對他眨了眨眼說:我就是知道。 牧廉開心得不行,手不自覺拉住姜延的袖子,像是怕他又突然不見了似的。 牧廉說:因為我的臉,壞的,不像主公、師父和你那么好看,所以戴著。 說完,牧廉心里還很感嘆,自己這時候還記得先贊美主公,真是很稱職的大楚幕僚了。 主公和將軍長得萬里挑一,這世上有幾個人比他們好看,姜延避開牧廉對自己的贊美,不喜歡戴就不用戴著。 牧廉追問:你不覺得我的臉奇怪? 姜延理所當然道:不奇怪。 他說不奇怪。 牧廉猶豫二三,一狠心把面具給摘了下來,他不知道此刻自己臉上是什么表情,不知道會不會嚇到姜延,于是一雙眼睛死盯著姜延,觀察著他有沒有害怕或者嫌惡。 姜延卻沒有害怕,也沒有嫌惡。 牧廉此刻臉上,還是方才看見姜延臉上笑容時,傻愣愣的開心表情。 他本來就長得不差,加上御醫張老定期給他針灸放松臉上經絡,原本因為面部僵壞而有些擰的經絡都梳理開來,整張臉雖然還是僵著的,卻更自然舒展,不似以前帶著分木偶般的詭異刻板。 姜延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溫柔地撫過這個可憐男人的側臉。 但手上觸及那人溫熱的皮膚,他察覺到自己的失態,立刻抱歉,想把手收回來。 卻被牧廉捉住了手。 牧廉靈動的眼睛還是直直地看著他,像個小傻子。 小傻子把姜延的手放回自己僵壞的臉上,然后愣了愣,像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似的,姜延也呆在那里,心跳越來越快。 片刻后,姜延看到牧廉像討要親昵的貓兒似的,慢慢的,用臉蹭了蹭他的手心。 姜延心想,要命。 牧廉張開嘴發出好聽的笑聲,像是發現一個特別好玩的事情,笑著疑問:這算是我捉住你了,還是你捉住我了? 這小傻子為什么這么會。 姜延反手捉住牧廉的手,拉著牧廉繼續向營外走,心里想,這他_娘的,真是要了老命了。 牧廉還在問:我問你呢。 姜延望著四周一點沒有情_趣的空蕩蕩的田地,低笑著回答:算你捉住我了。 牧廉開心起來:那你還跑不見么? 姜延很無奈地說:我是密探。 于是牧廉就沒那么開心了。 密探還是會跑不見。 姜延帶牧廉走到山坡上的一棵參天古樹下坐著,這棵古樹很大很粗,牧廉繞著它走十步才能繞完一圈。 你常來嗎?牧廉問。 姜延說:我家祠堂外有棵比這還大的古樹,所以常來。 牧廉猜測:你想家嗎? 姜延笑了笑:想,也不想。 牧廉不明白。 姜延有些想解釋,又怕嚇跑了他,于是轉移話題問:你為什么對風族首領說你想要風族繼續繁衍生息,答應大楚是最好的出路? 你聽到了?牧廉眼睛亮起來,那時候你就跟著我? 哪有被密探跟著還這么開心的。 姜延哭笑不得地點頭。 牧廉又問:你覺得我說得不對么? 并非如此,姜延向后靠著樹根,組織著語言解釋,看他熟悉的姿態,的確是常來這里坐著,我只是覺得,這前半句話有些多余,像是你加上這半句,有什么其他意味似的。 說完,他抱歉道:我是密探,慣來會多想一想,不是故意要 牧廉打斷了他的抱歉:大楚密探都像你這么厲害嗎?還是你特別厲害? 這話夸得姜延有些不好意思,他輕咳了一聲,把不合時宜的想法全都甩一邊。 牧廉給他解釋:因為假如她還是想要風族首領這個位子,答應大楚,就什么都沒了。 姜延不解:何出此言? 主公給她的條件,一是將風族騎兵編入楚軍,這就收了她的兵權,二是風族首領的繼位者必須由大楚批準,這就控制了風族首領的繼承權。 牧廉不厭其煩地把顧烈開給風族的條件說了一遍,并點出了顧烈的言下之意。 姜延點頭:這我明白。 牧廉覺得密探真是傻得可愛。 不,你不完全明白,牧廉實話實說,如果主公是個聰明人,而且我們都知道主公是個聰明人,我告訴你這兩個條件的后果會是如何。 風族騎兵是風族最大的底牌和倚仗,一個被暴燕驅逐至打云草原的民族,在短短時間內能夠發展起這樣規模和戰力的騎兵,這里面我的功勞且不必說,盡管還遠遠比不上楚軍騎兵的規模,但這已經是非常難得。 因為騎兵是眼下最為先進最為強大的戰力,主公就非常明白這一點,他對北燕三州最有利的戰機,不在于我師父狄其野,而是他一早在荊州和蜀州布局的養馬草場,從楚軍擁有強大騎兵王師開始,這天下戰局就已經偏向了大楚。 你看,我說主公是個聰明人。 所以,芙冉想要當首領,就絕對不能放棄騎兵。一個沒有兵權的小族首領是不足為懼的。只要芙冉答應大楚的條件,等她帶著老弱婦孺在蜀州安居下來,就會聽到風族騎兵勇敢征戰、在攻打北燕三州過程中犧牲大半的消息。 不,主公不需要玩什么陰謀詭計,只需要成全風族對北燕復仇的愿望,將領們多用風族騎兵打前鋒,結果水到渠成。 失去絕對戰斗力的風族,即使剩下的風族騎兵在天下初定后回到蜀州,又能剩下多少?接著,主公拿走了繼位者的指定權,也就是說,還有野心的、還不服大楚的繼承人,就絕對當不了風族首領。 這樣一來,加上主公許諾將風族視為大楚百姓,待遇一視同仁,那么同化風族就指日可待。兩代一過,風族就泯然大楚,只要大楚不欺壓弱小,他們再也生不出謀反之心。 若她想要爭一爭首領權,就絕對不能答應大楚,反而該撕破臉,立刻舉兵叛出楚營,假如能在sao亂中趁機殺掉主公或者我師父,才有一分可能活命。但是風族從未登頂于華夏之巔,他們從不曾一統天下,名不正言不順,實力還比不過大楚,到最后也是死路一條。 牧廉最后總結:所以我說,假如她想要風族繼續繁衍生息,就答應大楚,我沒有說謊。 牧廉抱著顯擺聰明才智的心態,不知不覺把心里的話倒豆子一般,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部說了出來,他偷偷抬頭去瞄姜延的臉色,怕他生氣,更怕他和吾昆一樣覺得自己歹毒。 即使在密報中早就知曉牧廉是不容小視的幕僚,但親耳聽牧廉分析主公謀劃,姜延依然為牧廉的心機智謀震撼,尤其是牧廉面無表情分析戰機的模樣,姜延既心折,又擔憂,認真提醒道:不可什么話都對人說。 哦,牧廉認真點頭,心里又開心起來。 他擔心我,牧廉確定。 所以。 密探要怎么捉住才不會跑不見呢? 牧廉還在苦苦思索著。 第53章 密探是誰 狄其野手下虎_騎都督私通北燕一事, 終究是被敖戈鬧得高高拿起, 卻被主公輕輕放下。 且不論敖戈心中如何惱恨, 在楚軍大部分將領看來,此事居然沒有以流血告終,而只是以狄其野罰了虎_騎都督半年俸祿就輕飄飄揭過, 實在是匪夷所思。 這可是私通敵軍的大罪,而狄其野從頭到尾都沒有拿出有力證據證明虎_騎都督的清白。 而主公是向來賞罰分明,不容徇私的。 也許虎_騎都督楚顧家臣的出身背景對此事結果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但誰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 那就是主公對狄將軍的偏愛,已經到了超乎尋常的地步。 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心思靈活些的, 都暗地里盤算起了狄其野的下場,如此發展下去, 鑒古明今,狄其野的下場其實不言自明。大楚立, 兵神亡。 所以陸翼并不如敖戈那般急吼吼跳出來當出頭鳥,他認為狄其野這高樓起得太快,而且是主公有心給他搭的空中樓閣, 一旦主公翻臉, 也就到了樓塌的時候。 有狄其野這么個人頂在前面,陸翼與幕僚們再三商議過后,心里反而安生了些許。即使他還是嫉恨狄其野,但只要一想到狄其野必然沒有好下場,真是睡都睡得香。 楚軍眾將眼中被主公別有用心地驕縱過頭的狄將軍, 此時卻并不那么春風得意。 事實上,狄其野很煩。 阿虎這事雖然被顧烈一手抹平,最后,顧烈卻私下問他:今日之事,我是可以幫你消災。下回再出事,你打算如何? 狄其野很有自信:我保證不會再讓他人抓住把柄。 顧烈嘆息:你這么會成語,難道不知道三人成虎的故事? 狄其野挑眉:主公,你會信有老虎大張旗鼓地行于鬧市? 我信,或者我不信,重要嗎?顧烈反問,我早就對你說過,人言可畏,你說只要我是明君,就無需畏懼人言。你有沒有想過,古今多少良將死在了明君的手上?他們中,不乏才干超群、忠心耿耿的人物,為什么明君還是要殺他們?那些君主都是因為讒言就起了疑心嗎? 狄其野只覺得莫名其妙:可是我和他們不一樣,你明明知道,我根本不求名利權勢 顧烈忍無可忍,手下意識又按上了額頭,直接問:若有朝一日,就因為你不肯用心楚顧局勢,早做防備,不得不親手斬了那五個手下里的一個 狄其野不耐煩地搶話反駁:我說了,我不會讓他們抓住把柄,你不信任我的能力嗎? 顧烈氣笑了。 他直直看向狄其野,微微瞇起眼睛:狄其野,既然你喜歡咄咄相逼,非得這么說話,我就換個問法。 若是有朝一日,就因為你不肯用心楚顧局勢,有人趁機尋釁鬧出事來,我為了平息眾怒,下旨命你親手斬了你的手下你是要怪你自己,還是怪我? 狄其野皺眉不答。 這讓顧烈想起狄其野前世油鹽不進的倔模樣,語氣都譏誚起來:是了,你坦坦蕩蕩,你忠心一片可昭日月。你占著理,你清清白白到最后,陷我,于不義。 這番話,顧烈說得近乎咬牙切齒,在狄其野聽來,卻是刺耳至極,尤其是前日雪夜遛馬,他主動將自己性格缺陷坦言相告,沒想到立刻就被顧烈拿來攻他的心。 他哪里知道顧烈是想起了前世舊賬,心里又痛又恨,實在是拿他沒辦法,才氣成這樣。 狄其野惱羞成怒:你要拿你臆想的事定我的罪嗎!我什么時候 顧烈卻不想再聽,誠懇道:你要是真想不明白,回去問問你大徒弟,單就此事看來,原是他比你有腦子。你要是真想裝糊涂,也還是出去學學你大徒弟,人家好歹是真瘋。 狄其野怒氣沖沖地跑了。 顧烈把話說出來,反而平靜了,雖然還是生狄其野的氣,卻還能分神想:也不知道這頭倔驢能從他帥帳被氣跑多少回。 正想著,他忽然聽到毛筆浸入洗墨池的晃蕩聲。 他抬頭一看,是一臉平靜坐在角落練字的顧昭。 失察了 這孩子過于乖巧,不聲不響的練字,不知不覺就讓顧烈習慣了他坐在角落,近來忙于準備攻打北燕,忙得焦頭爛額,也確實顧不上他, 發覺父王正看著自己,顧昭不解其意,畢竟父王近來忙得連倒茶都沒空閑,顧昭有心注意著茶水,只要沒有練字練得入神,就一定及時添茶換水,都沒有引起過顧烈的注意,此時父王看著自己不說話,顧昭努力想了想,每日旁觀議事后,父王會詢問他的想法,有時懶得開口,也是這么看著自己。 于是顧昭把方才父王和將軍的拌嘴回想了一遍,拱手一禮,認真回答:昭以為,父王是為將軍好。 顧烈前世今生加起來活了百余歲,頭一回體會到為什么都說兒女是父母的貼心棉襖。 嗯,顧烈輕輕笑了笑,接著練字。 是,顧昭有板有眼地又是一禮應答,然后低頭接著練字。 顧烈喝了口茶,尚溫的茶水令他神色微動,繼續處理起政務來。 過幾日晴好,可帶顧昭啟蒙箭術。 * 狄其野一開始是不愿意去找牧廉的,原因很簡單:一,憑什么他被顧烈那么諷刺了還乖乖去找牧廉?二,論起戰力戰術頭腦才干,他哪一點比不上牧廉? 但牧廉近日天天在楚營中亂晃,沉迷于和密探玩捉迷藏。風族男女老少準備跟隨祝北河的軍隊回蜀,風族騎兵被打散編入各個將領手下,楚軍大營到處人來人往,雖然亂中有序,但也沒誰有精力去關注這個據說被藥壞了腦袋的風族降臣。 第二天,狄其野就正撞上牧廉鬼鬼祟祟地從轉角繞過來,看到自己,驚喜地喊了聲師父!。 狄其野對天一翻白眼,問牧廉:你在做什么? 牧廉對師父很坦誠:我在捉密探。 狄其野驚奇了:楚軍大營已經無能到這個地步了?除了你沒人知道混進了密探? 牧廉臉上是莫名其妙的期盼神情,眼睛卻憐憫地往狄其野臉上掃了一眼,回答:師父,我在楚軍大營,當然捉的是楚軍密探。 被小瘋子當傻子看,狄其野氣得想笑,沒好氣地問:那煩請您告訴我,你為什么要在楚軍大營捉楚軍的密探? 這話問得牧廉苦惱起來:我也不知道。 狄其野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