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朝廷之中,務豐帝徹底放棄了長子,給他冊封了一個比孟州更偏遠地方的親王,打發他們夫妻去往封地。大皇子黨一哄而散,成為過往煙云。 然而在二三子之間,務豐帝又做出了令人迷惑的cao作。他將大皇子妃的嫡親meimei許配給了三皇子,順理成章讓其父轉成了三皇子黨魁,取曹承恩伯而代之。 一時間,二皇子文有外祖父柳祭酒若有若無的支持,武有岳祖父鄭國公的背書,自己為堂兄顧值請命搜親兄府邸的故事廣為人知,有人覺得他是沽名釣譽、陷害長兄,也有人認為這是敢于擔當有情有義,不論如何大家總是更了解知曉顧珩了。 但是皇上就是不讓他入朝聽政擔事,明明當年大皇子在顧珩這個年歲都積累了不少業績,打壓意味明顯。 三皇子長到十四歲,一直藏在深宮,未曾出來開府,被皇后護得牢牢的,眾臣對其所知甚少。 但是他到底占個嫡字,在禮法上天然得到擁護。眾所周知,比起文臣之首的二皇子外祖柳家,三皇子的外祖曹家是暴發、沒什么人才,然而皇上今年才將四公主下嫁,多少抬了抬曹家門楣。 如今三皇子妃人選已定,就待兩年后成親,三皇子黨勢力大漲。 眾臣都記得,務豐帝說過,待幼弟逝世滿三年后再提立儲之事?,F下正是時機,已有膽大之人試探著上奏請立太子了。 誠王府本來已被京城諸人看成昨日黃花、冷板冷灶,門前冷落車馬稀的。 不過務豐帝親自主持滿忌一事,如同入水石子,在有心人那里不知被分析了多少個來回。 在這立儲當口,漸漸地,登門拜訪、做客探口風的人多了起來,還都美其名曰親近宗室。 誠王太妃只想扳倒大皇子,輕而易舉實現了,對于太子之爭并無興趣。 誠王顧傳自然更想躲得遠遠的,也就平郡王顧采薊,旗幟鮮明地站到了二皇子顧珩隊伍中。 顧采薇知道顧珩是帝星轉世,相信帝位遲早是他的,有時候也通過四哥表達下支持之意。 但是畢竟由于男女有別,與二皇子關系疏遠,倒也沒有占據自己太多心神。 讓大皇子在天下人面前當眾承認害了顧值、以命償命,是顧采薇下一步的目標,好像還有很長的路要做、很多鋪墊需要做。 除此之外,她更多的是在思索自己到底如何實現理想,她還是一如既往想要教書育人。難道自己出面在京城開辦一家書院么? 還不待顧采薇想出個所以然,誠王太妃實在苦夏,厭惡京城暑日天氣,提出要帶著女兒去京郊湖邊莊子上避暑別居。 顧采薇募地想起,柳庭璋最近所轉述的二哥心情。 三弟驟逝,信擔憂母妃,想面見親慈,詢問顧采薇有無辦法陪母妃出京。只要京外即可,他就能不違禁令地趕赴母妃身邊。 當年皇伯伯曾將京外一處山莊賞賜給他們,為父王養病所用。三年來未曾使用,說來恰巧符合二哥請求,能安排母妃與之見面。 可是,母妃是否愿意再度踏足父王薨逝的傷心之地?顧采薇不知道,她猶豫著要不要向母妃提出這樣的建議。 第81章 出乎顧采薇的意料,聽罷女兒期期艾艾所轉述的二子愿望,誠王太妃只是沉吟片刻,就定下今年夏日去往先任誠王薨逝的山莊避暑。 面對顧采薇欲言又止的神態,誠王太妃一聲苦笑,只說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為大?!?/br> 顧采薇在這頭反復回想,自從父王過世后,母妃變得衰敗的身體、日常不愛惜自己的種種細節,有事沒事到父王靈位前的舉動,等等。 再咀嚼著母妃這次干脆利落的決定,才發現,自己一直自詡通透,站在千百年后的高度上遠遠看著世人,其實不過是個顧影自憐、自己禁錮自己的糊涂蛋。 就是這樣的反思,令一只斑斕蝴蝶逐漸破繭重生,搖光小公主終要長大。 那一頭,誠王太妃孤身再進宮廷,與皇上懇切談了一番,也算是宗室出京例行告假。至于有沒有提到要出京見庶人二子,就不是顧采薇能知道的了。 平郡王顧采薊有些左右為難,他感覺自己作為壯丁,應該陪同保護母妃、meimei出京避暑,還能見見久未謀面的二哥。 但是眼看二、三皇子爭太子之位到了白熱化地步,他又自認需要連同早逝三哥的力氣一同使出來,助二皇子顧珩一臂之力。 誠王太妃私下與顧采薇說道:“你皇伯伯此人,越老越看重權位,將龍椅視為自己千秋萬載獨坐的,從心底反感立儲一事,這才拖了這么多年。眼下也是被時勢、眾臣逼到墻角,不得不立了?!?/br> “但是他懼怕儲君奪權分勢,將三個兒子都看作假想敵。母妃才能因勢利導,瞅準你皇伯伯心頭這一不可言說的痛點,借他的手貶斥了顧瑾。 然而他絕不會反省自己對兒子們朝令夕改、一天一個面目的,等他回過味來,說不定會怨恨我們誠王府生事,尤其是我們頻頻進宮那陣子。因此母妃才要帶你避開京城漩渦?!?/br> 顧采薇這才明白,雖說父王在世時,父母二人年年到京郊避暑,但是這三年夏天母妃可從來沒喊過熱,今年重提此行,原來不是因為三年孝滿,而是別有深意。 顧采薇乖巧點頭,應和誠王太妃:“母妃說的是?;什钌七w怒的。況且這陣子探聽消息的人也多了起來,都是要找母妃,讓人煩不勝煩。咱們躲出去正合適。大哥在府里也能安生,他們也不找大哥套話的。就是四哥,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