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這日,不論女婿身份,只論親戚,大皇子妃的伯娘、嬸母們個個都準備好了,摩拳擦掌,要好好享用這千載難逢打王孫貴胄的機會。 誰知道,新郎隊伍過了文關,她們這邊一開后院大門,年僅十歲卻身高不輸成年女子的平郡王,一頭沖了進來。 據程郎中說,顧采薊像是小牛犢子,悶頭向前,攔腰抱住三四個大娘,雙臂一伸,如同銅墻鐵網。 眾女舉起棍棒,卻不忍心大力捶打,拍在顧采薊身上,就像是撓癢癢一樣,他一步不退,穩如泰山,女眷們再難越雷池一步。 她們眼睜睜看著大皇子,施施然向她們所在方向含笑拱手,嘴里胡亂按輩分稱呼著,走到了新娘妝樓下,順利接走了大皇子妃。 于是,平郡王顧采薊小蠻牛的名聲,經此一役,響徹京師。 第34章 程郎中為官多年,口才起碼是歷練出來了,講得生動形象,描述人物動作反應、場景細節面面俱到,快要趕上說書先生了。 他抑揚頓挫,有張有弛,停下來喝茶潤口的時候,還被顧信頻頻催促。 聽罷顧采薊成名壯舉,幾人反應各不相同。 誠王妃暗自覺得丟臉,自家幼子仗著年紀不大,有些武藝卻到女眷堆里橫沖直撞,名聲能好聽么? 夫君誠王和他幾個哥哥都在,怎么也不知道攔著點兒自家這個傻炮仗。 顧信又是嘆息自己沒能趕上這般熱鬧場面,為大皇子娶親出些力、盡份心,又覺得幼弟十分長臉,有誠王一系的風范。 轉而想到,自己可能還要到孟州來迎親,到時候一定要好好求皇伯伯,允許幼弟隨自己一同前來,好歹能給擋擋岳家女眷。 顧采薇倒是興致勃勃,想著等見了四哥要好好調笑他一番。 那么大高的個子,日日苦練出來的身手,竟然在這種場合有了用武之地。四哥喜歡吃各式乳制品,才能長得壯實,確實沒有白白消耗。 這次柳庭璋送的飲食方子里,好像有道小點心是用牛乳點綴的,顧采薇聽著程郎中在面前講故事,不自覺走神想著,倒是可以回府試試這道新點心,要是做得好,四哥必然會捧場。啊,說不定三哥又會要方子,再給她一堆分紅了。 自然而然地,顧采薇想到了徒弟柳庭璋。她優哉游哉坐在涼風習習吹入的驛站大堂里,稍稍偏頭,就能看到窗外明晃晃的圓月。 八月十五,一年一朝的團聚日子啊。父王他們在府中必然是對月舉杯,共慶佳節,她們一行人遙遙在外,倒是不寂寞,別有一番清幽滋味。那么,柳庭璋的中秋節,過得好么? 自己自從六月出行,至今已經有兩個月,沒有與柳庭璋紙筆聯系了,不知道他有沒有順利回鄉。這一個月來,有沒有認真攻讀那些自己贈出的書籍呢? ? 柳庭璋按著夫子的吩咐,七月初六一早便退房離城。在等待小二核對時,柳庭璋站在前臺,聽著打呵欠的客人在不遠處閑聊,說起了前日入城的誠王一系如何如何簡在帝心,盛寵非常。 王妃怎么獨占夫君,毫不賢惠,不給納側啦。世子和世子妃怎么怎么討父母歡心啦,幾個郡王如何各有特色啦,以及幼薇郡主是本朝唯一一位得到了封號的郡主,年僅十歲之類。 其他話語倒是過耳不入,聽到幼薇郡主,柳庭璋想起了他昨天下午見到的衛夫子孫女,嬌俏靈動,落落大方,說不定就是十歲上下。當然,必然與眾人言語之中的郡主天差地別了。 柳庭璋想象中的皇親貴胄,必然是驕矜非常,用鼻孔看人那種,再不然就是根本不屑于與普通百姓打交道,就像是彭家一般吧。 這些只是過眼云煙,柳庭璋緊緊抱著衛夫子命人送他的一小木箱的書,背上自己行李褡褳,深深看了看孟州州府的繁華景象,抽身出城。 息縣這里,孟氏自從兒子走后,日夜思念,畢竟從未與柳庭璋分開過一日,一直相依為命。 待到兒子離開七日后,她甚至每一天早飯過后,就到縣城門口徘徊等候。 七月烈日流火,大太陽天底下,孟氏居然能躲在城門邊角的陰涼處,一等就是一天。 秦秀才勸了幾句,孟氏聽而不聞,秦秀才只得作罷,這三四日,待私塾散學后,他鎖好院子大門,便溜達到城門口,陪孟氏一起等到黃昏日落,兩個半路夫妻再一同攜手回家。 孟氏無心做飯,秦秀才毫不抱怨,體諒她一片慈母之心,就從街面上買些熟食,老兩口對付著吃點。 孟氏翻來覆去,就是惦記兒子在外,會不會走失,銀兩夠不夠花,有沒有生病等等。秦秀才也不厭其煩,一遍遍勸解。 這一日,孟氏一如前幾日,蒙著遮陽的頭巾,與城門口守衛打過招呼,便到了角落守候。 不多時,晨光熹微中,孟氏隱約看到一個少年的輪廓,有些像是自家的兒子。 待這人走近,孟氏揉揉盯著太久的眼睛,擦去迎風的淚花,真的看清楚了,是柳庭璋回來了。 是她離家十日整、心心念念的兒子回來了。 孟氏喜不自勝,碎步上前,一把拉住柳庭璋,未語淚先流:“我的兒子,回來了,瘦了?!?/br> 柳庭璋也看到了娘親的身影,心情激蕩,一身疲意消散,思鄉思親之情一下子爆發出來。 他單手抱著書箱,單手摟住娘親單薄的身子,在孟氏后背輕拍幾下:“娘,是不孝兒,回來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