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七月初四,在大半個月的車馬勞頓后,誠王妃一行終于抵達孟州州府。 年過半百的孟王,親自出城迎接弟妹,府臺和一眾官員陪同。 在城外五里處,兩方人馬相逢,誠王妃見了孟王,自然口稱「孟王兄」,行禮畢,將兒女叫來拜見伯父。 官員們礙于男女有別,拜見了誠王妃后都簇擁在信郡王身邊,「龍章鳳姿」「芝蘭玉樹」「王孫貴胄」各式各樣的好聽話,像是不要錢一樣夸贊出來,將熱愛交際、口舌靈便的顧信都搞得不勝其煩,只是面子上需要撐住罷了。 他從人群中偷眼望去,能看到meimei跟他扮了鬼臉。待眾人隨他視線看過去,只見到車里隱隱約約端坐著的女童側影,知道那是誠王家幼女,大家方才連面都沒看清楚,又閉眼胡吹,夸贊了一通小郡主。 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后衙役、府丁清路,從城門口一路行到孟王府邸。 百姓們紛紛圍在路邊看熱鬧,擠擠挨挨,說說笑笑。待貴人車馬路過時,便自覺伏地叩首,過得片刻,抬頭,看著遠去的香車寶馬相互議論著。 一個瘦高少年夾雜其中,他一口云州口音,聲音暗啞低沉,向周圍人打聽:“敢問方才過去的這一行人是何方貴人?” 自有熱心腸的搭話:“小伙子,聽你口音不像本地人,從哪里來的啊。本州孟王車隊都不認識啊?!?/br> “對啊,據說是京城的誠王家眷來拜訪。今天一早,孟王就出城等候,這應該是接到了?!?/br> 更有消息靈通的人說:“沒錯,這次是誠王妃帶著一雙兒女來訪。兒子是其二子,信郡王。女兒就是被封為幼薇郡主的那位,據說全王府都寵得很?!?/br> 這個少年,正是柳庭璋,這是他第一次聽說到——幼薇郡主。 ? 私塾開辦不久,六月里的一日,柳庭璋看到紙上夫子留話,讓他七月初三,去孟州州府赴彭家生辰宴席,夫子之后會找他。 柳庭璋被熱的滿頭汗水,見了夫子其言欣喜若狂,像是天降甘霖,全身涼爽舒適。 這是美夢實現,他終于能夠當面向夫子道謝。 若是沒有夫子,也許他就渾渾噩噩地在雜貨鋪子里當學徒、當伙計,努力目標最多就是個掌柜了吧。 是夫子三年來的教導點化了他。天地君親師,夫子有命,柳庭璋自然無有不從。 柳庭璋在飯桌上跟爹娘提了自己要去孟州一事,想請秦秀才獨自支撐私塾幾日。 孟氏自然不放心,想要攔住兒子。雖說他已取得了秀才功名,畢竟才十三歲。 而且她作為婦道人家,更是從沒出過息縣半步,將出門上路想象得千難萬難。 秦秀才倒是比較鼓勵支持,他捻著幾縷黃須勸娘子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孩子能這么想,愿意出門,其實是好事。我當年也是各地游歷過的,有功名在身,到了當地縣衙報備一聲,相對而言,不會被地頭蛇什么的欺負,還算安全?!?/br> 柳庭璋聞言,眼神發亮,頻頻點頭。 秦秀才轉頭對柳庭璋說:“不過,私塾里那么多蒙童在上課,我怕是不能與你同去了。你初次出門,可能有太多不懂不會的。 還是再考慮一二,等明后年再出去也不遲。再不然,臘月里,咱們早些給孩子們放年假。屆時我陪你,還有你娘,咱們一家人去孟州也可?!?/br> 柳庭璋聽罷長輩言語,自己沉吟起來,孤身上路,他心里確實不算有底。 之后幾天,他到自己七八歲時曾當過學徒的鋪子里打聽。果然記憶沒錯,這家鋪子會定期從孟州下面的一個縣城進貨。 柳庭璋中秀才后,在長官們問這屆秀才有什么愿望時,獨獨向求縣令求了一本《州府志》。其中有國內各處州府介紹、地形等。 他拿著這書,耐心地邊指點周邊地圖,邊跟孟氏說:“娘,您瞧。孟州州府離咱們息縣很近。那家鋪子您也知道,常來常往孟州的。我跟掌柜的說好了,他們愿意帶我一同過去。這樣您該放心了吧?” 柳庭璋已經將行程打點得妥帖,孟氏看出兒子決定,只好同意,只是一邊整理柳庭璋的衣衫包裹,一邊嘀咕著:“這孩子為什么執拗著要去孟州州府?” 秦秀才笑呵呵地接話:“孩子大了,考中秀才了,想出去飛了,也是常事?!?/br> 柳庭璋應答,聽聞孟州州府文風昌盛,想去長長見識。還說從孟州州府回來,之后等私塾那邊有空閑了再去本州州府、附近各處游歷學習。 第27章 之后,柳庭璋加緊給蒙童們講授課業,留下習作,這樣子秦秀才代管起來也能省心些。 等到六月底,烈日炎炎,烤得人后背發疼,柳庭璋背著孟氏給準備好的包裹行囊,跟著雜貨鋪子掌柜,首次離開家鄉息縣,出發了。 孟氏看著兒子背影,百般不舍,灑淚而別。不過有點狐疑的是,柳庭璋肩膀上的半舊黑底暗紋棉布褡褳,比她準備的要大得多,不知道這個孩子又塞了些什么東西進去。 七月初一,一行人順利抵達孟州州府。這里確實比息縣氣派很多,街道寬敞,行人如織,柳庭璋像是放出樊籠的幼鳥,十分感興趣地四處轉悠。 柳庭璋想著后日才是彭家家主的生辰,之后還不知道何時能見到夫子。 因此便與雜貨鋪掌柜說好,他獨自回息縣,不需要掌柜的進貨后再繞到州府來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