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科舉奮斗路 第18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國學學霸的成神之路(重生)、他的告白陷阱、穿書后成了皇帝的情敵、儒道神尊、羅網(骨科1v1)、無敵從繼承百億靈石開始、替嫁甜婚:老公,請克制!、直至盡頭【高干,NPH】、罪yin語、狩獵gl(純百、骨科)
這兩年江南新開了不少紗廠,專招婦人紡紗織布,月銀都快趕上水泥廠了。有不少人家都是靠著家中妻女養活的。 可這樣一來,就有一部分原先仗著自己能賺銀子,便對妻女動輒打罵的牲口們日子不好過了。 短短數月時間,僅金陵一地,便出了五六起婦人遭丈夫打罵,直接鬧上衙門要合離的案子。 而這些敢將合離鬧上衙門的,竟無一例外都是紗廠的女工。 一時間,紗廠的名聲,在江南簡直臭不可聞。除了那等當真過不下去的人家,沒有人愿意讓家中女眷去紗廠做工。 但很快,穆空柳便再次來了江南。 她原先是準備從大布莊入手,想著領頭的幾家若是愿意從她這兒進布料,那其他小商家自然也會找上門來。 然而這些布莊東家也不是傻子。 布莊的規模越大,紡紗織布的工坊規模也就越大,織布成本自然也就越低。 是用極低的價格從紗廠進貨售賣,還是自家織布售賣,中間的利潤差距并沒有大到讓他們心動的程度。 比起少賺些銀子來說,他們更不想自個兒的貨源被人拿捏住。 于是穆空柳碰了一鼻子灰不說,還吃了好幾次暗虧,連紗廠的新式機器都險些叫人給摸了去。 后來穆空柳便想通了。 她一昧地想著雙贏,可天下間哪有這樣的好事。 穆空柳轉而開始聯絡那些小布莊。 待到領頭的幾家反應過來時,江南的布價已經降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了。 這些大布莊無論愿不愿意,只要他們不想自己的布爛在庫房里,就必須跟著其他布莊一起降價。 有布商心中惱火,便牽線搭橋聯合在一起,欲要去尋穆空柳的晦氣。 結果將穆空柳的名字同他們上頭的人一報,當即就遭了劈頭蓋臉的一通訓。 這可是當今豐樂伯的親meimei!一母同胞的那種!你們當是哪家平頭百姓吶?敢動她一根手指頭,明兒都用不著京城那位動手,我先給你腦袋折了,省得拖累我! 于是這么一來二去的,甭管樂意不樂意,江南的布價都開始了全面下跌。 除了那當真不差銀子的人,誰會不為此而歡欣? 當這布料的價格乃是紗廠東家一力主張的消息傳出之后,整個江南便再無人敢道紗廠一句不是。 一句“大不了我便同你合離,去紗廠做工也不是養不活自己”,成了夫妻吵嘴時常被婦人掛在嘴邊的話。 尤其這句合離,還真不只是玩笑。 這樣一來,多數人也就明白,在他們不再能隨意拿捏他人的時候,還是得學會閉嘴的。 如今江南形勢已經穩當,穆空柳此行就是要回京城,籌劃著在別處也開設紗廠的事。 想要大炎百姓人人都能用得起布料,只在江南一地開設紗廠可遠遠不夠。 但若是想要紗廠如水泥廠一般開遍各地,又不是她現在的能量可以辦到的。 “所以,你這是回來同我討銀子來了?”穆空青將身上沾雪的大氅脫下,遞給了一旁的侍女。 穆空柳到家這日,京城剛好下了今冬的第一場雪。 穆空柳笑得靦腆羞赧:“哥哥怎么說這種話呀?!?/br> 穆空青被她那忸怩的作態嚇得一激靈:“你先打住,你在江南都學了些什么?” 穆空柳笑嘻嘻:“要我打住也行,哥哥你究竟應不應我呀?” 穆空青伸出手在炭盆上方暖了暖,沒好氣地將人往外趕:“去尋你嫂嫂要。她若是不允你,那我可沒法子?!?/br> 穆空柳歡呼一聲便出了門。 穆府的銀錢從來都是秦以寧管著的,穆空柳怎么可能不知道。 她先跑來穆空青這兒問話,不過是像試探一下,自己這在各地開設紗廠的主意,究竟可不可行罷了。 若是不可行,穆空青必然是第一時間就拒了她的,而不是讓她去尋秦以寧的。 穆空柳連跑帶跳就往正院的方向去,穆空青走出堂屋,看著她的背影又好氣又好笑。 這小機靈鬼,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對秦以寧生出了一種特殊的崇敬之情。 為了不叫自己在嫂嫂跟前丟臉,還特意先跑到他這兒來套話。 不過…… 剛回來的秦以寧見他站在外頭,不禁凝眉問道:“怎么不進屋?” 穆空青替她拂去鬢邊落雪:“屋里頭悶,我出來賞賞景?!?/br> 秦以寧狐疑地看他一眼。 這堂屋外頭能有什么景可賞?難不成來了京城這么多年,今年突然想起來要賞雪了? 穆空青也不多解釋,只是笑著將秦以寧推進屋,免得她吹風著涼,自己則是去了書房。 如今衙門已經封印,可穆空青的公務卻沒能停下。 永興五十五年的冬天,衙門封印前,朝廷向天下頒布了今年的最后一條政令。 無數官員的一整個年節,都因這條政令而變得忙碌。 原因無他。 在經過整整兩年的觀望和發展,以及一支又一支番邦船隊的到來之后,永興帝終于按捺不住對海洋的占有欲了。 永興五十六年春,遠洋海貿出海所需船引定價公布,大炎將正式開放遠洋海貿。 而此時,兩支規模不相上下的船隊,正載著各色奇珍,向大炎的廣粵口岸駛來。 第131章 一紙盟約 “番邦來朝?”穆空青得知此消息后有些意外。 戚子安點點頭, 看向穆空青的眼神有些奇異:“據說,還是為著海貿之事來的。而且那兩支船隊,分屬不同的國家?!?/br> 穆空青在聽他說兩支船隊的時候, 心里就有了點猜測。 “其中一支, 便是先前來過的西國吧?”穆空青想對方動作還挺快的。 算上路上的時間, 幾乎是大炎這邊高產糧種之事剛剛塵埃落定, 消息就立刻被傳回西方大陸,然后對方便啟程出發了。 戚子安點頭。 “這事兒我也只是同你說一聲, 好叫你有個準備?!?/br> 畢竟無論是海貿船引、海船身上裝配的玻璃板,還是高產糧種,全部都出自穆空青之手。 別管對方究竟意在何處,只要涉及海貿, 穆空青就注定躲不開這層關系。 戚子安說完便要起身告辭。 外邦來人,他們鴻臚寺本就是最忙碌的。 穆空青同他道了謝,將人送出府門。 兩邊同時來人, 看來是已經鬧起來了。 既如此, 先前那位西國公爵的來意,應當是同他們推測的一般無二。 就是不知這些人究竟是否知曉大炎今年已經準備徹底開放海貿了。 如今都過了六月了, 大炎的商船也早就出發了, 若是趕得巧,兩邊兒說不準還能在海上碰見。 穆空青難得這日休沐能得個閑暇,索性也不再去想這些有的沒的。 打從永興帝開始憂心遠鄰起,大炎水師的cao練就沒停下過。 再加上漠北之戰中體現出的火器的威力, 永興帝也是下了大功夫改進水師火器,連當初漠北軍中的付大人都被調去了兵部,專職研發新式火器。 如今的大炎水師,可不是這些半商半軍的船隊可比的。 穆空青安定地靠在水榭中品茶。 不出幾日, 兩國使者便在大朝會上露面了。 這次這兩國的姿態倒是放得更低了,話語間也有些急躁。 看來是知道大炎開放海貿一事了。 而這回鴻臚寺卿的口風卻變得有些捉摸不定,瞧著像是同哪邊都挺要好,卻又在西國公使提及先前的口頭盟約時矢口否認。 下朝后,錢大人和穆空青被個眼熟的小太監攔住了去路。 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同時露出了一個了然的笑來。 果然,面對大炎這樣一位強大的遠鄰,有人坐不住了。 此刻的御書房內,儼然便是一副小朝會的模樣。 六部閣老、實權武將,包括穆空青、謝青云這等雖未必位高權重,卻是實打實的帝王心腹在內,大炎官場的現在和未來到了個齊全。 一眾大臣躬身行禮之后,有內侍遞上了幾份文書,供在場諸位傳閱。 穆空青論資歷官位都要靠后,待那文書傳到他手上時,御書房內已經隱隱有了議論聲。 穆空青展開其中一份。 那赫然便是用英文書寫的結盟條1約,旁邊還配了個抄錄下來的譯本。 說是結盟條1約,其實并不準確。 嚴格來說,這應當是一封關于兩國商貿的條1約,其中包括了兩國關稅、貨幣流通等方面的問題。 而另一份西語文書上,也是差不多相同的內容。 穆空青看完之后將文書遞給了身邊的謝青云,抬頭后,便見在場諸人中,有不少都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 文大人捋著胡須在心中到,這回倒是學聰明了,沒再上來就開口說什么兩國結盟,反倒是從商貿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入手。 這又不是如邊關互市那般,交易的商品直接關乎生計,須得慎重討論。 為了絲綢瓷器這等奇珍玩意,直接派遣使者遞交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