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打點行李, 尋芳一路回了葉宅。 到家門口的時候,發現大門外邊兒排了一排的桌子, 一旁還有一些婆子小廝在那里忙上忙下搬東西。 尋芳抓了一個小廝問道:“家里開始施粥了?” 那小廝說道:“老爺吩咐的, 今年施的早, 還要往后延兩日?!?/br> 尋芳知道這之后,沒說什么, 讓那小廝離開去忙去了。 尋芳先去跟太太請了安。王氏讓尋芳到榻前坐著,一邊問尋芳最近兩日發生的事情。 其實這事兒已經有人提早告訴了王氏的,就是不那么詳細。她怕鉤的尋芳傷心, 沒有說些傷心的話,只問他之后打算怎么料理俞鵬的后事。 “雖說他兒子尚且年幼,但你年紀也不大。我們家大些,說幫襯著是有, 可怎么說那都是他自己的父親,還該問問他究竟是什么打算。你向來是個和軟性子,卻也不要太慈悲了?!?/br> 王氏很擔心尋芳年紀小, 心地善良,到時候被有心人利用,對人家予取予求倒不好了。 尋芳知道王氏的想法,因此說道:“已經跟他說好了,錢還該俞敏出,我出個場地,還有借出小廝幫忙跑腿罷了。他出大一份兒的,我跟雪松二人隨一些銀兩進去。那到底算是我的師父,這么做,也算我盡孝了?!?/br> 王氏是不怎么看得慣尋芳叫俞鵬師父的,他正經老師是葉錦這樣的進士。 就算是尋芳告訴過王氏,俞鵬早年家境不錯,王氏還是覺得他是鄉野之人,她到底還是有些階級上的優越感。 但是結拜的事情,尋芳又不好不跟王氏說。但是說了只怕她會強烈反對。 以免事后王氏鬧騰,不如早說了。于是將要跟俞敏結拜兄弟的事情跟王氏交代了,至于葉老爺那里,尋芳倒是沒有打算說。 以后該知道的都會知道,葉老爺自己就喜歡呼朋引伴的,只怕他的結拜兄弟們整個葉宅都裝不下。 這都是江湖朋友,又不是結為夫妻,沒必要一定告訴父母的,只是王氏比較有掌控欲,她在家里管家沒什么本事,但是對兒女確實很有掌控欲的。 尋芳不過是為了以防萬一,才告訴王氏的。 他原本想著,王氏一定會鬧,并且強烈反對的。 結果沒想到的是,王氏最后只說了一句:“他一個孩子也不容易,對你師父葬禮的事情,你處理的好。大概你心里也有數,他不多要你的錢,就算是個好孩子。既然你要結交,我也不攔著你?!?/br> 王氏是聽說結拜的人里還有王亨,所以才放心了些的。尋芳就算年紀小不懂人情世故,但是王亨卻大了,小時候跟著他爹看慣了人的,他的眼光倒還不錯。 既然王亨都算在里面的話,那估計也出不了什么事兒。 王氏雖然很依賴自己的兒子,尋芳也是她能讓她長臉的存在,但是在王氏的眼里,尋芳到底是個小孩兒。 在她的眼里,年齡大就等于涉世深。一般情況下,確實也可以這么說,但在實際上,尋芳才是年齡大的那一個。 這事兒說完后,尋芳就回了自己的屋子,叫小廝去找了一家比較僻靜的酒樓,訂了一個包間,準備結拜完畢后去搓一頓,好事情,當然要有酒rou慶祝。 然后又讓人通知了王亨那里,問王亨的意思。 尋芳早清楚王亨不會不同意,可是在俞敏答應之前還是沒有先跟王亨說的。 因為要是俞敏不答應,那豈不是叫王亨白期待一場? 等事情準備完畢,尋芳又特地親自去找了城內一個道觀,準備到時候結拜用,這時候要過節了,放假的人多,人來人往倒是很忙。 尋芳找了一個道觀里的導師,希望他到時候為尋芳他們做個見證,到時候自然花些香油錢。 尋芳他們家是跟道觀里的道士常有來往的,每年捐的香油錢不少,所以那道士一聽說尋芳是葉家的少爺,自然不敢怠慢,一一都應了。 尋芳于是跟那道士聊了兩句,在道觀內參觀了一場,吃了齋飯才離開了。 這邊兒回到家里,小廝就傳話過來,說王亨同意了,并且還附了些銀子過來。 小廝對尋芳說道:“表少爺說,既然要結拜,不好只叫少爺你花錢,這里封了二錢銀子,到時候其中花用多退少補?!?/br> 尋芳見他這樣態度,便收下了那錢,便叫那小廝下去了。 他這邊兒的小廝剛下去,楊雪松那邊兒就有下人過來。尋芳叫他進來一問事情,結果那人也是來送錢的,送的還是楊雪松俞敏兩個人的湊份子的錢。 尋芳知道他們心意,便都收下了,順便讓那小廝帶消息回去,說已經跟王亨說好了要去,口頭跟他們說一下定下結拜的日期。 因楊雪松要走,俞敏還要辦喪事,所以事情不能弄大,時間還緊急,尋芳就定在了兩日后,去結拜。 那小廝應了聲,尋芳叫人抓了一些糕點果子給他帶家吃去,那小廝也就歡歡喜喜去了。 尋芳花了一天的事情,將事情全部處理好,到了第二日,又去跟太太講了一下,將家里多余的桌椅板凳暫時先借出去給俞敏用。 快要過春節了,事情得越早辦越好,否則大過年的誰也不想去參加葬禮。 俞敏請了和尚,當日就起經了。 又過了一日,便是尋芳他們結拜的日期。 尋芳叫人找了新衣裳穿上去赴約,對這次的結拜還是重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