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這樣算下來,俞敏夠飯菜跟請和尚的費用,他們家親戚朋友不多,鄰居也只請幾個曾說過話,幫過小忙的。 這還不夠請人做菜做飯的費用,這些尋芳他們商量著愿意幫忙出了,另外一些桌椅,葉家也可以暫時借給他用,不過是廢人力搬動罷了。 雖說要小辦,喪宴還有拜懺總是要的。 如果將來能找到俞師父的尸體,就要另外花去運送的費用,還有買棺材的費用。但是尋芳覺得,只要能夠找到俞師傅的尸身,就算多花幾兩十幾兩,俞敏心里也是樂意的。 商量完了事情,尋芳他們就開始著手準備俞師父的葬禮了。 到傍晚些的時候,尋芳他們用過了晚飯,今日葉尋芝要回去,尋芳仍舊準備睡在楊家。 大家吃完飯,正在說話的時候,就聽到外頭門子過來說,俞敏的一個嬸子過來了。 楊雪松不怎么清楚俞家的事情,所以疑惑地看向尋芳。尋芳是知道俞鵬當初帶著兒子來丹縣,是為了投奔親戚的,也說過有一房寡婦親戚,俞鵬當時還有接濟他們。 尋芳說道:“好像他們家是有這么一門親戚?!?/br> 俞鵬這會兒已經回房歇息,準備明天回家去料理父親身后事,所以這會兒并不在堂內。 楊雪松聽了尋芳的話后,就叫小廝去叫俞敏過來,然后又讓門子叫那寡婦進來了。 那寡婦姓錢,錢氏一進屋,瞧見俞敏后,就到俞敏身邊哭個不停。 這畢竟是俞敏在城內唯一的親戚了,尋芳也他們見到錢氏為俞鵬哭,心里多少是欣慰的。人死了,還能被記著,還有人對他的死表示遺憾,這就是對死者最大的尊敬了吧。 錢氏哭了半日,楊家的小丫頭上了第二次茶的時候,她才逐漸平穩下來。 “哥兒,你爹娘如今都去了,在這丹城你又沒有一個親戚,不如到我家來住著吧,你爹當初對我多有接濟,咱們一起住著,互相扶持著也好?!?/br> 俞敏見狀,直接回絕道:“等我爹喪禮過后,我準備去參軍的,只怕不能聽從嬸嬸的話了?!?/br> “參軍?”錢氏不知道俞鵬的遺言,只知道俞鵬是參軍死的,現在俞敏又說要參軍,她就差點兒一口氣上不來。 “你這孩子,你別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你要是去那里有個好歹,你們家這一脈就絕了!你怎么連這個都不知道呢?你自己想想你這么做是孝順嗎?” “嬸子別說了,我爹死前寫了一封血書,就是叫我去參軍。我如今去參軍,也是為父報仇?!?/br> 錢氏搖著頭,抹著眼淚說道:“敏哥兒,你爹如今不在了,我也將你當做親兒子一般疼。我勸你一句,你爹那事兒,你不要管了,就是要管,你自己安身立命先要緊。就是這會兒去參軍,你覺得你孝順了你爹,可在大義上,你這還是不孝順。為人子者,你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你家絕了后,這別說是對你爹,就是對你家列祖列宗來說,你都是不孝?!?/br> “將來人人有份兒進棺材下九泉,你要是如今參軍,將來一個不好,你下到地里,你就說說,你爹跟你,要怎么在祖宗面前抬得起臉來?” 雖然錢氏是個古代女子,但是說話并不是全無道理。而且很能拿祖宗來勸人,尋芳覺得要是有個辯論的話,他自己都沒信心能贏過錢氏。 尋芳他們自然也是不希望俞敏去參軍的,有了俞鵬這樣悲慘的情況在前,況且俞敏年紀還小,尋芳他們怎么都不會同意他去的。 所以在錢氏說俞敏的時候,尋芳他們都是向著錢氏的。 尋芳現今就更是不想勸任何人去參軍:“是啊敏哥兒,就算要去參軍,也不該是這個時候。你爹信上雖說讓你去參軍,那是說你長大后啊,你不能在這里鉆死腦筋,就是要去,也是再等幾年再說?!?/br> 目前尋芳他們的模式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先拖上這幾年再說,之后他若還要堅持,那就再盡量拖幾年。 俞敏是個不怎么聽勸的性格,光是尋芳他們勸著還沒用,他執意要去參軍。 于是楊家全家總動員,上至楊母,下至楊雪松葉尋芳,所有人都不支持他去參軍,只要俞敏反對,大家就一齊將他的念頭打壓下去。 好在最后的結果還可以,俞敏總算答應尋芳他們,說等過幾年,長大后將他父親的墳壘好后再說參軍的事情,但是依舊執意要參軍。 尋芳他們見他這樣,都是依著他的。 后來俞敏單獨又找尋芳說了事兒,他決定不再住在尋芳家里,等喪禮辦完,就搬出去到他嬸嬸那里住著。 尋芳覺得這樣也好,就同意了。 俞敏之前一直想要留在尋芳家里,就是為了等俞鵬回來。如今俞鵬回不來了,再在尋芳家住下去,對俞敏來說算是一種殘忍吧。 第121章 將俞敏的嬸嬸送走后, 尋芳這日仍舊在楊家休息。 第二日尋芳準備去幫俞敏打點行李的,結果俞敏就提了一下,說要跟尋芳他們結拜的事情。 這是大家喜見的事情, 俞敏一答應,事情就都好辦了。這事情比較著急,得趕在楊雪松離開之前辦好,尋芳應承了這事兒, 那么這差事肯定是落在他頭上的。 于是這日準備回家定地點, 還有時間, 通知一下該通知的人。 那么幫著俞敏料理行李的事情, 就交給了楊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