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6)
什么公司?國內還是國外?林勤忠緊張的問道。 這么優秀的技術,要是落在外國人手里,他絕對會糾結得睡不好覺。 幸好,沈明洲回道:是澄明市的高科公司,老板叫邵煉。 他害怕林院士不認識邵煉,特地補充道:中國公司。 啊、他??!林勤忠露出了一個茫然又詫異最終恍然大悟的表情,是的,我想起來了,他是你那篇太陽能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他就好,是他就好。 林院士輕松的笑出來,看著蜻蜓不轉眼。 他的視線欣慰又懷念,語氣贊賞道:沈明洲,今年的全球科技大賽,你是必須參加了。 當晚,林勤忠院士親自給參賽選手們頒發了省賽獎杯。 沈明洲和歐陽博藝獲得了當之無愧的一等獎。 澄明中學參賽項目大滿貫,二等獎、三等獎全都收入囊中。 然而信誓旦旦沖著一、二名去的沈浩,只獲得了優秀獎,這獎人人有份,以資鼓勵。 第二天,省報、澄明市報,外帶科協下屬報刊,都以相似的內容,正面報道了創新科技大賽某省賽區圓滿結束的消息 《林勤忠院士擔任某省比賽評委,盛贊學生項目創意領先國際》 內容中,白紙黑字,點名表揚澄明中學參賽學生沈明洲、歐陽博藝參賽項目《新型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模型的特殊研究》喜獲一等獎,將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科技大賽,角逐行星獎。 第26章 行星獎是什么,關注創新科技大賽和全球科技大賽的人,都知道。 全球科技大賽號稱科技界世界杯,匯聚全球青少年科技創意,并且獲得了頂尖科技公司贊助、諾貝爾獎組委會和林肯行星研究所的支持。 具有突破性創新科技技術的參賽選手,不僅能夠受邀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還能獲得以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機會。 然而行星獎,凌駕于所有獎項之上,是全球科技大賽最高榮譽。 因為,這是一個特殊的獎項。 它只會頒發給能夠延續人類生命、拯救人類病痛的研究,讓獲獎者的名字代表人類頑強不息的精神,在宇宙之中遨游。 也被人稱為生命獎。 中國參賽的選手向來注重實用技術,在工程項目領域取得炫目的成就,但是與拯救生命的悲憫理念毫不相關。 所以行星獎換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的青少年得主,還從未有中國學生實現零突破。 不過,了解這些的人并不多。 在新聞報道狂轟亂炸帶著林勤忠院士的名字,出現在各個社交媒體的時候,熱衷討論尖端技術的網友們,再次發現了熟悉的名字。 沈明洲! 大家累了累了,天才少年誠不欺我,沈明洲是駐扎到新聞報道里,決心把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打成rou夾饃嗎? 為什么又是沈明洲? 為什么老是沈明洲? 《ENE》論文的盛景已經夠讓人目瞪口呆了。 沒想到全天候新聞報道,沈明洲與院士親切交談、握手、并肩拍照合影的照片到處都是。 別人窮盡一生都見不到的中科院院士,沈明洲不僅見了,還拍了這么多照片,手上水晶獎杯噌亮刺眼,簡直叫人嫉妒得眼睛血紅。 以前那些嘲諷沈明洲炒作天才的表情包,重出江湖之后,味道變了個徹底。 看到這張沈明洲.jpg沒有? 過來給我拜學神! 大家在網上玩梗玩得不亦樂乎。 哪怕不懂科學技術,聽聽沈明洲出現至今的娛樂八卦,也夠發出一些臥槽牛逼的驚嘆。 是金子就會發光。 是好酒就會醇香。 再嘴硬的鴨子都被四面八方涌來的官方新聞稿煮得透透的。 一腔羨慕嫉妒恨繞在心里,還是不敢嘲一句他數學才考27。 就這風評。 就這派頭。 就這和院士談笑風生的架勢。 沈明洲哪怕數學考負分,國內頂尖院校也得開啟搶人大戰,獎學金補助款沒上限的往人面前遞,打破頭也要求著他來讀書??! 一時之間,沈明洲風頭無兩。 終于應了生活小報的預言:天才少年,趕超國際。 大家都等著沈明洲趁著備賽無事可做的時間,開個微博什么的,讓他們好好看看學神生活。 然而,網絡悄無聲息,沈明洲一點兒也沒有趁著熱度出道的意思。 因為,他太忙了。 高科實驗室總是亮燈迎接邵老板的小天才。 哪怕沈明洲的蜻蜓獲得了院士認可,也無法阻止他整天端詳內部構造,想把蜻蜓造得更符合搜救條件。 邵煉能怎樣? 還不是只能守在一邊,提供建議順便和小朋友一起,將這架即將走出國門拳打日韓腳踢歐美的無人機,弄得更加高大上。 他懷疑沈明洲有強迫癥。 就是那種,不讓人第一眼被自己的天才創意颯到窒息,沈明洲不會停下研發的腳步。 然而,沈明洲卻說:你想多了,我只是因為受了太多期待,所以不想辜負別人的信任。這是要代表中國參賽,不弄好一點,我怕給祖國丟人。 邵煉心里既驕傲、又得意。 一腔熱血翻來覆去,還是忍不住那股炫耀勁,框住沈明洲和小蜻蜓,抬手拍照發送朋友圈 快夸! 家長曬娃都沒他直接。 邵煉朋友圈人煙稀少,都是一群夜貓子。 見到消息,第一時間蹦跶出來,酸成檸檬精。 邵哥哥,你把孩子帶出來溜溜吧,我也想看天才,求求了。 整天關在實驗室會禿頂的哦,你把小帥哥帶上,我們去BBQ。 老板,你實驗室門開著嗎?我現在就來摸摸小明洲,你等我吼! 邵煉哼的一聲,再次刪除。 這群家伙是眼瞎嗎?叫他們夸,怎么一個二個活得像人販子,盡想著把沈明洲往外拐帶。 這個社會太不安全了。 邵煉盯著沈明洲的背影,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重cao舊業,弄點兒小科技給沈明洲防身。 不防身,防狼也可以啊。 結果,他還沒想出一個絕妙創意,手機瘋狂的震動起來。 邵煉一看是王北壹,就不想接電話。 這家伙,剛才還在朋友圈叫他把沈明洲帶出去呢。 新仇舊恨,令人遲疑。 第一通電話邵煉沒接,緊接著又響了第二通。 如果是聊廢話,王北壹不會如此鍥而不舍。 于是,邵煉接了。 艸,你又不想接我電話!王北壹記仇的控訴,聲音超級無敵宇宙級委屈。 邵煉瞥了一眼沈明洲,全然無視對方的悲痛,殘忍無情的回道:說。 言簡意賅,再有一句廢話,肯定掛斷通話毫不留情。 被虐成習慣的王北壹有淚自己吞。 聲音慘烈無比的說道:又出事了,咱們的小天才真實災難體質,更可怕的是,這回不是水軍,敵在大本營。 什么意思? 邵煉站起來,捏著電話就往實驗室外走。 他輕巧的步伐完全沒有驚動沉浸在研究里的沈明洲。 王北壹嘆息一聲,說道:不知道是沈明洲學校里哪個二逼老師,接了一家網媒的采訪,我不知道該說他蠢還是毒了,在這種時候還不美化一下沈明洲在學校的表現,不是讓人質疑沈明洲的人品嗎? 成績差,有院士蓋章的技術,再差也只剩羨慕嫉妒恨了。 可是人品差、態度傲慢難免叫人反感了。 在沈明洲話題熱度居高不下的時候,網媒的獨家采訪,如實報道了學神的校園生活。 上課睡覺、不做作業、考試交白卷,跟同學們形同陌路,對老師也沉默不言。 對,這位網媒匿名的采訪對象,雖然用著驕傲的語氣,但是他感嘆的沈明洲不學習也能搞好研發,態度冷漠孤僻,直接說明了很大的問題。 天才,不代表著禮貌優秀,尊師重道。 也可能代表著傲慢、陰沉,目中無人。 大眾的觀點,往往會揪著天才的品格進行揣度和質疑。 雖然他的研究得到了肯定,但是這個學習態度肯定是不行的啊。我可不會崇拜這種學生,最起碼的禮貌必須有吧。 幸好我家孩子讀的學校沒有這種同學,一邊鄙視學校,一邊逃課搞研究,唉,怎么想都不是什么好榜樣。 所以說,強調學生能力有什么用啊,品行更重要!看他在學校的態度,以后去了社會上,早晚吃虧! 風評兩極分化。 不少人看了這篇專訪之后,反而開始心疼澄明中學的教師們。 有這么一個天才,教師肯定很苦吧,不聽管束、任性妄為,還得硬著頭皮夸他是澄明之光。 這次輿論麻煩的是,用不著水軍攪局了。 mama黨、爸爸黨們,扛著我家孩子可不能學這種人的大旗,就能攪散所有人的贊嘆和崇拜。 管理員還沒正當理由封號、屏蔽。 澄明中學頭痛癥復發。 這還不到半年,他們卻兩次因為沈明洲,在周末的清早,召開緊急會議。 而且這一次,竟然是內部教師接受的采訪。 教育局和市里如果要問責,澄明中學第一個跑不了! 會議室氣氛凝重,誰都不敢說話。 大家都恨不得把這個匿名教師揪出來暴揍一頓! 沈明洲都拿獎了,是學校榮譽了,還跟院士合影上報紙了,多大的喜事,上面一高興,獎金絕對少不了。 可這專訪說的什么? 滿屏幕的學生存在問題天才難以管束校方拿他沒辦法,簡直是把沈明洲推向了澄明中學的對立面。 長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學校對沈明洲不滿! 學校對沈明洲也不滿! 學生和學校成了仇家可還行? 澄明中學站在風口浪尖,道歉也不是、聲明也不是、尷尬得只能一群教職工坐在會議室,聽著杜校長敲桌問道:說吧,誰接的采訪? 杜校長作為一位慈祥的領導,少有這種面色鐵青、言語冰冷的時候。 是他管理疏忽了。 他還以為全校職工都會為了沈明洲歡欣鼓舞,感嘆自己教出了一位優秀的學生呢! 可這網媒寫的什么? 天才不好管,也管不了。 他修了幾十年思想品德,看到這句話也想指著這位匿名教師破口痛罵。 誰他娘的要你管?! 你當這是犯人進牢子,仰仗你這個監獄管教嗎! 下面沒人敢說話。 都垂著視線,唯恐杜校長點名過來。 這段時間爭著要采訪教師們的媒體不計其數,全是沖著沈明洲來的。 然而,班主任李國富不接、教務處楚立輝不接、指導老師古青來不接,大家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怕自己說錯了話,被媒體曲解,影響沈明洲的形象。 大家私下聊天,最多說說哪哪的媒體又來問了啊,開價幾千上萬,當作茶余飯后的話題,再動心也不敢動手收錢。 網媒匿名不好查,會議室里有人視線對視,互相心里都會嘀咕一聲難道是他? 開會開成猜疑會。 杜校長一腔怒火,沉著聲音說道:我知道你們平時喜歡抱怨學生不好管?,F在的學生個性強,家長又縱容,教課不聽,還不敢責罰,最終又要用學生成績考量你們的教育水平,影響每個季度的績效工資,所以怨聲很大,這很正常。 我們教師這個行業,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他們每一個人的脾氣、性格、家庭環境都造就了他們的行為,以至于你們見到他們走歪路,會忍不住的用自己的一套正確標準,去規范去教導他們。 管理、約束、教育,都是我們正常履行教師職務,這個我從來沒有怪過你們。 有些學生就是調皮!就是不懂分寸!就是心術不正!管!該管!家長沖上門來指著你們喊打喊罵!我都是站在你們這一邊,因為我知道,你們是為了學生好,是為了學生的前程和未來! 杜校長語氣激動,大掌一拍,憤怒說道:但現在!誰接了這個采訪,說了這些話,就是想毀了沈明洲的名譽! 一個剛剛得到院士贊賞、新聞報道的學生。 竟然有人跑來提供內幕消息,講述真實的天才。 這要是學生,就怪沈明洲平時不學好,自己得罪了人,遭了報應。 可這是教師! 教師天生就該維護學生的名譽,這是寫在教師職責里的使命! 沈明洲沒有作jian犯科,一片前程似錦,順便還洗清了之前生活報的謠言。 突然被自己手下的教職工捅刀子,杜校長只覺得是捅在了自己的心窩里。 不說是吧。杜校長怒極反笑,點頭道,我們可以查,我已經聯系了網媒,以澄明中學的名義要求獲得這個教師的信息,如果網媒不提供,我們就上法院。 他聲音沉寂,心如潭水無波,我本想著給某位教師承認錯誤,改過自新的機會??雌饋?,他不需要。 那么,在得到網媒給予的信息之后,我將如實向教育局遞交報告,該怎么處理,絕不姑息! 杜校長的話重。 藏在會議室后排的許方縮起脖子一顫,心里一直在祈禱。 網媒應該不會提供爆料人信息。 職業道德啊,職業道德。 整個會議室仿佛審判場,多年老教師都不由得因為杜校長的態度,憤慨起來。 不一會兒,杜校長接了一個電話。 許方驚恐抬頭,生怕見到杜校長殺人的視線。 然而,沒有。 一通電話簡單而平靜。 杜校長掛斷之后,甚至垂下視線露出一個無奈的微笑。 大家都等著結果。 可杜校長手握真相,忽然不急著捉拿罪魁了。 他抬起頭,環視會議室的所有教職工,意味深長的嘆息道:老師和教師,向來是兩種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