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莫七七說自己十分意外的是,確州大官兒和官太太主動照顧她,頗為友善,讓她又吃驚又歡喜。一問之下,才知道: “原來他們是嫂子你的meimei、妹夫,受你托付來關照我。所以,我還是要感激嫂子才是。你不僅是我夢里的恩人,更對我這輩子施了大恩德,我沒有什么能報答你的,嫂子,就盼你與義兄早日和好?!?/br> 這段里的“夢里”,也是因為陶心荷實在聽不下去莫七七一口一個“前世”,讓她換個指代,給出的建議。 接下來莫七七寫了一些她與陶心蓉相處細節,沒口子地夸贊“嫂子的二妹”,倒勾的陶心荷想念起若干年未見的蓉娘來。 信到最后,莫七七才交代被她帶走又送回來的首飾。 她說,恬不知恥尋求了熙義兄家的義妹名分,得到諸多照料,起碼她后半輩子不論在哪里生活,心頭都有了底氣,不怕人欺負,知道有兄嫂能為她撐腰,實在不能再索要更多了。 只是熙義兄執拗起來,誰也勸不住,她也不敢多言語。知道熙義兄真的拿她當正經義妹看,已經認真盤算分一部分財產給她,還說是應祖母臨終之愿。 莫七七覺得自己受之有愧,用她信中的話說,便是:“我若真收了這份金銀,這輩子便不用做人了,以后再沒有臉面回京探親,見熙義兄和嫂子你了?!?/br> 正發愁怎么推拒時候,陶心荷讓她轉交貴重珠飾給顧凝熙,莫七七便耍了個心眼,以嫂子贈了添妝為由頭,拒絕了顧凝熙備好的銀兩。 她這才踏踏實實上路。到了確州,莫七七又麻煩隔房義兄們帶回京來,兜了一圈,還到陶心荷手上。 放下信紙,陶心荷覺得滋味難以分辨,屏息打開木匣,珍珠頭面一件不少,靜靜都躺在紅絨布上,被端午日光照射得格外瑩潤。 連之前硬塞進去的兩個木樨香囊也好端端在原位,隱隱散發香甜氣息,陶心荷長長吐息,終于捻起一枚,配在腰間。 這匣子被顧凝熙使巧送來的珠飾,居然百般還不回去,陶心荷抬指,一一拂過發釵、項鏈、手釧、耳墜,像是一點點放下心中芥蒂。 莫七七的小聰明把戲,引發了她無數感慨,等陶心荷回神,才發現眼角沁出淚意,倒讓她自己吃了一驚,愣愣以指腹揩去。 凝視指尖幾乎看不到的濡濕,陶心荷想起莫七七說過的話糙理不糙的言語: “人生極長,嫂子,你一直糾結于熙義兄未來會不會遇到什么特殊之人被引去心神,就是用明日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煩惱今日的自己,是不是讀過書的聰明人獨有的煩惱?你不能單單看熙義兄眼前的表現么?以此決定你的心意,不比擔憂未來要強要準?” 陶心荷抿唇,收回手指貼在心口,喃喃兩聲“顧凝熙”。 對于顧凝熙這個人,她心頭一想到便是又酸又澀、百般滋味,真的能夠捐棄前嫌,勇敢邁出這一步,再給他、再給自己與他一次重來的機會么? 勉強扯唇自笑一聲,陶心荷暗暗對自己說,如今想什么都只是空中樓閣,待他真能完成難題,畫成人物小像了,再煩惱后續不遲。 府內別無他事,陶心荷想想下午還有漫長時光,不好空擲虛耗,不如還是約了牙人,再去看兩處出售房屋為好。 想到此處,她放好莫七七的信函,合攏首飾木匣,再度放到妝臺上它的原位,提聲喚晴芳,伺候她凈面梳妝準備出門。 晴芳應聲而入,神色緊張地細聲稟報:“方才居士在房中安眠,奴婢不敢打擾,午后時分,吉昌伯爺來訪,被徑直引到老爺書房了,他說想見您一面。居士,您看?” 作者有話要說: ①摘自宋詞,原文見下: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宋代〕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②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句話出自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的《三重境界》。 好了,各方面恩怨情仇交代一番,就要完結了。顧家郎君和荷娘的故事,就要告一段落了。若有想看的番外,看官們可以留評點菜了~~ 第132章 自從程士誠一言不合想要強吻那日起, 陶心荷一直余怒未消,對他避而不見至今。 猛然聽到佳節正日他又來府中造訪,陶心荷心頭第一感覺便是厭煩, 想要伸個懶腰都硬生生收了手回來, 蹙眉吩咐晴芳道:“不見不見?!?/br> 就這樣不得不將自己關在房內,免得遇上程士誠,陶心荷無所事事了一個下午, 后來甚至聽到隱隱約約晴芳在院外攔他的聲音。 看著日光一點點從窗邊溜走, 陶心荷靜靜坐在明暗交界處的繡凳上, 終于等到了滿頭冒汗的晴芳推門進房來回稟: “居士,伯爺走了。不過他留話說,今日沒能當面祝賀您端午安康, 明后日他還會過來,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總等得到您見他的時候。然后, 留了許多端午節禮, 奴婢將禮單呈送給您過目吧?” 陶心荷微微一笑, 柔柔安慰晴芳受累, 接過長長的伯府禮單。 她漫不經心看去, 心想:擋一天算一天,她還沒?想好見了程士誠說什么話。 除了五色線、雄黃酒等, 禮單上最多的便是琳瑯滿目的粽子, 各樣九枚或十枚, 取個長長久久或十全十美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