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181節
你想啊,老王家死了兩口人,那叫死人那么大的事兒,我聽人講,扎在王家村的那四名衙役東問西問的,都不給正經抓人,那還叫上面有人吶。 咱這,上面沒人,還不給辛苦錢,離縣衙那么遠,跑到咱這里查案就會吃不好住不好,要離開婆娘和孩子好幾天,你想啊,誰愿意動???咱連個中間遞好話的人都不認識。 要不,豁出些銀錢?” 比方說他三家攏共丟了五百兩,咱認下花一百兩求這些人辦案,只要給追回來四百兩就行。 或是借一些銀錢先遞給人家,只求他們趕緊動起來。 朱興安建議完,沒等他左叔表態,他自己倒先嘆口氣。 唉,說來說去,就感覺挺悲哀的。 官差明明就是端這個飯碗的,一邊領著干這份活的關餉,一邊不給辦事。想讓官差好好干活,還要單獨給孝敬錢,你說這去哪說理呢,這世道??嗟挠肋h是咱們這些白丁。 左撇子說:“看看再說,先回去把書丟了的事告訴一聲,然后去府城通知德子他們最要緊?!?/br> 左撇子沒全說出口的是,眼下看,書丟啦,搞不好這事兒就是沖羅峻熙來的,錢不錢的甚至都要靠后。 他真擔心峻熙那面也出了什么事,沒辦法科舉。要趕緊派人去告訴一聲,防著點兒。 但這關乎到朱家也丟了錢,他總是不能直不楞登告訴,要先可著小女婿科舉為重,好像不把老朱家丟的錢當回事兒似的。 而說心里話,他真當回事了,他已然在心里想好: 那些錢,哪怕過后只追回來一半,那他就用自家的銀錢或是將來賣酒賣豬羔子的錢,補給朱家。朱家攏共丟多少,他自家吃虧都不會讓朱家少一文。 左撇子認為:畢竟這是他小女婿惹的,和人家朱家沒啥關系卻吃了大虧。 常喜聽完送孝敬銀也不咋同意。 他出了林家院子,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 “憑啥要白給那些孝敬銀,我懷疑給了,那些官差也不比咱們強到哪去。 他們還會來晚,等他們再來查案,黃花菜都涼了。 現在又瘦又小的這個賊人已經確定下來,他只要沒出咱們這些村口,我們就能翻到他。 又瘦又小的身材,還要有好些同伙在這兩日經常和他聯系,一晚偷三家,那最起碼要十人左右。 這么多人總要提前商量商量怎么作案吧,甭管在哪個村,即便去樹林子里商量,都會有人注意到?!?/br> 常喜想了想,感覺越分析越思路清晰,繼續說道: “要是這伙賊人,如若不是咱們附近村落的,那他們就會想辦法離開。 依我看,叔,咱們應該趕緊問問,各個通往外面的路口,有沒有人見過這么多人。 見過,就能說出長啥樣,往哪個方向走。咱再趕緊去報官。 沒見過,說明他們壓根兒沒離開。 而沒離開有兩種可能。 一種,賊人們就是咱附近村落的二流子。雖然我去朱家前,曾打聽過一番。并沒聽說附近哪個二流子最近不對勁,但是也有可能是被誰偷偷摸摸雇用干的這事兒?要不然偷書干啥呀。這點最沒法說通。 不過,到了府城后,見到德哥的小妹夫估么也就知道原因了。但一來一回路太遠,咱們最好還是靠自己。不能全指望那面。 而我剛才說的另一種可能,只要沒人見過他們離開出村口,那就是這一伙人也有可能是外來的,現在正分散或是一起住在咱這十里八村的誰家里。 再著,這一行人帶著那么多書,多顯眼,總不會是偷完為燒了吧?” 左撇子聽懂了,他大女婿這位小兄弟的意思是,咱抓緊時間自己查,整好了,咱自己就能甕中捉鱉。 送什么禮?咱要是自己能抓住,大伙逮住送去縣衙,就用不著官差了。又快又省錢。 朱興安一聽,也認為是個好辦法。 為節省時間,他說:“叔,你本就是游寒村的人,你快回去問問,有沒有行似可疑的人出村。你那里才是真正的出村路口?!?/br> 附近這些村,要想去鎮上、去縣里,這么說吧,要想去好地方,必須經過游寒村。 而附近這些村,還有沒有其他的出村口了,有,還有一個。 但那個基本上廢了,沒什么人走。 因為去那里干啥呀?出去后有條他們當地江河的分支,挺大的一個水泡子呢,老長了,需要過河,然后還要走啊走,走出老遠才能看到一個村落。 這些賊人,偷了那么多銀兩,去那么偏僻的地方?感覺不會。 可是為以防萬一,咱要一點兒都不放過,朱興安說: “我將雞鴨送回家,我就去最里面的村,問問有沒有那疑似的賊人出村過河。咱都問準了,一點兒別落下。畢竟只要兩面都確定下來沒有,咱就可以一邊派人接著守在這兩個出村口,一邊挨個村挨個村的打聽?!边@樣才能甕中捉鱉。 常喜陪朱興安特意多走了一段路,為給朱興安叫幫手。 “金子在不在家?” “五常子啊,啥事兒?!?/br> “給德哥家幫個忙?!?/br> 朱興安眼睜睜地看到對方,之前見到常喜還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兒,一聽朱興德,臉色立馬一變:“你說,本來我就要去的。娃一早上發熱才耽擱到眼下?!?/br> 常喜讓金子再找倆人,一起陪朱興安去那面出村口,如若問過沒人出村,打算讓金子至此就帶人揣點兒干糧守在那。 “得嘞,你放心,正好我不知道能幫上啥忙呢。我準保給德哥這事辦的妥妥的?!?/br> 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數老,好用就行(三更,為浮生0606打賞 ) 而這面左撇子和朱興安分開,回了游寒村后,是先找到左二伯。 “二伯,你看五叔沒在家,您能不能招呼咱村所有人出來一下。最好將小孩子都叫出來,一個別落下?!?/br> “啥事兒?” “想問問咱這出村口出沒出去一伙人,我家不僅丟了好些銀錢,還丟好些書籍,他們帶著這些書籍出村應是很打眼。想問問大伙見沒見到?!?/br> 左撇子又補充句:“二伯,唉,雖是報官了,但你也看見了,他們也不咋給咱們當回大事辦???就那一撥人進咱家像走過程似的看幾眼,再之后這就不提不念了?!?/br> 左二伯寬慰道:“他們也要到了縣衙后,才能再派人來。沒聽人解釋說嘛,人家是管王賴子死的事,一碼是一碼。咱這地方這么遠,從縣里到咱這里一來一回怎么也要兩天才能再來人?!?/br> “所以啊,我著急?!?/br> “行,那二伯給你去叫人?!?/br> 左姓族里的年輕人敲鑼打鼓,沒一會兒,連村里的老頭老太太小孩子全跑了出來。 左撇子將情況說了一遍,說家里還丟書了,咱都不知道他們為啥要偷書。 他不可能對外告訴,有可能是羅峻熙得罪人,但還不得不將這個情況告訴大家,讓大伙幫他想想有誰疑似帶書籍出村。 倒是大伙挺會幫他想,只是僅有的見識,開出的腦洞和朱老大神似。 說偷書那指定是為賣唄,還挺識貨。 撇子,這伙人里有對你家知根知底的。 這話一出,好些人附和: “沒錯,童生榜首的書籍多值錢,過后賊人們即便不敢在咱鎮上縣里賣,怕官差查。那也能倒動到外縣去賣。書是死的,人是活的?!?/br> “對極,舊書也是書啊,賣給那些買不起新書的科舉書生,上面還有咱們童生榜首寫的心得,那么多書,賣好了又等于是偷一百兩?!?/br> 大伙能這么想,再不會聯想到其他,也有可能是打心眼里認為羅峻熙不會得罪誰。 那孩子長的多好呢,老老實實不招災不惹禍、文質彬彬的,是位極有禮的小伙子。所以,壓根兒就沒朝那上面琢磨。 那說說正事吧,見過誰出村? 大爺大娘們紛紛七嘴八舌起來,真沒見過一伙人,還要推要背著那么沉的書籍出村。 從今早到眼下,唯一見到的一伙人還是官爺。人家官爺推出來的,指定是老王家殺人的那些物證吧。 所以說,這就是老百姓,連想都沒往那方面想。 因為官差偷東西那這世道不就亂套了嘛。官差是幫咱們抓偷的,是公道和正義的化身,雖然他們有時候不作為,會讓老百姓經常在心里:呸。 左撇子心想:是啊,僅有的那一伙人,就是那些官差啊。 他正回憶那些官差呢,就有大爺說:“那伙賊人能不能是分開走呢,對呀,分開走!用筐背著,那我見過青柳村老徐家六小子,背個筐,看起來挺沉的,那小子風評不咋地?!?/br> 左二伯提醒:“快,撇子,記下來。這種人必須尋頭上查查?!?/br> 這么一提醒,有存在分開走的可能性,立馬又有人說:“哎呀,又瘦又小的,那個誰,左家二妞婆家的小叔子又瘦又小,我見到他推車從咱村出去啦,就在半個時辰前?!?/br> 左家二妞的娘家媽急忙解釋:“俺閨女她小叔子是為進城賣糧?!?/br> 婦人頂嘴道:“你問啦,你確定是賣糧?你咋知道車上推的不是書?!?/br> “噯?秦三妹,說一句就得了,你找撕是吧,咋還血口噴人。俺閨女她小叔子別看長得跟地出溜子似的,但人家可是正經人。你再給扣個偷兒的帽子,我撓死你?!?/br> 左二伯趁那些婦人吵嘴,用腳蹬了蹬坐在石頭上寫字的左撇子:“傻瞅啥,記下來,二妞的小叔子?!边@節骨眼兒,誰都不能信。 就這么的,村里人這個說看見誰了,那個說,見到誰背筐疑似背的是書,左撇子記下一篇子。 還有人提醒道:“萬一那伙人偷完,昨夜或是今早凌晨就趁黑天背書走了呢,那咱們可看不著,咱都在睡覺呢。艾瑪,能不能找個人去城里問問,出城進城的衙役一定會有印象。我看使點銀子行,讓那些守城衙役幫著想想。他們要是沒想起來,那就說明,這伙賊人還在咱這十里八村呢?!?/br> 這個意見,左撇子采納了。 所以在選擇由誰去府城尋找羅峻熙時,刨除了常喜。 三胖子說: “常喜,我看你腦子活,咱自己備不住真能抓住,你等會兒就找城里那些守城衙役周旋,在家里再給叔和朱爺爺那面跑跑腿,總之,家里這面由你照應。 而我,念過書,認字還有錢,這一道去府城需要好幾日,就由我去府城尋德哥他們,餓不著。 我到了那,我專找會收酒的店鋪問一問,有沒有見過德哥去賣酒。德哥頭發支棱毛,半長不短的,應是會讓那些酒樓有印象?!?/br> 三胖子心想:如果順利,家里這面能甕中捉鱉,他在府城能守株待兔,守到德哥。 “我走了。常喜你趕明跑腿時,路過我家,進去告訴一聲,就說我去府城了?!?/br> 三胖子接過白玉蘭緊急給準備的干糧。 秀花站起身,望著三胖子:孩子,辛苦了。 三胖子:不辛苦,他心甘情愿,他要千里把君尋。 不可能讓人家吃著這份辛苦,還要再自個搭錢趕路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