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美食街這邊人口密集,但是工作日的時候相對來說生意更好一些,周末的時候,人群就轉移到商場去了,所以紀舒云就推著自己的小吃車去了那邊。 這次,紀舒云沒有賣包子豆漿,而是換成了鹵煮。 如今是上半年,才剛開春,天氣還有些冷,遇到格外寒冷的天氣還要穿羽絨服,所以一大早紀舒云就買了香料準備了食材做鹵煮。 湯底是熬了一天一夜的濃白高湯,紀舒云用一整只本地土雞熬的,除了母雞之外還加了大筒骨,本地老鴨,排骨,干貝等。 熬好之后又精心加入各種香料。 其他的食材例如牛筋,牛rou,豬心,豬肚等食材,不好熟的就提前煮熟,然后放進盛滿高湯和香料的大鍋里面繼續煮。 從母女倆打開鍋蓋,整棟大樓都彌漫著濃郁的香味兒。 “mama,太香了,咱們的生意一定會很好的!” 南梔深吸了一口氣,高興的說道。 “真的不要我幫忙嗎?” “不用,你不是說跟同學約好了去新華書店看書嗎?錢夠不夠?不夠的話媽再給你兩百?!?/br> 南梔忙擺手。 “那好吧?!?/br> 她有幾分遲疑。 以前每逢周末,她都要在家幫mama做家務。因為mama的那份工作一個月就至多休息三天,所以家里的家務差不多的都要她幫著一起做。 何媛媛是個甩手掌柜。 她不僅自己的房間不整理,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洗。 現在她跟mama搬離了那個家,南梔還真有些不習慣。 但望著mama干勁十足的樣子,南梔忽然之間覺得未來充滿了希望。 她斟酌片刻,“我就是去看看書,可能會買一兩本,但花不了那么多錢?!?/br> 她捏了捏放在口袋里面的三百塊錢。 這是南梔活那么大第一次拿到那么多錢。 以前mama總說她是小孩子,小孩子手里當然不可能有那么多錢。 至多就是解決午飯的十塊,二十塊。 但現在不一樣了。 她喜歡現在。 紀舒云看她,真是越看越喜歡。 穿書前,紀舒云其實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相當滿意。 她是孤兒,無父無母,也就無牽無掛。她靠著自己掙到了一套房子,有輛車子,還有一份可以養家糊口的工作。 即便是一直沒能碰到那個讓她想安定下來的三觀契合的那個人,紀舒云也從來都不覺得有什么遺憾的。 可穿書之后,紀舒云發現,擁有這么一個跟自己血脈相連的人是一件多么奇特的事情。 哪怕就是靜靜的看著她,都覺得十分滿足。 當然,并不是說鼓吹血脈的重要性。而是紀舒云自己,此時此刻,正享受著當下,并且,為了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她甘之如飴。 “那mama出門了,你一會兒出去不要忘了把門鎖了。你喜歡吃的蝦餃在廚房的蒸鍋里,你別忘記吃?!?/br> “……好?!?/br> 紀舒云租的房子在二樓,整棟房子有四層,有個小院子,房東老太太就住在一樓,三樓和四樓都裝修過了,租給那些帶孩子的家長,或是在縣中上學的高中生。 房東老太太年紀大了就少覺,見紀舒云提著大桶下來,剛想說什么,門忽然打開了,南梔從房間里跑出來。 “媽,我幫您扶著?!?/br> 房東老太太一聽就笑了。 “小紀,你是個有福氣的,你家孩子多聽話多懂事啊?!?/br> 紀舒云聽了這話笑瞇瞇的也沒反駁,南梔有些不好意思。 老太太話題一轉,又問道:“小紀啊,你們母女倆這大早上的忙活啥呢?又在做什么好吃的了?” 老太太這個“又”說的就相當的精妙。 原本以為這是一對不差錢的母女,畢竟一個月一千五的房子,說租就租了。 但老太太很顯然沒想到,紀舒云一邊照顧女兒,竟一邊還出攤做生意。 看她每天早早起床滿面紅光的樣子,仿佛生活一下子就有了盼頭,老太太人老了,看年輕人勤勞也很高興。 對她們母女倆也就喜歡了幾分。 老太太的這個房子,三樓四樓基本上都打造成了一個個帶衛生間的單身小公寓似的的房間。 為的就是出租用。 作為本地老太太,兒女孝順,她也不缺錢。 之所以獨自住在這里還是因為老頭子去世之前夫婦兩人就住在這。 所以老太太舍不得搬。 再者,小縣城開始發展,高樓大廈越來越多,按照老太太的話來說,高樓大廈哪里有獨門獨戶帶個小花園住的舒服? 但對租客而言,跟房東住在一起也有不便的地方。 特別老太太上了年紀覺少,原主的這雙手,做什么都能將食材的特性以及食物的美味兒發揮到極致。 就,很難不影響到旁人。 最先被影響到的就是房東老太太。 自從吃了紀舒云做的包子之后,老太太現在每天必然會花上六塊錢買上兩個包子一杯豆漿吃。 第14章 也是因為對紀舒云手藝的信任,聞到這股子香味兒,老太太就忙不迭的問道。 上了年紀了也沒多少年活頭了,老太太倒是很想得開,有啥想吃的想玩的就愿意掏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