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配是末世大佬 第84節
【連鎖飯館~】 【國宴大廚】 【開餐廳床前明月光,更文上晉江,營養液澆灌,碼字翻一番~】 【 【撒花】 【撒花】 【四哥開飯店當大廚,或者拜師學藝當名廚,總之四哥前途也是大大的好?!?/br> 【開飯店當大廚啊】 【哼??!看,看在你更新的這么辛苦的份上,多給你澆些營養液!要,要加油哦?。?!】 【 【開飯店】 【開飯店?。?!】 -完- 第50章 ◎經商之道,誠信為本◎ 林景勇看著林滿慧的眼睛,有些不確切地問:“你,你是說……我可以開個早餐攤?你覺得我這米粉好吃,旁人也一定會喜歡吃?” 林滿慧咧嘴一笑,使勁點頭:“哥,你做的米粉那么好吃,上早班的工人那么多,肯定不愁沒人吃。我們軍山農場的米粉是產地、便宜,辣椒、芹菜、小蔥、香菜、雞蛋都是自家的,成本低啊。明天我們出去轉轉,看看一碗米粉賣多少錢,能賺多少?!?/br> 林景勇聽到這里,眼睛中的光亮越來越強烈,他嘴角漸漸上揚,說話也變得流利起來:“我晚上燉一鍋大骨頭湯,熬一大鍋豬油,再炒一盆辣椒炒rou,擺一張小桌、幾把椅子,就能開個小攤?!?/br> 越想越美,林景勇恨不得馬上就開始嘗試。他對自己的廚藝有信心,再加上成本低,早餐米飯攤肯定能賺錢。 “不過,還是有幾件麻煩事。第一,洗碗麻煩。第二,冬天外面冷,湯鍋、rou菜保溫麻煩,得升個煤爐。第三嘛,臘月寒天北風呼呼,坐在風里吃米粉……” 說著說著,林景勇的眉毛就擰成了一條線。 林滿慧點了點頭:“哥,你說的這三點的確有道理。賣米粉的話配料、清洗碗筷、冬天保暖都是問題,要不,我們直接開店?” 開店? 林景勇的個性與林景嚴不同。林景嚴是那種敢拼敢闖、有野心的人,林景勇的夢想卻不大。小打小鬧,他敢。一旦開店,租門面、雇人工、辦執照、家具設備都得花錢,還不是小錢。他舍不得,也不敢。 他垂下眼簾,心中有些忐忑:“開店?太麻煩了。要不我先搞個小攤,準備五十份米粉,賣完就收攤,怎么樣?” 林滿慧微笑道:“哥,咱家又不缺錢,怕什么?!?/br> 林景勇瞪了她一眼:“不缺錢,也不能浪費啊。賺錢了還好說,要是虧本了呢?” 林滿慧渾不在意地揮了揮手:“哥,我賺錢容易,聽老師說植物營養液賣得特別好,年前分紅就會到賬。你只管開店,虧了再來?!?/br> 林景勇又感動又氣惱,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她孩子氣的話語。 第二天一早,林滿慧拉著四哥林景勇來到總場機關附近的早餐攤。 自1978年7月高考之后,做小生意的人便慢慢多了起來。不過農場的早餐品種并不多,沒有賣帶湯米粉的店面,畢竟既要熬湯又要煮粉,還得洗碗,很麻煩。 一家家問過去,林滿慧將價格一一記下。 大油餅,一毛錢、一兩油票一個,一般人根本吃不起; 包子,粉絲白菜素餡的三分錢一個,rou餡的五分錢一個。便宜是便宜,但品種少。 陽春面八分錢;菜湯面(加菠菜、油豆腐)一毛五分錢。只有國營飯店賣面條,但是開門晚,早起上班的人來不及吃。 餃子rou多,貳兩糧票六毛錢,貴得很。 兩人一邊吃包子一邊算賬。 按一百碗米粉的量來計算成本。燉一鍋湯只需要兩塊錢的筒子骨,一碗二兩米粉,一共二十斤米粉,大約四塊錢,豬油算一塊錢,調味料算一塊錢,小蔥、香菜、青菜不要錢。 如果只賣素湯粉,一碗米粉成本只需要八分錢。定價一毛錢一碗的話,賣掉一碗賺兩分錢,一百碗就是兩塊錢。 每天兩塊,一個月就是六十塊錢! 如果加荷包蛋,一個雞蛋收三分錢,又多賺不少。家里的雞蛋根本吃不過來,搭著米粉賣肯定能掙錢。 筒子骨上的rou卸下來炒青椒,做成拆骨rou的碼子,定價一毛五分錢也會有人愿意買。這樣一來,又賺了一筆。 ——這可比在罐頭廠上班掙得多,而且時間相對自由。林景勇越想越覺得可行,心頭漸漸火熱。 說實話,做飯是他的強項,也是他的愛好,如果能夠讓這里的職工早上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精神百倍地去上班,真的很有成就感。 哪怕弟弟meimei都長大、離開農場,他依然可以在這里做飯給別人吃。 這不就是小妹一直說的,幸福的真諦? ——做自己想做的事,順便掙錢。 林景勇咧開嘴:“小妹,這個米粉店的生意,可以做?!?/br> 考察過市場供需情況、核算過經濟可行性之后,接下來就是前期準備工作。 林景勇也沒急著辭職,而是拿著小本本、鉛筆頭,埋頭在桌上寫寫畫畫。林滿慧問他:“哥,你在算什么?” 林景勇有點不好意思地抬起頭,猶猶豫豫地說:“真要開店的話,細算一下成本,找門面、買桌椅板凳、一口湯鍋、一口炒鍋、五十套面碗、筷子,恐怕得花不少錢,我舍不得……” 林滿慧坐在一旁,思考片刻,提了一個建議:“哥,要不咱們先小打小鬧一下?”四哥本就膽小,做點小生意還行,讓他貿然投資搞家早餐店,的確有些下不了決心。 林景勇有些疑惑地看著她:“小打小鬧是什么意思?” 林滿慧笑了笑:“你看咱們家這個屋子是平房,又是紗廠的老宿舍區,西面臨農耕大道,南面正對著二福路,距離紗廠新宿舍樓只有十幾米,離廠區大門也不遠——多好的門面!” 一語驚醒夢中人,林景勇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也對,我們現在這個平房雖然舊,但是位置好。先在家里擺兩張桌子,做做街坊生意試試看?” 他想了想,忽然又有些猶豫:“在家里開店,會有人來吃嗎?” 林滿慧道:“四哥你得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呀。只要是吃過你做的米粉,一定會繼續來。而且成本也不高,可以先免費請鄰居們吃一碗,讓他們幫你打打廣告?!?/br> “能行?”林景勇還是沒有信心。 林滿慧燦然一笑:“先試試嘛,反正不行也不怕,東西都是自家的,最多就是浪費一鍋骨頭湯嘛?!?/br> 林景勇道:“骨頭湯還能熬成rou凍,也沒事,天冷東西不容易壞?!?/br> 果然是節省慣了的人,持家一把好手。林滿慧哈哈一笑:“好!” 接下來,就是前期準備工作。 林景勇把事情和三哥一說,林景仁立馬一拍大腿:“好!”家中最勤快、沉默的人終于決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必須支持。 林景仁找來工友們幫忙,收拾些單位淘汰下來的舊家具,修修補補、刷上棕紅色油漆,四套同款桌椅板凳擺在堂屋,看上去干凈、整齊、喜慶。 ——家具問題,解決。 林景智與孫文姣聽說這件事,也非常支持。一則罐頭廠的工作雖說穩定,但技術含量低,未來發展空間??;二則林景勇擅長廚藝,他做的米粉人人愛吃;三則家里現在不缺錢,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未嘗不可。 林景智自小跟著母親練書法,寫得一手好字。他幫著店鋪寫了兩塊招牌,分別掛在臨農耕大道的西面山墻、堂屋大門上方。 ——如意米粉店。 再加上一副對聯,掛在大門兩側。 ——萬事順心如意,一生喜樂平安。 看到這一副對聯,街坊鄰居都夸贊:樸實無華,自然簡單,比那些什么財源廣進、四季發財什么的要好。 再由農場商務部的馮國亮幫忙,經營許可證順利頒發。他還贊了一句:“年輕人敢闖敢干,是件好事,有你爸當年的風采?!?/br> 林景勇聽到他贊自己像父親,激動得整個人都在顫抖。對于一個小學時父母就去世的孩子而言,像英武的父親,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與夸獎。 不過,面對這個開在自家的米粉店,軍山農場還是有一些人在質疑。 “做小生意,國家允許嗎?” “這不是搞資本主義嗎?” “好好的鐵飯碗不端,非要去開什么米粉店,那個結巴子遲早要后悔!” 面對這樣的質疑聲,馮國亮讓廣播站在農場大喇叭里反復宣傳著22號剛剛結束的三中全會精神。 “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br> “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br>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br> 一時之間,批判聲漸漸減少,但是大多數人依然帶著疑惑與不解,觀望著林景勇這家米粉店。 1978年12月29日是除夕,林家兄妹團圓。 林景嚴從京都回來,帶回一大堆的見聞與故事;林景信與唐明艷從省城歸來,每個人都準備了禮物。 小玥玥是1973年1月生日,馬上就滿六歲,已經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了。她戴著林景信送的紅色小呢帽,穿著唐明艷送的紅花小棉襖、林滿慧送的紅色小皮鞋,手腕上戴著林景嚴送的粉紅色電子表,雪白可愛,幸福得飛起。 作為七十年代少見的獨生女,林清玥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被父母培養得非常好。懂禮貌、愛學習、愛唱歌,見到誰都笑瞇瞇的。 她抱著林滿慧一直不肯撒手:“姑姑、姑姑,我喜歡你~” 孫文姣笑著說:“明明她倆天天都見面,怎么玥玥每次見到姑姑就像是半年沒見著一樣?” 玥玥現在膽子大了許多,再不復小時候的懦弱。她抱著林滿慧的大腿,掰著手指頭算數:“我和姑姑今天已經有八個小時沒有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嘛。一秋是三個月,三秋是九個月,八個小時是一天的三分之一,九再除以三……我和小姑有三個月沒有見著了?!?/br> 林滿慧彎腰將玥玥抱起,親了親她的臉頰:“唉喲,我家小玥玥數學真的很厲害??!” 孫文姣也有些驚喜:“玥玥的算數是不錯,簡單的加減乘除一學就會。但分數概念,好像也沒有人教她啊,怎么就會了?” 林清玥被林滿慧抱在手上,又被親了一口,激動得小臉紅通通的,她大聲道:“分數很簡單呀,我聽過mama上課講的?!?/br> 孫文姣第一次發現女兒有數學天賦,頓時來了興致:“玥玥喜歡算數嗎?” 林清玥點頭:“喜歡。沈老師教唱歌,簡譜是1234567,算數也是1234567,一樣好玩、好聽,長長短短、高高低低的?!?/br> 林景智見孫文姣興奮得面孔緋紅,鼻翼微張,不由得哈哈一笑,伸出手推了推滑下來的眼鏡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家玥玥詩詞背得牢,將來肯定語文成績好?!?/br> 孫文姣大聲爭辯:“數學好!” 林景嚴湊過來奇怪地說:“玥玥語文、學習成績都好,不是更好?你們在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