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佛道之辯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重奪、竹馬入侵指南、不言而諭、木葉之旗木家的快樂風男、愛人每天都在自己虐自己、塵囂
儒者,以仁為道。 佛門,渡人以渡己,一身佛性。 天上佛陀有萬千,天下寺廟何止萬千? 一寺供一佛,所以有言曰:菩薩三萬面首,如來十萬分身。 天下修佛之人,不知幾十萬幾百萬。 佛門傳承,不知有幾千幾百。 天下的無數佛門子弟,無數傳承寺廟,盡皆以一寺一人為首。 長安化生寺,獨來小和尚。 長安化生寺坐鎮京城長安,卻也沒人說有攀龍的嫌疑,因為身為天下佛教的圣寺,萬千高僧云聚于此,豈用攀龍? 我不攀龍,龍來就我。 反倒是皇帝每年都給化生寺不計其數的金銀,只求一年一上香。 而化生寺里,有一小和尚,八歲之前聲名未顯,只是在化生寺坐在蒲團上,仰頭望天。 不修禪也不念經,不知望著什么。 八歲后,聲名傳遍天下。 只因五年之前,萬千佛僧道人一齊論道,竟是被這從不修禪念經的小和尚站到了最后,成為天下佛首。 長安城內,如今十三歲已經聲名遠揚的小和尚,依舊坐在蒲團上,在化生寺的后院里托腮看天。 寺內眾人早已見多不怪,紛紛忙著手里的活,懶得去理他。 一個身穿主持袈裟,眉毛濃密的中年男子沿著青石小路緩緩走來,一路上見了他的和尚全都合雙手十,微微叩禮。 “莫言主持,小師叔又坐了一天了?!币粋€光頭和尚無語說道。 莫言抬頭看了看那個稚嫩背影,呵呵笑笑,“獨來天資聰穎,不讀佛法,看天修禪,由他去吧?!?/br> “唉。是?!惫忸^和尚一臉無奈,起身擔水而去。 莫言緩緩走到小和尚背后,眼中閃過一絲驚異。 眼前的小和尚,仿佛氣息全無縹緲至極,竟是隱約與天地草木融為一體一般。 還沒等莫言出聲,小和尚身子打了個機靈,身上氣息恢復如常,回頭看到莫言,咧嘴笑笑,小手撓頭。 “師叔,你怎地來了?” “來看看你?!蹦宰旖俏⑿?,蹲在小和尚旁邊,學著小和尚剛才抬頭望天,說道,“又在看什么?” “小和尚也不知道?!毙『蜕械拖骂^,看著地面又發起呆來。 “哈哈,你這修禪,可真是簡單啊。當年玄奘法師受盡千辛萬苦才取來大乘佛法,如今方丈師兄修大乘佛法,我修了小乘佛法,你這小子,看天便能修禪,也算是奇人?!?/br> 獨來小和尚只是搖搖頭,“我沒修禪,我只是在想問題?!?/br> 稚嫩的臉上很是認真。 莫言有些好笑道:“你在想什么,說來聽聽,可是佛法?” “小和尚只是在想,什么時候能再去望春樓?”小和尚皺著眉頭,很認真嚴肅的說道。 望春樓,長安最大的妓院。 莫言一愣,許久才咧嘴無奈一笑,伸手揉了揉小和尚腦袋:“整天在想什么呢?” 小和尚當下很憂傷的說道:“唉,上次無為師侄帶我去望春樓,已經有兩個月了?!?/br> 小和尚一臉惆悵。 旁邊一個正在耕地的年輕光頭和尚臉色刷白。 ………… 片刻后,莫言揉著手淺笑,身邊那個年輕和尚已是滿頭大包。 “師弟啊,”莫言看著瑟瑟發抖的小和尚,笑道,“現在別想這些了,三天后五年一度的佛道之辯又要開始了,到時候化生寺還是看你的了?!?/br> 小和尚只是點了點頭,對于這件足以轟動天下的佛道之辯仿佛根本沒往心里去,依舊一臉憂愁的抬首望天。 我不修禪,禪自然來。 何處不是禪? 小乘大乘,佛法而已。 每日苦思如何渡人,是禪。 每日問佛祖能否去望春樓,亦是禪。 一坐一日,一問一天的小和尚悠悠嘆了口氣,兩眼中很是憂傷惆悵。 佛祖為什么就從來不顯靈說聲好呢? 小和尚抬頭看了看面前的夕陽,又是憂傷的嘆了口氣。 ………… 夕陽西下,我和易逍遙兩人找了輛馬車,一路朝著長安而去。 我來時用了三天,如今有馬車代步,等到長安城門已經遙遙可見的時候,才用去兩天。 此時已是將近正午的時候。 先開車簾遙遙打量一眼,只見長安城高大的城門前排著一條長足有小半里地的入城隊伍。 “好家伙,長安這么熱鬧???” 我伸手指著那排隊入城的浩蕩隊伍,回頭問易逍遙。 易逍遙也是一臉吃驚,贊嘆道:“你問我作甚,我也是第一次來。早就聽說長安繁華,卻也沒想到真的如此繁華,會有這么多人排隊入城?!?/br> 易逍遙悠悠嘆了口氣,說道:“果然與鎮子里不一樣?!?/br> 隨著馬車走近,我看得清楚了一些,只見那隊伍之中約莫有一半的人都是和尚,一個個身穿袈裟素袍的,大光頭連成一片,在城門外閃爍耀眼光澤。 此時太陽高懸,正是夏日炎炎、陽光強烈的時候,這一片光頭閃閃發亮,很是壯觀唬人。 我問道:“怎么這么多光頭和尚?” 易逍遙搖搖頭,兩眼中滿是疑惑,喃喃道:“難不成現在信佛的人這么多了?書上也沒說啊……” 馬車停在了隊伍最后,我和易逍遙走下馬車,馬車晃悠著往清水鎮趕回。 我抬頭看了看前方那個橫亙在天地間的巨大城墻還有那高大的城門,忍不住深吸口氣。 城墻高十丈,抹著紅泥,很是威武。 城門高越有五六丈,很是寬敞,其內在夏日炎炎下似乎很是涼爽。 我第一次見如此高大的城墻城門,當初下船時只是遙遙幾眼,如今親眼所見,才見其雄偉,長安繁華可見一斑。 易逍遙也是略微愣神,才笑道:“果然和鎮子不一樣?!?/br> 身前排隊的一個有些微胖,身材魁梧、皮膚黢黑的光頭和尚似是聽到我倆的對話,轉過身來,面對我和易逍遙,雙手合十垂首行禮。 我和易逍遙趕緊還禮。 “兩位施主可是第一次來這長安?”和尚站直身子,面帶微笑的說道。 我見著和尚有些慈眉善目,看起來挺好說話的樣子,便開口說道:“大師說的正是,今天一見長安,這才知道繁華至此?!?/br> “而且……和尚還這么多?!蔽壹恿艘痪?。 大師尷尬笑笑,笑道:“二位多想了,長安平日里雖然繁華,但卻也沒這么多人。更沒有這么多和尚?!?/br> “只是最近幾天可以說來長安的人可以說是五年來最多的幾天,而且天下各寺廟的得道高僧也都朝著長安涌來,這才出現了這么多和尚?!?/br> 大師說完,有雙手合十加了一句,“貧僧便是來自般若國金葉寺,一個小國家的小寺廟罷了,兩位施主肯定不知?!?/br> 我點點頭,的確不知道。 倒是易逍遙沉思輕咦一聲,問道:“那敢問大師,這么多人從各地匯聚而來,可是有何事?” 大師有些驚異的看了我倆一眼,笑道:“兩位施主莫要開玩笑,此等大事,豈不知曉?” 我搖搖頭。就連讀了萬卷書的易逍遙也是搖搖頭。 “那二位施主來長安是要做什么?”大師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仿佛這幾天這些來長安的人都只有一個目的一般。 我說找人啊。 大師臉色一愣,又一臉不可思議的看了我倆一眼,這才緩緩呼了口氣。 “二位施主,如今長安如此熱鬧,是因為五年一度的佛道之辯即將開始,我等眾人都是奔著一睹獨來小和尚的風采而來?!?/br> 大師緩緩說道。 易逍遙一拍腦門,一臉恍然之色。 “對了,佛道之辯……” 我反而是一臉疑惑的打量了下四周,見只有兩三個道士。 我弱弱問道:“那道士怎么沒你們和尚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