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遵長公主之令 第17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科技強?我會修仙、拯救暴君后她只想咸魚癱、好你個負心漢、惡毒男配只想搞事業(穿書)、萬人嫌軍校生被綠以后[末世]、滅神榜、快穿:白月光說她不想早死、主力他總是幸運E[電競]、師弟他不好追、數萬英里外的蔚藍
等他回來,才猶豫地問: “公子才來長安幾日,就傳信回去,是否有些草率?” 皇室早就提防淮南,公子雖說是以給圣上賀壽來長安,但他們心底都清楚,公子這一進長安,再想回淮南,卻不容易。 老爺膝下只有公子一位男兒,絕不會放棄公子的安危不顧。 皇室心思明顯,淮南心知肚明,卻無法抵抗,若抗旨不尊,那豈不是正好給了皇室打壓淮南的機會? 公子請命來長安,身負重任。 哪怕慶安十分信任公子,但依舊遲疑,他連長安最熱鬧的大街都沒摸透,公子就已經得到對淮南有用的信息了? 陸含清平靜地看了他一眼,知曉他在想什么: “我來長安,一為質子,二為探究霍家虛實?!?/br> 霍家和淮南一直深交,彼此都心知對方有不臣之心,哪怕霍家忽然交權,淮南八大望族中也很多人遲疑,不相信霍家會徹底投靠皇室,必有后手。 長安和淮南相離甚遠,即使消息傳達不便,但霍家也一直未和淮南斷了聯系,這也就讓淮南很多望族對霍家仍存有一絲信任。 慶安猶豫:“可來長安前,淮南那邊更希望公子能勸動霍家一直成為盟友?!?/br> 哪怕霍家交了兵權,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霍家在軍中的威信不是短時間內可消除,自有很多武將會對霍家一呼百應。 這封信傳回去后,淮南和霍家就是徹底翻臉了。 陸含清搖頭: “可惜,如今霍家乃是霍余的一言堂,父親他們的打算注定要落空了?!?/br> 慶安不解:“這是為何?” 陸含清聳肩,他呵呵輕笑: “我一直以為爭風吃醋只會發生在女子間,如今來長安,卻讓我大開眼界?!?/br> 慶安瞪圓了眸子,聽明白公子的話后,他有些難以置信。 為一女子放棄宏圖大業? 那日訴風樓,他守在樓下也見過霍大人一眼,能在短時間內爬上一品殿前太尉,手握禁軍,幾乎扼住了長安的頸喉,這樣的人豈會是一心兒女情長的人? 驚訝的何止慶安一人,自陸含清進長安那日見到那副場景后,就一直隱約試探。 今日,終于無法再視而不見。 見慶安還有些遲疑,陸含清問他: “如果霍家當真一心對新帝稱臣,那你覺得他要做什么,新帝才會信他?” 慶安愣住,不解何意。 霍家交兵投誠,皇室歷代多少皇帝所求之事,新帝還有不信? 陸含清低斂下眼眸,他說: “霍家擁兵自重,朝中他一家獨大的時間近乎兩朝,只要是坐在皇位上的人,又豈能對他放心?” 如今霍家沒了兵權,卻還在軍中積威甚久,百足之蟲至死不僵,只要霍家在一日,就注定不能讓皇室安心。 可先帝卻任由霍余入仕,新帝更是讓他執掌禁軍,將整個皇城的安危都交到霍余手中。 這不合常理。 慶安聽完,心中隱隱升起一股不安:“公子的意思是……” “既是歸順,自然要有投名狀?!?/br> 陸含清抬頭看向窗外,視線有些飄遠,他問:“慶安,你說,霍家的投名狀是何物?” “又是什么樣的投名狀,才能讓皇室對霍家如此放心?” 陸含清的聲音很平靜,但慶安卻在剎那間驚出一身冷汗。 皇室最為忌憚只有兩樣,一是霍家兵權,二是擰成一團的淮南望族。 如今霍家交了兵權,那只要瓦解了淮南的勢力,皇室所擔憂的一切就迎刃而解。 而且,霍家一直未和淮南斷了聯系,對淮南的勢力必然了解得比皇室多,由霍家對付淮南,皇室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刃,坐收漁利之翁。 那對于霍家來說,他們最好的投名狀就是——淮南。 慶安驚駭:“公子?!” “如果公子猜測為真,那公子的安全……” 陸含清覷了他一眼,他淡淡地說:“淮南二十萬大軍集合在安嶺,哪怕皇室,也不敢輕易動我?!?/br> 可慶安依舊放不下心,他恨恨罵道: “霍余這陰險小人,竟然出賣盟友,豈知兔死狗烹,他霍家能有什么好下場?!” 陸含清打斷他:“未必?!?/br> 慶安錯愕: “為何?若無淮南,皇室又豈會繼續留著霍家?” 陸含清和他平視,輕瞇起眸子: “你忘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人?!?/br> “誰?” 陸含清垂眸不語,他手中捻著一份描花請帖,半晌,他輕輕勾起了唇角。 ******* 陳媛設的賞花宴在六月十二,請帖早就送了出去。 近日長安城熱鬧起來,長公主設宴,凡三品以上官員家嫡女幾乎都得了請帖,長安城最大的錦繡閣忙得腳不沾地。 錦繡閣中販賣成衣和布料,皆為名貴,二樓亦有珠寶首飾,和訴風樓相并而立,長公主設宴的消息傳來后,短短半個月,就讓錦繡閣賺了個盆滿缽滿。 訴風樓中,遙遙看著錦繡閣進進出出不停的世家貴女,梓銘驚嘆道: “這錦繡閣一日的進賬恐怕都不亞于斗金?!?/br> 霍余瞥了梓銘一眼,心道,他猜得不錯。 長公主常設宴,能得到請帖的都是身份象征,世家貴女爭芳斗艷,那些貴公子也不會寒酸,每到這時,錦繡閣就會忙得腳不沾地。 前世,霍余剛知曉錦繡閣乃是陳媛名下的財產時,震驚不亞于梓銘。 錦繡閣可不止開在長安,淮南、錦州、江南,有世家貴女的地方,就有錦繡閣。 陳媛名下的鋪子不止這一處,說她是這大津朝最富有的人都不為過。 曾見他驚訝,陳媛將錦繡閣的進賬給他看過,霍余一直記得那時陳媛倚靠在窗邊,不緊不慢地說: “你可知,這錦繡閣一月的進賬,就快抵上國庫一年的收入?!?/br> 錦繡閣的一件千裘衫,號稱要數十個繡娘足足一月才可完工,價值連城也不為過。 即使如此,為得一件千裘衫的人依舊趨之若鶩。 那時的陳媛提起此事時,甚是漫不經心:“錢權不缺時,世人總想再要些名聲,這錦繡閣就是借以生存,而且長久不衰?!?/br> 霍余至今都記得,她眉眼含笑,驚艷同時卻暗含的輕諷。 霍余在訴風樓等了半晌,才聽見一聲敲門響。 來人進來后,壁在玉屏后,低聲道: “主子,信截到了?!?/br> “主子料事如神,知曉賊人狡猾不會露出馬腳,從賊人進長安時,我等就從長安開始沿途布下人手,那人接連在兩處驛站現身,才被我等認出來?!?/br> 信被交到梓銘手中,呈給霍余,霍余拆了蠟封,信紙上只寫了一句話: 【霍家已徹底投誠,讓長澤北上?!?/br> 霍余眼中輕露出一抹嘲諷。 那人說:“按照主子的吩咐,屬下沒有打草驚蛇,趁那人休息時,讓凌三擬了字跡,悄無聲息地替換了信?!?/br> 霍余將信紙放在燭燈上,等信紙燒盡,他才吩咐: “繼續盯著?!?/br> 玉屏后的人拱手,很快退下。 房間中十分寂靜,梓銘垂頭,不敢打擾爺。 半晌,霍余才起身:“公主呢?” 梓銘稍頓,只覺得適才沉重的氣氛頓時消失得一干二凈: “聽聞鳳玲郡主染了風寒,公主今日早早的就去了卓親王府?!?/br> 霍余不咸不淡地頷首。 倏地,霍余頓住,他回頭看向梓銘:“近日,長公主可有派人來府中?” 梓銘茫然地搖頭。 誰不知長公主最煩自家爺,除了那日故意半夜折騰爺,長公主府的人可從未來過府中。 霍余不著痕跡地抿緊唇: “回府后,你再細問一遍?!?/br> 梓銘撓頭,覺得自家爺多此一舉。 瞧上次公主府的徐蚙一來府中時,大張旗鼓鬧得府中人仰馬翻,明明徐蚙一出身禁軍,自家爺又是禁軍統領,可徐蚙一對自家爺可沒有一絲敬重。 長公主府的三百私兵聽長公主一人令,連圣上吩咐,恐怕都會遲疑幾分。 這一點,梓銘上次見識過,就知曉絕對名不虛傳,那架勢,似乎長公主一聲令下,徐蚙一就會將自家爺拿下。 長公主府中的人可從來不知道低調為何物,只要長公主府真的派人來過府中,梓銘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梓銘沒有反駁,回府后,又徹底問了一邊府中的管事,才回去回稟: “屬下問過了,從未見過長公主府的人來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