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吃火遍全網 第13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炮灰攻逆襲記[穿書]、前男友太霸道了[PUBG]、重生七零年代成為糙漢霸總心尖寵、沙雕的爽文人生、鐵銹Ⅱ、每天都在覬覦學生會長的美色、大小姐今天怎么不高興、攝政王的白月光她重生了
中央臺官方v博,放出了一條“食在華夏”的預告片。預告也是丁靈和宋熙和剪輯的,只有短短二十秒,卻包含了前兩集許多精彩鏡頭,很能勾起人對這部紀錄片的好奇心。 丁靈轉發了這條v博,并配字,“今晚六點,不見不散?!?/br> 粉絲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納悶兒她怎么轉發了一條官v,點進去一看,紛紛傻眼。 忍不住使勁揉揉眼睛。 沒看錯,這條短小卻精湛的預告片里,唯一的主人公正是他們關注的美食博主“鈴鐺吃不飽”。 再仔細看看左上角官v的名字。 嗯,還是沒看錯,中央臺…… 評論區立馬炸開了鍋。 【我的天啊,出息了,我的博主!】 【中央臺啊,鈴鐺的視頻竟然要在中央臺播出嗎?我想過鈴鐺會越來越優秀,卻沒想到直接優秀到超出我的預期!這也太驚喜了!】 【今晚六點整,中央臺紀錄頻道對吧,記住了,今晚一定看,不光我要看,我還要讓我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七大姑八大姨都去看!】 【快去粉絲群轉發,六點可沒幾個小時了,提醒大家晚上一起看啊,萬一錯過了肯定后悔死!】 震驚過后,便有人反應過來。 【原來鈴鐺之前豆腐宴那次直播時說的,在拍美食紀錄片,說的就是這個?!?/br> 【鈴鐺可真是太謙虛了,她只說了要拍紀錄片,沒告訴我們要拍的是能在中央臺播的紀錄片啊……我還以為就是那種網絡長視頻呢。嗚嗚嗚,是我小瞧了博主,我懺悔?!?/br> 一名同時關注了丁靈和宋熙和的cp粉,后知后覺評論道: 【所以鈴鐺先前去徽省那么長時間,就是為了拍這個“食在華夏”?我還以為……】 【還以為什么?】 【我還以為是和宋導度蜜月呢qwq】 … 眾多關注中,“食在華夏”話題,迅速被頂上了熱搜。 有粉絲注意到熱搜,急忙打開電視,還有聽說過“鈴鐺吃不飽”的網友,也對這位博主究竟能拍出怎樣的紀錄片感到好奇。 六點鐘,剛好是大部分人家開始晚餐的時間。 許多準備觀看紀錄片的人家,索性將晚餐挪到了客廳,把菜擺在茶幾上,打算邊吃邊看。 六點整,紀錄片的片頭音樂響起,祖國山河的景色在屏幕中出現,緊接著,蒼勁有力的“食在華夏”四個大字,出現在這片大好山河上。 字體逐漸淡去,隨之畫面一轉。 白胖胖的毛豆腐在煎鍋上逐漸減少絨毛,變得金黃焦脆。栩栩如生的菊花豆腐,在清澈的湯汁里搖曳生姿。一勺醬色濃厚的湯汁灑在煎好的魚身上,一到臭鱖魚變端上了桌。 這些畫面一閃而過,隨之閃過的,還有丁靈品嘗這些菜肴的鏡頭,這些畫面共同組成了“食在華夏”第一章 的片頭。 “食在徽省”,就此拉開篇章。 正片還沒開始,電視機前的觀眾,已經被勾起饞蟲,紛紛咽著口水。 第112章 ◎魚咬羊◎ 丁靈和宋熙和此時也在電視前看著。 今天是“食在華夏”播出的日子,作為主創人員,宋熙和邀請丁靈一起觀看,丁興海聽說后,便直接將他請來了家里,畢竟,他也想和閨女一起看。 由于播出時間在六點,丁興海特意提早一小時,就開始準備晚飯,六點還差幾分的時候,晚餐就已擺上了茶幾。 有切成薄片蒸好的風干腸,用青椒炒出來加了點白糖的咸甜口炒紅腸,還有丁興海拿手的干炸帶魚和炒合菜,以及一大鍋放了榛蘑和rou丁燜出來的榛蘑飯。 在這鍋香氣逼人的燜飯面前,所有菜肴黯然失色,掀開鍋蓋,整個客廳里都飄蕩著誘人的榛蘑香氣。 飯里的rou丁用的是上好的五花rou,里面的油脂在燜之前完全煸了出來,與榛蘑和米飯完美結合。此時看過去,顆粒飽滿的東北大米上,鍍著一層油亮的光澤。 激光電視已經調到了中央臺紀錄頻道。 丁興海又拿了三盒果汁過來,走到客廳時順手將客廳的燈調暗了些,使觀看效果更好。 一人盛了一碗榛蘑飯,正準備開吃,紀錄片就開始了。 丁靈和宋熙和早就看過許多次,這次依舊看得認真,丁興海就更不必說,基本上是“食在華夏”四個大字一出來,他眼睛就黏在屏幕上沒移開過。 連手里端著飯碗都忘了,丁靈給他夾菜,他也是機械性地往嘴里盲塞。 片頭播放完畢,正片終于拉開序幕,這里用的是宋熙和一貫的運鏡風格,畫面順著青石板鋪就的階梯,一路向著山上延伸,來到一汪清澈的山泉水前。 泉水流淌,“滴答”一聲,水珠落下,直接滴在了滿盆的生黃豆中。這時畫面已經來到了豆腐坊,這里用傳統工藝制作豆腐,磨漿、濾渣、煮沸、點鹵,每一步只保留了兩三秒,畫面拼接的十分絲滑,不會讓人看了覺得枯燥,只會感到恍然,原來豆腐是這樣做成的。 電視機前,有不少有小孩的家庭,也在觀看“食在華夏”。 蘇美怡一家也是其中之一。 他們倒是沒有坐在電視前吃飯那么夸張,而是將客廳的電視轉了轉角度,這樣坐在桌旁吃飯,也能時不時看上幾眼。 六點正好是飯吃到一半的時候。 蘇美怡的大女兒茜茜,嘴里還叼著雞翅,就轉過頭去看電視。 蘇美怡自己,也將視線投了過去。 照顧蘇美怡小女兒的育兒嫂,覺得她們這樣很夸張,忍不住說:“電視節目再好看也不能影響吃飯,茜茜mama,你說是吧?要不關了,回頭看回放吧?!?/br> 蘇美怡心里嘆了口氣,她生二寶以前,就定下了這位金牌育兒嫂,別的都好,唯獨愛說教這點著實令人煩惱。 她也知道吃飯看電視不好,但今天這不是情況特殊嘛? “劉姐,難得一次,沒關系的,你也跟著看看,這是我和茜茜都很喜歡的一位美食博主拍攝的紀錄片。在中央臺播呢,應該挺好看的?!?/br> 育兒嫂劉姐,本來對美食博主還挺不屑一顧,心想備不住就是網上那些亂七八糟的視頻,聽到“中央臺”幾個字后,才終于正視起來。 “那我也跟著看看……” 她稍微側坐著一點,看向電視,紀錄片已經開始,用清冽的山泉水磨出來的豆漿,看著就覺得品質不錯。 劉姐就是徽省人,家在阜市東邊一個縣城里,距離畫面中拍攝的豆腐發源地很近。 畫面拍攝的非常美,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展現了豆腐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一下就引人看了進去。 緊接著,鏡頭再由近及遠,將整個山景籠罩其中。 茜茜還在托著小腦袋感慨:“原來豆腐是這樣做成的呀,mama,我們明天做豆漿,自己做豆腐試一試好不好?” “好呀?!碧K美怡很高興女兒有這種嘗試精神,點頭答應下來。 一旁的劉姐,則看著那一晃而過的山景,驚訝道:“呀,這不是我們那兒的八公山嗎?” “是你老家那里?”蘇美怡好奇。 “是的呀,離我老家很近的?!碑嬅胬镆呀洸サ搅司栈ǘ垢?,劉姐恍然說:“這介紹的就是八公山豆腐宴,相傳豆腐就是那里起源的?!?/br> 她的話音剛落下,電視里也響起娓娓動聽的女聲旁白,介紹的正是豆腐由來的典故。 劉姐點頭:“她說的挺對的,這個是我們那很有名的傳說故事。我們那的豆腐也確實不錯,在整個徽省都是很有名的,那邊的手工豆腐,可比京市大超市里賣的盒裝豆腐,香得多咧!” 她們說話的時候,畫面中又接連出現好幾道豆腐菜,隨之是丁靈品嘗豆腐宴的鏡頭。 茜茜頓時就覺得手里的雞翅不香了,“mama,我也想吃豆腐,吃徽省的豆腐!” 這個年代網購很方便,但大熱天里,快遞一份新鮮的手工豆腐恐怕容易壞。蘇美怡看向劉姐,劉姐想了想說,“我讓老家親戚幫忙去買一點耐放的豆制品,用泡沫箱裝好,放上冰袋快遞過來,應該很快的,一兩天就到?!?/br> 蘇美怡趕忙道了句“麻煩了”,順手又給劉姐轉了個紅包,算作采購食材的辛苦費。 茜茜掰著手指頭數,“一天,兩天?!?/br> 小眼睛亮晶晶的,“那我們后天是不是就可以吃到電視里的豆腐啦?” 蘇美怡和劉姐都朝她笑著點頭。 “好耶!” 茜茜興奮地從椅子上蹦起來,想到meimei還在睡覺,又將聲音壓低了些,露出個不好意思的笑容,小聲說:“可惜meimei太小了,只能喝奶。mama,等meimei長大一點,你帶我和meimei去徽省玩吧,就去鈴鐺jiejie紀錄片里去過的地方!” 蘇美怡點頭鼓勵道:“好呀,那你可要仔細看哦,把紀錄片里的地方都記下來,回頭爸爸mama就按照你記的攻略,帶你們去玩?!?/br> 相似的場景也出現在其他人家。 還有家長正發愁暑假帶孩子去哪玩,看了紀錄片就來了靈感,干脆照著食在華夏紀錄片里的路線,來一場愉快的美食之旅。 … 紀錄片還在繼續播放。 第一集 主要是講徽省中部及北部一些美食,一道接一道的美食,一個接一個美食背后的故事接連而至,整整九十分鐘時長,沒有絲毫一點浪費,內容銜接的十分緊密。 隨著紀錄片播放,觀眾仿佛跟著畫面中的女生一起來到徽省,探訪一家家隱藏著美味的小店,體驗一次次動手制作傳統美食的過程。 只可惜,他們不能和畫面中的女生一樣,真的將這些美食吃入口中。 丁家客廳。 三個人都在專注地看著電視,就連rourou都不知何時跳上了沙發,窩在丁靈和宋熙和之間,將自己蜷成一團,露出一雙琥珀色的眼睛,好奇地朝著激光電視的方向看去。 第一集 的最后一個片段,是一家專門做“魚咬羊”的餐廳,這是徽省北部一座城市的特色名菜,用的是鱖魚和羊腰窩rou。 關于這道菜還有兩個由來,輕柔的女聲將故事娓娓道來,她的聲音似有魔力,讓人忍不住專心傾聽,伴隨著聲音的描述,一幅幅想象中的畫面也出現在腦海。 隨著故事講完,最后一勺用燒羊rou的原湯勾出的料汁,澆上已經煎得金黃的魚身,一道魚咬羊也烹飪完了。 乍一看,和普通的魚沒什么兩樣,用筷子戳開細白的魚rou,便發現腹中別有洞天,鮮嫩的羊rou正藏在其中。 魚鮮配上羊鮮,這道菜又被稱為“鮮燉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