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書迷正在閱讀:念你入骨:爵爺蓄謀已久、放肆迷戀、永安探案錄、逃生游戲的正確打開方式、來自末世的領主、老板的金絲雀是天然呆(1v1)、一春塵情、地球人的蟲族日常、日久成癮、飛升失敗后我撿到了主角的金手指
“先生,學生……知錯了?!毕氲竭@里,徐湛忙不迭向郭淼認錯,他知道就算能將三篇程文倒背出來,郭淼還有更多的法子整治他。 郭淼卻狐疑的瞅著他問:“你平日是怎么背書的,真有閑情倒著背不成?” 見他沒有過分追究的意思,徐湛舒口氣,老實回答:“學生不知,旁人背書,或反復朗讀,通曉解譯,而學生背書,多是看過多遍后,成圖像刻在腦中,背誦時再取出來讀?!?/br> 這說法確有些神道,徐湛自己也是不解。識字前,外公為他讀過多遍的唐詩很難記住,家里上下無不以為他資質平庸,外公甚至感嘆過,平庸也好,庸碌無為,起碼可保一世富貴太平。 然而這樣的狀況在徐湛識字后大為改觀,說過目不忘的本事夸張了些,但他讀過幾遍的書,的確是很多年不會忘記的。 還未待郭淼評解,前院來了人,說是水清緊急,府衙的衙役急見老爺,已在前廳等候了。 徐湛大驚,已經是酉時了,這時候追到郭淼家里來,怕是撫陽一段難保了! 郭淼一個人去了前院,卻交代徐湛留下背書,不可分心。 徐湛無奈,按捺下胡飛亂舞的心思,翻了翻手中的抄本??⌒愕酿^閣體呈現眼前,字字清晰,篇篇精致。 郭淼做學問向來嚴謹,又愛書如命。這比常人大出幾倍的書房,更像是他的藏書閣,前排書架上是市面常見的經史子集、列傳通史,甚至稗官野史、話本小說,后面的則都是遺世珍藏,還有由他一針針修補完整的殘本。郭淼走到哪里做官,都要隨身帶著,汗牛充棟,相傳看過郭大人搬家的,才能真正體味什么叫”秀才搬家盡是書”。然而被允許分享這些藏書的人可數,徐湛有幸列在其一。 郭淼的藏書是絕不拿出去過夜的,因此徐湛每次來,或抄或背,只是不能帶走,郭淼的書,概不外借。徐湛徘徊在一排排與房屋等高的書架。墻上靠著□□,大概是登到高處取書之用。徐湛徜徉其中,如饑似渴。 郭淼回來時,已經是深夜,徐湛還在書房等他,正倚在榻桌上睡覺,書本攤了一地,榻桌上放了兩個籠屜和剩下的半籠屜水晶包,能入徐湛之眼的,盡是些孤本藏品,就這么四處亂扔,竟還敢在他的書房吃東西,郭淼心痛不已,沒好氣的戳醒他:“給你的程文呢,背了嗎?” 徐湛累了,睡得很沉,嘴里胡答應兩聲也不知是否在應他。 郭淼無可奈何,將徐湛整個身子拖到榻上,口中埋怨著:“個子不大還挺沉?!?/br> 徐湛未到卯時才醒,書房的床榻讓他腰酸背痛,心里怨郭淼,讓人家睡書房,這是什么待客之道!卻也不想想是誰死豬一樣睡在人家書房,喊也不醒。 天剛亮,榻邊隔著屏風,徐湛從屏風的縫隙中看到書案上一點豆燈。試探著喊:“先生?” 屏風后果然想起郭淼的聲音,聲音疲憊,似一面欠伸著:“醒了就過來吧?!?/br> 郭淼正埋頭處理一批公文,是各縣上交的韞江水利書,治水方略各不相同。徐湛嘆息,往日的文書上一句句“水患者,天數也!”敷衍塞責,如今水勢難控,倒是都想出方略了,這些拖沓怠政的事后諸葛! “先生一夜未睡?”徐湛驚訝的問。照說讀書人十年寒窗,秉燭夜讀是尋常事,但他從小體弱,外公從不許他熬夜,也不贊成點燈熬油的苦讀。 郭淼笑而不答,反提起昨晚讓他“倒背如流”的三篇程文。 徐湛早已將它們拋去腦后,目光四下搜尋,似乎連那本考貼匯集都不記得放在哪里了。眼看著郭淼將那厚厚的手抄本扔在桌上,很重,帶著怒氣。 徐湛討好的笑道:“先生日理萬機,殫精竭慮,還要為學生的課業cao心,學生銘感五內,慚愧難當。先生一定餓了吧,學生伺候您洗漱更衣?!?/br> “啪!”郭淼拍案怒道:“當我說話是耳旁風?學業上也敢偷懶耍賴,誰借你的膽子!” “先生……”徐湛膽怯了,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喘。郭淼是個喜怒無常的人,喜時還可當做“益友”,怒時則儼然是“嚴師”,像這樣功課上的怠慢,絕對是越他雷池的行為,徐湛暗暗自責,這次真是糊涂了。 “還有兩個月就是秋闈大比之時,生員們都在府學用功,你倒好!”郭淼痛心疾首的罵他,指了指墻上高懸的四字匾額:“這是什么字?” “天道酬勤?!毙煺空f。 “天道酬勤!”郭淼斥責道:“雖說你比常人多了幾分聰明,可你這玩忽懈怠的態度,拿什么跟別人去比?” “先生……”徐湛囁嚅的叫。 “錯亂經義,戲弄教諭,這是讀書人該有的虔誠?沖你這張狂態度,將你府學除名,拿了你生員的資格,也不為過?!惫盗R的起勁,沒空聽他說話。 “先生……”徐湛又喊。 郭淼這才明白他是有話說,沒好氣的命令他:“說!” 徐湛猶豫著開口:“今年秋闈,學生不想下場?!?/br> 作者有話要說: 咳咳,主角光環是否太嚴重了。。 第7章 軟禁 “先生!”徐湛搶先解釋說:“學生今年周歲十四,無所經歷,除了讀書別無所長。事故人情皆是學問,學生卻一竅不通。何況昨夜翻看古人的治水策略,才發現農田水利之重,是一國之命脈,而先前學生卻從未涉獵,日后該怎樣為官治國可見一斑,先賢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可哪半部提到過修渠治水之策,又安能治理天下。學生不明白,終日研讀四書五經,程朱經義,一朝登科,百無一用,何談致知格物,又怎么能夠治國平天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