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撒花】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 第13章 ◎論辯◎ 這兩日長安街上有不少南陽國人,這幫人伸著脖子看什么都新鮮,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平昭公主一行人在寶華閣門口停了下來。 只見三名南陽國使臣在對面的面攤上吃喝,吃喝便也罷了,還大聲說著她們聽不懂的話。大概是南陽國的語言。 林氏女跟在平昭公主身后,小聲嗤道:“這南陽國到底是南蠻之地,國土荒僻,人也粗俗。也不知朝中那些大人是怎么想的,咱們明明是戰勝國,卻還要委屈公主下嫁那種地方……” 這些閨中小姐不了解前朝之事,更不明白朝廷的難言之隱。平昭公主無言良久,默默移開目光看向不遠處的茶館。 “走吧,去吃個茶歇歇腳?!?/br> 有眼力見的都該看出來了,公主不想談及和親之事。吳悠寧私里扯了下林氏女的衣袖,無聲地搖了搖頭。 此時宮中正經歷一場激烈的論辯。 大朝會已經結束,皇帝點了幾名大臣留下議事。一則商議和親人選,二則決定南陽國公主如何安置。 大將軍董徹主張從王公宗親膝下挑選德才兼備的女子遠嫁,陛下僅有平昭公主一個親生女兒,斷然不能送去蠻荒之地受辱。 這一提議被眾多文官駁斥。 皇帝的女兒是金枝玉葉,王公之女難道就不是? 丞相徐為珉笑盈盈看向董徹,“董侯心系陛下體恤公主忠心可嘉,若是董侯之女代平昭公主遠嫁,吾等必欽之佩之?!?/br> 方才還在高談闊論的董徹突然噤了聲,老臉憋得通紅。 “董某若是膝下有女,必定不會推諉,只可惜我僅有一女年已二十,早已嫁為人婦,不能為陛下、公主分憂,慚愧之至!” 多少文官暗地里在心中翻了個白眼。 徐為珉不嘲諷他自恃無恐的行徑,扭了頭就把鋒芒轉向戚明松。 “董侯福薄,膝下無女,端信伯則不然啊——京中盛傳戚大人府中三朵金花才貌俱佳,長女更是琴藝了得。想來以戚姑娘的才貌,代公主下嫁南陽國也不會引起懷疑吧?” 戚明松心里罵了董徹和徐為珉一千遍,這叫什么?鷸蚌相爭漁人受害? 屁話是董徹說的,憑什么迫害到他頭上? 怨則怨矣,明面上他沒這個膽子直接回擊。正斟酌著如何推辭才不叫皇帝覺得他私心過重,一直坐在群臣之首不做聲的太子忽然咳嗽了兩聲。 皇帝方才一直閉目聽著,聽得這聲咳嗽,才微微抬起眼皮瞥了一眼。 “太子咳疾又犯了?” 陸之珩起身上前一步,欠身作揖,“兒臣無礙,只是聽丞相此言有些不忍?!?/br> 丞相稍稍收斂了氣焰,“太子殿下何出此言?” “端信伯是我大靖的忠臣,為此一戰受傷良多。孤看過陣前奏報,去歲九月,南陽敵將傷端信伯肩背,傷口極深,長近半尺。十月左臂中箭,臘月右肩負傷,今年二月臨歸朝前又遭伏擊,左腿劃傷。雖如此,端信伯每每養傷不過修養數日,傷未好全又返陣前拼殺……” 說著,陸之珩深深嘆了口氣,神情悲憫,“伯爺為我大靖已經流了太多鮮血,怎能再讓他痛失骨血?” 聽太子這番真切的言辭,殿上官員無不動容。 戚明松已然老淚縱橫。 “臣慚愧,拜謝太子殿下關懷?!?/br> 徐為珉只覺得太子這話逼得他無地自容,抿著嘴半晌沒說話。 皇帝動了動手指,尚寶立即奉上茶水?;实埏嬃艘豢跐欉^嗓子才緩緩目視群臣,沉聲說道:“諸位的忠心朕已知曉,以宗室女代公主和親之事史前已有發生,但南陽國使臣已經到了長安城,無論選誰家女子總會傳出風聲……還需從長計議啊?!?/br> 方才爭辯不休的朝廷安靜了下來,只有呼“陛下圣明”的聲音。 這時林育賢跨步出列朝皇帝躬身一拜,兩聲道:“臣有一計,愿為陛下分憂?!?/br> “請講?!绷钟t是林貴妃的父親,皇帝還算給他面子。 林育賢道:“陛下,臣聽聞馮太嬪膝下尚有一位公主,年過二八,不曾婚配?!?/br> 此言一出,殿上隱隱約約傳抽氣聲?;实鄱⒅?,良久無言。 宮中確實有這么一位公主。 先帝臨終前,馮太嬪傳出有孕,先帝為此很是欣喜,病情還好轉了幾日。只是陽壽天命早有定數,先帝終究沒等到小公主降生之日。 馮太嬪孕中悲絕,又為先帝喪事辛勞,不幸早產了。公主生下來白白凈凈很是可愛,深得太妃們寵愛,但就是不哭鬧。 太醫看過之后卻說,公主是先天啞癥,恐怕今后也發不出聲音了。 這樣的公主留在京中尚且怕遇人不淑被欺負,更何況是遠嫁到那樣的地方? 眾多官員面上都浮現出憐憫悲切的神情。 皇帝回憶良久才想起宮里還有這么一位啞巴公主,不得不說林育賢這主意十分巧妙,放眼京中哪家公子都不樂意尚個啞巴公主,若是叫她替平昭和親南陽國,既解了朝廷之憂,又了結了公主婚姻大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 議政結束,群臣告退。 文官三三兩兩結伴離去,董徹朝徐為珉的背影假啐了一口唾沫,接著抽到了戚明松的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