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只是平平無奇的小配角、她不僅是前女友還是白月光、[快穿]寶寶不會輕易狗帶、末世女配甜寵日常[穿書]、六零致富日志、我在星際傳播中國古文化、一把菜刀殺遍娛樂圈[古穿今]、和每天舔屏的健身博主成了同學、心動真理、日光惹春
孫璞玉嘴角也是一抽,還真從沒聽過這么有個性的自我介紹,尤其這人一口一個秀秀,如此親昵,也不知道是什么居心,得虧了石聆居然沒把人打出去。 琮秀,千金符一事,便是如此,你看此事可還有挽回的余地?孫璞玉總算還記得正事。 石聆終于抬眼。她將筆放下,坐直了身子,鄭重地道:沒有。 對于孫璞玉帶回來的消息,石聆并不意外。白云觀敢在晉陽做這么大的局,要說背后沒有個幕后推手,那都不符合劇情邏輯。這世間的公平正義,大多是需要權力去支撐的,可惜當人真正掌握了權力,卻又顯少會去支持所謂的公平正義。 很明顯,千金符一事就是一出典型的官商勾結戲碼。官有勢,商有財,財能固官,官能助財,古往今來大多是這么一回事。因此當孫璞玉再三征求她的看法,她只能回以四個字:無能為力。 她無權,斗不過官;也無財,斗不過商;無背景,斗不過人。 龐氏騙局的根本就是掌握了人的投機心里,這是人心的漏洞,沒那么容易填補。 石聆這話并非第一次說,孫璞玉心想果然如此。只是泰和商行面對的麻煩卻不止如此,他今日得知,已經有不少商行元老被千金符套牢,一旦事發,勢必會動搖這些人的根基,那么行會的供應鏈就會出事。 泰和商會規模龐大,行會運營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后果。 見孫璞玉面色凝重,石聆略微思忖,道:千金符的事我雖無法,但是若有同類商品出現,興許可以轉移眾人的注意力,緩解千金符帶來的困境。 同類?孫璞玉苦笑道,這種經營模式之前聞所未聞,哪有同類?即便有,豈非又一是場騙局? 那倒未必。我們可以自創一個噱頭,不過這需要大量資金,我沒有錢。石聆坦言。 錦繡坊不是她的,她只拿自己的工錢,她賺了錢都是王家的,所以她并沒有說謊。 孫璞玉似在考慮她提議的可行性,只是如今明知未來有難,行會的資金他也不敢隨意挪用。 突然,一個聲音□□來:我有錢啊。 只見趙六笑吟吟地道:看樣子,二位是有生意要做。不才剛好有些閑錢,想入個股,二位覺得可好? 孫璞玉皺眉:你 你有多少?石聆問。 你要多少?趙六答。 石聆唇角微揚,似乎對這個答案頗為滿意。 作者有話要說: 釣到了rmb玩家組隊,石姑娘表示計劃通。 ☆、琮禮 唐明鎮,松石書院。 秋闈已過,松石書院內書聲朗朗,氣氛緊張。今年松石書院二十八名參加鄉試的學子中,七人中舉,其中一位還高中第二名,與解元只有一步之遙。夫子對其寄予厚望,對其余六人也多有督促,只希望這幾位才子能在過了年的春闈中一展抱負,為松石書院爭光。 唐明鎮緊鄰晉陽,晉陽富庶繁華,但也太過浮華,唐明鎮古樸幽靜,最適合修身養性,讀書上進。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唐明鎮曾出過一位民間大儒,那便是松石書院創始人石松人,松石書院四字更是□□皇帝御賜?!酢跄觊g,明珠朝學者曾在此匯聚一堂,成立松石學會,探討學問,論道古今,成為□□年間的佳話。 到了這一代,松石書院已經由石松人重孫石秉榮繼承。石秉榮自幼聰敏好學,三歲能文,七歲賦詩,十八歲時便已是舉人之身,只是石家到他這一代一脈單傳,石秉榮又是至孝之人,最終放棄仕途,從父親遺愿繼承家業,繼續留在書院,為莘莘學子傳道授業解惑。 石秉榮而今年逾五十,膝下有二子二女,長子長女皆由商戶之女楊氏所出,次女和幼子則為禮部尚書旁支族女韓氏所出。楊氏體弱,六年前病逝,楊氏去世第二年,韓氏被扶正。韓氏出身書書香門第,為人知書達理,不久又為年過不惑的石秉榮添了幼子,自然深得石秉榮喜愛。這位續弦夫人對書院也十分上心,夏日送自己親手做的冰湯給學子解暑,冬日里又時常來巡查書院,看窗紙糊得可嚴實,炭火可夠暖宛如一位慈母,無微不至地關照著松石書院的考生,學子都親切地稱其一聲韓師娘。 眼看著要入冬了,趁著中午的工夫,韓氏又親自來給幾位家境貧寒的學子送了幾件嶄新的棉衣,那幾位學子都是中舉之人,此刻不見絲毫驕躁之氣,面對師娘饋贈,個個感激不盡。其他夫子見此情景,也嘆石老爺得此賢妻,夫復何求。 一片其樂融融之中,卻也有些不和諧的分子參與其中。在眾學子圍著討好師娘的時候,有一人仍端坐于自己案前,仿佛周遭喧嘩不過幻象,一心醉于圣賢之書。 可惜有人不放過他。同窗用胳膊杵他一下,小聲道:哎,琮禮,你娘來了。 她不是我娘。石琮禮眼也不抬,冷冷地道。 同窗白了他一眼:你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后娘怎么了?我倒也想有這樣的后娘呢。 石琮禮看他:你居然詛咒自己親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