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是與不是,重要嗎?”欒子鈺暗著眸.色,輕聲回答,“好吧,我是故意的,可他們要不想把我拉下來,也不會中計?!?/br> 顏旭緊鎖眉頭,朝堂之上,任何心慈手軟都會成為來日最大的障礙,能在一開始斷了對手后路固然好,但子鈺從不是一開始便將人趕盡殺絕的性格。 說他婆媽也罷,矯情也好,總之這次的事,一點也不像子鈺會做出的計謀。 欒子鈺見他面上糾結,又不肯說出來,終是長嘆一聲,“顏旭,你覺得我是什么人呢?一個離經叛道的jian佞小人嗎?” “離經叛道,你肯定是,小人,你還不配?!鳖佇癜研睦锏脑捳f出口才反應過來,不放心的多問了一句,“不是說你不好,只是,你一下變得太快,就怕有人轉不過來彎?!?/br> 顏旭當然不是在替吏部右侍郎可惜,他那樣的人,死有余辜,問題是子鈺自寧仇出發,再到捷報傳回,情緒便一直低落,就連腰封都比先前多系了三個扣。 這樣精力不濟的情況下,做出了這個局,總有種說不上來的擔心,按理說自己早該和子鈺交流一番,但子鈺近兩月手頭上的事情太多,光是查看各個考生的人品,姻親,就要去掉大半的功夫。 合論這些人都聚到了京城,這里頭的彎彎繞繞就更多了,誰不想在朝堂多找幾個幫手,就連標榜清心寡.欲.的李首輔都不能免俗,那些藏在蔡萬之下的蟲子,又怎么肯放過這斂財的大好時機。 子鈺拿著這份工作,哪有休息的時候,此事說起來是對他良多助益,實際上藏在后頭的風險不比利益小。只要子鈺行差踏錯半步,落在陛下眼里都可能是排除異己的鐵證,乃至將來君臣反目的荊棘。 偏在這個時候,出了這么檔子事。 那些人嘴里不干凈,先撩者賤,子鈺反擊也沒問題,可就是說的話太過了,什么永無出頭之日,那是一個臣子能說的話嗎? 如今陛下不在意,將來也會不在意嗎?結黨營私一事,永遠是橫在君臣之間的一道鴻溝。 當年的斷袖分桃,終也是年老色衰,更別說子鈺同陛下沒有這種情感。 顏旭的腦子不知是受了誰的影響,四處發散的到處亂想,還總是想些沒發生的事情,欒子鈺又是長嘆一聲,避開了核心的問題,“重要的不是我怎么做,而是旁人怎么想,如果他不往好的地方琢磨,我便是再避諱,也是錯的?!?/br> 這個‘旁人’指的是誰,他們心知肚明,顏旭被他勾著琢磨了一下,總覺得有問題,可就是揪不出哪里不對,“你總有那些歪道理?!?/br> 欒子鈺并不反駁,他的精神狀態并沒有問題,至于顏旭眼中的消瘦,單純是工作繁重的原因,如果非要說的話,邊疆‘請君入甕’之計的捷報抵達京城,也給他帶來了些許負面情緒。 兵者,詭道也。 舍出去兩座城池,圍殺韃靼先鋒力量,怎么看怎么劃算,可越能騙到敵人的計謀,所付出的代價就越大。 那些甘愿赴死的老兵,是為了百姓,為了大宓,他們明知自己的拼死抵抗,不過是一場戲,也咬著牙,拼盡了全部。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寧仇也去了前線的緣故,欒子鈺近來總是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能理解那些主和的官員心里在想什么,在不威脅底線的前提條件下,能用別的東西換來和平,有何不可,如果可以,他也希望這場戰不要再打下去了。 “和平,永遠是用鮮血換來的?!睓枳逾暤袜?,說服了自己的軟弱,眼神變得無比堅定,這場與韃靼的交鋒,絕對要揍得他們百年不敢再踏過邊境線,那些奉獻生命的軍人,也要得到應有的一切榮耀,而不是短短的兩行數字! 彼時,已經到達戰場前線半月的征北三人組,正在帳篷里圍著沙盤討論不休。 “帶兵深入草原,風險太大,還是再換一計?!睒s王擅長排兵布陣,卻不擅長帶著人馬在茫茫草原里尋找狡猾的游牧民族,同理寧仇也不擅長。 依舊帶著陳將軍面具的岳先生緊隨其后的表示不贊同,“咱們手里還有個大王子在,便是托合大汗不要這個兒子,他部族也不會同意的,按兵不動、以逸待勞,才是上上佳策?!?/br> 寧仇手拿一塊泛黃帶.血.的粗布,輕輕擦拭著刀.刃.上的血.漬,低頭時,掉落的一絲黑發順著風飄動在他的臉旁,畫面美麗又充滿弒.殺的意味,“我帶二百精兵,半月不歸便依你們?!?/br> 坐在主位的榮王因為到了熟悉的環境,完全卸掉了在京城里的矜貴自持,用白眼表達自己的情緒,都不歸了,還能不依他們的計劃,“本王不攔著你送死,只是我的兒子還在你家欒子鈺手里頭,你要是出點事兒,叫我兒子怎么自處?” 站在岳先生身后充當背景板的欒康銓聽到‘欒子鈺’三個字,當即將視線轉向寧仇,敏銳的捕捉到冬雪消融的一幕,微微瞇著眼,嘖,看著還挺深情的。 “是啊鷹揚,你出來這一趟,欒弟在京城不知掛念了多久。要是受點傷回去,那不得把他心疼死?”石闞開口勸道,不過并沒有抱多少信心,畢竟他這個表親,自小就有自己的一條路走,憑誰攔著也不偏半步。 果然,寧仇擦拭的動作明顯遲緩,劍眉斂到了一處,仍舊說道:“暫且瞞著,回京我自會同他說?!?/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