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軟美人 第16節
書迷正在閱讀:假少爺穿回來后爆紅了、完美耦合[男A女O]、炮灰皇子崩人設后不亡國了(穿越)、變o后我和宿敵he了(重生)、替身受死遁之后[穿書]、我把心動寄給你、穿書后我被師尊rua禿了、被渣后,小寡夫重生了、詭秘:從吃白飯開始、網游之最強傳說
姜寶憶聽慣了話本,只當故事左耳進,右耳出,并不當真。 許家倒臺,她很高興,而這種心情不能同外人分享。在她心底,當年許家圍剿謝家,稱其通敵謀逆,半年后又把這個罪名蓋到父親頭上,她便暗暗將許家當成仇敵,既是仇敵,又怎會喜歡。 年底,書堂再有幾日便要歇課,她也就不用日日早起,跟著過來練字,想著能吃好睡好,嘴角忍不住上揚起來。 周啟瞟了眼,她今日穿著件繡石榴花暗紋綢面棉襖,領口縫著柔軟雪白的兔毛,襯的那小臉白凈滑膩,烏發是精心打理過,簪著石榴花步搖,耳鐺亦是成套的石榴花,彎彎的眉眼漾出笑意,腮頰紅撲撲的,甚是招人喜歡。 他擱下筆,紙上落了“歲月靜好”四字。 -完- 第18章 ◎寶憶,我是外人嗎◎ 上品雨前龍井鮮嫩清香,回味甘醇,于白瓷盞中漂浮細潤的芽葉,淡淡的水霧彌漫過周啟的眼簾,他眨了下,書案前的姑娘束著攀膊,露出的小截手腕瑩白若雪,低著頭,專心抄寫道德經。 目光從她手腕挪到書架,周啟想起早前夾在書中江南第一商賈比賽的紙張,想來她還不曾發現。 母親提過,蘇老大人從青州調任蘇州后,姜家蘇氏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帶姜瑤去探親,一直待到年尾回京。 思及此處,周啟取下書籍,翻找出紙張后來到寶憶身邊。 小姑娘眉眼如畫,嫣粉的腮頰如同抹了胭脂,光線在她身上渡了層金色霧氣,捏著筆桿的手細膩光滑,食指和中指縛著薄軟面料,沒有生出一個繭子。 周啟放下紙,熟稔的從桌角匣子里取出白玉膏,扒開瓶蓋推到她面前。 寶憶抬眼,明亮的眼睛微微一彎,露出白皙的牙齒:“大哥哥,你還沒走?” 周啟笑,右手壓在紙上等她涂抹完手指,方遞過去,溫聲說道:“你且看看這上面的事?!?/br> 之所以給她,是因為鄭家有人回了江南,且參與賽事,如今已經進入復賽,即將與最近幾年一直處在首富地位的吳家做最后的爭奪。 當年鄭家與吳家不相上下,若非有鄭文曜這樣的奇才出現,吳家勢力恐怕會更加壯大,只可惜,一山不容二虎,在鄭文曜獨當一面后,很快將鄭家帶入輝煌之境,短短兩年便把吳家甩在身后,望而不可及。 故而鄭文曜因謀逆被斬,吳家承接了鄭家不少商貿往來,也成為新晉皇商。 此番回江南的人,正是鄭家二房三房,亦是鄭文曜的兩個弟弟,姜寶憶的兩位叔叔。 姜寶憶看完就有些吃驚,捏著紙張的手打了個顫,周啟倒了盞茶,端給她。 “緩緩?!?/br> 是該緩緩,被養在姜家未見風雨的小姑娘,乍一看見與父親相關的事情,定會心生波濤。 周啟不知這十幾年來,姜雪是如何與她講述自己的父親鄭文曜,提過或者只字未提,這都無妨,可他既然知曉鄭文曜的起勢之地要被當做籌碼競爭,第一念頭便是告訴寶憶,畢竟,那是她的父親,是與她血脈相傳的存在。 小姑娘的臉發白,雙手捧著茶水,半晌都沒開口。 周啟掃了眼門,起身過去關上。 回來時,看見她仰起的臉,驚惶無措的眼神,心里竟也跟著一緊,下意識就開口:“有我在,不必害怕?!?/br> 姜寶憶低下頭,也喝不出雨前龍井的香,只覺得嘴里澀澀的,身上直冒汗。 母親叮囑她,不要輕易與人談論父親。 可周啟給她看的東西,所涉內容無一不與父親有關,第一商賈的爭奪,獲勝地皮的獎賞,他想做什么?是在提醒自己是罪人之后? 姜寶憶放下茶水,局促的站到一邊,與周啟隔開好些距離。 周啟擰眉,自然注意到她故意挪開的小碎步。 “大哥哥,我有點頭暈,想先回去?!?/br> 程哥兒還沒下學,可姜寶憶卻有點待不住下去。 “寶憶,你以為我會害你?” 周啟笑了聲,隨后斂起面上的輕柔,起身闊步堵到門前,將想悄悄逃離的人擋在胸口。 涼風穿過縫隙吹動氈簾,如山般寬廣挺拔的身軀屹立在前方,姜寶憶無處可避,半是心虛的把腦袋垂下,也不言語也不吭聲。 沉默讓周啟暴躁,他沒試過跟個小姑娘低聲下氣解釋什么,在大理寺歷練多年的他自恃克制沉穩,遇事從容徐徐,便是天大的難事只消理清頭緒,便能解釋的條理清晰,首尾分明。 可眼前小姑娘的躲避讓他有點亂了心思,甚至有種沖動,想一把抱起她狠狠發一通火氣,為著被誤會被不信任的憋屈,還有些說不清的情愫,像是暴風雨前洶涌蓄積著無窮力量的海面,不斷往胸腔積壓,拍打,讓他氣息急促,呼吸粗重。 偌大的暖閣,靜的駭人,仿佛時刻能掀起狂風驟雨。 萬千波動擾的周啟心緒難平,垂在身側的手死死攥著。 偏姜寶憶搞不清發生了什么,滿腦子都是不能提父親,不能說鄭家,她還在不斷編造謊言,說辭,好趕緊離開是非之地。 遂一咬牙,面紅心跳的解釋道:“大哥哥,真的,我頭暈想吐?!迸滤恍?,寶憶用力掐了把手心,眼眶瞬時變紅,與此同時,她掩唇輕嘔了兩聲,踉蹌著腳步往后抵住雕花隔斷,也趁機避開周啟的逼視,得以喘息。 她那點小伎倆,哪里躲得過周啟的注視。 偏周啟不敢戳破,若當面責她,指不定嚇成什么樣子,以后更不肯與自己親近。 如此想著,周啟氣的咬牙,睨她一眼后,拂袖離開。 摔開的門涌進冷風,姜寶憶打了個寒顫,拍著胸口暗暗吐了口氣。 心道:真是嚇人。 夜里,舅舅從鴻臚寺回來,說起為準備宮廷宴席的事,道今歲不是好年節,百姓缺衣斷糧,各州各府又頻發天災,國庫空虛,年夜宴辦的捉襟見肘。 以劉相為支撐的劉太后主張大cao大辦,畢竟是幼帝登基的第三個年頭,又是整十歲,不能讓天下人覺得劉太后苛待幼帝。 而新貴清流黨則主張節衣縮食,各地呈報上來的奏疏大都要錢要糧要補給,積壓在年尾都未解決,若再奢靡cao持,恐會民心不穩,頻發暴/亂。 舅舅嘆了聲,擱下箸筷。 蘇氏給姜瑤夾了箸雞絲,回頭瞥他一眼,無關痛癢道:“年年如此,偏還在那不入眼的地一待數十年,若不想干,就趕緊辭了換個清閑的地待,總這么唉聲嘆氣,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掌管半個京城呢?!?/br> 姜寶憶默不作聲扒飯,對此她也習以為常。 舅舅升不上去,舅母怨聲連連,兩人往往在膳桌上幾句話就嗆起來,尤其打齊大人犯事后,齊家四郎與姜瑤的議親終止,舅母再也沒找到更合適的夫婿說給姜瑤,兩人之間的矛盾也就愈演愈烈。 舅舅肅著臉,哼了聲別開頭。 看見寶憶嘴巴塞滿飯,不由放輕語氣說道:“再有幾個月寶憶就該及笄了,日子不經過,真是眨眼的光景?!?/br> 蘇氏不出聲,看他那樣兒,就知道他又想起亡故的meimei姜雪,她雖對丈夫不滿,可當初也是因為喜歡走到一塊兒的,日結月累的日子雖磋磨,頂多抱怨完,她還是整顆心撲在姜越和姜瑤身上。 棲香閣李姨娘病了,臥在床上好些日子不出門。 蘇氏罵她狐媚,勾的姜越日日憂心,這不,剛用了晚膳,沒說幾句話姜越又去了棲香閣,氣的蘇氏狠狠摔了帕子。 姜瑤抿著唇,給姜寶憶使了個眼色,示意她快些走,省的被母親責罵。 姜寶憶就假借身子不舒服,辭別蘇氏回去碧蘅院。 許家出事后,李姨娘接著就病了,只有寶憶知道她為何生病,因為劉相查抄許家的同時,還將當年一同送入各官府邸的歌舞伎一并發落,雖不是全部,可與劉相扯上關系的幾位,沒有一個好下場。 不是慘死,就是流放,李姨娘是心病。 應該慶幸的是,因為舅舅官職不在朝廷紛爭中,李姨娘鮮少被舊主想起,除去盯著姜雪母女二人外,其余日子過的很是舒坦。 姜寶憶睡不著,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烙餅子一般。 她總想著白日周啟給她的信紙,父親的祥地要被人占了,不出意外應當會是吳家,也只會是吳家了。 她攥著枕面,瞪圓眼睛看著楹窗上雜亂的樹枝陰影,重重嘆了口氣。 翌日,頂著兩個黑眼圈在暖閣見到周啟,那人凜著臉,睜眼都沒看她。 桌案上照舊擺著厚厚一摞宣紙,另并一本左傳。 “大哥哥?!苯獙殤浉A烁I?,放輕動作走到桌前坐下,手剛捏起筆,就聽見對面那人哼了聲。 極輕,卻扎的她噌的站了起來。 周啟沒抬眼,捏著書卷的手修長如竹,只他自己知道,這一頁寫的什么,他壓根就沒看進去。 姜寶憶絞著帕子,聽屋外吼吼的風聲,愈發不敢坐下,默了瞬,小聲道:“大哥哥,我錯了?!?/br> 聞言,周啟倏地抬起眼來,言辭淡淡:“哦?錯在何處?” “我不該裝病,不該騙人?!?/br> 周啟斜挑了眼,把書往桌上一拍。 “啪”的一聲,姜寶憶又往后挪了步,腿就抵在圈椅邊緣,跟看見猛獸的小白兔,仿佛下一瞬就要逃跑。 周啟心下來氣,不怒反笑,背著手就走到她面前,居高臨下道:“我是會吃了你還是會殺了你,這么多日的相處,你不明白我是何種為人? 難道你覺得,我會利用你父親的事,針對你,傷害姜家? 寶憶!” 被戳中心事,姜寶憶不敢點頭,就輕輕搖了搖頭。 “母親不叫我跟外人提父親?!?/br> 外人。 周啟氣的牙根癢癢,渾身哆嗦。 他就從沒試過被一個人氣成這副模樣,還不能還嘴的。 “你過來?!彼m在笑,可眼里冷的像護城河的冰碴子。 姜寶憶深吸了口氣,一步一停頓,走到他眼前一丈遠。 “抬頭?!?/br> 他的語氣太過有震懾力,以至于寶憶根本沒有回絕的余地,就聽話的抬起頭來。 濃密的劉海遮住白皙的額頭,細長的眉沒入鬢角,烏黑的眼珠柔柔對上周啟的逼視。 他望著她,慢慢吐出一句話。 “寶憶,我是外人嗎?” -完- 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