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沈靜睡得再熟,也難免被燭光擾動幾分,眼睫顫了顫,半張開些,瞟了一眼床邊的小有和橫在門板上的趙衡。 他睡得迷迷糊糊,竟毫無詫異,還在朦朧中對著趙衡微微笑了一笑:“……殿下沒事了吧?!?/br> 趙衡從門板上伸出手輕握住沈靜的:“放心吧,孤沒事了?!?/br> 第104章 燈市相偕 趙衡又養了兩天方才能下床走動, 期間急報如雪片般從京城飛來。 其中最急的消息便是,明德公收買了掌管宮廷和京城巡防的金吾將, 聲稱趙衡與趙銘已死在倭人手中, 正在密謀發號詔令,扶趙鐫登基。 因此甫能下床, 趙衡便開始親自理事。 既然他已經平安無事,沈靜便想回蘇州去。 第二日晚上他服侍趙衡吃了半碗粥, 便跟趙衡提到回蘇州去, 卻立刻被趙衡否定:“眼下局勢紛亂。你還是在這里最妥當?!?/br> 沈靜低聲道:“我是朝廷命官, 擅離職守是重罪??偛荒芤恢痹诘钕逻@里?!?/br> 趙衡看他一眼:“皇帝在這里。孤在這里。旁的人, 誰敢問你的罪?” 沈靜:“……” 趙衡口氣略軟了些:“何況孤如今兩手都不便宜, 正需要人在旁幫手。如今孤身邊,也沒幾個能信得過的人手使喚,待忙過這陣子,回到京城平息了事端,孤便不會再拘著你?!?/br> 沈靜猶豫了下, 問道:“殿下,這事端……容易平息嗎?” 趙衡輕輕抬了抬受傷的右臂,冷笑著看向一旁:“我如今死不了,便是天意。歐陽家的氣數,看來是到頭了?!?/br> 接下來,沈靜親眼見識了趙衡的殺伐果決。 兩天后,趙衡命丁寶仍然駐守南京,自己親自帶著趙銘一行人動身回京城。 一路北上, 曹豐從河南、方廷祥從山東,紛紛率兵來接應。臨近京城時,宣府、大同守將傳來訊息,說已經分別派兵往京城馳援。 此時沈靜才領會到年后趙衡為何不顧苦寒,親自帶著趙銘、趙鐫去北邊勞軍,原來他那時候就已經埋好了伏兵,只等此時一聲令下。 距離京城還有三天路程,趙衡便命放緩了速度。沈靜不知他在此處有何機關,直到次日凌晨,侍衛帶著兩個小太監進來營帳送信。 趙衡右臂傷勢已經好了許多,親自接過來人手中的信,打開看了看,便命沈靜立刻代筆回信。 沈靜才知,剛才竟是太后背著父親明德公歐陽檢,遣人送來求和的書信! 父親與兒子之間,她終究還是選了兒子。 兩日之后,趙衡護送趙銘,與太后歐陽敏里應外合,打開城門,進入京城。 當日曹豐便帶著錦衣衛,奉趙銘與趙衡之命將明德公府圍了,商茂時當眾宣讀詔書,治歐陽檢父子通敵叛國、謀逆造反、蠱惑后宮、結黨營私、貪污受賄等十項大罪,剝奪爵位,闔府軟禁。 明德公立刻便急怒攻心,驚懼交加,臥床不起。 為肅清歐陽檢余黨,當晚曹豐、方廷祥等人帶著錦衣衛親自搜查了百余位大臣的府邸,帶走其中四五十位下到刑部獄中連夜審問,次日便張榜公開罪行,南市問斬十余人。 朝中一時人人自危。 第三日,太后歐陽敏向趙銘降下罪己詔,自陳對國公約束不嚴致使其禍國殃民,請求降為庶人。趙銘降旨免其責罰,并且法外開恩,準許明德公病好以后再受審。 然而明德公的病并沒有再好起來,四日后便死在了國公府中。趙銘下旨以庶人身份草草將其安葬,另有歐陽府上下百余人悉數羈押入刑部大牢,聽候審理。 權勢煊赫的國公府,就此倒臺。 沈靜在豫王府又逗留了許久。期間趙衡忙的不可開交,似乎也把他忘到了腦后,連見他一面都不曾見。 沈靜知道他忙,也不去過問,只老老實實等著,閑來無事便翻書寫字。 直到半月之后,風波漸漸平息,趙衡仿佛才想起他來,遣人把他放回了家。 他在家中略修整了幾天,先寫信往奚維處,托他將曹小玉和潘小舟送回蘇州去。 又重新將江南水利工事奏呈整理,然后到工部報到,將奏呈親自遞給苗申儉,只說自己是為了奏報專門進京。 苗申儉留下奏報,倒也體恤,叫他先回家歇兩天。沈靜還沒來得及歇,于之靜、呂蒙等人已經聽說了他回京的消息,藝涵便輪番約他出去接風洗塵,一時接連幾天,應酬不斷。 這日正好沒有應酬,沈靜本想早早回家,誰知又被苗申儉叫住。 原來還是江南共事奏報的事。苗申儉此時正需要借個由頭到趙衡那里邀功露臉,仔細看過奏報之后,斟酌許久,覺得這正是個好由頭,便拉著沈靜連夜將奏報反復修改,一直到次日晌午,方才放沈靜回家。 沈靜回到家中倒頭就睡,一直睡到日薄西山,才昏昏爬起來。 這時已經夏末,院子里頭從前小孟種下的夜來香,雖然已經荒蕪了不少,仍零零星星開著幾叢。 沈靜睡得有些糊涂了,懵懂下了臺階,正茫然看著那從夜來香發呆,小孟從旁走過來:“先生起來了?” “嗯?!鄙蜢o模糊應一聲,又打個呵欠,搖搖晃晃想回臥房再倒一會。轉身的時候一錯眼,余光留意到廊上書房里亮著燈,不由得頓住腳步去看。 昏黃的光從門口和窗格映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