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這劉強怎么非要去招惹虞家。 那虞家贅婿已經被姜鴻收為徒弟,豈是那么好招惹的? 當然顧鐘轉念一想,就明白這劉強是受了誰的命令。 這時顧元科忍不住開口道:“父親,此事絕不可聲張,若是傳到姜老先生耳里,便不好了,我們要不要做些什么?” 顧鐘卻搖頭道:“怕是已經來不及了!這謝舒又不是一個蠢人,自然想得到去找姜鴻?!?/br> 顧元科聞言嘆口氣道:“之前我舉辦西園詩會的時候,見他才學出眾,原本有心和他交好,當時他還不是姜鴻的學生,可依舊對我十分冷淡,以我之見,此人性情清冷,有些孤高之感?!?/br> 顧鐘聽到此話,反倒心中稍放,這文人有文氣最好,這種人即便才學出眾,在仕途中也長久不了。 這時顧元科見父親毫無焦急之色,不免問道:“父親,可是已經想出了什么辦法?” 顧鐘才慢條斯理地呷了一口雨前龍井道:“無事,你可知道姜鴻當初為什么要辭官?他如今何必為這個才收下的徒弟沾上這事?當然,虞家的事情也要解決...... 這樣吧,你親自跑一趟,和劉強說明利害關系,除卻虞家以外,其余鹽商照舊收納,到時候不必我們出手,那些鹽商心里能平衡得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第044章 “左兄請?!?/br> 姜鴻臉上帶著笑容將左然迎進了一間待客用的靜室里, 說來入住的這些天里,這間靜室還是第一次迎來客人。 之前知府萬林明都沒有這個待遇,只是在隨廳和姜鴻見面。 因為提前知道主家要招待客人, 姜府的下人們早就打掃好這處靜室, 鮮花香盒, 熱水茶團也都準備齊全了。 左然欣然一笑, 扶著王靜的手臂跨過門檻, 他蒼老的眼眸微微瞇起掃過這靜室的布置,不免點點頭夸贊道:“姜賢弟你這里布置的實在是頗有意趣??!” 等左然顫巍巍地坐下之后,他花白的眉毛一動, 又仔仔細細地打量著跟在姜鴻身后的謝舒,目露贊賞道:“我前幾日聽我這徒弟說你新收了一位高徒,今日一見,果然與眾不同?!?/br> 姜鴻眼中含笑, 只是謙虛了幾句, 便再也沒有說別的了。 既然主人客人已經落座, 接下來的談話勢必少不了茶水。 時下之人本就以烹茶為風尚,因此靜室里備著的不只是普通的“散茶”, 還有“團茶”“末茶”, 無論是團茶還是末茶, 都需要經過洗滌、蒸芽、壓片等等工藝才能完成, 也只有團茶和末茶才能做點茶之用, 又因保存制作不易,家中很少常備。 但這靜室不僅一應俱全,旁邊還有一方小爐煨著熱水, 方便點茶的時候隨時取用。 這也是為什么左然剛才一看便覺得風雅, 像這樣的靜室, 實在難得。 因此左然提議道:“如此靜室麗景,清雅之地,正好可以欣賞烹茶之道,想必姜賢弟的高徒在此道十分精通。我這弟子平日也對烹茶有些興趣,只是他向來愚鈍,到現在只是粗通爾爾,不過茗茶占一個‘雅’字便好了,不如今日就讓他們二人隨意一番,全此雅興罷了?!?/br> 左然話音一落,王靜也慢慢抬起眼睛,靜靜地打量著和他面對面坐著的謝舒,在得知謝舒成為姜鴻的弟子之前,王靜從來沒有料想過,對方有一天會和自己這般平起平坐。 而到現在,王靜都不明白。 謝舒這幾年來并未揚名,相反還可以說是名聲不堪,因此王靜對謝舒的印象也極淡。 但就在幾個月前,謝舒忽然在詩會上做出了那首一鳴驚人的桃花詩,王靜才對謝舒投來一絲注目,可那個時候,謝舒和他的差距還是如鴻溝般遙遠。 之后謝舒又和之前一樣沉寂下去,王靜便不再注意這如同曇花一現的“才子”,只是偶爾聽人說起過關于謝舒和虞家的八卦,王靜一笑而過。 直到兩天前,王靜才驚覺,此人竟然不聲不響地搶在所有人的前面,拜了剛回到金陵的姜鴻為師! 這其中,王靜不信沒有什么緣由,到底是謝舒真的這般出眾,能讓前一個徒弟是當朝紫薇令的姜鴻一眼看中,還是有其他的不知道的原因呢...... 王靜十分好奇,同時也不知為何,他看著面前一臉沉靜的謝舒,心中忽然升起一種從未有過的復雜心緒,說不清是戰意還是別的...... 總之,王靜很想與此人一較高下。 聽到左然的話語,姜鴻倒無不可,不過姜鴻并未出言為謝舒先應承下來,而是看謝舒是否有此意。 謝舒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幾分為難之色,這點茶之道,到現代根本就早已失傳。 這些天,謝舒幾乎沒有出去聚眾訪友過,自然無從習得。 而家中和郎君倒是時常喝茶,可郎君平日事務繁忙,哪里會親自動手做這樣的繁瑣小事,因此都是別人動手,謝舒更沒辦法通曉了。 可這種時候,直言不會,自己倒還好,可謝舒擔心,會不會丟了老師的面子? 就在謝舒思考著該怎么回答的時候,姜鴻已經看出了幾分端倪。 雖然姜鴻有些奇怪謝舒竟然不會文人雅士中最流行的風尚烹茶,但他轉念想到,之前聽說虞家乃是巨富,因此謝舒也許很難自己動手吧? 只是姜鴻向來不介意這種小事,他收下這個弟子,又不是讓他為自己烹茶的。況且謝舒的長處已經足夠優秀,有些短處也是應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