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老太后 第2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男主的黑月光哥哥、快打錢,不然封號!、看見我的雙buff了嗎?、萬人迷他不干了、嫁給渣攻叔叔后我暴富了、頂級Alpha的抵債小嬌妻[穿書]、總龔為母、旺門福妻、我靠種田拯救世界[系統]、群魔亂舞之安居樂業[穿越]
“奶奶說話算話?” 在陳鳳琪看來,這小子雖然聰明,縱然與他從小接受頂尖名師的教導有關,可他在科舉考試方面,也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天賦異稟,才能以十四歲的年齡,就考取舉人功名。 可是與天下人,尤其是那些知識積累更豐富的人比,還是差了些火侯,想要在會試中考取前一百名的成績,機率不高。 所以陳鳳琪毫不含糊的回道。 “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年終聚會上,與玄隱先生說起這件事時,陳鳳琪還有些自得。 “……為了能出門,這小子近來一直在閉門讀書,想要臨時抱佛腳,哈哈,真希望他能嘗嘗努力后仍然失敗的滋味,看他以后還怎么驕傲自滿?!?/br> 聽到奶奶這么不給面子在他老師面前吐糟他,毫不掩飾自己的‘苦心’,李常煦不服氣的哼了一聲,總算還記得要在人前給他奶奶留點面子。 看著東家太太那滿臉的幸災樂禍與期待,以及自弟子臉上的不服氣,玄隱先生忍不住感慨,這二位真不愧是親祖孫,一個敢拿關系到孫子前程的大考作要脅,盼著孫子名落孫山,另一個還真敢拿自己的前程當賭注。 第四十二章 二皇子 “這么說來, 景鈺若此番若是能給宜人考個狀元回來,宜人豈不是要失望了!” 景鈺是陽陽拜在玄隱先生門下時,玄隱先生為他起的字,陳鳳琪不以為意的回道。 “倒也不至于失望, 不說考個狀元回來, 就算他能考取前一百名, 就能證明他的心智已經基本成熟,放他出去,不至于被人給拐/賣了?!?/br> 聽到奶奶對自己的能力毫無信心的言語, 陽陽,也就是李常煦只是感到有些無語,倒沒怎么在意,因為他早知道,在他奶奶看來, 那些四書五經太晦澀,很難學精, 而他才不滿十五周歲, 能考取舉人,靠的是有頂尖名師教導, 參加考試面更廣、更深奧的會試, 肯定競爭不過那些年長的讀書人。 宴終人散后,李常煦送老師回家時,玄隱先生語重心長的勸慰道。 “你祖母這輩子活得灑脫,向來視那些名利為浮云, 對你們這些后輩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看到你們都能活得平安喜樂,所以才會不怎么重視你的課業, 也不了解你的水平,你自身固然不能驕傲,但也不可妄自菲薄?!?/br> 李常煦知道老師跟他說這些的目的,笑著回道。 “老師請放心,學生不僅知道您說的這些,學生還知道,祖母她對科舉的那些課業絲毫不感興趣,看著就覺頭痛,恨不得取消了書院里的那些科舉課程?!?/br> “哈哈,看來是為師多慮了,你對你那祖母的了解,比老夫還要更深刻一些?!?/br> 在南江書院多年,玄隱先生與李家接觸的越多,對李家人的情況越是了解,越是為之感到費解。 世人常言,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按照常規來講,一家人大多都有些相似之處,可是李家顯然是個罕見個例。 李家的當家太太是個除了不擅詩詞,也不太喜歡讀圣賢書的人,卻在其它方面展現出過人之能,甚至還能譯出千百年前的古籍,可是才華極為出眾。 李家少爺是個精通武術,像是軍中出身的武師傅,雖然也會讀書寫字,只是他那水,比蒙學班結業的學生強不了多少。 至于李家少奶奶,玄隱先生見的不多,但是據他所知,那也就是一個尋常婦人,待人和善,與她的丈夫一樣,都是很忠厚的老實人。 結果這樣一對夫妻,卻能生出李常煦這樣不僅長相特別出色,腦子還特別聰明,小小年齡就能舉一反三,思路敏捷的孩子,著實讓玄隱先生有些意外。 若非他的祖母從小就注意到孫子那異于普通小孩的表現,對他加以相應的引導,這個異常早慧的孩子將來會如何,還真難預料。 若說李常煦是繼承了他祖母的聰慧,李家其他三個孩子資質平庸,是因更像他們的爹,才會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倒也能夠解釋的通。 可是越是如此,更加讓人忍不住感慨人與人之前的差距,明明都是一脈相承的一家人,差別竟能如此明顯,若沒有足夠堅韌的心智,很難讓人心平氣和的接受。 倒是李家人自己,不需要多堅韌的心智,就都能適應得很好,一家人過得十分和睦,讓玄隱先生看著都忍不住羨慕。 因為李家那母慈子孝,兄弟姐妹之間親密無間的生活狀態,正是他永遠無法實現的最大愿望。 李常煦將老師送回去后,剛回到自己的院子,就看到李常欣滿臉笑容的拎著食盒過來,頓感頭大。 “李常欣,我都說了,不用你送‘十全大補湯’,我也能過關,你就不要再送了,我都快喝上火了?!?/br> 李常欣不滿的掂腳拍了一下他的頭。 “你真是越來越沒大沒小了,我是你姐,誰準你叫名字的?!?/br> 李常煦不服氣的揮開她的手。 “肯定是奶奶她們當初弄錯了,我應該是哥才對?!?/br> 早年個子不如李常欣高,雖然腦子比對方聰明,李常煦也只能接受對方是他姐的事實,隨著他的個子在近兩年竄得快,已經比對方高出半個頭,讓李常煦很不甘心繼續給對方當弟弟。 打心里認為對方太幼稚,沒有jiejie樣的李常煦忘了,與人前的表現不同,正在計較他們兩個誰大誰小的自己,其實也很幼稚。 從小到大,為了求李常煦幫忙,沒少應對方的要求叫他哥的李常欣,性格爽朗,笑咪咪的回道。 “等到你能考過會試前一百名,給我們爭取到出去游歷的機會,我就去找奶,跟她說,以后讓你當哥,怎么樣?” 李常煦郁悶的回道。 “只要你以后聽我的話,見了我都叫哥就行,不用去找奶?!?/br> 每次為這種事去找他們的奶奶,他不僅會被奶奶嘲笑,還會被拒絕。 李常煦也不是沒有緣由的想當哥哥,而是因為,他似乎曾聽長輩們在談及他們姐弟時,說自己是哥哥應該怎樣之類的話,才會一直覺得自己應該是哥哥。 也正因此,他才會對這件事特別在意,即便屢次在奶奶那里為這件事受挫,還是從不滿三歲起,一再找機會忽悠李常欣配合他去奶奶那里換排行。 李常欣聽到不去找奶奶換排行的話,沒有露出喜悅,而是感到有些驚訝與不滿。 “為什么你要改條件?繼續去找奶奶,也許奶奶下次就同意了呢?!?/br> 李常煦當然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哼了一聲道。 “找奶奶換排行不成功后,讓你可以繼續理直氣壯的當我jiejie嗎?過去是我讓著你,以后你可沒這個機會了?!?/br> 這下輪到李常欣感到郁悶了,抱怨道。 “小孩子真是越大越不可愛?!?/br> 不過這點小郁悶,在她心里壓根就不算事,隨后就笑著將食盒里的東西取出來。 “看到了吧,烤紅薯,還熱著呢,趕緊吃吧,你現在正長個,又死要面子,在宴席上肯定沒好意思多吃,餓得快?!?/br> 看著正在催他趕緊吃的李常欣,李常煦的目光柔和,心中卻酸軟,這就是親人,哪怕上一秒還在爭吵,下一秒就能毫無隔閡的關心對方。 新年過后,千里之外的宮廷中,絲毫沒有新年新氣象的喜氣,宮中氣氛十分凝重,宮人與內侍也都個個神情肅然,深恐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一不小心就枉送了性命。 當劉樂拿到徹查結果時,哪怕已經提前得到些消息,仍覺暗自心驚,任他再怎么擔憂皇上的身體狀態,還是決定如實向其稟報。 看到劉樂呈交上來的調查結果,康平帝氣到雙眼赤紅,憤怒的將面前的東查西掃落在地,劉樂趕緊上前為他撫背順氣。 終于緩過氣后,康平帝才沉聲問道。 “都怪朕當年心慈手軟,才給了那對母子機會,招致今日這場禍事,傳朕的旨意,即刻將那對母子給朕拿下,交由大理寺處置,所有與他們有牽連的人,一個都不許放過,全都夷三族?!?/br> 劉樂赫然抬首看向康平帝,面帶驚色的勸道。 “陛下,不管怎么說,那可是您的……” 沒等他將未盡之言說出口,康平帝就恨意滔天的回道。 “朕這輩子最后悔的事,就是不該任由那個孽障生下,他與那些依附他的人,都以為朕沒了太子,又失去貴妃腹中未出世的孩子,就不得不將皇位傳給他,才會做這場局?!?/br> “可惜,朕沒有如那孽畜所愿,被當場氣死,那孽畜就注定實現不了他們母子的野心,朕寧愿從宗族中過繼一個孩子,也不會將皇位留給他?!?/br> 聽得出康平帝這異常堅定的在態度,劉樂猶豫片刻后,終于忍不住小心回道。 “陛下可還記得,您還有一個兒子,就是前太子妃生的那位二皇子,我們或許可以派人去找回來?!?/br> 聽到這話,康平帝先是雙眼一亮,接著又神情黯然的搖搖頭道。 “那孩子剛出生沒幾天,就隨我們踏上流放之路,沿途沒能得到悉心照顧,當初就是因為他的身體太過孱弱,連大夫都說他虧了元氣,很難養活,才不得不在途中將他送人,能活著長大的希望恐怕不大?!?/br> 之所以會在登基繼位后,沒有派人去打聽尋找那個孩子,固然有那個孩子身份尷尬,回來不好安置的顧慮,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康平帝不想聽到那個孩子已經夭折的消息。 畢竟不管怎樣,那是他曾最為期待的嫡子,就算他的母妃選擇背棄他,康平帝也不曾遷怒到那個孩子身上。 因為在他的所有兒女中,唯有那個孩子最為命苦,跟他一起踏上流放之途,沿途多次遇襲,數次死里逃生,沒有乳母隨行,只能喂水、喂米湯和面糊糊。 將孩子送人后,就不再去打聽他的情況,還能勉強安慰自己,那個孩子或許能有活下來的機會,親耳聽到那個孩子已經夭折的消息,只會讓他徒增傷悲。 劉樂卻不這么認為,他一直以為康平帝是因其生母的原因,遷怒那個孩子,才會在后來,從不再提那個孩子,仿佛當那個孩子不曾存在過,他們這些知情人當然也要知情識趣些。 可是如今的情勢不同以往,那大皇子能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為自己招攬一批勢力,足見其心機之深沉,所以才能讓人毫無所覺,忽視了對方的存在,也疏于防備,給對方留下可趁之機。 若非邵云博提醒他,可以重點調查一下此事的最大受益者,他肯定不會在已經排除過大皇子的嫌疑后,悄悄的兵分兩分路,更耐心更細致的再次徹查大皇子與其生母。 畢竟大皇子雖然已經成年,在宮外開府,卻沒有被封授爵位,不受皇上待見的事,在京中幾乎是人盡皆知,與京中的權貴們也是素無往來,平日里低調到毫無存在感。 所以縱然是劉樂,也沒想到大皇子及其生母,不僅特別低調隱忍,一直在蟄伏,等著伺機而動,同時還特別善于偽裝。 要不是他們以為自己已經過關,就有些掉以輕心,不小心露出些馬腳,讓暗部的人跟著那蛛絲螞跡細查,還真抓不住他們的把柄。 作為康平帝的心腹,劉樂深知,不管是善于偽裝,手段狠辣的大皇子繼位,還是在皇室宗族中選擇嗣子繼位,對他們這些人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只有找回那個在后宮與前朝都沒有根基的二皇子,好好輔佐對方,爭取到對方的信重,他們這些人才能有機會獲得善終,所以他在看出康平帝并不排斥二皇子后,趕緊回道。 “奴婢記得,魏統領當時曾向您稟報過,他是在聽到一戶人家有新生兒出生后,特意將二皇子送到那家,又聽到那家生的是個女兒,兒媳很失望,老太太不僅沒責怪,還安慰兒媳,明顯是個明理的慈善人,才特意將二皇子送到那家老太太門外?!?/br> 雖然已經時隔十余年,康平帝也還隱約記得這些細節,有些感慨的點點頭,劉樂又接著道。 “魏統領是在確定那家愿將孩子留下后,才離開,那家有產婦,可以一起喂養二皇子,二皇子出身時身體很健康,是奴婢等人無能,沒有照顧好他,才會讓他虧了元氣,想來只要二皇子能在后面得到悉心照料,應該能好好長大才對?!?/br> 聽劉樂這么一分析,康平帝不禁有些心動,但凡有選擇,他肯定不愿將自己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皇位,拱手讓給其他人,過繼的嗣子,終究不及與他血脈相連的親生兒子。 若不是大皇子利用他生母早前在宮里的人脈,謀害太子,嫁禍到貴妃身上,害他接連損失兩個孩子,康平帝也不會這么氣恨對方,寧愿將皇位傳給外人,也不甘心讓大皇子母子的陰謀得逞。 自打南江書院將管理權上交,冠上皇家名號,畢業的學生中,除教科舉的那部分,其他畢業生都由皇上親自盯著安排去向,成為幫皇上監視天下的耳目后,康平帝越發感受到天下盡被握在他手中的滋味。 可是他將朝野上下牢牢抓在手里的時候,卻疏忽了后宮的管理,輕視了后宮女子,與成年皇子的野心與能力,這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他的身體,已經堅持不了太久,尋回二皇子,是他最后的選擇,所以康平帝終于還是準了劉樂的建議,讓他安排人手去湖州尋回二皇子。 第四十三章 形象 李常煦進京趕考, 李常欣也堅持要跟著一起,美其名曰是為照顧好弟弟,讓弟弟能安心備考。 陳鳳琪雖然知道她心里打著什么盤算,也沒有阻止, 這個世道對女性的限制太多, 讓她在年少時出去見見世面, 增長一些見識,也是件好事。 南江書院開設的女學部,看上去發展的似乎還不錯, 陳鳳琪卻有些不滿意,在被皇上‘招安’之前,招生情況一直不理想。 自從有了‘皇家’二字給鍍金后,招生名額倒是變得供不應求,可是那些送女兒來書院的人家, 都是為了借高大上的‘皇家’二字,給自家女兒鍍金, 目的是為了提升女兒嫁人的身價。 這個結果, 顯然與陳鳳琪堅持開設女學部的初衷相違,可是她也知道, 世道就是如此, 她若非要堅持讓女先生們教她們男女平等,不僅幫不了她們,還會害了她們。 女學雖然也開設的有與四書五經相關的內容,卻只涉及比較粗淺的部分, 重點教授算術、律法、繪畫設計之類的實用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