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女帝記事 第2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無限流里當團寵、亡者美人空降深淵游戲[無限流]、我靠捉鬼發家致富、頂級白蓮本色出演[穿書]、重生星際之榮光、此路不通、瘋子、快穿之反派死于話多、漂亮笨蛋作死后成了萬人迷(穿越)、三國我在許都開酒館
姚靜出了營帳,不管王校尉和府君打什么主意,但是對她是大大有利的。 一縣縣尉,就是掌控一縣的兵權,而且成縣是空城,連縣令都沒有,無疑可以讓她掌控一縣軍政。 有了實力,才有話語權。 私談過后,直到四天后才傳來一些風聲,四大縣尉中,除了全武憊是真心為姚靜高興,其余三人,心里頭不高興但是卻也只能表示恭喜。 縣尉可都是他們混了十多二十年,弄了不少關系才上位,如今一個十二歲的小丫頭這么輕易上來,他們看得慣才怪。 不過,這次他們損失慘重,姚靜如今和他們職位一樣,可以說實力已經超過他們,而且還是府君發下來的,他們不敢不給面子。 其實自從惠帝開始,官制開始腐敗,已經出現買官的事情,尤其現在這年間,很多地方官員跑路,買官會更容易,但是這是對于鄉紳以上的士族而言,普通庶民是不被允許,更別說庶族女兒身,姚靜如今踏出了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旦做了官,以后向上的阻力會隨著她的實力越來越小。 王校尉帶著中軍押送諸多物資回了郡城,聯除了全武憊外,其余三縣尉帶著手下的兵丁回了各縣。 全武憊的束縣和姚靜如今所在的成縣相鄰,現在束縣沒什么事,全武憊打著幫助姚靜重建成縣的名義留了下來,其實是為了藏在白虎后山的巨資。 當然,這期間,姚靜有個什么要幫忙的,他都盡心得緊。 姚靜派了姚壽帶著數十人去寨子報安,剩下的,他們進了成縣,順便等待郡城的任命。 成縣在太平年間本就是極其貧窮得縣城,下轄也只有十一鄉鎮,綜合只有那么一千八百戶左右,約莫只有一萬人,是貴縣的三分之一。 如今成縣縣城人都走光了,姚靜去了縣衙,很多資料也都損毀,可以說是一團亂。 姚靜只能派人下去各個鄉,將鄉里的人帶來縣城登記造冊,同時也派人出去收攏流民。 剩下的人和全武憊手下的人開始修補城墻和縣城各處房屋,姚靜更要帶著人去看成縣各處地形和土地,到處翻看殘余的資料。 忙起來的日子過得格外快,七天后,任免令總算下來了,成縣也不再空無一人,已經收攏百人住了進來。 白虎山后的巨資,全武憊頗為義氣,見姚靜要重建成縣,正是需要糧食的時候,他就帶了三成,也就四千石走。 這樣下來,姚靜手上寬裕下來。 姚家村也被她下令帶來了成縣,成縣終于了有了小規模。 姚家村的人很高興,因為重建縣城,他們作為原本姚靜的部下,各個都分配了十畝田地和房屋,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這可是縣城的屋子和縣城周圍的肥田,他們大多數以前不過一個小村的窮苦百姓,家里有三五畝田就算有資產了,看到一個亭長就是莫大的官,如今他們自家的人做了縣尉,還給村里帶來這么多好處,他們無不感激姚靜。 姚靜也同時派了人去多多洗腦,告訴他們只有她姚靜掌控成縣一天,他們現在名下的東西才是他們的,若是他人掌控成縣,他們的東西就不再受保護,頓時,原本一條心的姚家村人,現在更加歸心,可以說堅決維護姚靜。 同時姚靜還頒布一系列縣尉軍的規定。 原本縣尉軍事一月份例是六到九斗米,只能說餓不死,更何況,朝廷輕武,縣尉軍的份例被苛刻是常事,所以導致很多縣尉軍士一月只能領上三四斗,有些更慘,一斗,甚至拖糧幾月的時間也常常發生。 姚靜曾經作為軍人,最是看不過去這種事。尤其現在正要用軍,怎么能苛刻為她賣命的軍人。 第37章 .屯長人選晉江 成縣新縣尉收攏流民,只要努力干活可以養活一家子的消息很快就讓姚靜手下人散布出去。 開始還有很多流民不信,不過新縣尉是曾經姚家村的大善人,立刻就有無數流民前往成縣來。 姚靜當初建設姚家村的時候還是有著些許名氣,這年頭到處凄慘,突然一個地方愿意收留快餓死的流民,這消息會被傳得很快。 姚靜之所以只迎來那么幾百,不過是她只以一個村的名義,一個村能收留多少人?又能供他們吃多久,加上冀州放糧的消息傳來,他們當然 只有極小的一部分前去投奔。 如今,之前很有名聲的姚靜,現在入主成縣,而且伴隨著姚靜隨著四縣聯軍破了白虎匪賊,立刻為姚靜贏得莫大名聲。 頓時之間,前來投奔姚靜的可比當初多了幾十倍。 不過一個月,成縣縣城人口達到四千多人,而且每日還有流民來投。 縣城的房子早就住不下了,好在姚靜提前讓流名開始在縣城建房。 只要能有一點食物飽腹,他們什么都愿意做,更何況又是為自己建家,他們干的心甘情愿,所以格外賣力。 至于糧食,有了小軍隊,姚靜陸續將會零郡的糧食都搬了回來,加上從白虎寨所得,能讓姚靜支撐很久。 縣城進一步被擴大,東邊是原來縣城住戶所在,現在拉長后,西邊也多了一幢幢非常具有特色的石土屋和木屋,縣城里的人走來走去,幾乎都有拿著比較重的材料,可他們一個個都帶著笑容。 成縣百姓算是安定下,但是對于姚靜來說,人多了,事情也多了。 開始就她一個識字的,一個個登記造冊,還有各處分配安排,讓她累成狗。 后來隨著人多,也終于有了賬房或者識字的庶民不得已來投。 雖然后來有見了姚靜是個十二歲的小丫頭,不屑在她手下做事走了,但是還是讓姚靜留下了那么十來人。 沒什么人才,但是會算賬會登記,對于現在的姚靜來說是幫了大忙了。 姚靜終于有了喘息之地。 “縣尉,今日又有七十四名青壯通過了縣尉軍入軍考驗,加上前些日子的,又可以編成一屯了?!闭f完,姚大山眼睛極其晶亮地看著姚靜。 現在入了官軍,便按照官軍的軍制來排。 校尉有若干個曲,一曲大概1000人,最高長官叫軍侯,一般來說,縣兵屬于民兵,縣尉位比軍侯。 曲以下有兩囤,每囤五百人,屯長為長官,囤以下分隊,一隊百人左右,隊率也是隊長為長官,隊以下便是什伍兩等級了,五人一伍,兩伍一什。 姚靜是縣尉,便是這軍的軍侯。 之前滿500人數時,因為新兵為多,她沒設屯長,自己帶著他們訓練。 如今第二個囤又出來,姚靜要考慮兩個囤長的位子。 姚靜一笑,民都在躲抽丁,到了她這里,到是都在踴躍參軍了。 四千多人,就湊成了一千,而且是通過她設定的身體素質考核進來,這讓姚靜不得不嘆她之前想得太簡單了。 之前為了擴兵,就發布了布告。 除了姚家軍動歸入縣尉軍,這后來來投奔的流民沒有一個來報名的。 后來,她公布縣尉軍的份例和獎賞制度,最普通的士兵每月米糧一石。他們在軍中考評為優,或者為軍隊立下功勞后,還會分配土地。 在姚靜看來,很正常的份例,可是沒想到會遭到這么多百姓熱捧。 追其原因,除了現在到處干旱,能得到一石糧食已經富足,也是現在無論什么階級都十分注重土地的緣故,這年代,土地幾乎都在士族手里,作為庶民甚至是農戶,十人中只有一兩人有自己的地,其余的人都是在為士族耕種。 現在姚靜說參軍能得到土地,也不怪他們都趨之若卻了。 這對姚靜來說是好事。 現在成縣是空城,一切得推開重來,可以說,這地都是無主之物,當然為了避免日后麻煩,姚靜提了一個從白虎寨得來的財物箱子將成縣周圍的地買下來。 可笑的是,郡城的登記官還以為姚靜是在變相的討好府君。 畢竟這樣一座完全沒幾個人的縣城,她成了縣尉,又代縣令行事,這些地她想給誰還不是自己蓋個章的事? 而等到府君和王校尉知曉,也以為姚靜得到任免令,將從白虎寨得來的好處變著法地給他們交上來。 不得不說,這是個美麗得錯誤。 成縣離石澗郡很遠,又那么荒僻,如今又是空城,他們根本沒多大在意,頂多再次記住了姚靜,以后有什么考量的,他們會想起拿出來遛遛。 “屯長的位子一定有一個是你,現在不急,老實練兵要緊?!?/br> 姚大山一聽,頓時大喜。 到底心底沒著落,他以前是縣尉的副手,但是前些日子剿滅白虎寨后,隨著縣尉出去的小隊長姚全姚壽姚萬銅張豹四人都立下大功,未出去的姚三柱是縣尉的親叔叔,姚銀鼠這些日子常常被縣尉夸贊,他心底當然急了。 “屯長準備讓你和張豹兩人擔當,不過我讓你帶新兵,你可愿意?” 姚大山忙道:“當然愿意,謝過縣尉?!?/br> 姚靜點點頭,她就看重姚大山忠心又穩重,雖然不是大才,但是現在也在逐漸成長,一個屯長還是能勝任的。 至于另一個,原本姚靜想給自己看好的姚銀鼠,現在姚銀鼠在姚靜看來就是一個良才美玉,不說天生將才,但是以后絕對是良將級別。 就那么點時間,他識字越來越多,現在看著兵書可以論陣排兵了,前些日子演習,他領著一百完全新兵和已經訓練兩三個月,還參與過剿匪之戰的老兵對戰,竟然讓這些老兵落敗了。 而且,這姚銀鼠還很謙遜,沒有因為打敗他們而生出驕橫,反而還在分析戰陣的優缺點。這讓姚靜覺得很驚喜,所以是越來越看重。 不過最后,姚靜還是放棄了,姚銀鼠才十七歲,年紀小服不了眾(她忘記自己年紀更?。?,年輕得意對他未來也沒好處,而且現在她手下的人越來越多了,若是屯長都用了姚姓,難免給人任人唯親之嫌。 所以,姚靜選了她手下最勇武的張豹。 第38章 .輕視晉江 校場。 姚靜進來的時候,里面的兵卒們訓練得很認真。 聲音嘹亮,揮刀用力,訓練氣氛極其濃厚。 每月每隊一個優等,可都是他們所努力的目標,一旦得了優等,會在月底在全軍面前受到褒獎,并且授予土地,就是孤身一人,對土地不大看重,就沖著這份在全軍面前的榮耀,他們也會奮發向上。 姚靜所到之處,每一隊都會在隊長的帶領下給姚靜行軍禮,隊與隊之間也有較量,贏了的隊,分出三等,每一等關系著下月伙食。 第一等就一隊,頓頓有rou,米糧充足。每每進軍食堂用餐,第一隊總能收獲無數人的目光。 第一的隊想更強,讓其余的人羨慕嫉妒之余吃好。 后面的隊伍憋著一股氣想追上來,無形之間,這隊伍訓練得越發刻苦。 千人隊伍,已經有了十來位隊率。 姚靜登上高臺,遠遠持弓箭射向三百步外的靶子,頓時正中靶心。 掀起了一陣陣歡呼。 姚靜這些天沒少出沒在軍營,十來個隊長是已經姚家村的舊人,已經算是出師了,教授新兵足以,不過姚靜還是每過一兩日就會來軍營,激烈士卒,或者露上一兩手,務必讓他們心中充斥著姚靜武勇印象和沒有姚靜,就沒有他們如今這么好的待遇。 之前的三百舊兵一個個被打散到各個隊伍做了什長和伍長,讓他們去影響新兵,也同時每天晚上開設思想教育,都不是忠君愛國,而是維護集體利益,促成利益團體。 讓他們清楚知道,只有姚靜在,他們的利益才會實現。 和普通的農民說事,說忠君愛國,往往比不得本身利益實在。 這樣下來,這千余士卒對姚靜的認同度非常高。 鼓聲響起,全軍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