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7)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國無儲君監國,的確是一件大事。 想了想,半響才道,即日起,由燕王趙棣,暫代太子之職。鴉雀無聲。 有的大臣張了張嘴,但始終沒有說出話來。 心道,若是其他哪一個皇子,恐怕未必能服眾。 但燕王和莫少珩成了親,注定無緣那個位置。 這或許是現在最好也最能穩住所有皇子的一個結果了。 莫少珩也愣了一下。 還有這樣的好事? 趙棣不緊不慢地站起來謝恩。 旁邊,趙嵐的手指都掐進了掌心。 本以為,今日是他重新執掌太子權力之時,這大半年的靜寂他受夠了。 一個一直被所有人簇擁著的人,捧著的人,突然失去了周圍的一切,那種折磨可想而知。 誰曾想,本該是喜慶的一日,竟然是他最大羞辱的一日。 堂堂北涼太子,被架空了所有權力,他算什么? 別人會用什么樣的眼神看待他? 無用無能? 手心的血都順著掌心流了下來。 眼睛陰森地看著趙棣和莫少珩。 莫少珩也感覺到了趙棣的目光。 感嘆了一句,要讓人滅亡,必先讓人瘋狂。 趙嵐已經在瘋狂的邊緣了。 有些事情雖然過去了很久,但他并沒有遺忘。 當初故意將他遺留在南離,若他僅僅是一個正常的十歲的孩子,會造成如何的陰影可想而知。 現場活絡了起來。 還有大臣上來恭喜趙棣。 是真心恭喜,還是上來給趙棣拉仇恨,這就不得而知了。 說起來,趙棣是前太子呢,現在居然又重新代了太子之職。 還真是世事難料。 不過,趙棣現在的處境也古怪得很。 若是以前,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現在偏偏和莫少珩成了親。 事情就復雜了一些。 但至少,明面上,北涼重新走上了正軌。 酒過三巡。 推杯換盞。 后面倒是沒有出什么妖蛾子了,畢竟今日是圣人的壽辰,誰也不敢當真壞了這氣氛。 夜色朦朧,華燈初上。 今日有圣人特赦的免除宵禁,自然也不用擔心時間的問題。 甚至涼京城中,因為難得的免除宵禁,加上圣人壽辰,也正在歡慶著呢。 今夜的涼京,尤為熱鬧。 御花園的位置十分的特殊,在御花園的一角,有一位置修得特別高,就能眺望外面的涼京城,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征。 不少大臣趁著氣氛,還在圣人旁邊美言著,圣人,你看我涼京,可有盛世繁華的氣象? 莫少珩: 吹什么牛逼。 他也不能落下。 圣人,這不夜涼京,當真是漂亮。 只是,僅僅是這一夜,實在可惜了一點。 圣人笑道,光是這一夜,都已近足夠涼京衛忙碌的了,你還想著天天如此不成? 本也是打趣的一句話,結果莫少珩直接站了起來,特別認真的道: 稟圣人,等開春之時,去往諸國的使臣也該陸陸續續的回來了。 若是順利,跟著他們回來的還有諸國的商人。 圣人難道就不想讓諸國的商人,看看我涼京這么美麗的夜景? 圣人還有眾人不由得都愣住了,莫少珩這是何意? 這也是莫少珩準備在今日提出了一個重大的建議。 說道,請圣人考慮,讓我涼京取消宵禁。 在現代,宵禁是十分古怪的。 夜晚,才是生活的開始呢,再不濟推遲宵禁也成。 眾人: 圣人: 莫少珩一定是瘋了,宵禁是歷代傳下來的規矩。 晚上易生亂子,所以才有了宵禁的規矩。 莫少珩開始描述了起來。 描述著一個不夜涼京的神話。 繁華之景,讓人聽得都出了神。 其實在古代,也不是所有人時代都有宵禁的。 比如不夜長安的記載,就常見于史書之上。 那等盛景,實在令人向往。 那也是盛世的象征。 如今諸國的商人即將到來,甚至后面陸陸續續的商人還會不斷趕來。 莫少珩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想讓涼京成為一個與諸國所有城池都不一樣的商業重城。 北涼因為地理條件的原因,注定只有成為貿易的中心,成為商業重城,才能真正繁榮起來,不然光靠自己的農業,限制太大了。 而成為諸國貿易的中心,哪里那么容易。 想要讓諸國的商人記住涼京,自然得讓涼京顯得不一樣一些。 眾人聽著莫少珩的描述,腦海中不由得出現了一幅,夜晚之中,萬家燈火的涼京。 那得多美。 等莫少珩聲音落下,不知道多少人在感嘆。 美是美,但太不現實了,哪怕現在莫少珩弄出來的植物油便宜了,晚上點油燈的消費也不再那么昂貴。 說道,其他的不說,光是需要維持夜間的秩序,就需要不少的衙役和侍衛。 莫少珩答道,所以,懇請圣人開武舉,為我北涼選拔人才。 眾人: 等等,武舉? 他們北涼才推行科舉,選拔的是治理地方的文官。 現在又要推行武舉? 莫少珩也在感嘆,科舉選仕,選的都是文官,長此以往,必定文盛武衰。 若是太平時期也就罷了,但偏偏現在世道它不太平啊。 歷史上,多少朝代都是因為武功衰落,而被外族欺凌,百年國恥,不可忘卻。 前車可鑒。 所以,莫少珩借不夜涼京的計劃,準備推行武舉。 科舉和武舉并行,才能真正強大北涼。 這也是他真正的目的。 不少武勛世家的人眼睛都亮了。 知道他們有多羨慕科舉嗎? 科舉選仕,給讀書人指明了一條出路。 但偏偏他們武勛出生的人,讀書都不怎么行。 若是有科舉一樣的武舉,那就是他們的主場了啊。 而且,莫少珩不是在說,什么不夜涼京,也的確需要不少負責秩序的武勛。 這是一個機會。 其實,北涼開始發展,需要的人的確會越來越多,就比如推行義務教育法,在各地辦工廠,哪一件不是需要大量人手,只是現在,變成了武勛方面也需要人手罷了。 原來的體系,會越來越不滿足北涼發展的步伐。 本來莫少珩口中的什么貿易中心商業中心,讓涼京成為世界的消費中心,賺取諸國之財壯大北涼,他們還有點聽不懂。 但現在,他們覺得似乎有點點道理。 此事太過重大,僅是宴會上說上這么兩句,自然不足以說服圣人和所有人。 不過,能給他們一個印象就行,因為這一次,武勛世家應該是會站在他這一邊的。 以前,武勛世家只能有一人出仕的話,莫少珩的這個建議,就讓他們家中可能多出一個出仕的人。 對他們來說,意義太重大了。 宴會上,甚至有不少武勛都來和莫少珩喝上兩杯,旁敲側擊地詢問一下關于武舉的具體情況。 所以,等宴會結束后,趙棣讓人去送那群小貨郎回去,因為莫少珩喝酒了。 馬車上,莫少珩醉醺醺的,多少有些眼神朦朧。 趙棣: 他就知道,莫少珩是無法喝酒了,喝完就斷片。 他覺得,要是莫少珩記得他喝酒后做過什么,估計得找個地洞鉆進去。 這個小妖精,比他藏在枕頭下面的武林秘籍還厲害。 快到燕王府的時候,趙棣抱起迷糊了一路的莫少珩,將對方腦袋埋在胸口進府。 這可不怪他,是莫少珩現在身上完全沒有勁兒。 夜,才剛剛開始。 第二天,莫少珩起床的時候,身體有些無力。 怎么感覺好累人? 難得的,趙棣今天居然在睡懶覺。 莫少珩推了推趙棣,你好歹代掌太子之權,第一天就睡懶覺。 趙棣迷糊地恩了一聲,繼續睡。 昨晚上蒙頭大睡了一晚上。 莫少珩: 不管了不管了,現在其他事情重要。 其實他隱約還是有些記憶的,就是趁著酒勁懵頭大睡,好像什么也沒有管發生了什么。 莫少珩也不想動,軟綿綿的。 有一句沒一句的問道,你說圣人到底是怎么想的?眾多皇子中,你現在應該不適合再掌太子之權才對。 趙棣是前太子,母親又是天妃。 身份太敏感了。 哪怕現在有和莫少珩成婚了這個擋箭牌,但能起到多少作用,暫時還無法確定。 若真無緣那個位置,現在這危險可不就是白擔了。 趙棣恩了一聲。 莫少珩: 半響,莫少珩又去推了推趙棣,你難道就一點也不后悔? 生為皇儲,卻因為娶了一男子,身份變得微妙了起來,多少應該有些想法吧? 這是人之常情,畢竟那位置又不是什么白菜蘿卜,隨處可見。 而且,莫少珩以前一直以為趙棣筆直,因為長相就是特別筆直那種。 雖然現在彎得媽都不認了,還樂此不疲,看看,若是一個直的,能像昨天晚上那樣對一個男人那么溫柔,態度可好了。 若這都算還是直的,打死莫少珩都不信,嘿嘿,這可都是志趣相投啊。 趙棣又恩了一聲。 莫少珩猶豫了一下,道,其實其實你再努力一點,也也不是生不出娃。 辦事情勤快一點,還是有希望的,嘿。 趙棣愣了愣,什么意思?這是在說他還不夠努力? 也不知道是誰,每次進行到一半,就開始各種理由說不行了,好多次都是用其他方式解決。 莫少珩本就沒有考慮清楚,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他藥師一脈,其實有些不為常人道的本事。 休息了一會兒,趙棣去上朝了。 莫少珩想了想,去了一趟烏衣巷。 一個個小貨郎倒是精神抖擻。 還有不少百姓拉著這些小貨郎在問,你們昨晚上真去皇宮赴宴了? 小貨郎小腦袋直點,我們還瞧見圣人了。 圣人還賜了我們御宴。 百姓驚訝到了極點,就像這些小貨郎身上沾染了什么了不得的氣息一樣,一個勁要讓他們孩子也來蹭蹭喜氣。 一群見過圣人的小貨郎,消息也傳開了。 如果說,以前僅僅是被小貨郎的生活態度,和慢慢變得好起來的生活,所羨慕。 現在是真的羨慕了啊。 還有人有些不可思議地問道,圣人為什么見你們??? 一群小貨郎笑得甜到了極點,因為我們是北涼最美的少年。 時不時,還能聽到小貨郎們哼上兩句,開封有個包青天 生活的滋味,快樂不過如此了吧。 豆子跑到莫少珩面前,世子,我早上吃的豌豆面。 一碗面條,上面鋪上煮好的豌豆,太幸福了。 豆子現在看到別人特別喜歡豆制品,他就特別高興。 他覺得,他也能像豌豆一樣,特別有用,特別討人喜歡。 莫少珩逗了逗豆子,這才去了郊外的工廠。 因為隨著開春,涼京真的要變得不一樣了。 如果是說以前的涼京是封閉的涼京,那么以后的涼京,就將是與諸國接壤的開放的涼京。 第70章 運河修到家門口 冬天,往往顯得比較漫長。 小貨郎們又戴上了他們的小手套,每次從宿舍出來的時候,臉都是紅撲撲的,因為宿舍里面有火炕燒。 現在是一年末,這一年涼京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科舉,義務教育,城池文明建設等等。 本來,喜慶的事情已經足夠多了,沒想到在翻過年之前,北涼又迎來了另外一件喜事。 守備郭肅,也就是那個因為丟失洵洲,差點滿門抄斬的郭肅,后來因為莫少珩的求情,以代罪之身,前往外域尋找棉種。 經歷一年多,居然在翻年前回來了。 回來的同時,還運回來了一車的棉種。 棉花,朝廷上的眾人尤還記得莫少珩當初展示棉花用處的場景。 一是,能用于民生,穿上暖和的棉衣幫百姓度過冬天。 二是,可用于軍事,制作成能防弓箭刀槍的棉甲。 無論是第一還是第二個作用,可以說,重要性都太大了。 莫少珩得到消息的時候,也破例在小朝會的時候上了朝。 那一大車的棉種也拉進了金殿中,讓莫少珩來確認是否對版。 為了確認,守備郭肅除了棉種,還運回來了好幾車壓實的棉花。 這就是他這一年多,翻山越嶺,前往外域的收獲。 也虧得有莫少珩給他的地圖,不然根本不可能找到,外域太大了,超乎了想象,哪怕他走了一年多,也感覺不過是才走了一個開始。 莫少珩對圣人道,沒錯,正是棉種。 朝上熱鬧了起來。 守備郭肅也松了一口氣,因為當初圣人答應,只要他能帶回棉種,就以功代罪,免了他丟失洵洲之的死罪。 被貶為庶民,但至少偌大的家族不用吊膽的生活。 圣人自然也是高興的,因為根據探子回報的關于南離的近況,要不了多久,就應該是北涼出兵和南離大將軍司徒劍南執掌的軍隊里應外合,為小皇帝司馬可堯撥亂反正的時候了,也是北涼收回南離的時候了。 到時侯出兵,若是有棉甲相助,自然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