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7)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這個羊rou火鍋,老師一定要開個鋪子啊,我得帶我們府里的人一起吃,吃起來真帶勁,肯定又要火遍涼京。 莫少珩心道,那是肯定的,只不過開鋪子,每個灶臺得立煙筒,不然室內的煙霧散不出去,得看匠師怎么處理了。 說道,對了,一年過去,去年牧場的收益賬本也讓人送去你們府上了,可還滿意? 說起這個,一群人笑得哈哈的。 其實去年的收益并沒有多少,因為前期的花費的確不少,現在賣得最好的也是豬而已,羊才開始賣,牛都還沒有出欄。 但那賬本看著喜慶得很,上面將沒出欄的豬牛羊的數量也寫得清清楚楚,是個人都能看到其中賺錢的可能,他們府里大人都在說,這筆買賣劃算得很。 莫少珩讓人喝了一點羊rou湯。 這湯才是精華。 一口奶白的羊湯下肚,就像在體內產生了一股子熱氣一般,舒服到了極點。 真暖和。 趙景澄還在勸趙御寧吃羊雜,吃一口,真的,特別好吃。 趙御寧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他就吃羊rou,他從小就不敢吃內臟之內的東西,看著害怕。 趙景澄:你不吃我吃,你這娃不知道什么才是好東西。 熱鬧到不行。 趙棣胃口不錯,吃了不少,的確吃著舒坦。 莫少珩說道,等明日,我讓人給鎮北王府的姑娘們也送這么一口鍋過去,想必她們也喜歡圍一起吃上一口。 莫少珩現在的身份其實挺奇怪的,他和趙棣成了親,但又是鎮北王府的唯一繼承人,所以兩邊都得顧著。 因為他也是新郎官嘛,不像女子,嫁出去后,多就以夫家為重了。 趙棣嗯了一聲。 吃完火鍋,愣是在冬日里面出了一些汗,舒服到了極點。 下午,莫少珩用豬膀胱做了一個足球。 趙景澄等學生一共十五人,加上南一,十六個,還不足夠對抗的兩個足球隊,但也有這樣人數的玩法。 踢足球,在古時候叫做蹴鞠,當然在北涼,還沒有這樣的玩法,聽說在東唐有些耳聞。不過,蹴鞠用的球和莫少珩做的這個皮球大不一樣。 莫少珩做的這個足球,在地上滾得那才叫一個激烈。 就一個足球的游戲,愣是讓一群少年玩得怎么也停不下來。 小袍子挽在腰間一扎,莫少珩看得都一愣一愣的。 神采飛揚的追逐著足球,肆意飛灑著青春的活力。 笑聲怎么也停不下來。 特別是射門的時候,球射向四周的墻壁,被反彈回來,引得一群笑聲。 這個足球也忒好玩了。 哈哈。 明明就是追著球跑而已,但那種樂趣卻特別的感染人。 愣是引來了好多下人都跑來圍觀這些少年踢球。 趙棣: 一群燕王府的人: 誰還說他們燕王府大白天府里連個聲音都沒有,跟鬼宅一樣。 也不知道以前是誰傳的這樣的消息,簡直太惡毒了。 日光偏西,等晚霞出現,一群學生又趁機了蹭一頓才離開。 老師,你的羊rou火鍋鋪子一定要開啊。 他們也不好意思天天來蹭飯,就等著開鋪子。 南一唉聲嘆氣,本想著騙他們來給我搓藥丸,結果愣是玩了一下午。 莫少珩一笑,的確該給南一安排些人,幫著搓藥丸,包裝藥丸了。 夜幕降臨,今日休息得頗早,臥室。 趙棣:比劍? 莫少珩看了一眼,放放馬過來,刀劍無眼,誰勝誰負還猶未可知。 床咯吱咯吱地響到深夜。 莫少珩敗下陣來。 趙棣,我的劍法如何? 莫少珩呸了一聲,以為他不知道,趙棣在枕頭低下藏了秘籍。 招式是犀利了一點。 莫少珩說道,我也不差。 趙棣看向莫少珩的嘴巴,是有點厲害。 害得他將床緣都抓出了一個手指印。 莫少珩說道,這床老響,下次別在這家定床了,要不我們將它換掉? 趙棣心道,他還挺喜歡這聲音。 結果,第二場比試,床塌了。 在來換床的老嬤嬤們安靜得窒息的空氣中,趙棣一言不發,當什么事都沒有。 莫少珩: 說了讓換床不信,尷尬死他了。 還好這些老嬤嬤沒吭聲,不然以他這么厚的臉皮,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第二日,莫少珩繼續研究他的宣紙。 太子趙嵐那里,聽說生意每況愈下,當初可是投了不少本錢在里面的,光是送貨郎都招了三百個。 每一天的開支其實也不少。 唯一還有點生意,還是他復制了莫少珩的三街之戰,引了一些人流過去。 在那比賽,地盤是趙嵐的,主持比賽的也是趙嵐的人,這些都是免費的,所以多少得消費一下,意思意思,至于吃不吃得下去,就只有他們心里自己清楚了。 莫少珩一笑,還差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等他的宣紙研究出來,就讓趙嵐知道,搶他生意的后果。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莫少珩的烏衣巷又多了一個羊rou湯的旗幡。 站在街上看過去,一排的旗幡,還頗有些特別。 說實話,烏衣巷現在已經開始有那么一點點現代古鎮的感覺了。 羊rou火鍋的生意還頗為不錯,羊rou價高,進去消費的皆是些貴族,但的確好吃。 貴族有貴族的圈子,口口相傳之下,貴族世家子弟,多是會呼朋喚友來嘗試一下的。 而且,莫少珩烏衣巷的口碑也開始有了些立竿見影的效果了,一出現一個新的鋪子,也有不少人聞訊而來。 街上,也有個掛了個藥字旗的藥店,和其他藥鋪大不相同。 里面沒有各種不認識的草藥,而是一盒又一盒的藥丸,擺放在一個一個架子上。 每種藥丸治療哪些病情,寫得清清楚楚,哪怕不認識字也沒有關系,藥鋪的掌柜和小伙計對這些藥丸的效果了如指掌。 要么給掌柜和伙計說上一聲,他們就知道給你什么藥丸。 要么,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架子上選藥。 十分奇特,從未有過的體驗,就像自己給自己看病一樣。 奇妙得很。 其實小感冒這些,的確不用專門找郎中。 當然,若是這些藥丸都治不了的,掌柜和小伙計還好心地告訴你,涼京的醫館,哪一個郎中不錯。 這些藥丸的效果,也開始傳播了起來。 首先,是先前那些食物中毒的病人,真的很快就好了起來。 還有就是,一些小感冒,風寒發熱之內的病癥,以前要拖很久才好,但現在,吃上幾顆,很快就好了。 當然,還是因為看病太貴了,而這些藥丸的價格,反而在他們能夠接受的范圍內。 看病難,就醫難,烏衣巷的藥鋪,算是給了他們另外一個選擇。 這一日,烏衣巷的三街之戰,依舊火熱,不知道怎么的,他們總覺得還是烏衣巷這里打得舒坦熱鬧,累了還能和戰隊的隊友,安心地在一旁享受美食。 沒有任何顧慮,不需要去討好誰,只為競技,不像太子那里,對太子一系的人時,要是贏了,還得被陰陽怪氣兩句。 但今日似乎有些不同。 一天的競技結束后,主持比賽的鎮北王府的人,居然遞給了他們一張名叫三街戰報的東西。 一個卷起來的小紙桶,用一根細線打了一個活節綁著。 看上去還挺奇妙。 抽掉細線一看。 戰報上,羅列著今日最精彩的一場比試的匯總。 這樣的匯總他們已經十分熟悉了,一個奇怪的列表,誰擊殺了多少人,死了多少次,輔助了多少次,誰是戰隊MVP信息的匯總。 不過以前都是寫在街頭的一塊板子上,看的人實在太多了,經常擠不進去。 現在居然直接寫在這什么三街戰報上,當日上場的參賽戰隊,各一份。 不用去擠那看板了,倒是方便。 還不僅僅如此,下面是本次戰斗的分析。 這第一版是莫少珩親自寫的。 寫得是精彩至極,看得人眼前一亮。 比如哪里是高光時刻,誰誰誰表現如何。 哪里出了問題,誰誰誰出現了失誤。 看著戰報上熟悉的名字,都是一愣一愣的。 這 只要上了戰報,豈不都是一個揚名的機會? 被人從嘴巴說出來,和寫在紙上讓人看,那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竟然有一種青史傳名的感覺,雖然沒有那么夸張,但在以前,有誰會被寫在紙上供人傳名啊,非得是先賢了吧。 但現在 咕嚕,甚至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這要是誰上了三街戰報,還不得將當期的戰報收藏一輩子。 而且,剛才送戰報給他們的人說,這是今日的三街戰報。 也就是說,很可能以后每天都要出這樣的戰報? 現在已經不是考慮莫少珩得花費多大的成本搞這些了,而是內心的激動難以言喻。 除了這每日最精彩的一場競技的分析,下面還有一些戰場趣聞和周邊。 比如,第一期戰報,有一個排名榜單。 又菜癮還大,排名第一:鎮西王府小世子趙景澄。 下面還說明了對方為什么上榜的原因。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排名,都寫出了他們的名字和上榜原因。 其實也是在替人傳名。 趙景澄在看到戰報的時候,手上的鹵豬拱嘴都掉在了地上。 又又菜癮還大?年度排名第一。 這這這 太羞恥了。 袖子捂臉,縮著脖子就跑,但內心怎么還有那么一點點的美滋滋呢。 至少至少上了報不是,還排名第一呢。 沒沒點本事,也不能排第一不是。 又羞恥又暗自開心,手里的戰報捂得死死的,他要放進他的寶庫里面收藏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人物訪問。 比如第一期,訪問的就是趙焰秋。 作為我北涼皇子,你為何如此熱衷三街之戰? 趙焰秋:我覺得三街之戰不僅僅是游戲,它是競技,激發我北涼男兒向武之心,它是小型的軍演,為我北涼培養戰場上的棟梁 長編大論,回答得倒是規規矩矩,看的人,有的表示十分贊同,但也有對其中一些回答有異議的。 但無論如何,這是北涼第一次出現的人物訪談。 新奇到了極點。 特別是,從來沒有,也不可能聽到皇子談論事件的百姓,居然第一次萌生出了,原來我們的五殿下是這樣的人啊,我看著五殿下也挺不錯,分析得頭頭是道。 誰說五殿下從來不關心我北涼政事,只知道游玩的。 就像第一次和皇室有了交流一般。 那種感覺是無法想象的,恐怕連莫少珩都無法體會到,因為在百姓心中,皇室太過遙不可及了,皇室的想法更不是他們這些百姓可以了解的。 竟然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光這一點,他們都能和別人吹一輩子的牛。。 趙焰秋拿著戰報也是看得一愣一愣,莫少珩早上在他旁邊問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話,他也就隨口答了幾句。 怎么怎么還就寫戰報上了? 還還拿給那么多人看。 哪怕是臉皮厚到無底線的趙焰秋,愣是面皮都紅了。 不過,戰報寫得還挺好的。 撲面而來的一個皇家有修養的皇子,大好北涼青年。 身子在別人投來的目光中,都挺直了一些。 不得不挺直啊,因為他聽到一個小貨郎,舉著一張戰報,大聲喊道。 賣報賣報,三街戰報,五殿下親自點評三街之戰 從街頭喊到了街尾,那腳兒蹦得,歡快到了不行。 趙焰秋有一種社死的感覺。 所以不僅僅讓今日參加三街之戰的戰隊看,還還要賣給涼京的百姓看。 天,他就隨口說的幾句,要被整個涼京知道了。 什么叫現場處刑,估計是了。 這個莫少珩,你倒是提醒一句啊。 他也好組織語言。 果然,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趙焰秋。 趙焰秋臉皮這么厚的人,最終都沒有忍住,用袖子捂住臉,逃跑了。 只是手里捂住的戰報,怎么也沒放。 三街戰報的內容其實也就這些,不多。 但對涼京的百姓來說,實在新奇精彩了一些。 特別是小貨郎賣出去的戰報越來越多,討論的人也越來越多。 以前雖然大家也討論,但討論的話題十分的分散,但現在都在討論戰報上的內容,那種感覺又完全不一樣的。 激烈到了不行,各自有各自的一些想法和看法,都和周圍的人探討了起來。 當然,戰報能這么快賣出去,是因為,一張戰報實在太便宜了。 他們都有些不敢置信,遠遠不夠一張紙張的錢啊,莫少珩這是在干什么?他們剛才可是看那些小貨郎賣了不少了,這不得虧死。 其實,莫少珩不僅不虧,他還有賺。 他就看趙嵐敢不敢連他的三街戰報也模仿了去,不虧死他。 議論紛紛。 一張戰報,愣是讓人都沸騰了起來,討論得樂意不覺。 而此時,莫少珩正在教一群學生,還有幾個鎮北王府對三街之戰十分熟悉,會識字的人寫戰報。這戰報不可能每一期都由他來寫。 所以,他得培養一些三街之戰的戰地記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