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2)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北涼最主要的糧食就是粟,提升三成是什么驚世駭俗的概念? 況且,莫少珩也說了,只是需要一些耕地作那什么實驗地。 忽略不計的代價就能換來這么大的利益,無論成不成功肯定都是要試了,不僅要試,朝廷還必須大力支持。 莫少珩這人是有點妖的,要是他真成功了,那可是整個北涼之幸啊,將是震驚天下的壯舉。 殿上好些大臣張了張嘴,所以他們家子輩真沒有亂來,而是在做著如此重要,甚至會影響整個北涼的事情? 然后眼睛一亮,要是成功了,豈不是他們家小祖宗搭上了莫少珩這一場東風。 哪怕僅僅是和提高粟米產量沾上一點邊,也是有功于北涼,以后的仕途肯定順暢得多。 莫少珩繼續道,這個課題需要一些人力,我正好在國子監開了這一課,想讓已經有些基礎的學生協助研究。 所以,請圣人允許,讓我學生所在的府邸,空出一塊耕地來,方便他們作為實驗地進行研究。 當然,若是各府有困難,那塊實驗地的損失可以算在我鎮北王府身上。 眾人: 別說一塊地,現在有人巴不得能沾一點邊。 但莫少珩竟然故意提了他那些學生一嘴,這是提前將他的那些學生推到朝廷面前啊,為何? 莫少珩的要求,圣人自然是直接允了,這一點微乎其微的代價換一個可能都是值的。 至于占用各府的耕地,圣人直接讓朝廷進行補償。 但沒有一人應,要真是讓圣人補償了,這功勞就沒有他們的份了。 以后說起,他們府里可是出了地的,這一兩塊地的收益對他們來說,芝麻綠豆都算不上,他們可不傻。 下了朝,莫少珩還對他學生的這些長輩說了一聲,以后還要勞煩各位配合一下我那些學生。 不多時,消息就傳到了國子監,整個國子監都沸騰了起來。 趙景澄等也是傻眼了。 說他們不務正業?說他們游手好閑? 現在再說試試,他們可是在為北涼而努力,連圣人都承認了的。 看不懂他們在干什么,所以就輕視他們,哼,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做的事情多有意義了吧,才不是鬧著玩。 笑得整個脖子都縮了起來,他們還這么小啊,但他們這算是已經參與朝政了吧? 說出去怕是都要驚掉人的下巴。 心中不由得想到了莫少珩,老師這是在讓所有人承認他們的意義嗎? 第一次感覺,原來他們也不是人人口中一無是處的存在,不是只知道紈绔玩樂。 他們是為了北涼而努力的國之棟梁。 國子監的氣氛也變得不一樣了,趙景澄等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點點的,但現在的指指點點和以往有些不同了。 王孝廉也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趙景澄他們面前,因為就是王孝廉,帶著人跑到趙景澄的學舍,仗著成績好,就差指著別人的鼻子訓斥了。 秋天快要過去了。 莫少珩每天抱著賬本,扣著字眼在算賬。 進賬居然還不錯。 要不是前期花費了不少,說不得都開始賺錢了。 是個好跡象,總比以前年年虧損好。 莫少珩正想著,以后賺了錢,他就當一條咸魚,這小日子過得舒坦,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安心的當一個紈绔。 這時候,宮里來人了,一個老嬤嬤,說是天妃召見。 莫少珩都緊張了,他現在怕天妃召他去商量婚約的事情。 但又不可能不去。 莫少珩去了朱霞宮的時候,在門口還正好遇到了趙棣。 兩人對視一眼。 恐怕今天兇多吉少。 還好,天妃召見趙棣,好像只是關心趙棣的病情。 趙棣病了好些天,也只得硬著頭皮說,病好得差不多了。 至于召見莫少珩,因為天妃養的那些蠶已經結繭了,讓他來看看情況。 莫少珩去了養蠶的宮殿,現在蠶已經不是養在簸箕里面了。 而是在一個個用竹枝扎起來的大掃帚上。 白色的蠶繭就掛在張牙舞爪的大掃帚上,看上去像是滿天繁星。 莫少珩摘了幾個,對著光看了看,答道,可以抽絲了。 抽絲剝繭,里面的蠶蛹是會死的。 如果想要留蠶種的話,還得留一些蠶繭繼續養著。 莫少珩早將抽絲剝繭的方法一并交給了天妃。 天妃讓人將抽絲的手工車搬了來,這東西她養蠶邊讓人做好的。 第一次抽絲,莫少珩得看著,需要確認不出錯。 宮女們也特別的小心翼翼,這蠶絲,可和金絲是一個價格。 抽絲是個細膩的活兒,抽絲剝繭之所以蠶蛹會死,是因為需要將蠶繭泡水,蠶蛹會被悶死在里面。 蠶絲自然是好看的,只是剩下的蠶蛹就有些嚇人了。 一些小宮女嚇得臉都白了。 明明蠶挺可愛的啊,怎么變成蠶蛹后就這么嚇人。 莫少珩一笑,別看它們丑,但它們還能吃,全是蛋白質。 一群人: 這就實在難以接受了。 所以莫少珩離開的時候,身后跟著幾個下人,一人提著好大幾包蠶蛹,天妃說,以后這些蠶蛹都讓送到世子府上。 莫少珩: 好吧,雖然他也不吃,但真是好東西啊。 莫少珩和趙棣走得特別快,因為怕天妃問他們婚約的事情。 果然,天妃回過神,也是一愣,被那蠶蛹一嚇,都給忘記了正事。 想著下次召見再問也不遲,她現在還得按照莫少珩給他的手冊,將蠶絲織成綢,第一次肯定是得更加小心翼翼才行。 走出皇宮,莫少珩這才松了一口氣。 然后對趙棣說,要不我均一點蠶蛹給你? 趙棣頭都沒有回。 莫少珩: 得,他拿回去給府里的姑娘們吃。 結果,等莫少珩拿回府,差點沒將姑娘們嚇得花顏失色。 莫少珩: 真是好東西啊,大補。 看了看蠶蛹,好吧,他也下不了口。 扔了又實在可惜,想了想,帶去烏衣巷,讓廚子炸了給小貨郎們送去,正好補一補。 豆子拿著一個炸好的蠶蛹,啃得有勁,邊啃邊看向莫少珩,世子不吃嗎? 莫少珩搖了搖頭,問道,好吃嗎? 豆子點了點頭,好吃,全是rou。 他最近吃了好幾次rou了,招娣哥給他說,其他地方的百姓,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次rou呢,他們現在的日子過得可好了。 莫少珩心道,也算物有所值。 不過,蠶蛹到底是啥味兒???雞rou味兒?還是蝦味兒? 季節轉變說來就來。 感覺沒過幾天,天氣就開始轉涼了。 永安夫人派人給莫少珩和南一送來了好些厚衣服。 若是穿得單薄了,還有些冷。 莫少珩讓人去了一趟牧場,棚圈里面得鋪上干草,晚上冷,這些牲畜睡在干草上擠在一塊才不會冷著。 府里的雪糕也停止制作了,原本秋末的時候還賺了不少錢的。 這一換季吧,又是花錢的時候。 除了府里的姑娘,莫少珩的小貨郎也得制點厚衣服,不然再冷些,一個個凍得發抖也可憐,更別說還得走家串巷的繼續做生意。 聽說小貨郎現在反而忙了起來,習慣了送貨的這一部分百姓,天氣冷了反而更想讓小貨郎送貨上門了,方便。 祖母看著莫少珩又劃了一筆錢給小貨郎們制衣服,也沒說什么。 她們家珩兒會花錢,現在全涼京人都知道的。 又過了些時日,街上的人走路的時候都開始搓手了。 莫少珩也開始感覺到了一點冷,特別是晚上。 北涼的冬天的確比其他諸國要暖和一些,但莫少珩忽略了一個事情。 就是古時候的房屋,并非是鋼筋水泥,房子密閉不夠,就算不漏風,但冷意還是會傳遞進來。 莫少珩想著,等再過一段時間,怕是會更冷一些。 貴族世家,會燒一些昂貴的少煙的木材,做成火盆取暖,自然不會特別怕冬天。 但普通百姓就不行了。 比如他的那些小貨郎,哪怕有了被子,但住的是倉庫,倉庫更不保暖。 莫少珩眼睛一亮,或許有一筆大生意等著他。 正好趁現在還不太冷,搞起來。 莫少珩興沖沖去找匠師余叔了。 然后花了好大一筆錢,開始買磚頭。 北涼的房子,都是底部是磚頭砌的,上面是木頭作為主體建筑,城墻也是磚頭砌的。 磚并不難買到。 涼京人就納悶了,莫少珩怎么能這么花錢? 簡直是賺多少,恨不得加倍花出去。 買這么多磚頭,修房子不成? 但也沒聽說鎮北王府買了什么地契之類。 莫少珩和余叔商量了好幾天,磚頭也開始慢慢運進了城。 余叔,我說的這個能實現嗎? 余叔答道,將磚頭交錯著,能行,但不能太大,不然一上人就會塌。 莫少珩點點頭,能行就成。 首先開工的是祖母的房間。 祖母年紀大了,加上有風濕,最是受不得冷。 祖母還在奇怪,磚頭砌在屋子里面是個什么意思? 莫少珩說道,我給祖母砌一排最好的火凳。 平日里,伯娘叔娘不是最喜歡來祖母這里,等我這火凳一砌好,往上面一坐,又暖和又舒服,閑聊一整天都不會覺得冷。 再砌一火炕,晚上睡上面,也是暖和的。 祖母笑了,什么火凳火炕,說著還挺稀奇。 第44章 請圣人吃殺豬飯 火炕盤在祖母的臥室里,這樣每天晚上就能暖和安靜的睡上一整晚。 火凳盤在了大廳,大廳寬敞,鎮北王府的姑娘們都來了,也坐得下。 火凳其實和火墻差不多,在較冷的地區,有人將一整面墻壁中間留了空隙,等柴火熱氣燒起來的時候,整面墻都是暖和的。 往上面一靠,每天的日子賽過活神仙。 當然,鎮北王府的建筑不適合做火墻,相當于重新塑一面墻,太費時費力了。 所以莫少珩改成了火凳。 也就是在大廳的內部邊緣,砌上一圈聯通的小矮炕,大概只有膝蓋高。 能直接當成凳子坐,被稱為火凳,因為圍了大廳一圈,自然能坐下很多人。 大廳的風格肯定是變了一些,但火凳占的面積并不大,變化也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火凳是用磚頭砌的,看上去冷冰冰的,并不怎么好看。 莫少珩干脆讓府內的繡娘用錦布繡了些如同沙發罩子一樣的套子,鋪點布在火凳上,然后用大方得體的罩子罩起來,愣是讓大廳多了一圈沙發的感覺。 莫少珩搞這么大仗勢,府內的伯娘叔娘,還有一府的小姑娘,基本天天都來看情況。 咦?這是用來坐的凳子么? 感覺還挺舒適,坐上去軟綿綿的。 估計就是沙發的感覺。 莫少珩心道,這才哪跟哪。 正好,府內的繡娘將縫制好的抱枕也送了過來。 這抱枕的布料有些特殊,是天妃將蠶絲織成了絲綢讓人送來了一些,不多。 莫少珩想著,將絲綢給任何一個姑娘,都有些不公平,干脆讓繡娘縫制成了抱枕,放在大廳里面,這樣誰都可以抱著玩玩。 果然,四四方方的抱枕一放在火凳上,就有姑娘不自覺地抱在了懷里。 這是什么?跟枕頭一樣,但好像又不是。 絲綢上面繡了一些花色,看上去的確漂亮。 咦?這布料好像有些不同。有人發現了不一樣。 引來了不少人圍觀,這該不會是天妃前兩天讓人送來的那匹絲綢吧? 一瞬間就熱鬧了起來。 抱著抱枕,坐在火凳上,一群姑娘跟找到了什么新話題一樣,嘮嗑了起來。 這時,莫海棠從廳外走了進來,我怎么看著我們堂屋外立了好大一個煙囪? 她有些不確定,這里又不是后廚,立一個大煙囪干什么。 莫海棠身邊跟著一個管事嬤嬤,管事嬤嬤走向莫少珩:世子,現在天氣漸冷,我們府上得添些火盆了,我們今年是購買余州的白樺木,還是經州的蘭絲木? 無論是余州的白樺木,還是經州的蘭絲木,都是一般的無煙木,但價格可都不便宜。 再好一些的無煙木,鎮北王府是不用的,節約開支。 老奴打聽了一番,聽說今年經州的蘭絲木價格偏貴了一些。 莫少珩說道,且等等。 老嬤嬤一愣,要是再等等,就只能買到一些質量差的了。 莫少珩心道,現在火凳砌好了,正好試試。 剛才就讓人去燒炕了,效果應該快來了。 想了想,讓人去將祖母也叫來。 祖母來的時候,永安夫人還有幾個伯娘叔娘也跟在后面。 珩兒,找祖母可是有什么事情?祖母問道。 莫少珩答道,也無甚要事,只是這大廳的火凳砌好了,讓祖母來掌掌眼。 祖母的目光瞟向大廳周圍的一圈沙發。 咦?看上去還挺好看,就是感覺怪怪的。 畢竟是以前沒有出現過的東西,第一次看到肯定會覺得古怪,等看習慣了就好了。 莫少珩扶著祖母走向火凳。 還挺軟和。 跟凳子上墊了個墊子一樣,而且看上去更加的漂亮。 祖母突然道,你這布用的什么料子,我怎么摸著好像透著火氣。祖母剛從外面進來,稍微一點溫度差就能感覺到。 莫少珩笑道,就是普通的杭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