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9)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現在看看,這繁花可不就在錦上了。 五殿下穿上這衣袍,竟多了一分別樣風華。 這布也著實好看,還從來沒見過這么鮮艷的,看看那一朵朵花兒,跟生在了布上一樣。 莫少珩說了一句,喜歡就好。 現在人實在太多,估計禮部尚書真得趕過來抓人了。 說了兩句,莫少珩就趕緊帶著南一離開。 等莫少珩離開后,趙焰秋看向趙棣,聽說你們在準備解除婚約了? 趙棣:沒有。 趙焰秋: 怎么能睜著眼睛說瞎話?以為他不知道,他專門讓人打聽過了。 趙棣看了一眼趙焰秋,你以前不是最討厭莫少珩,他送的衣服你也穿? 趙焰秋哼了一聲,我不僅要穿,我還每天招搖過市。 趙棣: 莫少珩剛回北涼的時候,趙焰秋可是喊打喊殺最厲害的,這才多久,就舉了反旗,也太不堅定了。 此時,莫少珩正離了皇宮,準備去給趙棣準備點咸魚,讓他帶路上吃。 這時,知北突然追了上來,世子,燕王讓我帶一句話給世子。 燕王讓世子不要忘了承諾。 莫少珩: 果然趙棣一定是給他挖了一個坑,不然不會這么緊迫地提醒他。 嚇得莫少珩趕緊去多準備些咸魚,吃了他的咸魚,總不會為難他了吧? 今日的事情還有些多,莫少珩讓人給小貨郎們采購的被子也到了。 早買晚買遲早都要買。 莫少珩來到烏衣巷的時候,小貨郎們正在排著隊領被子。 其中一個小個子,抱著比他腦袋還高一節的被子,在隊伍中撞來撞去的。 豆子你干嘛呢? 豆子笑得咯咯的,這被子太厚了,我都看不見前面的路。 以前,他們睡破廟睡別人屋檐下,哪里來的被子蓋啊。 但現在,他們的被子好厚,光是抱著都感覺特別的暖和。 小臉臉蹭在被子上,舒服到了極點。 被子有兩床呢,世子說,一床用來鋪,一床用來蓋,這樣,到了冬天就不怕冷了。 兩百個小貨郎排隊領被子,自然引來了不少人圍觀。 莫少珩對這些小貨郎,哪怕是涼京的百姓都沒有話說。 看看,原本干瘦枯黃的一個個小貨郎,現在都長得白嫩嫩的了,看著討喜得很。 聽說現在這些無父無母的小貨郎,每次出門都得結伴而行,因為生怕被人牙子拐賣了去,長這樣的孩子好賣得很。 現在又給買了這么多被子,被子可不是普通麻衣,貴著呢。 這怕又是一大筆錢。 這時,有人道,你們知道嗎?烏衣巷中間開了一間官鹽鋪子。 我二伯昨天繞路,剛好路過,看著那鋪子里面的鹽,愣是不敢靠近,因為太好了,又白又細,甚至比貴族世家用的鹽還好,想著定是買不起的。 結果,還是鋪子里的官爺招呼著我二伯前去看看。 這一看可不得了,明明是上等好鹽,結果價格比我們買的粗鹽還便宜。 周圍的人一愣,這怎么可能? 那人哼了一聲,怎么不可能?我二伯當場就買了好多,回來后,還來通知我家也去買。 若不是我也低價買到了那好鹽,我會這么篤定地說這么仔細給你們聽? 給你們說,那鹽細得跟白沙一樣,一點苦澀的味道都沒有。 說一句實在話,我這輩子還沒見過這么好的鹽。 周圍的人嘩然了,這不可能,我們吃了一輩子的鹽,鹽價如何我們能還不知道? 那人道,那是以前,現在啊,我們不僅能吃得起鹽,還能吃好鹽。 以前,不是有消息說莫少珩發現了一種新的制鹽工藝嗎?當時沒見著鹽也不知道鹽價,議論了幾天也就沒有了消息。 我聽賣鹽的官爺說,這鹽就是用莫少珩發現的新制鹽工藝制出來的,產量超乎想象,所以才這么便宜。 以后,涼京還會有更多這樣的官鹽鋪子,我北涼是真的不缺鹽了,省下的買鹽的錢,能買好多其他東西。 周圍一片安靜。 那人也在感嘆,吃著這鹽,心里多少有些堵得慌,以前我可沒少偷偷罵莫少珩。 莫少珩自從回了北涼,之于北涼,倒是從來沒有虧欠過什么,反而 莫少珩做過些什么,他們也是看得見的。 周圍也是沉默。 吃著便宜又上好的鹽,若還肆無忌憚地罵莫少珩,怕真是沒臉沒皮了。 那人繼續道,我昨日買完鹽,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跑去旁邊的鹵rou鋪買了些鹵rou,似乎若不買點莫少珩賣的其他東西,心里跟欠了人似的。 不過,那鹵rou當真跟別人說的那樣,味道好到了極點,完全不敢相信,鹵rou都是用豬rou做出來的。 當然,也有人還是不相信。 那人嘀咕了一句,官鹽鋪子就在那里,不信可以自己去看。 若不是以后都能買到這樣的好鹽了,我才不會講出來,我偷偷的買不好么? 無論是相信不相信的人,自然都是要去看個明白的。 官鹽鋪子,第一次排起了長隊。 烏衣巷也第一次出現了排隊的跡象。 買完鹽的人,看著提在手上價格低廉又極好的鹽。 可以說,沒有莫少珩,他們就吃不上這樣的鹽。 這對于整個北涼的百姓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們多少也懂。 其中不少人,默默地走向了旁邊的鋪子。 莫少珩能改變,他們何嘗不是。 對于烏衣巷的抵制,進一步松動了。 莫少珩得到消息后,心情都愉悅了不少,主動說了一句,晚上將賬本送到府上,我要翻看翻看。 掌柜都笑了。 心中也充滿了喜悅,這么多年,他烏衣巷終于要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第二日,莫少珩讓人抬著一箱子咸魚去送趙棣。 城外。 密密麻麻的難民已經在遷移了,估計要不了兩天,涼京城外就很少能見到難民了。 莫少珩讓人將咸魚搬上車,鎮北王府的管事嬤嬤也在教燕王的人,烹制咸魚的方法。 這咸魚煮起來簡單,在路上吃的話,也能添加個滋味,是個好東西 莫少珩走向趙棣,這一去得多長時間? 燕王答道,一月有余。 主要是前期工作的安排,等安排穩當后,他也只需要呆在府中,按時聽工作匯報就行。 莫少珩點了點頭,一個月時間也不長,眨眼功夫就過去了。 莫少珩向周圍看了看,然后小聲道,等你回來后,這婚約又怎么辦? 趙棣也在愁,到時候再想辦法。 路過的知南和知北: 他們聽到了什么? 主子和世子在合謀阻礙解除婚約? 咕嚕。 兩人吞了口口水,對視一眼。 真是在偷偷合謀啊。 為什么不愿意解除婚約,搞搞一起了?沒什么征兆啊。 送走趙棣后,莫少珩就回了鎮北王府。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來鎮北王府的人多了起來。 因為,鎮北王府的姑娘們,穿的衣服太漂亮了,走到哪都是所有人矚目的存在,贊美聲不斷。 他們很快也發現,想要買這樣的布料,根本買不到,無論哪一個布店都沒得賣。 所以,時不時就有各府的夫人上門來了。 府里染出來的布也不多,但是吧,總有些人情是避不開的,老夫人和永安夫人怎么也得均出來一點送人。 莫少珩也沒有管,這些家長里短的人情,就讓祖母和永安夫人應對著去。 鎮北王府似也熱鬧了不少,有些像一個正常的貴勛府邸了。 莫少珩依舊該干什么干什么。 今日,是小朝會,按理莫少珩是不會上朝的。 但他還是去金殿外等著了。 因為今日朝上,有和他有些關系的事情 洵州戰敗,守備郭肅及被牽連的一家子的審判結果要出來了。 無論什么原因,作為守備,沒有守住洵州,自然是罪不可赦。 但這懲罰有大有小,朝上正在議論著如何處置郭肅一家。 武勛中,有同情郭肅的,覺得洵州之失,郭肅雖然有罪,但罪不至禍及滿門。 也有人覺得,若是輕罰,以后還有誰誓死守衛疆土。 誰都有理,一時間爭論不休。 圣人沒有開口,也就是說,如何處置郭肅及一家,需要朝上大臣討論出一個結果。 莫少珩在金殿外等消息。 朝議暫歇的時候,莫少珩通過趙焰秋了解了一些情況。 趙焰秋說道,這事你好不容易脫了干系,你該不會又往里面鉆吧? 莫少珩: 這個道理他何嘗不懂,但若說郭肅遭受的這場災難和他完全無關,也不對。 要是來個滿門處斬以儆效尤,他心里會留下一個遺憾。 這時,有公公來宣,讓諸官進殿了,馬上要繼續進行朝議了。 莫少珩想了想,手撫在了琴弦上。 金殿上,眾臣: 誰竟然在金殿外撫琴? 現在朝議雖然還沒有開始,但多少也是有些不和禮數的。 琴聲還挺好聽,剛才他們好像看到了莫少珩候在殿外。 莫少珩該不會又來惹事了吧?最近不是消停了一段時間了嘛。 倒是殿上文臣一方,細聽這琴聲,臉上變得古怪到了極點,目光不由得看向了上位,珠簾后的圣人。 有和文臣關系還算不錯的武勛小聲問道,怎么回事?我看你們臉色怎么這么奇怪。 那人答道,也沒什么,只是莫少珩彈的是《廣陵散》。 在前朝,有一位極擅《廣陵散》的大儒,這位大儒名聲極高,但因被家中牽連上了刑場,在行刑當日,有三百太學生奏響《廣陵散》,為其求情。 這在前朝,可是驚覺天下的事情。 問話的武勛愣了愣,哪怕不解釋,他也明白莫少珩在干什么了。 這些文人就是這樣,明明白白的一件事,非得遮遮掩掩搞些誰都看不懂的名堂來。 不由得也看向了圣人。 圣人若是不開口,自然有人去訴斥莫少珩,估計還要治一個殿外失儀的罪,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在殿外弄出這些動靜。 這個莫少珩也是奇怪,今日并非他上朝的時候,他好不容易將罪名摘干凈了,卻又來弄這么一出,到底是怎么想的? 這時,有公公向殿外走去,宣,鎮北王府世子莫少珩進殿。 眾臣不由得一愣,圣人竟然真的召莫少珩入殿了。 不由得又想起來,圣人曾經封賞了莫少珩一個極為不合適的官職,教書育人的四門助教,如今的文學博士。 因為這兩個官職,雖然官不大,但對道德口碑要求極高,身上不能有污點的人才能擔任。 怎么看也不該給莫少珩這樣的封賞。 實在猜不透圣人的心思。 又比如現在,要是換了其他人,怕是得打了板子才許入殿的。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莫少珩什么時候這么得寵了?他們竟一無所知。 莫少珩進了殿,走到殿中間,規規矩矩的行了禮。圣人威嚴的聲音響起,何事在殿外喧嘩? 眾人: 在他們耳中,圣人就像在無關痛癢地隨口問了一句,你剛在殿外干什么? 莫少珩拱手,稟圣人,臣突然想起一件要事,需來稟告圣人。 眾人: 一件要事?剛才撫的《廣陵散》,難道不是為了守備郭肅的事情? 莫少珩繼續道,關于臣所進奉的棉種,雖然只有一盒,但臣卻知道在外域之地還有很多這樣的種子,如果現在派人出發,或許在明年開春,就能帶回大量棉種回來。 莫少珩繼續道,棉種事關重大,還請陛下早下決斷,現在棉的用處還沒有傳播開,但以防萬一,被人去取了棉種捷足先登。 眾人: 外域還有棉種?不是就那一盒嗎? 莫少珩繼續道,只是這外域之地,一向神秘莫測,我北涼之人甚少踏足,此去必定是千辛萬苦,九死一生。 在古時候,長途跋涉,特別遠去西域,的確是九死一生,因為沒有路,翻山躍嶺,古時的野獸兇禽可不是關在動物園里面,隨時都有可能遇險。 莫少珩道,所以,臣進言,讓郭肅以功代罪,去外域取回棉種。 眾人面面相覷。 他們大概知道莫少珩要干什么了。 莫少珩要用此法保郭肅一家。 但,外域何其艱險,郭肅就算免了死罪,但這一去能不能完好回來也未可知。 但的確是一個保命贖罪的法子。 眾人沉默了,郭肅為了免滿門之罪,定會拼盡全力,的確是現在最好的人選。 莫少珩說完就開始等待。 圣人開口道,眾卿覺得如何? 金殿上,眾人討論了起來。 對于郭肅,他們其實心里早就有了定論,現在不過是出一個結果。 半響,六部各尚書站了出來,喏。 莫少珩這才松了一開口氣。 第二日。 涼京城門口。 郭肅帶著一隊人馬準備遠行。 這世間之事,實在難料,他因為莫少珩引起的一場sao亂丟失了洵州,本以為滿門都在劫難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