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0)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奇怪,以前游樂的時候可不是這個樣子的,明明他們出來的時間也不算短。 莫少珩一笑,哪里都是風景。 掀開窗簾,讓南一看看外面沿途的風光,也不枉此行。 南一: 好吧,趴在窗上,他要看過夠。 又過了好幾天才到涼京,都沒有任何休整,就被帶去了金殿上。 一朝的文武,眼睛都不眨地看著莫少珩和燕王。 莫少珩也不墨跡,直接讓人將那幾日他們弄出來的鹽拿了上來。 也就一小袋子。 袋子打開,卻讓人看得好不驚奇。 鹽太白了,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上等的好鹽。 巖鹽,怎么弄都會帶上些黃色,那已經是最好的了,貴族才會使用,普通百姓使用的鹽,帶有很多雜質。 看得人嘖嘖稱奇。 這是如何做到的?將鹽制作得這么白。 除了呈了些給圣人,剩下的就讓人挨著遞到每位大人面前看一看。 沒有什么比眼見為實更有說服力。 幾乎如出一轍的動作,用手捻了鹽就往嘴巴放。 莫少珩: 好像這個方法就是平時驗鹽的優良的通用方法。 鹽一入手,細膩得堪比白沙,再一入口,純正的咸味瞬間鉆滿了整個嘴巴。 這是最終的成品,自然沒有了苦澀的味道。 眼睛都不由得亮了起來。 好鹽,當真是好鹽。 就算價格高些,世家大族應該也會購買。 這么好的鹽,他們覺得莫少珩一定是拿的品質最好的鹽出來。 莫少珩開口了,諸位,這不過是按照工藝制作出來的普通食鹽而已。 也就是說,價格并不會高,因為產量會很大,我北涼的百姓以后應該也是食用這種品質的鹽。 眾人: 他們北涼的百姓都能吃得起這種品質的鹽? 莫少珩解釋道,我在急報中已經說得十分清楚。 煮海為鹽,即將海水煮成你們手上的鹽,而海水源源不斷。 我們北涼不缺鹽,大量的制作出這樣的鹽后,自然鹽價就下來了,百姓自然也能吃得起這樣的鹽。 眾人: 因為實在太過顛覆,一步到位得太徹底,立馬適應這個消息還真不容易。 莫少珩心道,除非朝廷想要以此牟利,控制鹽的出產量,不然百姓真的不用在為鹽擔心。 想想在現代,人口何其多,但鹽一大包兩塊錢。 鹽不應該是限制民生的阻礙。 莫少珩又將整理好的制鹽工藝呈給了圣人,一點猶豫都沒有,留著反而是個禍害。 至于他的功勞,他一字不提,相信沒有人能無視和無視不了。 等忙完朝廷上的事情,離開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莫少珩想了想,沒有直接回鎮北王府,而是去了烏衣巷,他得視察視察他的產業怎么樣了。 哪怕是傍晚,三街之戰還在繼續。 看看圍觀的人,都快趕上人擠人了。 不錯不錯。 經過這么長的時間,三街之戰已經傳遍了整個涼京,也火遍了所有的功勛府邸和大街小巷。 武勛府邸基本都組建了一只自己的隊伍,這只隊伍成了他們的門面,百姓現在都知道,誰誰家的隊伍特別厲害特別的出彩了。 現在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給別人發戰帖,這的確是一個武勛揚名的大好機會,既好玩又有實際的好處,自然是拒絕不了的。 一句,世上無全事,文無第一人,武無第二者 也被所有人朗朗上口。 這也是莫少珩為什么能看到眼前如此火爆情況的原因。 報名參加第一季三街之戰的隊伍數量也超出了想象,現在打一場都得排隊才行。 莫少珩來到烏衣巷,正好看到豆子雙手捧著個包子,啃得像個小豚鼠一樣,眼睛舒服得瞇成了一條縫隙。 莫少珩走了過去。 豆子一看是莫少珩,高興得壞了。 莫少珩問道,味道如何? 豆子乖巧的點頭,剛才蒸好的,順著皮咬著餡,特別好吃。 他們現在過得可好了,就像現在,明明天都沒有黑,但是按照世子的規定,他們已經可以收工領包子吃了,剩下的時間,他們還能跟著人看看三街之戰。 涼京的百姓最喜歡看三街之戰了,他們也喜歡,看著別人歡呼,他們心里也開心到不行。 他們是將現在的每一天都當成是他們最幸福的一天。 豆子說道,他們都說,我比以前長得好了,還擔心我被人拐了去。 以前天天餓肚子,現在每天都有包子吃,加上洗得干干凈凈的,的確更像是普通人家斯斯文文乖乖巧巧的小孩了。 莫少珩見街道上的小貨郎也多了不少,這些小貨郎很好認,因為他們的衣服上都繡著一個貨字。 這個字,能讓其他人知道,這些小孩是在為鎮北王府做事。 像這樣無父無母的小孩很容易被人欺負的,他們突然間有了食物,恐怕連以前的大一些的乞丐都會生出一些心思來。 人心雖美,但險惡的人也有。 但有了這個字,就代表他們背后的是鎮北王府,別說乞丐,其他人想要欺負他們,也得考慮考慮會不會惹上麻煩。 算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吧。 莫少珩還去了豆子住的倉庫看了看。 這個倉庫里面已經安裝好了高低床。 很干凈,連莫少珩都有些驚訝。 其實沒有人能想象,這些不大的孩子對這里有多珍惜。 家這種東西以前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但現在他們有了。 哪怕屋子里面有了一點小灰塵,他們都會皺著眉毛擦得干干凈凈的。 那份珍惜,看得人心疼,這明明該是所有人都該擁有的最普通的東西才對。 豆子指著床,這個是我的,每天我都能在床上打滾。 晚上,他老是會驚醒,等發現這一切都是真的后,又笑瞇瞇地抱著床睡得特別香。 這個高低床也太漂亮了,連外人都會贊美一聲,每次聽到有人夸他們的床好看,他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樣,因為以前都是嫌棄和罵他們的,從來沒有人會像現在這樣夸他們。 我還有一套新衣服,放在柜子里面。 莫少珩一笑,突然想起了什么,這么小的孩子,怕是都不會洗衣服,問道,你的衣服是誰給你洗的? 他看豆子身上的衣服極為干凈。 豆子指了指他床位的上鋪,以前和我一起乞討的招娣哥哥,他說我們要是不愛干凈,別人就不會買我們的東西。 要是別人不買我們的東西,世子就養不起我們了,我們就又得去討飯。 莫少珩心道,還挺懂事。 想了想,讓人去找來這個叫招娣的小貨郎。 人沒多久就找來了。 聽人說,找到的時候,正在幫包子鋪磨面粉。 招娣姓羅,年齡其實也就八九歲,他以前有一個弟弟,但硬生生的被人搶了去,應該是發賣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他有時候也在想,或許被賣了也好,說不定賣到一個好人家,總比跟著他一直乞討好。 但心里總是想念著。 又正好遇到被塞進城,哭得一塌糊涂的豆子。 他清楚,像豆子這樣被父母丟掉來當乞丐的小孩,多半是活不成的。 最終沒能忍住,將豆子帶在了身邊,豆子看上去和他弟弟差不多大。 莫少珩心道,是個能共情這群小乞丐的人。 又問了羅招娣幾句。 這孩子雖然膽怯了一點,但說話卻是清晰的,問什么都能有條有理的答出來。 莫少珩點了點頭,以后倉庫的鑰匙就歸你管,若是有什么事也盡管去找鷹衛,若是鷹衛都處理不了,自然會通知到我這。 倉庫不只這一間,也的確需要有個人看著。 小貨郎也需要有個領頭的,發生了什么事,也好來通信。 莫少珩在羅招娣腦門上一點,以后要將所有的小貨郎都當成你弟弟,當成豆子對待。 羅招娣都傻了,額頭的輕觸,仿佛讓他感覺到了世間最溫柔的東西。 他不是豆子這般還不怎么知事的年齡,甚至因為常年的乞討,他見過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骯臟的事情,他比一般人懂得都還多。 所以他知道世子所做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意味著的是什么樣的恩德,父母雖然生了他們,但世子給了他們能活得像一個人的機會。 有些恍惚地摸了摸額頭,接過鑰匙。 莫少珩離開后就去了鋪子上。 對掌柜問道,我們現在接收了多少小貨郎了? 掌柜答道,快兩百了。 這還是嚴格按照世子的要求,篩選了年齡后的結果。 要是沒有限制,怕是會更多。 他們現在的所有倉庫都用來收留這些小貨郎了。 掌柜直接將賬本拿了出來。 莫少珩翻了翻: 光是一天兩百個小貨郎需要的食物,花費都不少,加上購買的木料做床,做凳子,還有每人的衣服等。 還有就是維持鋪子上的開銷,也是不小的一筆。 也是,京里的大富人家,直接養兩百人的都沒有幾個吧,更別說鎮北王府的經濟情況早在好幾年前就不容樂觀了。 太敗家了。 莫少珩問了一句,還是完全沒有進項嗎? 掌柜答道,有一點,但可以忽略不計。 莫少珩都驚訝了,有生意? 掌柜答道,鎮西王府的小世子趙景澄,有時候會帶著十多個小公子來買一些。 莫少珩: 還真是可以忽略不計,他現在賣的這些都是大眾消費,需要賣的量多才有賺。 南一也在瞅賬本:少師,我們以后該不會吃不上rou了吧? 莫少珩一笑,窮擔心。 但的確得想辦法改變了,原本府里就過得比較拮據,他這一折騰,怕是更加的雪上加霜了。 而且,兩百個小貨郎,就三條街,根本無法使用得開。 查完賬,莫少珩帶著南一向外走去。 結果一出門,外面十五個少年插著腰,虎視眈眈。 看這樣子,這是專門等在這里的。 趙景澄十五人還真專門等著的,他們今天得了莫少珩回來的消息,莫少珩在金殿述職,他們沒有辦法,所以干脆來這里等了。 知道他們一天一天的盼著莫少珩來帶他們逃課,盼得多艱辛嗎? 那才叫一個望眼欲穿。 結果等了大半個月,愣是沒將人盼來。 聽說和燕王出去游山玩水了? 他們差點哭了,也帶上他們啊。 趙景澄插著腰,這么熱的天,外面好玩嗎? 莫少珩差點都笑了,怎感覺出來了一股子幽怨的氣息? 說道,想吃好吃的么?正好帶了些咸魚回來。南一聽到咸魚兩字,噗的就笑了,他也不知道為啥,光這兩字他都想笑。 趙景澄:咸咸魚是什么? 不對,他是來興師問罪的。 哪里有一個堂堂四門助教成天在外面玩,不管學生的,你都大半個月沒來國子監上課了。 沒這個道理。 也不怕祭酒找你麻煩。 莫少珩心道,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十六個少年其實算不得他的學生,他僅是四門助教,不是教授他們的文學博士。 也沒糾正,而是道,當真不吃?這可是我從很遠的地方帶回來的,保證你們以前沒吃過。 趙景澄舔了舔嘴唇,也可以吃一點點。 后面一群少年都驚呆了,趙景澄這小胖子怎么回事?說好的來興師問罪,怎的這么快就被食物收買了。 什么咸魚,他們才不稀罕。 一會兒后,鋪子中,坐得端端正正的十五個少年,嗷嗷待哺。 南一看得直捂臉,節cao簡直掉了一地。 莫少珩正在親自給他們弄吃的,因為他弄的是一種新吃食,別人還不會做。 他帶回來的咸魚并不多,所以還得輔以其他的東西。 莫少珩想了想,既然有現成的面粉,他就做一個西安美食biangbiang面。 到時將熬好的咸魚湯往面上一倒,嘖嘖,那味道也是不錯的。 什么是biangbiang面?趙景澄在那里問道。 莫少珩正在和面,面板上發出biang的一聲,以作回答。 北涼的面食就是炊餅,像這樣將面團用搟面棒搟成塊,然后用刀切成條,他們也是第一次吃。 等一鍋滾水將面下好,將熬好的咸魚塊和咸魚湯往一碗碗面上一倒。 看上去還挺好看。 用筷子夾起一根寬寬平平的面,放進嘴巴一嚼,魚湯的味道和面混合在了一起,面條勁道有力,竟然出奇的合口味。 一群少年本來因為天氣熱沒什么胃口的,也吃得津津有味。 邊吃邊道,要是明日不來帶我們逃課,我們自己也會從國子監翻墻出來。 國子監的先生要是責問我們,我就答,biangbiang面太好吃了,我們出來吃biangbiang面。 莫少珩: 呵,還想明目張膽地給他找麻煩。 不過,一碗面居然不夠他們吃。 現在咸魚也沒有了,想了想,寫了個單子讓人去買點調料。 普通的調料他們這就有,只是其中幾味,現在還在被當成草藥在使用,需要去藥鋪購買,比如可以當作辣椒的茱萸等。 等將調料弄好,又重新給這些少年一人煮了小半碗面。 淋上醬料。 味道竟然也不錯。 莫少珩想著,烏衣巷現在已經有了雪糕鋪子,包子鋪子,正好添加一家面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