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玄 第161節
糧種送到之后,豐地涼地先后派人來取。 比起豐地人的滿臉喜意,涼地人顯然沒多大勁頭。比起種田,他們更喜歡打仗。無奈公田不能荒廢,只能分出一部分人輪番下地。 比起往年,今年的情況已經好了許多。 有新農具,還有大批奴隸,更多涼地人解放出來,不用每天困在田間,大可以策馬草原,四處搜尋狄戎部落。運氣好地話,或許能找到漏網之魚。 對于屬民的狀況,縣大夫洛弓沒有糾正,也沒辦法糾正。 無論男女老少,聽到種田滿臉愁容,遇到打仗精神煥發,從內到外的熱愛武力,天生的戰斗狂人,神仙來了也沒轍。 豐地就要好上許多。在縣大夫紀高的帶領下,春耕有條不紊進行。用西都城送來的種子育出新苗,再由邑大夫分發,事情進行得相當順利。有經驗的老農守在田間,看到粟苗的生長情況,都斷言今歲將是豐年。 “急!” 依照慣例,春耕祭祀持續整整一個月。 三地的巫親自守著祭臺,確保臺上的火焰不熄滅。 夜間遇到小雨,火仍不滅,巫大喜,圍著祭臺騰挪跳躍,卜出大吉。 屬民們送來新打的獵物,鮮紅的血潑灑在祭臺四周。巫將手指插入碗里,蘸血涂抹屬民額頭,向上天祈求豐年。 祭祀結束后,犧牲分給屬民。 大塊的rou煮進鍋里,rou湯上漂浮著血沫,沒有撒鹽,也沒有任何調料,煮熟的rou有些腥。屬民們全不在意,煮熟的rou在手中傳遞,用匕首割下一片,送到嘴里大嚼,臉上都是喜意。能吃到用過的犧牲是福氣,沒人會在乎味道。 自從郅玄徹底接掌三地,屬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完全是大變模樣。 現如今,三地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能一日兩餐,餐餐吃飽。少數人家境窘迫,也能做到一日一餐,再沒有餓死人的情況發生。 郅玄登上國君位,很久沒到封地,縣大夫和大小官吏仍是兢兢業業執行郅玄留下的計劃,遵守他當初制定的規則條令,不敢有絲毫馬虎。 郅地新城愈發熱鬧繁華,每日開城門,等候入城的隊伍絡繹不絕。城內商坊三次擴建,貨物的數量和種類遠朝別地,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貿易集散地。 郅玄建城的初衷確有為商業考慮,卻沒想到會發展到今日規模。 郅地新城整潔干凈,城內規劃布局獨樹一幟,各項條令日漸成熟,官吏廉潔奉公,能保證交易雙方的利益。從現實意義上講,已經超越同時代的所有城市。 哪怕郅玄沒有規劃,伴隨著人氣聚集,新城也會加速發展,成為邊地商貿中心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鑒于往來隊伍增多,新修的道路上總是車馬不絕,冶煉坊和工坊陸續搬遷,選址在離城更遠的地方。如此一來,既能擴大生產規模也方便護衛巡視,能杜絕窺探,最大程度上保守秘密。 郅玄本打算將丁豹調往草原新城,奈何郅地發展迅猛,事務繁雜,實在離不開他。綜合考量之后,唯有暫時打消主意,讓他繼續留在縣大夫的位置上。 官職雖然沒變,丁豹手中的職權卻倍數增加。 現如今,他一手掌握郅地的商坊和工坊,跺一跺腳就能讓往來邊地的商人抖上三抖,邊地氏族都要給他幾分薄面。 換成三年前,沒人想到丁豹會有今天,連他自己都不敢想。 他身為氏族旁支,不得家族重視,只能依附嫡支生存,難有出頭之日。不想情況巨變,跟隨在郅玄身邊,受到郅玄重用,丁豹的地位實現跨越,家族族長都不能比。 窮人乍富,炫耀是常態。丁豹卻很好地約束自己,沒有給任何人留下把柄。 凡是刺探收買的勢力都被他牢記下來,不過分的予以警告,三番兩次不知進退的直接動手,揮刀砍斷伸進郅地的爪子。流血才能讓這些人知道痛,才知道爪子不能伸,伸出來就要被剁掉。 士為知己者死。 當初隨郅玄就封的下大夫不能說人人位高權重,只要有真才實干都能做出一番事業。丁豹和同僚一樣,對郅玄的信任提拔感激非常,凡郅玄用得到,必為其效死。 想收買丁豹等人,誘使他們損害郅玄利益,實在是打錯了算盤。即使是家族來人,照樣被當面堵回去。 其中一名下大夫做得更絕,直接拔刀砍人,前來游說的同族兄弟差點被當場砍死。捂著傷口逃上馬車,狼狽的樣子有目共睹。 “君上待我恩重,諸多信任,如蒙騙君上實屬狼心狗肺,無恥之尤!不思恩不重義,何能立足天地!” 此事過后,下大夫同家族決裂。以家族為本的時代,這近乎是取死之道。其家族也如此認為,斷定他將自絕于氏族。 不想事情未如預料發展,一道旨意將他送去草原新城,手握大片封地和國君賞賜,直接脫離家族另立家門。 家族做得絕,這名下大夫更絕。 他不只不要家族的氏,甚至連姓都不要了。到草原后,他以封地為氏,以母族為姓,和家族徹底割裂,從今往后再無半分干系。 這樣的做法簡直驚世駭俗。 以往只有家族逐人,哪聽說過氏族成員主動舍棄家族。下大夫偏偏做了,還做得干脆利落,沒有半分拖泥帶水。 事情傳出去,基本是毀譽參半。 有人稱贊他忠心耿耿不負國君;也有人指責他背棄家族,挑釁氏族規則。 流言不只局限在邊地,還傳到草原。 作為當事人,下大夫全不放在心上,只道:“能報君恩,吾萬死不辭!” 被罵幾句又不會少塊rou,完全是不痛不癢。他不入朝也很少去西都城,常年留在草原,流言傳得再廣也影響不到他分毫。 背刺污蔑他的人,愛說什么就去說。 按照君上的話講,就樂意見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郅玄的名聲兩極分化,他手下的人也沒好多少。凡是吃過虧的人都在背后咬牙,卻著實被收拾得害怕,再惱怒也不敢輕舉妄動。 郅玄有意攻打東梁國,丁豹等人得知消息,陸續行動起來。 他們不去想郅玄發動國戰的原因和后果,只知道君上要戰,他們就要竭盡所能,為君上準備好需要的一切。 在這種情況下,郅地和草原上的工坊日夜不休,爐火始終不滅。匠人們分成三批,輪番在工坊內揮汗如雨。 丁豹沒和草原上的同僚通信,對彼此的計劃卻能猜出一二。 不想被對方比下去,丁豹暫時放下商坊,下大力氣督促工坊,終于先玄城一步冶煉出鐵料,制作出合適的輪軸,用于組裝攻城器械。 陶老身在草原,郅地仍不缺大匠。 眾人集思廣益,按照郅玄的要求設計出樓車。 顧名思義,樓車整體呈塔狀,高達六米,寬過兩米。下方裝有兩排車輪,前方以牛馬拖拽,赫然是一座移動堡壘。 匠人們試制過兩次,樓車本身沒有問題,內里可藏兵,堅硬的木墻足能攔截飛來的箭矢。在墻面涂一層特殊的漆料還能防御火攻,稱得上神兵利器。 唯一的難題是下方的輪子。 輪軸不夠牢固,前行一段距離就會垮塌。車輪碎裂飛出,整個車身發生傾倒。別說將士兵送上城頭,連靠近都做不到。 若是縮小樓車體積,匠人們又不情愿??催^成品的丁豹等人也是一樣。 好在冶煉坊很快煉出合適的鐵料,重制的輪軸和車軸足夠牢固,能輕松負擔車身的重量。 “先上五十人?!?/br> 確定樓車不會垮塌,丁豹下令甲士和卒伍登車。謹慎起見,先上五十人,其后逐漸增加,直至達到承載極限。 “拉車的牛馬需要重選?!币卮蠓螂S丁豹一同觀看實驗,見人數增加到一百,前方的牛馬變得吃力,向丁豹建議道。 丁豹點點頭,很快安排下去。 考慮到攻城戰的要求,他下令將馬匹換掉,全部換成力量更強的健牛。 這些都是野牛馴化,體型大得驚人,力量也是極強。如果不拉車,還可以用它們沖陣,殺傷力非同一般。 樓車之外,匠人們還做出拋石器和攻城錘。 拋石器本就存在,凡是參與過國戰的氏族都不陌生。 匠人們做出的成品卻大有不同,比起常見的種類,這種拋石器更為牢固,體積也更大。每投擲一次需要三人cao控,兩人將石頭滾入兜網,另一人掄錘敲下機關。 呼嘯聲中,磨盤大的石頭飛出,距離超過五百米。遇到防守嚴密的城池,只要有足夠多的拋石器,就可以壓制城頭弓兵,為攻城士兵提供更多防護。 攻城錘更加奪人眼球。 匠人們從大車上獲得啟發,制作出長達二十米的車身。車上立起三角形木架,架下懸掛巨木。巨木一頭削尖,由十多人拉拽,能輕松鑿穿城門,還能砸塌矮一些的土墻。 在研發武器的過程中,匠人們不斷點亮科技樹,好的點子一個接一個,關鍵是再奇葩的東西,他們也能做得出來。不能說全部實用,一半用到戰場上就能發揮極大的威力,足能打得敵人丟盔棄甲。 丁豹將成果上稟郅玄,郅玄立即下達旨意,中大夫句炎奔赴郅地,代為驗收成果。 句炎和丁豹都是實干之人,見面后沒有多言,直接前往試驗場地。 “都在這里?!倍”蚓溲捉榻B之后,下令卒伍進行演示。 看到場內一尊尊龐然大物,耳聞巨石呼嘯的聲響,句炎雙手握住車欄,抑制不住心中激動。 他上過戰場,清楚這些武器將發揮何等威力。 想到戰爭開啟之后的場景,哪怕身為敵人,句炎都不免同情東梁國,為其灑幾滴鱷魚的眼淚。 惹誰不好要惹君上,洗凈脖子等挨宰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親眼見證攻城器械的威力,中大夫句炎立即給郅玄送信。 為節省時間,句炎未派騎士,直接放飛信鴿。短短兩行字寫在絹上,無贅言冗繁,一言直指要點,讓郅玄清楚掌握樓車等武器的威力。 彼時,郅玄已返回西都城,安頓不到三日就接到句炎來信。 了解情況之后,郅玄立即下旨,調動郅、豐、涼三地人力物力,全力打造攻城器械,用來裝備新軍。 “營外擇地,避人演練?!?/br> 神兵利器在手還要會用。 新軍建成至今,尚未經歷過大戰。和狄戎的戰斗不值得一提。不說戰爭規模,草原部落的武器裝備和戰斗力,同小諸侯國都不能同日而語,何況是東梁這樣的大國。 和東梁國的戰爭將是新軍第一場大戰,也會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對抗。 郅玄從不低估對手,哪怕自己手中抓著好牌也不會驕傲自得。 在戰爭沒有打響之前,他會提起十二萬分精神,確保方方面面考慮周全,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在回信中,郅玄寫明對新軍的安排,要求句炎暫時留在郅地,他后續會從草原調人,將羊琦等人安排到新軍。 人才不能閑置不用,否則就是浪費。 羊琦等人出身大氏族,才具國人,又有一身抱負,無論在西都城還是玄城皆有目共睹。玄城已經竣工,各項事務走上正軌,周圍也不見戎人部落,城內無需太多人手。他們留在該處,除了經營封地基本無事可做。封地有屬官,這些氏族青年更多在空耗時間,不如回來獲取戰功。 其次,讓氏族青年加入新軍也是郅玄對朝堂釋放信號。 在對東梁國開戰一事上,氏族們堅定同他站在一起。無論出于什么理由,郅玄都會投桃報李,讓粟虎等人知道,只要雙方合作愉快,他有能力給大家好處,而且是相當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