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玄 第127節
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不容半點馬虎。 翻開西都城送來的竹簡,郅玄提筆認真批閱,有意向國內氏族展示新打造的農具,以期能大范圍推廣,助力更大范圍的開荒種植。 當然,農具不白給,必須用錢糧交換。 之前有過水車交易,對彼此的行事方法已經熟悉,通俗點講就是能把到脈,郅玄相信這筆生意不會錯,只要有眼光的氏族都會樂意交錢。 不過農具生意僅限西原國內,暫時無意對外開放,趙顥也不行。 不是郅玄冷心冷肺,而是大環境如此。除非是在人王的組織下推廣,否則各諸侯國都是敝帚自珍,不會輕易泄露能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 對于本國氏族,郅玄樂意帶飛。君權和臣權的矛盾固然存在,好歹總體利益一致,都希望西原國能發展壯大碾壓別國。 即使未來的某一天,自己和氏族的矛盾無法調和,真刀真槍打起來,只要國家足夠強,卿大夫們都能一挑多,西原國依舊能安全無虞。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漢末,各方諸侯拼得你死我活,動不動就腦漿子飛濺,周邊蠻夷照樣不敢輕舉妄動。誰敢向中原瞄一眼,分出一支兵馬就能剁你腦袋。 郅玄的目標就是強盛西原國。 自他登上國君位,所思所想和行事準則都在發生改變。 身為國君,他和氏族天然對立,君權臣權此消彼長,很難保持一致。以目前的政治形態,想要國家強盛,氏族又必須壯大。 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力削弱國內氏族,郅玄的確能做到??赡菢右粊?,西原國也就離破滅不遠了。 十分矛盾,卻又無比現實。 歷史證明這種政治制度必然被淘汰,但絕不是現在。 還是那句話,步子邁太大容易扯到胯,刀耕火種的時代,講究和平博愛不是腦抽嗎? 郅玄忙著處理政務,為春耕進行規劃,殊不知因野果和猴兒酒的出現,關于他的神異又一次傳得沸沸揚揚。 史官聽聞消息,聯袂向他求證。 郅玄手中拿著刀筆,看向正襟危坐表情嚴肅的史官,滿臉都是愕然。 “傳開了?” “然?!笔饭兕h首,“敢問君上,果酒確為林中所得?” “這倒是不假?!臂ば櫭?。 史官不管郅玄如何想,見他沒有否認,當即提筆刻下一行字:君獵惡獸,言樹中藏酒,命取之。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史官離開后,郅玄獨坐書房,面對攤開的竹簡,遲遲無法落筆。 沉吟良久,郅玄嘆息一聲,實在沒心思繼續處理政務,決定不和自己為難。 他看過史官的記載,字字句句屬實,沒有任何夸大,卻怎么想都不對勁。又不能讓史官更改,只能拋到一邊,放棄和自己較勁。 至于后世人會如何想,會不會懷疑這些史料是胡說八道,反正他又活不了那么久,隨他去吧。 “來人!” 對著政務心煩意亂,郅玄決定出城走一走,或許心情能更好一些。昨日在密林收獲頗豐,再探查一番,說不定能有更多發現。 府令親自點派人手,為防再有意外,隊伍中聚集兩百甲士,個個腰大十圍,鋼澆鐵鑄一般。 甲士們集合在府前,全都背負長弓,腰懸寶劍,手持長戟,看上去就殺氣騰騰。 有這些甲士隨行,郅玄壓根不用為安全擔憂。再遇到猴群一類的危險,兩百人結陣,徒手都能撕碎目標,強行蹚出一條路來。 甲士之后是五百卒伍,擅長射箭和劍擊。其中有二十多人是獵戶,最擅長搜尋和獵殺。有這些人負責探路,一旦發現危險,立即會發出警報。 隊伍中的奴隸也是認真篩選,身體強壯是其一,關鍵是膽大心細,不會像之前隨行的那些一樣,遇到猴群襲擊,不說保護君上,自己率先腿軟。 隊伍集結完畢,郅玄登上戰車。 車廂內裝備齊全,除了暖手爐和熱水,還有巫醫和桑醫配制的藥粉藥丸,全都裝在縫制的布袋里,以布料和系繩的顏色區分,很好進行鑒別。 隊伍從國君府出發,穿過氏族坊所在的長街,先后經過國人坊和庶人坊,街道兩側逐漸變得熱鬧。 推開車窗。能看到穿著麻衣和獸皮的行人。 不同于氏族和國人,庶人大多穿著短袍,主要為行動方便,袍襖下擺長至臀部,再長一些也只能蓋過半個大腿。 由于郅玄大批量搜集毛線,組織人手編織毛衣毛褲,西原國氏族和甲士逐漸習慣輕便保暖的衣物,使得獸皮需求量銳減,價格也開始走低。只是價格再低也低得有限,庶人想要穿上獸皮制成的衣褲并非易事。 走在街上這些人,無論出自西原國還是北安國,只要身上穿著獸皮,家境不能說優越,至少家中有余糧,能支撐他們換來一身保暖的衣物。 看到郅玄的車駕經過,道路兩側的行人紛紛停下腳步,在原地行禮,目送隊伍離開。 一支商隊剛剛入城,在一名卒伍的帶領下去往商坊,恰好遇到郅玄的隊伍。 “是西原侯?”商隊領隊年過而立,身強體壯,個頭卻不高。長相憨厚,逢人見面三分笑,樣子十分可親,很容易消除旁人的戒心。 卒伍沒少遇見有心機的商人,可謂見多識廣,卻還是被對方打探出不少城內的消息。 聽領隊詢問,卒伍看向前方行來的戰車,十分自豪地說道:“正是君上!” 領隊笑著點頭,當即翻身下馬,命令隊伍退到路旁。 車駕經過時,郅玄似有所覺,推開車窗,恰好看到路旁的商隊。 領隊正打量面前的隊伍,察覺到落在身上的目光,沒有看過去,而是迅速低下頭,仿佛意識到自己行為不妥。 等到隊伍走遠,領隊抬頭看向城門方向,盯了足足五秒才收回目光,臉上掛起笑容,請卒伍繼續帶路。 出城后,郅玄心中始終不安,喚來一名隨行的侍人,命其馬上回城,去見掌管商坊的下大夫。 “持我手令,命其派人盯著這支商隊?!?/br> 顥城商坊暫時由兩國共管,等到玄城竣工,西原國的人就會撤出,將商坊全部交給趙顥家臣。 婚禮期間情況特殊,往來祝賀的隊伍絡繹不絕,不想造成混亂,商坊和行人坊均設置兩名下大夫。 郅玄讓侍人去見的,正是負責商坊的西原國下大夫。 侍人領命而去,郅玄壓下心頭疑慮,靠在車廂內閉目養神。大概是昨夜的夢讓他神經緊張,但城內抓出探子是無可爭議的事實。這種情況下,寧可白忙一場也好過疏忽大意。如果讓心懷叵測之人混入城內,肯定會帶來無盡的麻煩。 探路的卒伍策馬前行,先一步進到林中。 經過昨日,通往林中的小路已被拓寬,沿途殘留壓斷的樹枝灌木,還有在寒風中凍結的腳印。 隊伍停在密林前,郅玄走下戰車,換乘戰馬。 探路的卒伍返回稟報,從此處前往熱泉,沿途未發現任何異常,也沒有猴群歸來的跡象。倒是發現幾只野兔,還有一群禽鳥。禽鳥羽毛十分鮮艷,可惜速度太快沒能抓到。 看到卒伍的樣子,郅玄禁不住有些頭疼。 在封地時,他命人搜集禽類主要是為養殖。不想事情傳出去就變了味道,世人誤以為他喜好羽色艷麗的禽鳥。 這次祝賀婚禮的使臣隊伍中,有部分專門送來珍禽,都是羽色鮮艷極難捕捉。 對于這種誤會,郅玄想要解釋,又不知從哪里開口。何況消息都是口口相傳,難保他的解釋不會被扭曲,和他的本意背道而馳。 思來想去,郅玄只能放棄解釋的念頭。 喜愛珍禽也不算大事,只要不像南幽侯一樣搞出獸園,于他本人并無妨礙。 只可惜他放心得太早。 他固然沒建獸園,卻組織建立大批養殖場,還帶著氏族們一起建。本國人知曉內中緣由,明白國君是為豐富大家的餐桌,其他諸侯國卻不知情。 如今西原國內的養殖業發展到相當規模,大大小小氏族封地內陸續建起養殖場,本國人歡喜雀躍,落在別國人眼中就是上行下效,西原侯帶著國內氏族一同搜集珍禽,驕奢yin逸。偏偏西原國人盲目崇拜國君,沒有出聲勸阻,反而集體縱容。 現如今,對于西原國,眾人的印象還是四大諸侯國之一。大國國君都以為郅玄年輕,國內氏族就足夠牽扯他的精力,縱然有諸多神異傳聞也不足為懼。 這給了郅玄更為寬松的發展環境。 等國君們真正和他打過交道,意識到情況不太對,想要聯手遏制西原國,時間早已經來不及了。 郅玄策馬走入林間,果然如卒伍所言,一路暢通,未遇到任何阻礙。 前方白霧彌漫,意味著距離熱泉不遠。 郅玄揮動韁繩,戰馬嘶鳴一聲,撒開四蹄加快速度。 沒有了猴群,熱泉周圍顯得分外寂靜,白霧氤氳在水面,覆蓋水邊的郁郁蔥蔥。翠綠披掛瑩白,縹縹緲緲,如夢似幻。 郅玄翻身下馬,牽著韁繩走到水邊。 泉中的血色已經消失,伴隨著泉眼汩汩,泉水重新變得清澈。 讓郅玄感到意外的是,水中的魚群竟然集體消失,不見蹤影。他重新確認過柵欄,的確是昨天立下,沒有移動位置。 “奇怪?!?/br> 為進一步確認,郅玄抓起一塊石頭丟進水里。 咚地一聲,石頭落入泉底,水面掀起大片波紋。等到波紋平復,魚群依舊沒有出現,一條都沒有。 “去了哪里?” 郅玄百思不得其解。 唯一的可能是水下有暗道,魚群順著暗道游走??上Р恢露嗌?,暫時無法確認。只能擱置下來,等以后再說。 眾人看著郅玄走近熱泉,又目睹他一系列動作,不免心中疑惑,但郅玄沒有出聲,始終無一人開口詢問,全都快速散開,守在熱泉四周,堅守護衛職責。 郅玄繞泉水走過一圈,用腳步測量熱泉的范圍,心中有了大概。再看熱泉四周,陸續選定幾處適合搭建溫室的地點。具體如何規劃,他一人無法cao作,還需找來經驗豐富的農人才好進一步實行。 其中一處地點臨近兩處泉眼,生長著一串串紫黑色的野葡萄。這些野葡萄顆粒很小,味道有些酸,屬于土生土長,和后來傳入的葡萄屬于不同種類。 野葡萄一般六月成熟,月余就會枯萎,不應該在冬季出現。之所以能在林中生長,寒風中仍不衰敗,全仗這些熱泉。 縱然品種不同,釀酒應該無礙。 郅玄托著下巴,決定嘗試一下。反正不耗費本錢,萬一成功了,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野葡萄大片生長,奴隸們奉命采摘,很快裝滿十多只藤筐。 野葡萄藤下伴生大量紅色的漿果,在野猴儲存果子的樹洞中發現不少,應該可以食用,也被采摘下來,一層層碼放到藤筐里。 沿著野葡萄林向前走,延伸出大片灌木。灌木后是一棵棵筆直的喬木,樹干高達二十多米,枝繁葉茂。樹下殘留積雪,雪中散落許多刺球,球內大多空空如也,個別包裹著碎裂的板栗。 昨天時間匆忙,眾人一心搜尋藏酒的樹洞,未能在林中細查。今日再看,熱泉邊的資源極為豐富,即使不建溫室,僅靠天生地養,一樣能讓郅玄賺得盆滿缽滿。 “空有寶山不知用?!毕肫鹗刂芰謪s差點餓死,還要頭鐵南下的狄戎部落,郅玄如是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