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8)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首輔大人的童養媳、帶著反派老公過好日子[穿書]、這也太快樂了叭!、玫瑰債(高H1v1)、驚世天下:獨寵小神后、我開古董店那些年、重生八零團寵小福包、絕地求生之最強吃雞軍團、冷王獨寵:廢材棄女要逆天、萌寶V5:總裁爹地耍流氓
雖然皇帝不舍得責罰沅池卿,但一頓罵也是少不了的。 受了委屈后沅池卿立刻就跑去找喬植訴苦。 喬植將自己之前勸說對方的話拿出來重新說了一遍,這次沅池卿沒在像上次那樣甩袖離開,而是將他的話真正聽了進去。 喬植,你最好了。離開前沅池卿說了這么一句話。 沅池卿從來沒有說過這么rou麻的話,但他心里確實是這樣想的。 在被皇帝責罵后所有人都在責備他行事不注意分寸,就連向來寵愛自己的母后也說他確實做得不對。 可喬植是不一樣的,他會聽別人說出自己的委屈,還會安慰他不要難過,甚至會給他提出建議。 沅池卿覺得世界上再也沒用第二個向喬植這樣好的人了。 叮咚,好感度加20,當前好感度50%,請宿主再接再厲。 喬植沒想到前期沅池卿好感度這么容易漲。 邊境連連戰敗,從遠處趕來的入侵者占著人多的優勢讓他們的將士吃足了苦頭,明明占據地勢上的優勢,關外的士兵士氣還是一度低迷。 安王親自上了一封折子,將其中利弊說的十分清楚。 只要皇帝躲在后方不出現在危險地方,能老老實實當吉祥物,基本不會出什么太大的問題。 至于朝廷上的事情,這不還有剛過十三歲生辰的太子在嗎,加上旁邊有一眾大臣在旁輔佐,能出什么事情? 這樣既能鼓舞士氣又沒什么弊端的事皇帝自然也心動。 御駕親征的事情最終還是定下了。 皇帝不放心太子一個人在京城,特意囑咐安王多多幫襯太子。 這次離開安王本來打算一道跟去,卻在聽到皇帝的話后心思一轉,將這件事情答應了下來。 比起跟著去邊關給皇帝挖坑,待在京城反而能得到更多他想要的東西。 比如權勢。 先帝將安王早早丟去窮苦封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知道他心思重。 像安王這種陰狠毒辣的人在什么地方都是一顆隱形炸|彈,奈何當今圣上揣著明白當糊涂,最終害人又害己。 第43章 忠心耿耿的伴讀四 皇帝離京當日突然下了一場大雨。 按照規定去送皇帝一行人離開的沅池卿沒帶雨具, 被迫淋了一身雨匆匆趕回來,回來的當晚就發起了高燒。 這也給了安王可乘之機,他借口太子身體不適為由獨攬朝政, 可再怎么說皇帝還活著,京城中也有不少支持小太子的大臣,安王再怎么有野心也不敢做的太過分,表面功夫做的十分好看。 安王將喬植對沅池卿的照顧看在眼里,雖然沒說什么, 但卻一直想著怎么將喬植送出宮,免得后續計劃出了什么問題。 離京前皇帝就將封喬植為郡王的圣旨發下來了,而準許他在宮中住下的承諾雖然沒寫在圣旨中, 但也確實是口諭。 可若是有心人故意曲解,那又是另一種情況了。 安王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將太子身邊可信之人送走,他以為這樣就能架空對方。 這段時間不少大臣都被查出貪污的事情革職查辦,但別人眼睛又不瞎, 自然能看出其中大多都是反對安王的大臣。 皇帝離開前就將朝中事情交給太子處理,也說過讓安王輔助的事情。 如今太子身體抱恙無心政事,安王一手cao辦自然也是符合旨意。 這讓別的大臣找不出理由說安王想謀權篡位。 安王有外敵的幫助, 在朝中愈發如魚得水, 等到沅池卿養好風寒上朝時風向已經變了大半。 在安王使出各種手段后已經得到朝中一半大臣的支持, 喬植離開皇宮的事情重要被搬出來說。 太子殿下,臣以為一個外性男子住在宮中著實不妥, 當初皇上讓郡王住在宮里也是因為郡王府沒修好,如今宮外郡王府已經修繕好,郡王殿下也得回自己該回的地方了。安王這話凈是鉆著漏洞說的。 當初皇帝為了讓喬植有光明正大留在宮里,確實是以郡王府沒修好為借口。 本來按照這個速度郡王府起碼還有三四個月才能竣工,但在安王插手下竣工的速度快了好幾倍。 剛下早朝就被討厭的人擋著說了這樣一通話, 脾氣再好的人估計都會生氣,更何況還是驕縱肆意的沅池卿。 皇叔不要忘了,父皇還活著,只要本宮想,什么時候都能送封書信出去。沅池卿的話讓安王臉色一變,一直掛在臉上的笑終于變為陰沉。 沅池卿口中的書信自然是告發安王的書信。 當初父皇說過讓喬植在宮里住著,若是皇叔不放心,我讓他搬去東宮住。如果沒用別的事情,本宮就離開了?;实垭x開的這段日子沅池卿成長了不少,遇到事情也不會一直被動的被人欺負。 安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明明想的是將喬植和太子分開,卻不料反而將這兩人湊到一起了。 太子殿下說得對。但他沒辦法,只能憋屈地忍下這口氣。 見他吃癟沅池卿也沒什么高興的感覺,皺著眉回了東宮,順便派人去通知喬植收拾東西搬過來住。 喬植到的時候剛好聽見里面摔東西的聲音,他看了眼站在外面瑟瑟發抖的宮人,明白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你們下去吧。喬植朝守在外面的宮人說。 站在外面的太監宮女見了他像是見到救星似的雙眼放光,聽到這話想也沒想就照著做。 殿門關得嚴嚴實實,除了偶爾發出的聲音外旁人完全不清楚里面發生了什么事情。 看來沅池卿生氣歸生氣,但也知道要避嫌。 怎么生這么大火?所有人離開后喬植打開殿門,語氣很是無奈,他說:才剛病好就生氣,不怕再生??? 沅池卿剛想罵是誰這么不長眼睛敢開門就聽到喬植的聲音。 怎么突然想起讓我搬到東宮來?喬植狀似好奇地問了句。 接到沅池卿派來的人吩咐后喬植什么都沒問,他讓常青收拾東西,自己先過來問問發生了什么事情。 說到這個沅池卿又是一陣氣憤。 這個安王真是膽大,居然趁著父皇離京的空擋拉攏一半大臣站在他那里,我就說他不是什么好人,可之前沒人相信我!說著說著沅池卿也委屈上了,他還讓我把你送到宮外郡王府上住。說得倒是好聽,實際上就是想架空我。 其實沅池卿什么都知道,之前只是不愿意說傷了皇帝的心罷了。 可安王現在所作所為和亂臣賊子確實沒有任何區別。 和這種人生氣不值得,太子殿下現在最該做的就是穩住另外一半大臣的心。喬植的聲音十分鎮定,他笑著對沅池卿說:這樣即便安王真想做什么謀權篡位的事情,也得提前先掂量掂量這另一半大臣。 說的容易,可這些怎么可能這么快做到?沅池卿臉上發苦,他突然看著喬植,問:喬植,你知道我要怎么做才能將另一半大臣的心拉攏過來嗎? 太子殿下什么都不用做,另一半大臣本來就是忠心皇室的大臣。只要您不做出什么特別讓人失望的事,他們不會放棄您去投靠安王的。喬植出聲安撫對方。 他的話讓沅池卿瞬間平靜下來。 喬植,你真好。胸口的憋悶之氣消散,沅池卿臉上的笑又回來了。 喬植笑而不語。 在皇宮長大的人再怎么單純都不是傻子,沅池卿也知道分寸,除了少數兩邊倒的墻頭草外,朝中局勢就這樣一分為二。 這種情況很讓人覺得難以理解。 也不知道安王對這些被拉攏過去的大臣說了什么,才讓那些人甘愿冒著殺頭的罪名站在他那邊。 在喬植看來,皇帝還沒死朝中大臣就敢站隊的做法十分不明智。 轉眼一個月時間就這樣過去,按照時間算皇帝御駕親征的隊伍大概到了邊關地區。 最近連著好幾次傳來的都是捷報,看起來真的像是皇帝御駕親征起到了作用。 但沒人知道這是一個假象,這些勝利不過是安王勾結外敵設下的圈套。 先用幾次勝利讓皇帝相信御駕親征真的管用,從而放棄短時間內回來的想法,給他創造出機會攬權。 最讓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三個月后的一天突然從外面傳來一封信。 在一次交戰中皇帝親自帶兵去追,本以為是一群殘兵敗將不成氣候,卻不料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騙局。 追到深山老林的時候一群聯軍將他們團團圍住,皇帝當場中了一箭,最終一群士兵護送著皇帝僥幸逃回,但也只剩下一口氣吊著才沒立馬就死掉。 眼瞧著皇帝駕崩也就是這兩天的事情。 依照現下的情況,將重傷的皇帝往京城送并不現實。 真要這樣做了,指不定對方連兩天時間都活不到。 皇帝病危的消息傳入京城,一時間人人自危起來。 誰也沒想到變故來的這么快,快到讓人都沒時間去反應。 按照常理這個時候肯定是太子出來穩住局面,但現在朝中局勢一分為二。 皇帝病危后一小批中間派大臣投到了安王陣營,太子這邊越發勢弱。 誰都害怕這趟渾水會流到自己家門口,京城權貴都是緊閉家門不站隊,他們打算等爭出個勝負來再投向像勝利的那方。 而百姓更不在意最后誰坐上皇位,說的明白點,他們只在意這場戰爭什么時候能結束,以及自己能不能吃飽飯。 沅池卿在得到消息后跑到喬植房間哭了一場,第二天就收拾好心情去跟安王那群不懷好意的人斗智斗勇。 他比喬植想象的要成長不少。 禮部那邊已經讓人準備新帝即位的衣服,他們必須在第二份信到的時候將一切準備好,這也才不至于在重要關頭手足無措。 第二封信快馬加鞭送往京城,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入宮中。 所有人都知道天要變了。 安王私下見了沅池卿一面,不知道兩人達成了什么協議,繼位的人是沅池卿,但安王卻得到了不小的權力。 對安王來說這是權益之計,皇帝死得太早,他并沒有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徹底站穩腳跟,現在的安王需要時間來漸豐羽翼,所以他才主動向沅池卿拋出橄欖枝。 沅池卿怎么可能不知道安王在想什么,但他和安王一樣,無法保證自己能在兩方博弈中得到勝利,所以同樣選擇了保持那岌岌可危的平衡。 喬植,你看這衣服好看嗎?穿著明黃色龍袍的精致少年回眸一笑,如畫般的眼睛中卻滿是迷茫。 就在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入宮中的第二天,他的母后就上吊自盡。 接到消息后沅池卿審問過皇后宮里的宮人,得到的回答卻是皇后和皇帝伉儷情深,皇帝死后皇后不想再獨活,這才選擇了下去陪皇帝。 但沅池卿在皇后宮里大嬤嬤口中聽到了不同的聲音,皇后出事前安王來過一次。 這件事和安王有關,沅池卿知道母后和皇帝的關系雖然比一般帝后要好,但也絕對不至于死也要在一起的程度。 沅池卿敢肯定的說皇后不可能舍得將他獨自留在這個地方,所以自盡殉情這件事肯定有問題。 這一點就算沅池卿沒在嬤嬤口中聽到也同樣有數,可偏偏他什么都做不了。 好看。喬植伸手幫他整理好身上的衣服,俯下身和他對視,笑著說:明天一過,你就是大祁國新皇帝。 聽到喬植的話沅池卿卻沒有絲毫的開心,他著看向喬植,神色黯淡的說:傀儡皇帝罷了,旁人不知道喬植還不知道嗎?這有什么好恭喜的?這句話更像在自言自語。 殿內捧著衣服頭飾的宮人撲通跪了一地,臉上慘白一片。 有些話聽到了不是件好事,在宮里活得越久他們越能明白。 第44章 忠心耿耿的伴讀五 你們都下去吧。沅池卿沒想過為難在宮里當差的宮人, 在他們撲通跪下的時候就了發話。 那些宮人都是因為家里條件不好才進的宮,宮女等到年紀到了就能離開皇宮。太監雖然不能離開,但卻能得到一筆不小的養老費用??扇羰撬懒嘶蛘叱隽耸裁词虑?, 那就什么都沒了。 聽到沅池卿的話后一眾宮人如釋重負的退下,將空間留給他們兩個人單獨相處。 殿下為什么這樣說?喬植手搭在沅池卿肩膀上,看著他一字一字說:您是大祁國的皇帝,他再怎么說也就是個臣子,如果開始殿下就沒了信心, 不就平白給人看了笑話嗎? 沅池卿似懂非懂的看著喬植。 從前嬌生慣養的小太子被迫成長,索然在外人他都會表現出一副無懈可擊的樣子,但他忍不住在喬植面前露出自己的軟弱的那一面。 殿下不要忘了誰才是名正言順的那一方。喬植說完就直起腰站直, 他要給對方思考的時間。 那喬植會幫我嗎?沅池卿像是意識到什么一樣,目光緊緊鎖定在喬植身上。 喬植臉上的笑依舊那樣干凈溫和,他說:只要有我能做的事情,殿下盡管吩咐。 這段劇情在他的預料之中。 聽說喬植的外祖父是戚老將軍?沅池卿狀似不經意一般提及。 聽到這里喬植了然, 今天這一出估計是早有預謀。 臣的外祖父確實是戚將軍,但他之前就卸甲歸田,早就不干涉朝中的事情。喬植如實將事情告訴沅池卿。 原主外祖父是個聰明人, 在唯一的獨女嫁人后怕連累親家, 即便皇帝沒讓他交出兵權也自己跑過去乖乖上交, 為了以絕后患朝廷里的事情連沾都不沾。 這個外祖父十分重視原主,在女婿一家出事后他立馬到喬家問原主要不要離開喬家到自己家住, 但原主被喬家人恐嚇的話嚇到,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面在喬家受到冷待后原主更是不好意思去找對方,這才會出現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即便戚老將軍現在看上去沒有任何實在權力,但實際上朝中七成武官都是從戚老將軍手底下出來的。 朝中站隊的人都是文官,武官大多還在觀望。 這些事情沅池卿都知道, 今天提起來也是想讓喬植給自己搭一條線。 如果能得到戚老將軍認可,那么即便安王得到全部文官的擁護也沒什么可害怕的。 畢竟雖然歷朝歷代重文輕武,但只要腦子不傻的人都知道真正掌握話語權的還是軍權。 喬植能幫我嗎?我想見戚老將軍一面。沅池卿聲音有些猶豫,他說:現在的局勢實在不能讓我安心,我想得到戚老將軍認可,你能幫我去問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