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書迷正在閱讀:回環【游戲向】、楚隊的神算外掛(穿越)、橙汁分你一半(1v1)、直上天堂、到站請送命、男朋友是買小魚干送的、治愈系婚寵、春夏之交(GL)、穿進漫畫后我拯救了男主、穿成炮灰的我拯救男主[娛樂圈]
果不其然,這位鴻臚寺傳信官給他和陳崇章各帶來了一頂帽子,這帽子是朝廷特制,有個極好聽的名字,一般人一生只能戴一次,它叫做“三枝九葉頂冠”。傳信官囑咐他們明天穿好貢士朝服,戴著三枝九葉頂,于凌晨四時到宮門集合,然后自有人引領他們拜見皇帝,又跟他們說了拜見皇帝的禮儀,并明言做完這一切之后,接下來就能聽到禮官宣讀今年的新科詔書了。 今年的科舉結果將在明天的朝會宣告天下。 送別鴻臚寺的傳信官,看著手中的三枝九葉頂,文靖安現在可以確定他那首詩起了作用,至少元景皇帝和那八位閱卷大臣沒有治他“猖獗之罪”,明天他也能參加傳臚日大朝會,他過關了。 他們這些貢士將在明□□會上變成真正的進士,獲得封建王朝最高、最正統的仕途出身(單指科舉,世襲罔替的天潢貴胄除外)。 現在懸念就變成明天的最終結果了,他落得個什么名次,陳崇章又會落得什么名次。 第二日凌晨,他們和新科貢士齊聚宮門,京城中四品以上官員,逗留在京城的三品以上的地方官,凡是有資格上朝的官員都要參加這個傳臚日的大朝會,其中包括了百官之首,中書省左右丞相。 茲事體大,又有朝會性質,這次活動的舉辦地就不是保和殿而變成了太和殿。 保和殿只是皇帝設宴冊典的地方,太和殿才是真正彰顯皇帝威儀、天子莊嚴的宮闕,是皇帝接受百官朝拜的地方,文靖安與眾人立在太和殿前廣場,由于天還沒有完全亮,他只能看到太和殿大致的輪廓,上是重檐廡殿頂,下有三層白玉階,筑臺而起,比周邊所有建筑都高出一截。 廣場兩邊和白玉階左右已經站滿了鴻臚寺的各種禮官,更外圍則是執刀佩甲的大內侍衛,隊列從廣場一直延伸到太和殿大門,從文靖安身后到太和殿內那個九五之尊的專屬龍椅的距離,就是這世上最難走的一段路,功名權力、富貴榮華、爾虞我詐、朝生暮死……每向前走一步,這些東西便會多出一分,有人半途而廢,有人自始至終,有人落入谷底,有人攀至高峰,有人名留千古,有人遺臭萬年。 文靖安摻雜在人群當中,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召喚。 天色從晦暗轉至將明未明,玉階上的紅衣禮官揮動手中的鞭子,鳴鞭三下以示肅靜,也意味著儀式正式開始。 最前邊的官員,那些三品、二品、一品大員在左右丞相的帶領下走上玉階進入太和殿,后面的正四品、從四品官員則沒有進殿資格,只能在玉階下的丹墀,左右兩邊的空地,品級山之前列隊靜候,組成了兩個工整有序的方隊。 等這些前輩大員分別站定,也就輪到文靖安這三百八十位新科貢士了。 由于現在除了元景帝和那八位閱卷大臣,還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科舉排名,因此也就無法論資排輩,鴻臚寺的禮官便讓他們以身高高低列隊,矮的一排在前邊,高的在后面,文靖安因此占了大便宜,他的身高無人能敵,光榮奪得第一,就像以前上學總能坐教室最前排。 在鴻臚寺卿的帶領下,文靖安隨著其他新科貢士進場了。 太和殿之中,文武百官位列兩旁,文靖安等人位列中間,由于文靖安在第一排第一位,他和第一排另外幾位矮矮的貢士一出道就站在了人生巔峰,因為他們左右兩邊正是大盛朝的左右丞相,他們和當朝丞相比肩而立了! 事實上,文靖安身旁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丞相嚴同,舊黨首領,大盛柱石。 也是嚴素光的祖父。 文靖安不能細看他的容貌,只能用眼角余光看到這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叟。 嚴同丞相抱著象牙笏板凝神立定,他對自己身旁這位小個子貢士并不在意,甚至今天整個朝會對他來說也不甚在意,因為這種事他經歷得太多了,他要想的事情也太多了,他的心思只有一小部分留在朝堂,其余部分留在大盛的六郡十九州。 文靖安將視線回正,正前方是三級龍紋階,上去之后是御案,御案之后是龍椅,龍椅前方往上,上方有匾額,不是什么“正大光明”,不是什么“建極綏猷”,而是寫著四個蒼勁有力的楷字——君主華夷! 左右有對聯。 帝命式于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 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 晨六時,天子御殿。 先由大內官主持百官進行朝拜皇帝之禮,三跪九叩,齊呼萬歲,禮畢,文靖安等新科貢士和百官皆起身,然后由禮部尚書出列,從大內官手中雙手接過詔書,由于不能背對皇帝,禮部尚書便持著詔書站在側面斜對文靖安等新科貢士,高唱道:“新科貢士聽旨——!” 文靖安等人再齊下跪,禮部尚書打開詔書,高聲讀了出來。 “奉天承命,為國求賢。欽命!賜一甲進士及第,賜二甲進士出身,賜三甲同進士出身,第一甲第一名——” “寧州凌世心!” 讀完之后他繼續重復:“第一甲第一名寧州凌世心,第一甲第一名寧州凌世心……” 如此高聲重復宣讀三遍,然后由鴻臚寺的禮官將隊伍中的寧州凌世心,也就是今科狀元領到隊伍的最前邊,在禮官的指示下,凌世心行三跪九叩大禮向元景帝謝恩,然后讓出正中位置,站在一旁等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