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書迷正在閱讀:回環【游戲向】、楚隊的神算外掛(穿越)、橙汁分你一半(1v1)、直上天堂、到站請送命、男朋友是買小魚干送的、治愈系婚寵、春夏之交(GL)、穿進漫畫后我拯救了男主、穿成炮灰的我拯救男主[娛樂圈]
這些小細節文靖安自然不會出錯,到了這一步,他的關注點在于自己能不能在總覆上表現一下,最后在學政大人面前爭取一下,看看是否有轉圜的余地,保自己一個院試案首,實現自己小三元的目標。 一大早由王所思和其他知縣帶隊,各縣學子來到府衙大門前,由胥吏打開專用的儀門,知縣、學官、廩保與眾考生便從這道儀門進入府衙,由專門的官員領著他們在府衙前堂集合。 集合完畢之后,學政官、知府、府學學官才依次入場。 既然總覆是象征性的覆試,那么王所思等陪考人員也不必退場,只需要退到前堂最后邊,不妨礙考試公正就行了。 出于院試高公平高公正的要求,文靖安等人需要上交之前兩次考試的浮票,學政官和一眾考官檢查核對上面的印章和名字與之前兩次考試的考卷是否對應,目的是確認最后參加總覆和前兩次頭場、提覆的考生是同一個人,杜絕冒名頂替的情況出現。 核對無誤之后,總覆才正式開始。 老規矩,要求考生默寫《圣諭廣訓》,另外再寫一首五言八韻詩。 到了這一關的考生不會再為這兩種題目感到為難,且都想著在學政和一眾考官面前表現自己才思敏捷,不出半個時辰,默寫和詩作便全部完成了。 按照常例,學政和考官們只需核對一下考生總覆的卷子與之前兩場考試的卷子是同一人所寫便會放行,然后宣布總覆結束,讓考生們回去等候發布總案,這次在臺案后的學政與一眾考官卻遲遲沒有說話,反而是在圍在一起談論著什么,似乎遇到了什么難題。 良久之后,學政官親自點了二十位考生的名字。 文靖安和陳崇章皆在其中,學政讓他們離開座位,直接走到臺案面前聽命。 只見學政官案前擺著二十份卷子,他舉起其中一份,對眾考生道:“這是你們方才寫的試帖詩,本官與諸位考官都不甚滿意,須知你們的文章詩作要送往京城供禮部查驗,有時陛下亦會閱覽,若將此等詩作送至御前,非但本官失職,你等生員之名亦是名不副實?!?/br> 言外之意就是你們寫得太爛了,要是上頭choucha答卷都沒有拿得出手的,到時候大家一鍋端。 說明因由之后,學政官才直入主題:“本官與諸位考官選了你們二十人,特準你們再作詩一首,這回五言也好,七言也罷,你等即興作詩,只要符合文題的,都算入總覆答卷當中?!?/br> 這就是加試了,其實正經的科舉場上也有這種加試的例子,像云州、蒙州這種地方,考生整體水平不如東南那些科舉大州,這些朝廷和皇帝都是心知肚明,但也不能差得太多了,要是送去帝京審閱的答卷都是童生水準,那就是學政官和當地學官不作為,若是被政敵趁機發起攻擊,那事情便可大可小。 所以學政為了保險起見,其他考官為了保住烏紗帽,提出加試也就無可厚非。 對這種加試王所思和宋教諭見怪不怪,在后頭討論道:“只加一首即興詩,這不是給靖安出頭的機會么?” 王所思道:“難說,他這些年專心科考,已沒有當年《端午》、《七夕》那般神作了,科舉與詩才正如魚跟熊掌,二者難以兼得啊?!?/br> 宋教諭不說話了,他也知其中的道理,現在只能看文靖安的造化了。 學政官說道:“既然要求你們作詩,那便以‘詩’為題再做一首詩吧?!?/br> 一旁的考官讓文靖安等人領回自己的總覆答卷,另一邊自有人將筆墨送到他們的手中。 于是二十名考生一手持卷,一手握筆,就站在學政和一眾考官面前,開始搔首踟躕起來。 文靖安這下就為難了,雖說這擺明了給他做文抄公的機會,但也得有東西可抄啊,這是科舉場,科舉場有什么好抄的?還限定了以“詩”為題,憑他前世那點詩詞存量,能寫《端午》和《七夕》已經是投機取巧到不能再投機取巧了,這也是他這些年絕對克制不做文抄公的原因,抄完了自己就該枯竭了,枯竭了就該露餡了! 正為難時,他身邊已經有人交卷了。 文靖安下意識抬眼看了一下,發現學政官也在看他,又是那種意味深長的眼神,仿佛在說:“本官知道你,聽說你以詩才聞名,莫要讓本官失望?!?/br> 文靖安:“……” 或許是他太過緊張,出現的幻覺,又叫過度緊張綜合征。 但不管如何,這首詩必定得寫。 “詩?與詩有關的詩?什么詩與詩有關?還要限定在元明清之后……” 文靖安心里快速思索著,現在誰給他一個搜索軟件,他信男文靖安愿以吃齋三年來換! 隨著交卷的人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緊張,在腦子里翻遍了也找不到跟詩有關的詩,再不行,那就只能走老路子寫五言八韻了,雖然這會讓他錯失了一次人前顯圣、揚名立萬的機會,但也總好過交白卷。 第86章 加試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當陳崇章也交卷于一旁佇立等候,全部的考生便只剩文靖安一人還仍未動筆。 后邊的王所思和宋教諭看得著急,近旁的陳崇章也往文靖安這邊投來焦急的目光,他知道文靖安必定是遇到了什么難處,可他不能開口詢問,只得默默忍著。 這時文靖安仍是一動不動,前邊的學政官和其他考官也都將目光焦聚在他身上,雖說學政官沒有明確加試時間,但如果時間拖得太長,或者其他考生全都交卷而只剩一人遲遲沒有完成,那這考生也是才竭智拙,沒什么錄取價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