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空口吃可以檢驗食材的新鮮,蘸上五辣醋,灌肺變得酸辣可口,微微回甜。羊肺脆爽,面糊鮮辣,這個醬汁配得簡直絕妙,簡直是點睛之筆! “客官,您的瓠羹好咯!”這時,店里伙計上了菜。 瓠羹上桌,瓠瓜綠,瘦rou片鮮,面湯上冒著熱氣,蕩著一層黃澄澄的油花,和綠瑩瑩的蔥花。 陸雨昭攪動起調羹,淺嘗一口,湯頭鮮燙,瓠子滑嫩,瘦rou片得很薄,是羊rou片。這是一碗清清爽爽的rou湯。 后世也拿瓠子做湯,多為素湯,譬如蝦皮瓠子湯、瓠子雞蛋湯等。也有加瘦rou的,大多為豬rou。 瓠羹陸雨昭要的小份,很快就著羹湯干完了灌肺。 嗯,清爽瓠羹與香辣灌肺,果然相配。 - 離開瓠羹店時,陸雨昭又折去小食攤,要了一份香辣灌肺帶走。 她說是要帶給顧昀嘗一嘗,腳步匆匆去鄭家餅店,“走走,也不知排到他們了沒?” “娘子,娘子!”陸雨昭聽到斜前方的高喊,是阿寬。 他在盤枝虬結的老柏樹下沖她揮手,背著樹影的地方,負手站著顧昀。 “這邊!”他的聲音很快被一陣鑼鼓聲淹沒。 陸雨昭快步走去,斜前方的寬闊長街上滿是人,最里邊傳來“啪嗒啪嗒”鞭子鞭打地面的聲音。探頭往里一瞧,街上一頭大鐵牛,有人拿鞭子敲打之,時不時冒出幾句似乎是“鞭牛迎春,豐收富稔”的吆喝唱吟。旁邊有人敲鑼打鼓,熱鬧勁兒十足。 大街兩旁,亦有攤販賣小玩意。 惟妙惟肖的小春牛圍在小牛欄兒里,春花彩帶五色飾之,還擺著各種各樣百戲小人兒。 這是在做什么? “鞭春牛,一種迎春儀式,作送寒促耕之意?!鳖欔浪坪蹩闯鏊囊苫蠛闷?。 陸雨昭這才了然,“有意思?!?/br> “給,羊脂韭餅?!鳖欔缽男浯锩鲆粋€油紙包,拋進她懷里,“我聽歲微說,你這會子功夫吃了一碗瓠羹,又要了香辣灌肺,還吃得下嗎?” 陸雨昭已經揭開了油紙包,咬了一大口韭餅。餅子還溫熱著,隔著油紙包都感受得到溫度和香氣。 她含糊傻笑,“嘿嘿?!?/br> 顧昀唇角輕漾,轉身朝前去,“走罷?!?/br> 陸雨昭埋頭啃餅,“早春的第一茬春韭,果然鮮嫩!爐子里現烤的,果然酥脆!”開心極了的語氣。 “留點肚子,回家去還有春盤吃?!鳖欔垒p笑。 第81章 咬焦與浮圓子 元宵煮(炸)湯圓 要問哪個節日最為盛大隆重, 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是春節,但一定會是元宵。正月十三始,上元放燈五日, 汴梁城內早早陷入全城狂歡的氛圍里。 顧宅上下個個亦是躁動興奮, 心心念念盼著上元夜的燈會。 燈會從冬至起便開始籌備, 正對宣德樓搭建山棚棚樓,用于放燈。沿御街兩廊下,表演歌舞百戲、奇能異術的云集,游人交織,仙樂人聲交映,十里不絕。 每天有舞隊來, 百戲班子去,各種活計不斷, 應接不暇。 前天顧家的守門護衛輪值休憩,去聽了說書先生講《五代史》, 昨日阿寬跟一眾仆從去看擊丸蹴鞠, 碰見個倒吃冷淘的憨貨,笑了一路?;貋磉€在笑, 笑給歲微聽,笑到陸雨昭顧昀跟前。 陸雨昭關注點清奇, “冷淘好吃嗎?” 阿寬被問住,“啊”了聲,“應當……應當不好吃的, 放了好久呢。嘩眾取寵的憨貨罷了!” “噗, 那明日去看看罷?!标懹暾讶滩蛔?。 元宵放燈代表著燈會的開始, 正月十三起, 一直到十七日方才結束。翌日正好是正月十五, 元宵當天。 元宵節吃元宵(或湯圓),在陸雨昭的認知里,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了。盡管在此時還沒有明確性的叫法。 但大差不差,時人稱之為“浮圓子”或“上燈圓子”。 一大早,陸雨昭被姚汐叫去煮浮圓子給家里人吃。 “我們揉些糯米粉,煮上燈圓子?!?/br> 大廚房里,姚汐正在揉面團。陸雨昭應了聲,系好襻膊過去幫忙。 廚娘們也打下手,有一位廚娘攪動大鍋,在做廚房里大伙兒早晨吃的伙食飯。 “我家鄉在上元節會做鹽豉湯吃,大伙兒都想吃,特意煮來吃。娘子們早上還未用膳吧?可愿嘗嘗?” 她快做好了,知道陸雨昭不嫌棄且時時好奇這些粗樸之食,下意識問她。 陸雨昭連忙點頭,“鹽豉湯?好啊?!?/br> 姚汐也應聲說好,“吃點墊吧肚子,浮圓子做好得須時候?!?/br> 這碗湯確實樸素簡單,不過加鹽加豆豉煮的雜rou湯,一把蔥花一把春韭,但在早晨稱心暖胃,就足夠了。 喝罷這一碗湯,陸雨昭和姚汐繼續投入揉面大營。 揉了面,等發酵好,團成小圓子扔進鍋里煮。 看著白胖的湯圓“撲通”、“撲通”下鍋,涌起熱氣騰騰的水汽,陸雨昭拿蓋子蓋上。 “只等最后出鍋了?!标懹暾岩詾榻Y束了,“多的留著下次吃?” “沒有多的?!币ο杂幸活D,“都煮了。剩下的一部分,煮了后做咬焦吃?!?/br> 咬焦?陸雨昭懵住了。 然而很快她就明白了—— 當姚汐熱了一鍋油,把煮好的糯米圓子一一下進去的時候。這不就是炸元宵炸湯圓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