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未來反派的后娘、在修羅場當萬人迷女配[快穿]、一人食、她超能打的[星際]、趁月色去見你、開局一頭奶牛[末世]、天師九零再就業、清穿魅寵熹妃、小作精拼命護住人設[娛樂圈]、渣夫也重生了
突然明白,那日在后花園馮霽安為何問她,是不是自己想來文會。 她自己想嫁人,他便來求她。 別的不說,他確實是一個周到的人。 說到離開譽王府,嫁人似乎是最合適的路子,可蘭畫曾捧出一顆真心對待一人,最后遍體鱗傷,現在的她就像受傷的小獸,想躲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舔舐傷口。 她自己支離破碎,沒有做好準備去接受另一個人。 她和馮霽安注定是有緣無分。 俸霽軒的正堂,王妃已經端坐著等她,蘭畫垂首行禮,抬起頭的時候,不經意發現王妃身后的屏風內,露出一角緋紅色的衣裙。 不用猜就知道,是蔣凌霜躲在后面,蘭畫收回目光,懶得管她在背后存什么心思。 王妃沒有寒暄,開門見山道:“畫畫,方才裕昌侯府遣了媒人來保你和馮世子的親事,我給回絕了?!?/br> 蘭畫一驚,美目圓瞪,“是么?” 她還在想用什么借口推拒,這下倒是省的費口舌,只是王妃的舉動令她匪夷所思,馮霽安家世才學都是一等一的好,王妃怎么會輕易回絕了呢? 瞥一眼屏風后露出的裙擺一角,她心里一沉,止不住扣緊了手心,難道還是因為...李勛? 見她震驚,王妃的聲音立刻變得柔軟,“我也是為你考慮,那馮世子并非良配,裕昌侯府聽著威名赫赫,實則禮教森嚴,女子進了后宅行走坐立都有繁復的教條要遵守,且那樣的大家族,人情復雜的緊,需得長袖善舞才能在里面立足,你雖一向行事守禮懂節,可王府畢竟人丁稀少,也沒有苛刻的規矩,你若嫁到那樣復雜的人家,必然是不適應的?!?/br> 裕昌侯府是名門貴族,最重禮節家教,正因如此,養出來的男子才有正人君子之風。 不過,一句話兩面說,王妃不想蘭畫嫁過去,當然竟撿反面的說,蘭畫也不戳破,順著她的話道:“畫畫謝娘娘的良苦用心?!?/br> 王妃抿了一口茶水,笑道:“你是我看著長大的孩子,我自然要為你考慮的,女子嫁了人若想在后宅過的舒坦,就得找李尚書這樣子的新貴,同樣是侯府,你若進了李家,保準比在王府還自由?!?/br> 繞了一圈果然回來了,發現躲躲藏藏的蔣凌霜,蘭畫多少有點心理準備,可親耳聽到李勛的名字,她后背還是止不住發抖。 “娘娘是建議,還是來通知我?” 王妃一愣,仿佛第一次見蘭畫用如此生硬的口氣和她說話,緩了緩才擠出一絲笑意道: “當然還是要先聽你的意見,你也知道,老王爺走的早,這諾大的王府本來人就少,等你和嫣兒嫁出去,就更沒人氣了,霜兒這孩子可憐,我想以后把她留在身邊,自己人知冷知熱的,總比外人貼心?!?/br> 瞄一眼蘭畫,見她一臉沉靜,王妃又道:“你是jiejie,就全當成全meimei們,也解了我的孤苦,這樣不枉我和王爺照顧你一場?!?/br> 王妃的話絲絲縷縷灌進耳中,蘭畫無動于衷的坐在椅子里,目光一點點變黯,聽話音,王妃應該是打算把蔣凌霜給江湛當側妃,如此蔣凌霜就可以永遠住在王府陪她了。 乍一聽,現在的蔣凌霜很像上一世的自己,想在江湛身邊討一個名分,在王府永永遠遠的住下去。 又一個飛蛾撲火。 雖說蔣凌霜背后有王妃撐腰,可王妃和江湛的母子情很淡,王妃未必能在他身邊塞人,倘若硬塞進去,下場比上一世的自己好不了多少。 蘭畫突然開始可憐蔣凌霜,就像可憐上一世的自己。 不過,蔣凌霜和江湛以后會怎樣,與她無關,眼下王妃說的情真意切,她心里悲涼,卻也不想直接反駁,垂睫道:“畫畫是在王府長大的,自然盼著機會報答娘娘的恩情,只是凌霜meimei孝期尚有一年,量這一段時間李家也不會上門提親,我正好趁此機會考慮考慮,您看如何?” 王妃略有躊躇,可對上蘭畫乖巧又微微委屈的水眸,心里一軟道:“好,你再仔細想想?!?/br> “姨母——”王妃話音剛墜地,蔣凌霜突然從屏風后走了出來,一臉的急不可耐,“我有孝期,可蘭畫沒有啊。這事還是...” 感受到蘭畫銳利的目光,蔣凌霜頓了聲,俯在王妃耳邊悄悄說了什么。 蘭畫只聽到“夜長夢多”四個字,她心里一冷,這蔣凌霜也太沉不住氣了,恨不得她立刻嫁給李勛的嘴臉可真夠難看的。 王妃略一沉吟,對蘭畫道:“這樣吧,三日后你給我答復可好?” 蘭畫知道她們既然已經打定了主意,自己多說無益,應下后,起身道別。 走到門口,王妃又喊住蘭畫,補充了一句,“馮世子你還是別想了,看媒人的意思,那邊也沒有定下來,只是先問你的意思?!?/br> 蘭畫沒有應聲,抬腳跨過了門檻。 已快入冬,秋風瑟瑟的冷,出了俸霽軒的屋子,蘭畫打了一個冷顫。 仿佛冥冥之中注定,她必須離開王府,她本就有這樣的打算,有人竟比她還急,還算計著讓她去填自己捅下的火窟窿,她若答應,那這兩輩子都算白活了。 王妃最后那句話非但沒讓蘭畫退縮,反而動搖了她。 嫁進裕昌侯府,也未嘗不可。 馮霽安雖然一早就打定主意,卻自始至終都尊重她的意見,考慮她的感受,這樣的男子,確實難能可貴,和這樣的人共度余生,雖不敢奢求夫妻恩愛,至少可以做到相敬如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