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刀 第149節
書迷正在閱讀:司少的重生嬌妻、夫君每天都想奪舍我、六零炮灰小肥崽、被甩掉的前男友盯上以后、病美人他為何這樣[重生]、女配系統(劇情)、勾引(出軌向 1V2)、惹火上我【H】、欲水(1v1)、麒麟兒(和風NP純百合)
他們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敵人。 要想廢掉戾太子的儲君之位,就勢必要解決掉這三個家族。 一場由江時主導的秋闈舞弊案,導致張家滅族,慕家元氣大傷。 而山海關大戰的慘敗,則是由他主導。 當時建元帝感染風寒,重病昏迷,國事全部都由戾太子代為處理。 北涼舉兵入侵邊境,容國公率虎賁軍千里奔襲,力挽狂瀾,建功赫赫。 后來,兩國于山海關展開殊死一戰。 開戰前,容國公親自寫了封戰報,請求戾太子再調兵馬糧草到平城。 戰報后面,容國公還向戾太子匯報了山海關的軍事布防。 戾太子沒有對他設防,允許他這個親弟弟自由出入御書房。 君不密則失臣,端王覺得,那就是天意吧。 天意要亡容家,要亡戾太子。 他悄悄潛入御書房,偷看了那封戰報,并將所有的軍事布防都背了下來。 離開御書房后,他將軍事布防默寫下來,并找上了江時,讓江時把江安安排進虎賁軍里。 充任運糧官的江安帶著軍事布防,運著糧草,抵達了平城,悄悄見到了北涼主將,獻上了這關系著六萬將士生死的書信。 之后,山海關慘敗,容家滿門英烈背上污名,六萬精銳馬革裹尸,大燕再無驍勇善戰的虎賁軍。 張家不在了,容家不在了,慕家自顧不暇,最后,他和江時乘勝追擊,借著《桃花淵》這本話本,占據輿論優勢,生生將戾太子逼到懸崖邊,使得戾太子走投無路,站在祭壇之上、當著群臣的面自盡,以此保全妻兒。 事后,江家一躍成為大燕第一世家,江時也步步高升,才四十歲就成為了吏部尚書。 而他,雖說沒有直接被冊封為儲君,但向他投靠的勢力,比當初向戾太子投靠的勢力還大。 無論是從身份還是從勢力來說,他都是最有可能被冊封為儲君的王爺。 就這樣,他和江時踩著無數人的血淚,用無數家庭的悲劇,以累累血債成就了他們這十年的無限風光。 * 端王心頭蔓上一絲絲后悔情緒。 他從來沒后悔過自己做的這些事情,他真正后悔的,是小瞧了衛如流。 被一條狗記恨了十年,都很危險。 更何況盯著他的不是一條狗,是這位從記事起就開始展露天資的大侄子。 這一刻,端王沒有再去看江時。 在這樣確鑿的鐵證面前,任江時再智多近妖,也救不了他。 端王在看的,是皇后。 他的目光,殷切中帶著懇求,帶著害怕,還帶著依賴。 就像過去的每一次,他犯了錯,建元帝或者戾太子要責罵他時,他都是這么看著皇后,求皇后庇護他。 就像皇后意識到大兒子的死,和小兒子、江家脫不了干系時,他也是這么看著皇后,逼皇后在一個已經死去的兒子,以及他和江家之間做抉擇。 他利用這顆慈母之心,逃避了一次又一次的懲罰, 他利用這顆慈母之心掩飾自己弒兄的罪行,逼得皇后從此退居養心殿吃齋禮佛,不再過問后宮之事,也不肯再見他和江家人。 而這次,在他倉惶狼狽之際,他還是像以前一樣,看著皇后。 這十年里,皇后蒼老了很多。 后宮的女子都擅長保養,看上去總會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上許多,皇后不是,她看起來甚至比建元帝還要年長上幾歲。 眼角皺紋橫生,鬢角頭發全白,歲月在她身上留下殘忍而明顯的痕跡,只有從堪稱完美的骨相去端詳,才能隱隱窺見她年輕時的姝麗。 許是察覺到端王的目光,皇后慢慢轉過頭,隔著虛空與他對視。 她眼眶通紅,眼神混濁,里面是顯而易見的哀傷。 也許從一開始,她教孩子的方式就錯了。 她不該縱容,不該舍不得下狠手。 不然,她怎么會養出,這么狼心狗肺的兒子。 身在皇家,不是不能去爭那個位置,但手段怎么能狠辣到毫無人性可言。 “母后把你教成了這副沒有擔當的模樣,是母后的錯?!?/br> “母后會好好為自己的錯誤贖罪?!?/br> “你逃避了那么久,如今該學會為自己的錯誤而承擔責任?!?/br> 混濁淚水奪眶而出,皇后慢慢抬起了自己的右手。 此時此刻,她終于流露出幾分母儀天下的威儀。 “端王涉嫌勾結北涼謀害容國公,于山海關大戰的慘敗上負有不可推卸之責任,自即刻起,廢除他的爵位,將他打入天牢,待事情徹查清楚后,若無其他疑點,當自絕以謝天下!” “不!”端王咆哮著,直接從座位上起身,大步向皇后走去,帶倒了面前的桌案。 桌案上擺著的茶具掀翻在地,淡紅色茶水潑在他的膝上。 可端王顧不上去擦拭,他盯著皇后,怒罵道:“母后,你瘋了!我現在是你唯一的兒子,你要為了死去的皇兄也逼死我嗎!” 皇后仰著頭,笑出聲來,音色悲涼:“燃兒,逼死你的人,是你自己啊?!?/br> 一眾官員看著這對母子的對峙,噤若寒蟬,恨自己長了雙沒有失聰的耳朵。 這對母子決裂的話,是他們能聽的嗎! 端王覺得自己沒辦法和這個瘋女子講道理,他只好看向建元帝,哀求道:“這件事若是傳出去,會是整個皇室的丑聞,母后可以不顧及皇室的名聲,父皇,你也不在乎嗎?” “你做出這些事情的時候,可曾在乎過皇室的名聲?”不等建元帝回答,衛如流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話音剛落,他的身形如鬼魅般迅速貼近端王,右腳抬起,踢向端王的膝后,摁著端王的手臂扯拽,逼得端王這位天潢貴胄直接摔跪在地,踉蹌之下,若不是端王急忙用手掌撐了撐,上半邊身子也要摔實。 端王試圖掙脫衛如流的束縛,可他掙扎之下,不僅沒有掙開,還被衛如流趁機又踹了幾腳。 劇痛蔓延,端王咬著牙根,沒有與衛如流計較,仰著臉望向建元帝,高聲喊道:“父皇!” 建元帝雙手攏在袖間,平靜道:“太子自盡后,朕曾給自己下過一份罪己詔。天子有錯該罰,皇子犯法,又為何不能與庶民同罪?!?/br> 端王目眥欲裂,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他似乎還想再說些什么,衣領忽然被衛如流拽住。 衛如流扯著端王的領子將他從地面拖起,低下頭俯視端王,冷笑著壓低聲音:“最想你死的人,不是我,是陛下?!?/br> 端王茫然失神。 衛如流繼續道:“你一直都想殺了我,正巧,我也是,但我被貶為庶民,連京城都不能進,沒辦法報復你?!?/br> “直到兩年前,陛下派人來尋我,讓我調查私鹽案?!?/br> “作為交易,他把刑獄司少卿的位置留給了我,并且默許我用刑獄司的力量調查十年前的真相?!?/br> “謀害太子,販賣私鹽,結黨營私,這些事情,陛下還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你千不該萬不該去勾結北涼,要不是陛下沒有確鑿證據,他早就該對你出手了?!?/br> “他不確定朝中有多少人和你有關系,干脆就把絕對不可能幫你的我調回了京城,由我來對付你?!?/br> 說罷,衛如流輕輕松開了手。 兩年前,建元帝把他調回京城,也許有那么兩三分原因是想彌補他,但大部分原因,是想借他的手,去查端王和江家。 ——大燕朝可以出一個殺害兄長的皇帝,但絕不能有一個勾結外族的皇帝。 端王向后摔去,砸在地上,渾身顫抖。 他想要反駁衛如流說的這些話。 可端王發現,自己反駁不了,一句話都反駁不了。 要是建元帝沒有疑心他,早就已經封他為太子了,怎么可能十年了,他還只是個王爺。 刑部衙役小跑過來拖走端王時,他還一個勁搖著頭,嘴里念叨著“不可能,不可能”。 衛如流拍了拍被扯出褶痕的囚服,直起身子,視線刺向江時。 那眼神仿佛在說:輪到你了。 第九十七章 【第一更】事已至此,別無…… 寅時,五更天。 晨光熹微,黑夜與白晝交錯。 衙門外傳來更夫一慢四快的敲鑼聲,伴隨著一句刻意拖長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夜風卷進來,吹得衙門里燃著的蠟燭火焰躍動幾下,明滅不定。 此刻沒有人說話。 既是不敢吭聲,也是太過震驚而不知道能說什么。 篤—— 篤篤—— 沉悶的腳步聲響起。 衛如流走到了燭臺邊,撿起丟在一旁的鐵簽,撥弄燭芯,讓蠟燭重新燒得明亮:“端王的賬清算得差不多了,江尚書,我們來聊聊你做的那些事情吧?!?/br> 從慕秋拿出第七份證據,錘死端王起,江時就沒有再出過聲,他一直坐在那里,低頭把玩蓮花茶盞。直到現在,衛如流點了他的名字,江時才慢慢抬起了頭。 他臉上失去了一貫的淺笑,冰冷淡漠,像一汪幽靜的暗泉,難知深淺。 “衛少卿若覺得我也摻和進了山海關大戰里,那便將證據都拿出來?!?/br> “山海關大戰,與江尚書沒什么干系?!毙l如流放下鐵簽,走向慕秋,“江尚書牽扯進的事情,是科舉舞弊案?!?/br> 江時問道:“噢?你說的,是建元三十七年那場秋闈舞弊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