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6)
書迷正在閱讀:皇后她又美又作又矯情、請對魔法少女尊敬一點、嬌寵福寶、在戀愛真人秀里假戲真做、[洪荒]招妖幡動(GL)、嗨,老婆?。℅L)、國家頂流、恐懼收藏、我靠刷臉收服隱藏boss[無限流]、假少爺聯姻后離不掉啦
另外一邊,太虞族長的叫嚷卻戛然而止。 空桑百氏的其他人想驅使日輪月影去保護他卻已經來不及了。 一節緋紅的狹刀從他的咽喉處冒出來,刀柄握在一只蒼白得有些病態的手中。 我記得你們 師巫洛沒有起伏的語調就像下有寒水湍流的冰層。 太虞族長雙手抓住刀身,緊緊握住,手背上幽詭的太陰神紋光芒一點一點地亮起來。 是你們在九淖設了埋伏。 師巫洛轉動刀柄。 刀氣自內而外從太虞族長身體中爆發出來,每一塊血rou,每一塊骨頭都被刀氣攪碎,在高空炸成一朵妖冶至極,也森然至極的血rou之花。 杻陽山上。 牧鶴長老拄著拐杖,緩緩起身,手扣龜卦。 就在他將一步踏出時,一道身影拼盡全力穿過倒流的憲翼之水,沖到他面前,一個踉蹌重重摔倒在地。 看到來人,牧鶴長老下意識地皺了皺眉。 師叔! 半算子掙扎著爬起來,血順著臉頰的線條往下滾,一張原本還算清俊的臉狼狽不堪。 他張開手,滑稽又可笑地攔在牧鶴長老面前。 師叔!是仙門錯了??!仇薄燈就是傳道授業的那位神??!他為萬古開大道,萬古承其恩,并無前后古今之分!是仙門負他,是蒼生負他求仙問道,求問心無愧,求心有是非,不是求全責備,不是求狗茍蠅營。忘恩負義,那我們修的算什么仙??? 仙門不想負他。 有另一人作答。 剛落到半算子身邊的不渡和尚猛然抬頭。 緋刀抽回,師巫洛冷冷望向一個方向。 一尊金光灼灼的佛陀相浮現在笑臉彌勒背后的虛空中,眉目悲愴。 可他血衣成魔后,身系十二洲的冤魂業果。 今已成劫厄。 第103章 太乙第一神君第一 放屁! 一片肅殺沉凝中, 有人粗俗嘶啞,破口大罵。 是半身染血的陸凈。 他半跪在倒流的憲翼之水旁, 因月母與白衣紀官戰斗的余波,因方才的天地殺機而胸口氣血翻涌,五臟六腑疼得幾乎攪碎,筋脈疼得幾乎斷裂。然而比五臟六腑震蕩,筋脈斷裂更疼的是他的脊骨。 他的出身,他的驕傲,他過往一切的認同都在搖搖欲墜。 他幾乎無法站立, 幾乎無顏面站立。 什么魔愿意舍身救人?什么業果是為千秋萬古傳道受業?!陸凈咬緊牙關,一點一點,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每多說一個字, 肋骨就像多斷掉一根一樣,可他還在說, 還要說,你告訴我他是魔,那天下配稱神佛! 你告訴我?。?! 他幾乎是在嘶吼, 幾乎是在咆哮, 猙獰扭曲, 淚流滿面。 告訴我啊。 告訴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告訴我仙門萬載為什么把一位為天下身死道消的神君的功績生生抹去??!告訴我這么多年,我的驕傲算什么??!那么多的經文道義, 到頭來全是笑話嗎? 阿彌陀佛。 彌勒不復喜樂, 只是合掌。 佛你爺的, 陸凈嘶吼,吼得滿口鮮血, 你說??! 氣血翻涌,他向后踉蹌一步,險些摔倒。一只熟悉的手從旁邊伸出,按住他的肩膀。陸沉川不知道什么時候從空中走下,走到自己最小的弟弟旁邊。陸凈拍掉他的手,重重摔倒在地,滾進淤泥里。 陸沉川低頭。 淤泥里,陸凈用手肘支撐自己,一聲不吭,掙扎著,摔倒又爬起來,爬起來又摔倒陸沉川有些恍惚,隱約記得以前十一被趕鴨子上架練武,因為平時偷懶,對練時總被揍趴下,一倒就哭爹喊娘,得人過去拽他。 什么時候,這個年紀最小最喜歡耍無賴的弟弟,突然就長大了? 《典藏》第二卷開篇講了什么? 陸沉川收回手,忽然問道。 羽山下陷形成的河床滿是嶙峋的石頭,陸凈手肘被鋒利的石脊割出長長的口子,撐起身時泥沙碾進傷口里,疼得他渾身都在哆嗦。陸沉川一問,他本能地一縮脖子,條件反射地想躲即將落下的戒尺。 什么第二卷? 神出鬼沒的戒尺沒有落下,陸凈自己卻面朝下又摔進水里,耳朵被泥沙和水灌得嗡嗡作響。 他艱難地從泥沙里抬起頭,抹了一把血和水。 陸沉川嘆了口氣。 旁側,有一名鬼谷弟子站在齊腰深的水里,替陸凈做出回答。 《典藏》第二卷開篇講了、講了禍劫十二洲 晦暗三千年。 一扇又一扇八邊形的厚重石門旋轉打開,一道又一道貼滿咒枷的重鎖打開,一層又一層刻滿密紋的沉匣打開,一卷又一卷寫滿古字的卷宗被起出,被翻開山海閣封印諸多密宗的地底要閣中兩排銅盞沉默地燃著。 又是一頁舊紙被粗暴翻過。 左月生猛地跳起來,帶翻一疊堆在銅案上的辛秘卷宗,砸起一片塵埃。 不可能!他斬釘截鐵,一定是搞錯了什么!一定是搞錯了! 陶容長老俯身,將那一疊歷代山海閣主翻閱過無數次的卷宗撿起來,拂去上面的塵埃,整整齊齊地又在桌上摞好。 事情就是這樣,陶容長老低低嘆口氣,中古的荒厄 陶容長老停頓片刻,才慢慢地講出了迄今為止仙門始終不愿意面對,不愿意公開的悲涼真相。 是他造成。 左月生愣愣地看著那疊讓曾經的左梁詩踏遍十二洲尋找一個答案的辛秘宗卷,旁側幾個銅箱,堆滿了左家一代一代在迷霧里艱難探索留下的猜測。那些猜測不斷地更迭,又不斷地被推翻。 始終沒有一個答案。 陶容長老翻開一卷書冊,將它輕輕推到青銅長案的正中間,人魚油脂熬制成的燭火照出幾行字: 中古,荒厄橫行,瘴迷十二洲,家家疫病,城城行僵。是故仙門與城池契,結契兩相生,苦渡千年,霧瘴方退,載為禍劫十二洲,晦暗三千年。 因為《古石碑記》殘缺,中古往事模糊不清,這是少有的關于中古往事的明確記載,而記載中的晦暗三千年也點名了中古往事殘缺的又一原因。而這一記載,寫在《典藏》的第二卷,為其古記部的開篇。 十二洲所有修士入門必讀的訓詁就是《典藏》。 《典藏》扉頁的第一句話是神授圣賢以道,圣賢傳道天下,是以我輩修士當以護蒼生為己任。此后共分三十六卷,分別為天文、古記、地理、倫類、百氏、宗派等三十六部,囊括修士求索之路的方方面面。 其中第二卷古記部則記載了一些十二洲重要過往。 開篇講的是大荒的蘇醒。 之所以稱蘇醒,是因為環繞在人間之外的大荒,始終在不斷徘徊,選擇十二洲發生重大變故的時候擴張,給人的感覺就像它是一片活著的黑暗。一般情況下,大荒擴張只會進攻一洲一陸,就像有選擇的蠶食。但記載中,大荒曾有過極其罕見極其恐怖的全面暴張,十二洲同時面對黑暗的襲擊,宛如一個養精蓄銳的恐怖存在不滿于一城一洲的胃口,企圖將整個十二洲的文明吞吃下腹。 這種程度的大荒擴張被稱為荒厄,也稱為蘇醒。 而中古,就曾爆發過一場荒厄,當時飽含瘟毒疫氣的污穢黑瘴從四面八方涌出,淹沒了十二洲。與那時候的黑瘴相比,如今的瘴月都只能算是輕霾小霧。仙門弟子奔赴各座城池,相抗相守,世代煎熬。天工府的飛舟就是在這一時期發明出來的。 這一次大荒蘇醒的影響足足持續了三千年。 城池凋零,村鎮覆滅,百不余一,生靈涂炭?;亩蚪Y束之后,仙門的修士冒險穿行在兇險的曠野中,協助城池重建,自此城池與仙門結契,契約兩相生。 可古往今來的經書典籍,卻沒有哪一本提及這場荒厄的起因。 神君,也就是閣主您認識的太乙小師祖。仇師祖,仇薄燈。陶容長老低聲開口。神君隕落后,巫族一直在嘗試復活祂。他們其實不屬于修士,他們就像如今的祝師祝女一樣,是供奉神君的巫祝更準確一點地說,是今天的祝師祝女和城神的關系是從神君之于巫族衍生出來的。 祝師祝女與城神之間存在特殊的聯系,巫族與祂亦然。 說到這里,陶容長老微不可覺地停頓了一下。 鱬城的神鱬能夠將命魂賦予城民,使得鱬城的城民在死后能夠因循磷火的指引,返回故里一樣。反過來鱬城城人也能夠將命借給鱬魚。舟子顏當初就是用這個方法,以一己之力供養整座城池的魚。 聽到舟子顏三個字,左月生下意識去看陶容長老的神情。 他蒼老的面容上沒有任何變化。 巫族也用了類似的辦法,不同的是神君殞身,尸骨無存,神魂殘破。所以他們用了近百年,以禁忌之術,想為神君煉出了一具身軀,這就是傀術的起源。 左月生一愣。 他想起天雪舟上,仇薄燈的確擁有一個小小的若木傀儡。 陶容長老自嘲笑笑:聲名狼藉正道不容的傀術其實一開始只是一群巫民為了救他們的神發明出來的后來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引發了一次次災禍。簡直就像什么逃不出去的詛咒。 左月生說不出話。 可能當初的巫族不是沒想過,傀術一旦流傳出去,會引發什么血災吧。陶容長老低低地嘆了口氣,可他們能怎么做?他們供奉那么多年的神君死了啊他們只是想要他回來。 一點微弱的期翼,鑄成大錯的初端。 他們失敗了?左月生猜測,所以傀術流傳出去了?引發了荒厄? 不。陶容長老搖頭,傀術流傳出去是后來的事了,和當時發生荒厄無關他們成功了。神君回來了。 左月生愕然。 既然神君回來了,為什么會引發荒厄? 回來的神君陶容長老痛苦地閉上眼,他瘋了。 那是仙門不愿意提及的往事。 巫族竭盡全力,可誰又能說其他的仙門不是滿懷期待地等待神君的歸來?那是不周山斷絕后人力煉造出的神骸啊單以巫族一族之力,怎么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多少人相助巫族奔走收集天材地寶?多少人同巫族一起推敲喚神的計劃? 殘缺的記載里,單山海閣一宗,就為神君之返耗盡了大半個寶庫。當時的山海閣閣主以身入滄溟,尋覓萬里,就為了找到一株合適造骨的玉瑚。 再沒有那樣浩大的期翼,再沒有那樣團結的時刻。 所有人忙忙碌碌,為了同一個微弱的信念奔走百年,所有人都在錯誤的泥濘里越陷越深。 誰也沒有想到結果。 他瘋了 陶容長老睜開,沙啞重復了一遍。 他 墜魔了。 不可能 左月生喃喃道。 陶容長老沒說話。 這個問題將多少人一同困住了,從古至今。 不可能! 左月生猛地跳起來。 你不是說清洲的神枎是他留下來的后手嗎!他要是真瘋了,真成魔,又怎么會在清洲留下神枎? 陶容長老搖頭。 神枎的事是我們到最近才發現,當時沒人知道。而且,那時候他他不像你如今見到的樣子,當時他的業障并沒有被壓制誰也不知道他為何會是一身業障地歸來,而仙門齊力重鑄的身軀太強大了,神君神智不清的情況下,沒有人能封印他。他走到哪里,就引得哪里的荒瘴肆卷,他從城池中經過,城池就被吞沒了他成了行走的劫厄,行走的災難。 陶容長老慢慢地坐下來。 歸來的神君不語不言,血衣瀝瀝,一路疾馳,不知要何往何處去,也不知要做什么。只知他所過之處,尸骨累累。往事難考,有認為神君入魔者,有執意相護者各方混亂,爭執不下直到神君自清洲而返,重回空桑,劍斬牧天索,十二洲晝夜震蕩,荒厄爆發,生靈涂炭。 仙門不得不承認巫族的復活之術出現了缺陷,歸來的神君已成劫厄。 所有人的期翼共同鑄成了一場大禍。 他們只能糾正這個錯誤。 陶容長老摸索出煙斗,深深地吸了一口。 伏殺在空桑的九淖爆發,神君再次隕落。為了不讓巫族第二次使用巫法令他復生,參加那場伏殺的大部分人認為應該陶容長老停了一下,才繼續往下說,毀掉尸體??晌鬃逦鬃迥菚r應該徹底瘋了吧。 他們眼睜睜看好不容易找回來的神君第二次身死。 不能救,不能護。 可又怎么能看他連最后的尸骸也不能留下??? 所以瘋魔,所以血戰。 巫族和當時的另外一支曾經侍奉神君的云中遺民叛出空桑,于夷丘血戰,血流成河,巫蠱流毒千里。最后巫族退出夷丘,困守南疆,畫地為牢,不復出。而太一劍護棺遠走東洲,云中遺民一路跋涉,最終于扶風建立了一個宗門 陶容長老抬頭,看著神色茫然的左月生。 那個宗門是什么,你應該也猜到了。 左月生聲音干澀。 太太乙。 是。 陶容長老輕輕擱下煙斗。 就是太乙宗。 太乙與太一,都有最初和帝君的意思。如果你到太乙宗,進他們的宗祠,就能看到一塊世代供奉的無名碑,碑前有燈,千萬年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