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4)
書迷正在閱讀:玫瑰金湯利(1V1)、渣人不成反被艸【古言np】、寰宇之征(玄幻,人外,NPH)、[綜英美] 美利堅咒術建設日常、大漠游俠傳、東楊(古代 武俠 nph)、[網王] 當我成功嫖了幸村精市以后、上天臺、都市最狂仙醫、[綜漫] 我在柯學世界當四人組幼馴染
除了忙碌的陸修遠,時云琛也沒有閑著。 之前在藥物未公布之前根本收不到人,等后面韻公主帶頭第一個入門做了大師姐后,才勉強有幾個女子和哥兒過來找時云琛報名。 而現在,藥物現世了,之前拒絕的人又抱著各種心思紛紛湊上來,不過時云琛已經不招了。 現在青霉素稀缺,價值千金,在這種招牌下湊過來的學徒心思純凈的可不多,既然底細不清,干脆一律全都不用,反正他們人手暫時也夠用。 后面湊上去的人遭到拒絕,紛紛傻眼了,之前不是說人手不夠,來人越多越好嗎?現在怎么拒絕了? 可看著時云琛剛封的爵位,以及大師姐韻公主,那些被拒絕的人也不敢有意見。 他們敢有意見嗎?這萬一惹惱了久安君,對方背后的陸大人就夠他們喝一壺的! 不過即使沒有搗亂的人,夫夫兩個因為青霉素的問題還是忙碌得很。 而另一邊,得到消息的許大夫終于跟石英駕著馬車來到京城,此時城內管關于神藥的消息正傳得沸沸揚揚。 許大夫掀開車簾,想不到十幾年前離京,如今重回故地,看著京城百姓面貌一新的變化,不禁撫須感嘆,這換了個皇帝果然就是不一樣了。 兩人沒有直接去陸宅,而是將馬車停在驛站,師徒兩人徒步在城內逛了一圈。 前些日子的接連奔波,人都要坐廢了,現在正好邊走邊感受一下京城都有哪些變化。 近距離觀察了一番民生,百姓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是對明帝最好的肯定,看到此,許大夫也忍不住笑了,想不到當初人人懼怕的明王,竟然還是個明君。 兩人在城內街上逛了一上午,終于在吃完飯的時候,許大夫這才帶著石英去驛站牽了馬車前往陸宅。 因為師徒兩人當時出發匆忙,帶的行李包裹也不多,馬車一路行駛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下了馬車,石英望著面前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大宅院,忍不住驚嘆道:想不到師兄在京城竟然住這么大的房子! 許大夫雖然沒說話,但那不停撫須的動作,還有嘴角漏出的笑容,無一不表示對方心情的愉悅。 他的確是沒想到,當初在邊境還是個小秀才的陸二郎,竟然三年不到就坐到了現在這個位置。 他們這邊在門口沒站多久,就被守在外面的門房注意到了。 兩位這是? 石英背著包裹上前詢問道:陸師兄是否在家?我是他師弟石英。 一聽陸師兄這個稱呼,門房就什么都懂了。 原來是老爺的師弟,那后面這位就是老爺的師父裴神醫了? 門房想到之前陸修遠的叮囑,現在連忙把人請進去:老爺現在正巧在,兩位跟我走吧。 引著兩人進了大門,門房沖里面值班的護衛說道:老爺的師父師弟過來了,我帶著他們去找老爺,麻煩你去把他們的馬車牽到后院。 陸修遠他們現在住在第二進,門房帶著人過去的時候他們正在吃飯,還是時云琛拿杯子轉頭看到了。 二郎!你快看誰來了?! 陸修遠聽到這話,忙抬頭往外看過去,正好看到許大夫背著藥箱子走過來。 師父!他連忙起身出來迎接:您來怎么不提前說一聲,我好過去迎接??! 我們陸大人現在可是大忙人咯,這點小事為師哪好意思打擾你啊。許大夫笑道。 時云琛也跟著來到門外,對著許大夫邀請到:師父您快進里面坐,舟車勞頓還沒吃飯吧?我讓南星再添兩副碗筷。 好好好。 許大夫滿臉笑意的走進室內,外面伺候的小廝打來清水凈手,一家人坐在飯桌前邊吃邊聊了起來。 師父之前給您寄信不是說要云游四海的?怎么現在又過來了?陸修遠問道。 你小子還好意思提!許大夫瞪了他一眼,一臉忿忿道:消炎藥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說,之前你信件里語焉不詳的樣子我還以為你唬我呢,早知道我一個月前就過來了! 看到許大夫這樣,他連忙安撫道:師父您消消氣,當時也只是嘗試,所以才不敢在信里打包票。 哼,這么重要的事,最后還是為師從別人嘴里聽說的。許大夫別扭的轉過頭去。 陸修遠失笑:這點是我不對,師父,這邊后院也弄了大棚現在正在培育中,等會吃完飯我帶師父過去轉轉? 聽到他這么說,許大夫才滿意點頭:這是自然,為師這次過來就是想試一下這消炎藥效果當真如同傳聞一般這么神效。 等吃過飯,一家人立刻轉戰營地到了培育青霉素的后院。 原本空蕩的院子被一個四面不透風的大草棚占據,石英第一次看到這么大面積的大草棚,圍著走了一圈后,忍不住嘆息。 這么大的庭院用來做草棚是不是有點可惜? 這話可說到時云琛心坎里了:我之前說康泰院的那些草棚就夠了,二郎偏要在家里也弄一個,這要是讓其他人知道他拿御賜的院子蓋草棚還不知道要怎么彈劾呢。 聞言陸修遠不在意的笑笑:送都送了,我在后院做什么他們那些人也管不著,況且頂多就是丑了點,旁也沒多大問題。 說完,他掀開草簾子,請眾人進去。 這青霉菌嬌氣得很,為了防止康泰院那邊霉菌意外失活,所以我這邊才一直保持著霉菌的培育。 神藥的名字不是叫消炎藥嗎?你口中的青霉菌又是什么?許大夫問道。 因為這邊都是自己人,陸修遠干脆就道明實情。 外面說的神藥消炎藥其實就是在青霉菌里面提出來的可以殺滅對人體有害物質的一種霉菌。像我們生活中發霉的水果,饅頭等等上面的青色霉菌,神藥就是其中的青色霉菌的一種! 一聽這話,石英都驚了,想不到神藥竟然一直在身邊?! 那發霉的食物其實能治百???!對方連忙追問道。 不全對。陸修遠搖頭:并非所有的青霉都可以治病,腐爛水果上的大部分青霉其實都是有害霉菌,只有少量才是能治病的,而我之前做的就是將這些無害的分離出來進行培育。 所以青霉好找,而對人體無害還能殺滅細菌的青霉菌難找。 許大夫看著面前一排排列序整齊的培養液,忍不住湊近觀察起來,一盤盤不知道裝了什么的渾濁液,上面淡淡的青色霉菌正在生長。 想不到外面瘋傳的神藥竟然是這小小青霉菌。 陸修遠也跟著走上前,取過一盤霉菌遞給對方。 之前我一直叫它青霉素,還是阿琛提醒的我,如果神藥名字流傳出去,肯定會有不少人聯想到腐爛食物上面的青霉,到時候招來模仿導致別人性命不保那就糟了。 許大夫點頭稱贊:你郎君說的對,這名字如果傳出去的確可能會讓有心人打青霉的主意,這要是cao作不當引發性命之危就不好了。 疾病如烈火焚身,消炎,取滅火之意,神藥叫這個名字也不錯。 陸修遠去角落搬了幾個小馬扎給面前幾人遞過去,師父你來得正好,我接下來可能要忙別的事情,這邊青霉菌可能要拜托你來照料了。 嚯,一聽這話,許大夫立馬從小馬扎上起身,作勢要走。 看來為師來得不是時候 哎,別走啊師父。陸修遠連忙將人攔?。簬煾改灰埠闷孢@消炎藥嘛,接下來的時間您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了。 你跟你家郎君兩人一起不正好嗎?怎么還用到我們了? 提到這個,他就不得不把自己和阿琛忙的原因跟許大夫交代一番。 青霉素制作不宜被外人知道,阿琛一直在康泰院培養人手,這段時間忙的沒空閑 至于我,我在改進青霉素的保存,盡量提高藥物的有效期,所以也沒多余的時間每天蹲守草棚控制溫度 有效期?許大夫眉頭一皺:這藥不能長時間存放嗎? 沒錯,液體青霉素極易揮發,儲存期間一個不備,藥效基本就失活了。 說完陸修遠就把青霉素怎么伺候也說了一遍。 不光儲存不易,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培育也要費很多功夫,經過之前多次試驗,它最適宜的溫度為二十四度,也就是春秋夏人體穿長衫感覺正好的那種溫度。 一聽到這描述,旁邊的石英眉頭也皺起來了。 溫度高了低了都會影響它的生長,其次對通氣也有很大要求,蓋草棚保持室溫,同時還要通氣不能密閉,不然也影響他生長。 還有,因為它只能生長在液體的表面,所以我們就用這種上面有遮擋的定制長盤來培育的。 至于為什么要有遮擋,那是因為空氣中也是有細菌存在,如果不進行防護,那么幾天過后,培養皿上生長的可不單單是青霉菌了。 許大夫聽的已經開始頭大:這青霉菌培養的確是費時費力,只是看在藥效的份上,倒也值得。 旁邊的石英也跟著點頭,或許厲害的神藥限制也多。 講解完怎么伺候青霉菌,陸修遠又把玉米汁是最適合它們的培養液給說了一遍。 最后還是許大夫不耐的打斷:先不說這些了,二郎你說說這青霉怎么治病的原理吧? 就像中醫根除疾病的理論一樣,想必青霉菌也有其獨到之處。 聽到對方這么問,陸修遠托腮思考了片刻。 他肯定不能講這青霉菌治病的作用其實是破壞細菌里的細胞壁,而人的細胞沒有細胞壁,所以才做到對人無害而對細菌有害,從而產生藥到病除的效果。 具體緣由我也不清楚,只是陰差陽錯誤打誤撞了解到某些青霉可以治病,原理這些,或許等以后才能揭曉 沒聽到具體的治病理論,許大夫也沒多失望,一種藥物的出現,人們對其了解并不是立刻能全部知曉,這隨著長年累月的使用才會漸漸完善對藥物一樣也會的了解。 無妨,那這藥物有無其他禁忌? 陸修遠又把青霉素過敏以及用多了會產生耐藥性解釋了一番。 聽了這話,許大夫撫須道:僅憑藥物對抗疾病自然是越用效果越差,這時如果配上針灸,刺激人體自身對抗疾病,那抗藥性的問題就能解決大半。 打鐵還需自身硬,光靠藥物治療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陸修遠也點頭贊同:關于這方面,原本我打算等研究出能長久保存青霉素凍干粉,再進行處理。 目前的青霉素全部是液體,不穩定,很容易揮發,想長久保存必須要做成后世的那種凍干粉。 液體變成固體,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烘干,可對青霉素來講,你一烘烤藥效基本就沒用了,所以想成功變成固體又有藥效,那就需要陸修遠接下來的不斷嘗試了。 那還不好說,你研究你的如何長久保存,為師來研究怎樣解決它的耐藥性不就得了。 聽到許大夫這么說,陸修遠頓時喜笑顏開:有師父出馬,那小小問題還不手到擒來?! 好了,別拍馬屁了,都是朝廷大官了還一點都不沉穩,丟不丟人?許大夫嫌棄的瞥了他一眼。 陸修遠才不在意這些,自家人面前還不能輕松一點,那他這日子得過的多憋屈? 帶著一眾人參觀完他的草棚,每人分配好任務,好不容易見面的師徒又繼續各忙各的。 作者有話要說: 青霉素相關資料來自百度 第210章 九月底, 時將軍就帶著士兵們回邊境了,送行的人群除了明帝以及眾文武百官,京城的百姓們也都自發出來進行歡送。 除了這些去邊境的大軍,天狼、獅族和勾埭族他們部落也跟著回去, 經過這次戰爭, 想必邊境以后應該會和平一段時間。 等這幫蠻夷離開后, 明帝也開始就這段時間所有人的表現開始論功行賞。 城內的百姓很好的體現了他們慶國上下一心的氣勢,在表現最突出的眾人中挑選數人授予榮耀獎章,錢不多,但主要是明帝親自頒發的,在這個年代完全可以當傳家寶。 其中提出軍訓表演建議的陸修遠, 也直接被明帝兌現之前的承諾升為正三品的禮部侍郎。 而前趙侍郎, 則直接用通敵罪處死刑, 午時斬首。 陸修遠謝恩后,見明帝臉上突然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 不由好奇道:陛下, 如今外患已除,為何還是這副神情? 明帝看了他一眼, 無奈的搖頭:二郎這次功勞最大, 朕是覺得這次封賞有點低,是不是再加點比較好? 一聽這話,陸修遠連忙擺手拒絕:不不,這段時間陛下給的封賞已經足夠多,不需要在進行額外賞賜了。 他這才做官兩年,就已經成了正三品,這已經打破了他們慶國升官的規則,這要是再賞賜下去, 還真怕其他人不滿過來找茬。 而且除了他自己,自己二舅哥還有阿琛都有封賞,真要是站在外面人角度來看,這時家對皇權好像都有點威脅了。 你總是考慮太多?賞賜不是越多越好嗎?明帝拍了拍陸修遠肩膀:你我之間,又何須在意別人眼光。 其實他對錢并沒有太強烈的欲/望,夠用就行,不談顏如玉寫話本賺的那些錢,光他做官后老皇帝以及明帝賞賜的那些就已經夠他這小家庭用大半輩子的了。 陛下,如果實在想花錢的話,那不如把賞賜的錢用到建設上。 畢竟想要做明君,光靠之前的喊口號和營銷也不行,要讓百姓真正受惠,這樣才會上下一條心。 建設?做什么?明帝不太明白這跟賞賜有什么關系。 陸修遠直接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論給明帝解釋了一番,并且結合歷史,給對方舉例論證了一下民心究竟有多重要。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不為人民服務就會失去民心,就會失去江山。 經過他的一系列黨的思想傳播,明帝聽的神情也嚴肅起來。 朕也曾想過改變一下現狀,可階級固化嚴重,改革就如同在那些貴族身上割rou,那些人又怎么會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