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書迷正在閱讀:系統:從鋼鐵俠開始逆襲、何妨吟嘯且徐行、朕本紅妝、洪荒星辰道、[綜童話]公主他不想嫁人、[綜漫]開局給魏爾倫戴了頂環保帽、元基進化、女子瑜珈教室(簡體版)、諸天位面世界、盛世嬌寵之契約軍婚
段濤此人,家中三代都精于水利。 濟郡的水利,段濤的祖父一輩便參與其中設計修建過,按照當時的條件,堪稱牢固之作,而后幾十年來,雖然沱江時有洪峰險情,但濟郡一直是最安穩的一段。 當初敬帝讓煜王督修濟郡水利,旁人都覺是隨手功勞一件。 而段濤的上書,采樣了濟郡水利沿岸土質,詳細記錄了各處裂痕可能造成的危害,奏請大整改,未雨綢繆。工期又無需太長,三兩月即可,工部在年初駁回了段濤的提議,只因敬帝提及過今年會對濟郡水利做大肆整改,工部等主事任命下來后,再讓段濤上書,會更有力度。 二月里煜王親至濟郡,段濤才舊事重提。 不想煜王求穩不求變,并未采納段濤建議,更因顧慮此事傳到敬帝耳中會認為他無作為,就未將段濤上書轉交敬帝,私自扣下。 五月至七月,一直風調雨順,煜王的求穩之策就得到濟郡上下響應。 七月末,洪峰突至,但每年七月都是洪峰,也并未留意。 到了八月,濟郡水利幾處決堤,洪水涌入淹沒了大片村莊田地,災情一發不可收拾。一面要堵堤壩缺口,一面又要安頓流民。煜王初次處理要務,就遇到這等棘手大事,少有顧及不暇,百姓便怨聲載道。 敬帝聞言,令段濤前往濟郡協助處理,煜王覺得顏面無存,婉拒敬帝提議。后來也有奏折,煜王日夜不理江堤,搶險和疏導流民都身體力行。但險情越演越烈,到了九月初,濟郡周遭已臨奔潰邊緣,敬帝勃然大怒,下旨召煜王回京。 煜王卻以水患不除,無顏回京面圣為由抗旨。 到了眼下,流民數以萬計,滋事暴動時有所聞,敬帝是命禁軍將煜王扣回的。這些,自然在朝堂上并未對人言起。 邵文槿同煜王自幼要好,看完來龍去脈,神色嚴峻得不著一語。 “京城到濟郡有半月路程,若按照全程急行軍估量,最少七八日?!本吹蹎柶?,邵文槿就一一應答。他隨父征戰軍中,行軍計算都拿捏得準。 “那就急行軍,月末前抵達濟郡,濟郡有兩萬守軍,你全權調用?!本吹廴绻灰凶o駕,就不會開口言及濟郡守軍調用,邵文槿心知肚明,遂而領命。 再到段濤處,講得便更為通透,事事與文槿商議,需調用守軍時,讓文槿出面。段濤應聲。 賑災安民并非易事,既要隨機應變保持頭腦清醒,也要有背負罵名的氣度和胸襟,更要有審時度勢的決策能力。 段濤不過三十出頭,敬帝就讓其主導,一是看中他對水利的精通熟悉,再便是他不求自保敢于擔當。 段濤深諳其中道理,也不避諱睿王等其余三人,直接在御書房中秉筆,一腔熱忱,邊書邊解救災之法。應是多番思量,又曉以詬病,才會胸有成竹,洋洋灑灑。 災情不平,流民易生,為求生存,便要搶劫掠奪。謠言一生,民心則亂,蜂起掠食,只會令災禍變本加厲。 救災賑災,首要在于穩定人心。 此行應先抵濟郡水利要地,加固堤防,堤防一固民心則安。并召集當地災民修筑排水渠堰,有活計可做,賑濟同時,依勞而獲,打消淪為盜寇的念頭。物資一到,家家戶戶施以錢糧,并免三年除徭役賦稅。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敬帝不住稱好。 阮婉也聽得目瞪口呆。 段濤所言,確實有如茅塞頓開。 再到她這里,敬帝囑托最多便是睿王,宋頤之就歡喜點頭,認真保證,“父皇母后勿念,我聽少卿的話,寸步不離少卿?!?/br> 敬帝勉強扯出一絲笑容,又轉向阮婉道,“少卿,睿王在外,言行都需慎重思量?!?/br> “是?!比钔裥闹忻髁?,即便國中都知小傻子呆傻,但舉止關乎皇室顏面,不能像在宮中一般任性為之,阮婉拱手應聲,“陛下放心,少卿會照顧好睿王的?!?/br> 宋頤之就搖起她衣袖,笑得更歡,“少卿少卿,我們還沒一道出過遠門呢?!焙盟茪g呼雀躍得很。 阮婉扯了他衣袖,低聲道起,“小傻子,濟郡百姓家園被毀,無家可歸,你這么笑會讓旁人誤會的。若是旁人誤會,陛下就不讓我同你一道去了?!?/br> 宋頤之驚愕眨了眨眼,抬頭望了望敬帝,才小聲道,“那我聽少卿的?!崩^而站在她身后默不作聲。 阮婉才牽起他衣袖,梨渦淺笑。 邵文槿也低眉莞爾。 敬帝瞥目,兀自怔了半晌。 …… *************************************************************************** 翌日清早,禁軍就早在城門口列隊等候出行。 寧正送阮婉至城門口。 敬帝要戶部在兩日內籌措賑災的錢糧,戶部上下手忙腳亂,好在南順向來富庶,并非難為之事。寧正身為戶部尚書,自當其責,就也不送更遠。 既是急行軍,禁軍上前都一概從簡,除卻給睿王、阮婉還有段濤的馬車,只捎帶了必要物品,騎兵居多。 邵文槿自是一早就到。 早前出使長風,阮婉是送親使,隨行護衛的禁軍就是趙榮承麾下一支。而此番是睿王出行,那隨行禁軍就出自禁軍統領馬建麾下。 阮婉抵達時,邵文槿正同馬建說話。聽聞身后動靜,便也轉眸看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