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書迷正在閱讀:系統:從鋼鐵俠開始逆襲、何妨吟嘯且徐行、朕本紅妝、洪荒星辰道、[綜童話]公主他不想嫁人、[綜漫]開局給魏爾倫戴了頂環保帽、元基進化、女子瑜珈教室(簡體版)、諸天位面世界、盛世嬌寵之契約軍婚
阮婉擔心宋嫣兒和李朝暉,還有肯定會牽涉其中的沈晉華。 至于少卿,他人在成州,該是沒有大礙的。 于南順而言,長風新帝尚未登基,局勢尚不明朗,兩國比鄰,敬帝就下旨在慈州附近駐軍,以作他防。 月中,阮婉到宮中覲見陳皇后,竟然意外見到了李朝暉身邊的近侍,私以為是宋嫣兒給陳皇后保平安的,也沒有多問。 再等到了九月下旬,長風局面突然峰回路轉,李少衍手持先帝遺詔登基上位,其中不乏盛家推波助瀾,阮婉隱約聽寧叔叔提起,敬帝在慈州駐軍其實是敲山震虎之意,阮婉也不求甚解。 長風新帝上位,罷黜了一干皇子,手段強硬,唯獨賜封了李朝暉為親王,許是這般原因。 只是那個終日嬉皮笑臉的人也能做皇帝?阮婉簡直匪夷所思。 …… 長風事端平息,轉眼便至九月下旬,濟郡連連洪災,流民數以萬計,伴有臨近郡縣流民暴動滋事。 敬帝勃然大怒,再下旨著煜王回京,殿中痛斥玩忽職守,又剛愎自用,責其閉門思過。 而煜王督建不利,又沒有及時處理妥當,只能再派人善后。 但煜王位至親王,大凡親王失職,再派下位者善后于情于理不合,敬帝又不能親自前往。 國中的親王便只有景王和睿王二人。 景王封地偏安一隅,不問朝堂之事多年,敬帝唯有命睿王前往濟郡賑災。 殿中一片嘩然,睿王癡傻,陛下豈可草率? 就連宋頤之自己都不明所以,旁人通通說不,他就也跺腳搖頭說不去,在殿中就險些哭出來。 阮婉才拱手上前拉住他,低聲哄了兩句,旁人也聽不清,但由得少卿牽著,宋頤之就果真不哭了。 敬帝便擬詔下旨,命昭遠侯阮少卿、工部侍郎段濤,隨同睿王前往濟郡賑災。 時任工部侍郎段濤專司水利,由他前往,可以審時度勢下決策。而有阮少卿在,自會約束睿王言行舉止。 如此一來,既可保存皇室顏面,又可極力彌補水患災害,殿中就再無異議。 而宋頤之聽聞少卿要同去,便歡喜上前接旨,“父皇父皇,我要去的??!”燦爛的笑容掛在臉上,卻狠狠觸及敬帝心中酸處。 膝下兩子,一個剛愎自負,一個癡呆懵懂。 足足半晌,敬帝才斂了情緒,緩緩開口,“沿路恐有暴民滋事,文槿,你領一萬禁軍護駕隨行?!?/br> 阮婉和邵文槿皆是一怔。 愣愣抬眸,又是同行一處。 阮婉尚在出神,邵文槿卻已行至殿中,“臣,領旨?!?/br>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是補25號二更的,~~~~(gt_lt)~~~~ 今天的馬上寫,估計12點前搞不定了,,, 明早看吧,么么噠~ ☆、第五十五章 急行軍 第五十五章急行軍 從京城去往濟郡,正常要走上半月。 但濟郡受災時日已久,形勢刻不容緩,此前煜王奉召回京,濟郡不可無人主事,早朝之上,敬帝便直接命睿王四人翌日出發,先至濟郡災區安定民心。 又著戶部上下,于兩日之內備好賑災錢糧。 再令京中禁軍嚴陣以待,緊隨睿王之后,三日內出行將賑災的物資錢糧運往濟郡。如此一來,既不會耽誤朝廷對災情的響應速度,又可給戶部留出充裕時間打點妥當。 早朝一下,敬帝便又喚了四人一同至御書房單獨囑咐。 阮婉記得二月出使長風送親至前,敬帝也在宮中單獨召見過她和姜頌其、邵文槿,大抵做些出行前的必要交待。譬如,事分輕重緩急,如何分工顧及,若遇有突發事端以何人主事等等。 屏退四圍,敬帝將濟郡各級官吏上報的奏章拿出讓幾人查閱,字數和篇幅都不多,簡要描述了災情和近況,用筆卻極其凜冽,“人畜死傷無算!” 阮婉才知濟郡災情到了何等嚴重程度! 大殿之上,敬帝是顧及煜王顏面和朝綱穩定,才會一語帶過,根本言及不到百分之一。 阮婉雖然不懂朝堂政事,但卻知曉天災和戰禍的本質區別。 大凡戰禍,總有源起禍端,禍端得平,則民生亦穩。 而所謂的天災,譬如江河決堤,地龍翻身,靈山滑坡等等,雖為天災,卻被世俗歸結于“人”禍。 唯有帝君不仁,德行不匹,上天才會降下災難以示懲戒。 倘若災情過重,還需皇帝親自下罪已詔,廣開言路,針砭時弊,并承諾廣施仁政,宗廟祈福還愿數月,才能平息天怒人怨。若是換作時局不穩之時,遇有亂臣賊子借機滋事,亦或是有志之士揭竿起義,王朝覆滅也在情理之中。 是以天災可大可小,也可能是動蕩開始的□□! 煜王此次確實闖下不小禍事??! 從二月里,敬帝命煜王督修水利開始,事關濟郡的奏折將近百余本,阮婉大致瀏覽下來,眉頭越鎖越緊,心中駭然不言而喻。 起初時候,都是捷報,大多為煜王歌功頌德之詞,到了三月里才初現端倪。 春汛提早,水位漸長,雖不危及水利,仍需警惕。諸如此類,煜王也遣人上堤巡視警醒,到了四中下月,水勢回落,就掉以輕心。 彼時段濤便有上書,應趁四月水位回落,大興土木,加固河堤,并酌情按工程進度提高堤壩高度。煜王閱過批復,當時并未采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