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馴養計劃 第41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談個戀愛好了、朕成了霸總帶球跑的白月光(古穿今)、當小龍套擁有橫店簽到系統、禁止犯規(重生)、我用馬甲出鏡直播、我有金手指你怕了嗎[八零]、靠告白通關求生游戲[無限]、袖藏天光、和暗戀對象隱婚以后(GL)、沙雕霸總終于低下高貴的頭顱
“前幾日虞家的五公子過來拜年,跟大姑娘隔窗照了個面,人就像丟了魂似的,在窗下直愣愣站著,臨走時三步一回頭的,叫人想起一回就笑一回?!?/br> “大姑娘晚些出閣也好。二十多歲嫁過去,一年生個大胖小子,三年抱倆,又不耽誤他虞家開枝散葉。大姑娘如今的年歲,想事想得周全,以后教養孩兒,cao持內務,處處得心應手?!?/br> 梅望舒的指尖按揉著太陽xue,無言以對。 “一年包生,三年抱倆……”她委婉地道,“實在有些困難?!?/br> 光可鑒人的銅鏡里閃過背后的景象。 一身石榴紅對襟襖子的嫣然坐在床邊繡墩處,手里拿著個繡繃,低頭佯裝刺繡,忍笑忍得眼角淚花都出來了。 辛mama終于梳好飛仙髻,打開銅鏡前的三層云母妝奩木漆盒,從滿匣子珠光寶氣的頭面首飾里挑挑揀揀,選出一件紅寶攢金點翠步搖,配套的羊脂玉鑲紅寶石耳墜,一只足有二兩重的純金梅花如意簪,同套的五瓣梅花鈿,細細妝點上去,左看右看,滿意極了。 “夫人在外頭等著呢。等下見到大姑娘這身富貴打扮,還不知道多高興?!?/br> 梅望舒對著銅鏡里滿頭的珠光寶氣,沉默了一陣,說,“有勞辛mama了,你先去前廳,我和嫣然幾句話便出去見母親?!?/br> 辛mama福了一福,笑呵呵出去了。 嫣然忍著笑過來,把沉甸甸的足金梅花如意簪卸了,放回妝奩盒里。 “金簪子太沉,大人肯定不會喜歡。還有哪些大人不喜歡的,妾身一起卸了?!?/br> 梅望舒嘆了口氣,道,“除了花鈿,其他所有的?!?/br> 她在妝奩里重新翻檢了一陣,找出來一副東珠耳墜,珍珠正圓透亮,色質純凈,戴在耳上。 幼時打的耳洞,入京這么多年,早就長合攏了。 如今的耳洞,是幾天前新扎的。 她從京城出發,路上刻意加快行程,還是走了大半個月,就連除夕也是在路上過的。直到正月初十那天才到了家。 到家的當天夜里,全家已經睡下,母親激動得半夜睡不著,開了庫房,在里頭翻箱倒柜找女兒的衣衫頭面,挑揀了十七八副耳墜,突然想起耳洞這茬,大半夜的把梅望舒拉了起來。 “回來梅家過年的是在京城養病的女兒,不是在京城做大官的兒子?!?/br> 當夜,她母親一邊仔細扎耳洞,一邊念叨她, “看你今天回來跨進家門那模樣,大步迎風的,哪家女孩兒這般走路?你倒是知道換回女兒家的襖裙,怎么不把自己打扮打扮?手腕上沒鐲子,頭上沒簪子,耳朵上連個洞眼都沒有,你就這么回來了?逢年過節,親戚間走動得頻繁,還好沒叫人當面撞上,不然看你怎么應付!這幾天都來我房里,把女子的萬福禮重新演練起來?!?/br> 梅望舒望著銅鏡里的素凈打扮,除了眉心一點梅花鈿,只有耳側搖擺的一對圓潤東珠,等下不知母親要如何嘮叨,沒忍住,又嘆了口氣。 在京城難,回鄉也不易。 她重新挑揀了一支流蘇步搖,插在發髻上,又戴起一副雪白絨的臥兔兒,好歹交差了事,起身和嫣然去了前廳。 對了,如今嫣然的身份是‘陪同小姑回鄉的大嫂’。 對外宣稱,“梅家大公子在京中太過忙碌,抽身不得,因此將meimei托付給愛妻,陪同歸鄉?!?/br> 梅望舒這個‘歸鄉的梅家大姑娘’,在外人面前,要改口稱呼嫣然大嫂了。 前廳也是梅家人用飯的飯廳,雖然梅家人口單薄,但家里不缺錢,飯廳建得寬敞氣派。 此刻的前廳正中央,熱騰騰的珍味佳肴流水似的擺了滿桌。 梅半山老員外和梅老夫人兩人,各自穿了一身簇新的團花錦繡新衣,坐在飯桌旁。 梅老員外樂呵呵的,把他那三綹花白長髯捋了又捋;梅夫人打扮富貴雍容,臉上的笑容藏也藏不住。 兩人聽到內宅傳來的腳步聲,齊齊轉過頭來。 梅望舒過去雙親面前,鄭重深深一福,“父親,母親,暌違十載,今年的上元節之夜,孩兒總算可以在家中盡孝了?!?/br> 梅老員外抬手擦了擦濕潤的眼角,迭聲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坐下吧?!?/br> 他拉著愛女起身,慨嘆著,“今年留我家阿姝最后一年。明年上元節前后,阿姝記得提前跟虞家五郎說一句,回來娘家小住兩三日,別叫你爹娘過年冷冷清清?!?/br> 梅老夫人坐在旁邊,淡然道,“虞家五郎是個溫吞性子。以我家阿姝的本事,嫁過去后,定然能將虞家五郎拿捏得死死的。別說回娘家小住三五日,就算住上三五個月也成?!?/br> 梅望舒:“……”無言以對。 還好嫣然這個‘大嫂’過來行禮,總算救了場。 一家四口坐在主桌,京城帶回來的常伯,原本就是當年從老家帶過去的心腹。如今回歸故鄉,坐在外間管事那幾桌,滿桌親朋故舊熱熱鬧鬧地勸起了酒。 冷清了許多年的梅家,終于又有了熱鬧過年氣氛。 上元之節,不禁焰火,天下歡騰。 財大氣粗的梅家,自然不會吝嗇焰火花銷,從入夜開始,梅氏一家四口在廳里熱熱鬧鬧吃菜勸酒,院子外的夜幕之上,不時有焰火騰空而起,閃過大片火樹銀花。 梅望舒???,專注地盯著庭院外五彩斑斕的天幕。 嫣然坐在身邊,低聲驚呼,“咱們家里到底買了多少焰火?我怎么覺得,比以往我們在京城過節時看到的焰火還多,規模更盛大三分!” 梅望舒帶笑低聲回了句, “肯定是父親做主買的。父親花用起錢來,手里有十貫,能花出去二十貫,比戶部負責過年開支的那些官員花錢大方多了?!?/br> 梅老員外指節敲了敲桌面,“你們兩個私下里嘀咕什么壞話呢,老夫都聽見啦?!?/br> 梅望舒含笑道,“我們正在說,父親這些年來受委屈了?!?/br> 梅老員外哼道,“拍馬屁?!?/br> “父親原本有入仕之才,“梅望舒懇切地道,”因為女兒的緣故,這么多年來,退隱家鄉,才華無處施展,只能寄情于山水吟詠之間。父親受委屈了?!?/br> 梅老員外眼眶微微發紅,拿衣袖抹了抹,“年輕氣盛的少年人人才會說什么‘男兒本自重橫行’。到了老夫這把年紀,一家人好好的,比什么都好,說什么委屈——” 旁邊端坐著剝橘子的梅夫人哼了聲,把新剝好的橘子扔過去梅老員外懷里, “就你父親那敗家的本事,就算入了仕,多少俸祿才夠他花用?阿姝在京城里的俸祿也不算少了,不夠你父親花用三五個月的。前兩個月瞞著我,又買了座山頭!” 梅老員外哽著脖子道,“松泉梅鶴,四大大風雅事也!老夫的半山梅已經長成,怎能沒有地方觀松,聽泉,養鶴!” 梅夫人涼涼地道,“阿姝,你聽到了吧,你家爹爹這般奇葩,他若出仕,花錢只會更多,當官又多了許多撈錢的路子,他啊,肯定是個驚天動地的大貪官?!?/br> “老婆子你——” 梅家白頭偕老的老夫妻又吵在了一處。 嫣然笑得幾乎維持不住女兒家的莊重儀態,扯了扯梅望舒的衣袖,正暗示她過去勸一勸,視線無意間瞥過身側端坐的人,笑容卻不知不覺收斂了幾分。 梅望舒此刻的神色很奇特。 望著吵嘴的兩位老人家,臉上分明帶著笑,眼角卻浮起一片薄薄淚痕。 “大人?”她急忙問,“可是什么事不妥?” 梅望舒搖頭,“突然想起一些很久之前的舊事。都過去了,沒什么?!?/br> 梅夫人在吵嘴的間隙抽空聽到了這邊的問話,插嘴道,“兒媳婦,以后別這么稱呼了,叫人聽到誤事。以后當面還是叫‘嫂子’,‘meimei’的好?!?/br> 嫣然欣然應下:“是,母親?!?/br> 梅望舒:“……是,母親?!?/br> 就在全家人重新舉起筷子吃席的時候,忽然風一般跑進個門房小廝,神色驚慌,直奔梅老員外而來: “老爺,出大事了!大過年的,竟然有個少年人穿了一身白,扛著厚板棺材,來我們梅家門口尋晦氣!大管事出面趕他們走,那人指名道姓,說棺材是有人重金訂下,給我們家遠在京城的大公子備著的!把棺材往大門口一扔!現在門外圍滿了鄰里鄉親,都在打聽消息哪!” 梅老員外看了眼對面安穩坐著的愛女,捋了捋長髯,鎮定道, “慌什么,不過是一副送上門的棺材而已,背后必定有人不懷好意?;蛟S是我兒在京城的對手暗中指使,趁著年節,行詛咒之惡事。你們多幾個人,拿著錘子榔頭出去,當眾把棺材砸了——” “你們先在外面候著?!泵吠嫫鹕黻P上了前廳的木門,把幾個管事小廝都關在廳外。 回身走到桌前坐下,平靜道,“好叫父親母親得知,棺材是我請人送上門的?!?/br> 梅老夫人嘴里一口湯噗的噴了出來。 梅老員外硬生生把胡須擰斷了幾根。 梅老員外保持著鎮定神色,抬起微微發顫抽搐的指尖,喝了口酒壓驚。 “阿姝,你……大過年的,你給自己送棺材?” 梅望舒也端起酒杯,淺淺啜了一口,“這口棺材,不得不送?!?/br> 第34章 (捉蟲)二更 梅家大門前。 天色入了夜,暮色濃重,寒風料峭,圍觀的鄉鄰卻把門口圍攏得水泄不通,指指點點,人聲鼎沸。 鋪滿了厚厚一層鞭炮紅紙皮的青石臺階下方,赫然停放著一口昂貴的金絲棺木。 木棺質地沉重厚實,采用金絲楠木整材,千金難求,非達官顯貴人家不能用。 白袍管事打扮的向野塵,唇上粘兩撇小胡子,雙手抱胸,站在臺階下,對門口阻攔的梅家幾個管事高聲道, “明明是你們梅家自己定的棺木,年前加急,三倍定金,咱鋪子里緊趕慢趕,連個新年都沒過好,總算趕在正月里把貨送來了,你們居然不收?口口聲聲說晦氣,不吉利,就不怕你們家重病纏身的大公子撐不過去,一閉眼,人沒了,身后連個好棺木都沒有?” 梅家管事氣得臉紅脖子粗,站在大門口團團作揖, “各位鄉親父老,千萬莫要聽信這小子信口雌黃!我家大公子好端端的在京城里做著二品御前翰林學士呢!前幾日歸家的是京城養病的大姑娘,各位莫要混淆了!” 圍觀的鄉鄰議論紛紛,“確實見回來的是梅家大姑娘?!?/br> “梅家大姑娘在京城養病,才養好了回來的;梅家做官的大公子又得了重病,哎喲,梅家兄妹怎么一個個身子都不好?這口棺木到底是買給誰的?!?/br> “看清楚了,那可是最上等的金絲楠木棺,有錢也買不著的好東西。梅家大姑娘再受寵愛,也消受不起這等好棺木?!?/br> “如此說來,果然是京城里做大官的梅大公子病重了……?” “人在京城病重了,棺木怎么往老家里送?” 周圍人聲嘈雜,向野塵惦記著主家的托付,按照演練好的章程往下念詞: “誰說梅家大公子還在京城當官?早回來了,人就在這門里!他們梅府的管事千叮嚀、萬囑咐,說人不好了,要提前準備后事,叫小店把棺材盡快秘密運送過來?!?/br> “我倒是送過來了,你們門口從早到晚都在撒銅錢、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的,叫我怎么秘密送進去?若真耽擱了大日子,兩邊爭執起來,你們家大業大,怕不是會反咬小店一口,砸了小店的招牌!鄉親父老,你們要替小店作主哪!” 人群轟然響起了議論之聲。 “如此說來,梅家大公子竟是和大姑娘一同回來了。梅家為何藏著掖著,偏只說大姑娘回來了?” “難不成當真是人不行了,秘密回來歸葬?” “這等大事,竟要瞞著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