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88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不過片刻,她就按照古書的線裝本方式將所有紙張固定到了一起,打了結后將線頭藏在書中,直接遞給內侍:“還請陛下預覽?!?/br> 內侍接過線裝本后,直接呈交給了嬴政。 嬴政面色已有了松緩,接過后深深地看了林阡一眼才抬手翻開了第一頁:“確實比卷軸翻閱起來更方便,也更容易一手掌握,輕易不會滑落在地上?!?/br> 王綰瞬間激動起來:“陛下,可否將線裝本交給微臣查閱一番?” 嬴政頓了下,伸手將線裝本交給了內侍。 內侍接過轉交給王綰。 王綰剛拿到手,后方的李斯便忍不住朝著王綰的方向探了探身子。 但此時的王綰已經全身心沉浸在了線裝本上,他認真地回憶著林阡方才穿線的動作,順著那些孔洞模擬著該如何裝訂其他書籍,以及有了這樣的裝訂方式后,雕版印刷又是否真的可以降低成本,給大秦的書籍傳播帶來別樣的生機。 等將線裝本徹底弄明白后,他已徹底被打開了思路,進而聯想到了不少其他的裝訂方式,只是認真思索后卻都覺得不如線裝更方便。 王綰有些慚愧:“之前是在下想當然了,應該在雕刻模板之前就找谷豐侯問清楚情況的,在發現雕刻模板出錯率過高,其消耗的成本已經徹底超過了手抄而不適合推廣書籍的時候,就應該及時止損,思考是否有什么地方被我疏忽了才是……” 林阡趕緊擺手:“是我疏忽了才對。還望相國不要怪罪我耽誤了您這么多時間?!?/br> 王綰失笑:“與谷豐侯有什么關系?我既然負責此事,本就該在發現卷軸裝成本過大的時候其他方式,而不是硬要在卷軸裝這個方向上死磕?!?/br> 說完,他忍不住嘆了口氣。 林阡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安慰。 她并不覺得這事兒錯在王綰與李斯,一則因為他們本就習慣了竹簡那種編書成卷的方式,一時間想不到也情有可原;二則確實是自己這個知道線裝方式的人想當然了,沒有在第一時間說清楚。 事實上,從古到今書籍的裝訂方式其實經過了好幾代的演變。 從最開始竹編方式,到之后的卷軸裝、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一直到明清時期才終于發展出了線裝方式。 但林阡已經習慣了線裝本,之前也不曾刻意了解過其他裝訂方式,所以…… 她覺得自己應該向王綰李斯二人道歉:若她一開始就將線裝的方式告訴了王綰,也不至于浪費了這么多的時間。 嬴政注意到她的神態變化,突然開口:“既然已經找到解決辦法,便不要再浪費時間。王綰,你且看看這種線裝的方式是否容易掌握,又能否可以降低雕版模板的成本,讓書籍的價格更便宜也更容易推廣?” 王綰篤定點頭:“以這本《韓非子》為例,總共十萬余字的內容若分割成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模板分別雕刻出來,出錯損毀的概率將會大大降低,成本自然也會降低。但具體能降低多少,微臣不曾做出模板,并不能篤定告訴陛下?!?/br> 說完,他補充道,“但微臣可以保證,若將內容分割成更小的部分,成本至少降低一半?!?/br> “這便夠了!”嬴政看向王綰,“希望這次,相國不要再讓寡人失望?!?/br> 王綰瞬間汗毛倒豎,趕緊點頭應下。 ==·隸書·== 林阡手上拿著卷軸裝的《韓非子》,在嬴政與二人就書籍成本問題進行探討的時候,低頭認真查看起來。 這一看,她幾乎立刻就有了個了不得的發現—— 這卷軸上的文字竟然不是林阡已經格外熟悉的篆書,而更像是她曾在網上見過的隸書? 林阡愣?。和蹙U李斯二人這是為了降低成本,提前把隸書搞出來了? 嬴政正好與王綰說完,轉頭就見林阡看著卷軸上的內容發愣,不由問她:“谷豐侯可是有了什么發現?” 林阡一愣,趕緊回答:“并非……微臣只是好奇,這卷軸上的文字似乎并非篆書而已?!?/br> 嬴政看向王綰:“并非篆書?” 王綰有些不好意思,轉頭看向了李斯。 李斯主動站出來:“回陛下,微臣與相國見工匠在雕刻模板的時候總是出錯,便想著是否是因為匠人們讀書識字之人不多,所以才會總是出錯,所以特意與相國商議后,意圖先在木板上寫下文字,再由匠人雕刻?!?/br> “但在親自動手后我們才發現,篆書單單只是用毛筆反寫在模板上就異常不容易?!?/br> “是以,微臣便與相國商量,是否可以將篆書簡化一些?!?/br> 兩人帶著各自的門客與屬官琢磨了許久,卻遲遲不得其法。后來還是李斯想起手下有一個叫做程邈的獄吏寫得一筆好字,且總是念叨著篆書不方便書寫,多年來也一直在私底下收集民間流傳的各種字體,似乎想要尋找一種更適合書寫的字體,于是便直接將人叫到了面前。 秦朝官吏事務繁忙,程邈雖然一直有改革文字的想法,卻也總是騰不出空來。如今聽聞李廷尉將自己叫到面前,正是為了文字改革一事,瞬間就變得激動起來。 程邈心里已經隱隱有所想法,于是在李斯向他有償征集近些年收集到各種字體時,便毛遂自薦道:“卑職雖然才學不算出眾,但在字體研究一道上,整個秦國都不可能再有人能與卑職相提并論。若廷尉真想改變文字難以書寫的問題,找卑職幫忙絕對事半功倍?!?/br> 李斯見他說得篤定,便決定給他一個機會。 而事實上,程邈心里對如何改革文字已經有了模糊的影子,如今得了空,不過埋頭研究了幾日,便給出了一個格外清晰的改革方向—— 刪繁就簡,去粗取精【引用百度】,最好將篆書中不易書寫的圓弧改為方折。 原本在歷史上,程邈是在因性格得罪了嬴政后被投入獄中,由于在獄中無所事事才正式動手研究文字,并相當有條理地按照當時存世的所有字體——包括李斯后來主持,由大篆改良出的小篆中吸取優點,一個字一個字地改良出了更簡單的隸書。 而因為隸書的改良工作只有程邈一人在做,他統共耗費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才出了成果。 但如今有王綰李斯及其門客、屬官等數百人幫忙,程邈等人竟不過僅僅耗費了一年時間就將脫胎于大篆,筆畫卻要比大篆更為簡單、粗壯也更容易書寫與雕刻的小篆與隸書先后改良了出來。 王綰李斯等人親眼見證了隸書的出現,整個人興奮難言,第一時間就將隸書應用到了雕版印刷的模板雕刻當中。 他們本想著改良好文字后,到時候隨著印刷出的第一本樣書呈給陛下。 到時候既有改良文字的功勞,又有將雕版正式投入印刷的功績,陛下一高興,不說對他們論功行賞,至少不會怪罪他們在雕版印刷的實際應用上耗費了這么長時間。 誰知結果出來后,他們卻發現雕版的成本之高,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即便刨除之前使用篆書雕刻時浪費的成本,剩下的也仍舊是個龐大的數字。 他們都想著可能是文字的問題,誰能想到最大的原因竟然是他們從未考慮過的書籍裝訂方式? 李斯將一切道明后補充:“當發現隸書都不能降低雕版印刷的成本后,那程邈便鉆了牛角尖,如今又帶著相國與微臣手下一群人在研究更簡單,也更容易書寫和雕刻的文字了?!?/br> 林阡:“……” 【這怕不是還想把楷書給研究出來吧?】 嬴政眼睛一亮:“將《韓非子》呈上來,寡人倒要瞧瞧這隸書到底是何種模樣,竟引得你們爭相夸獎?!?/br> 林阡趕緊將書籍交給內侍,進而轉交給了嬴政。 嬴政拿到手立刻打開卷軸,只一眼,他便被完全迥異于篆書紛繁復雜的全新字體吸引住了目光,不但整個人都沉浸在了文字的研究當中,一只手還不停地在空中比劃,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試試這種字體是否真的比篆書更易書寫。 內侍極會察言觀色,見狀立刻去取來了筆墨紙硯放在桌案上。 嬴政看了眼,立刻拿起毛筆。 但他旁邊那內侍并非往常負責給他研墨之人,等將筆墨紙硯都鋪好后,竟沒能第一時間想到為嬴政研磨。 嬴政拿毛筆吸墨,卻碰了個寂寞。 他轉頭看向內侍,原本發現了一個寶藏的好心情瞬間跌落谷底:“不會研墨?” 內侍嚇了一跳,趕緊伸手去拿墨條。 嬴政皺眉:“先倒水!” 內侍一慌,墨條從手中滑落,發出當啷一聲。 他嚇得趕緊后退,立刻就要磕頭。 嬴政本來沒想對他如何,那內侍將頭碰到地上后,嬴政的面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那內侍見嬴政生氣,愈發害怕,磕頭磕得愈發兇猛。 簡直就是個惡循環。 在場大臣瞬間屏氣凝神,半點兒也不敢為那內侍說話。 林阡猶豫片刻后,趕緊站了出來:“陛下,微臣之前曾為您研墨許久,若您不嫌棄,不妨讓微臣為您研墨?” 嬴政動作一頓,轉頭看向林阡。 半晌,他輕輕頷首。 林阡松了口氣,趕緊起身走到嬴政身邊,拿起茶杯往硯臺里倒了些許水,這才拿起墨條認真研磨起來。 嬴政側頭看了她一眼,心情頓時好轉。 他看了眼內侍:“諒在你往日并不負責寡人筆墨,這次便饒了你,下次若再這般莽撞,定饒不了你!還不快退下!” 內侍松了口氣,趕緊起身退到角落。 嬴政又看了林阡一眼,這才拿起毛筆沾取墨水后照著《韓非子》的字體在白紙上書寫起來。 不一會兒,他便寫了幾十個字。 林阡悄悄看了一眼,字體與卷軸上的文字幾乎一模一樣,簡直就像是復刻下來的一般。 太讓人驚嘆了。 嬴政眉峰動了動,又提筆寫下了一行文字。 林阡看得愈發專注。 二人就這么旁若無人地一個寫一個看,彼此間的氣氛倒是恢復了不少。 王綰等朝臣看著,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 ==·哄搶·== 散朝之后,王綰與李斯二人主動找到林阡,詢問線裝裝訂方式更多的細節。 林阡也擔心再出現其他問題,于是特別認真地告訴了他們自己知道與線裝方式有關的所有內容,末了還提了一嘴:“其實打孔這個步驟可以用工具替代,就那種在木板上釘上一排釘子,一壓就是一排孔的那種工具。但……這種工具是否可以造出來,不妨我們一起去問問墨家鉅子?” 王綰李斯二人以前其實不大看得上墨家鉅子,不是他沒本事,而是他似乎一顆心都鉆到了研究各種武器與鍛造武器的方式上了,對政治不說一竅不通,也只能算作半吊子。 若非他們算是獨立于官員系統之外的部門,早不知道被多少官員從位置上拉了下來。 但自從墨家在極短時間內,就將谷豐侯提出的紙張并珍妮紡織機等物研究出來,而他們兩個深得陛下信重的官員卻被一個根本沒什么難度的雕版印刷絆住了這么長時間后,兩人總算明白,就像是墨家鉅子不擅長搞政治一樣,他們在搞研究這個領域對上墨家鉅子也毫無優勢。 遇到相關問題還是找墨家鉅子更合適。 再者,當初林阡一共提出了兩種印刷方式:雕版印刷與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因為聽起來沒什么難度,所以直接被嬴政交給了王綰與李斯二人,希望他們能盡快將咸陽宮內除六國史書外的書籍印刷出來,推廣全國,為全國培養出更多的讀書人,進而從中挑選出更多的人才。 但更簡單的雕版印刷直到現在,才被林阡點醒走入了誤區。 那么,活字印刷呢? 王綰與李斯也想盡快將書籍印刷出來,所以立刻點頭答應了下來。 林阡與治粟內史請過假后,便與王綰李斯二人一起前往墨家所在的官署,通報后便走了進去。 而后,三人便親眼目睹墨家鉅子正中氣十足地沖著一群年輕弟子咆哮:“都跟你你們說過多少次了,每次加入材料的時候都要記住所有數據,失敗后才更容易何時何地出了錯!你們這群榆木腦袋不開竅就算了,能不能細心點兒!???能不能!” 林阡等人看著鉅子面前一群被訓得跟鵪鶉似的墨家子弟,乖乖站在不遠處沒有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