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68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這龜孫子搞什么鬼?想要拿老子給你當墊腳石?老子原本還想著等散朝之后勸李信找陛下再討要二十萬兵馬去攻打楚國,如今可好……】 【個混賬玩意兒,老子馬上就稱病,解甲歸田!】 王翦真的是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恨不能立刻揪住昌平君的衣領將人暴揍一頓。 就連李信都是懵的。 【昌平君這種時候不應該避嫌嗎?為什么他會站出來????。?!】 嬴政的視線落在昌平君身上,眼里充滿了審視。 昌平君被他這般看著,頓時心神大亂,但…… 【勇猛善戰的老秦人也就六十萬兵力,加上代北軍與韓燕兩國這些年入伍的新兵也不過八十萬出頭而已,王翦一口討要八十萬兵力,幾乎要掏空整個秦國的兵力儲存,有李信的二十萬兵力在前,又有我主動為王翦站臺在后,嬴政絕對不會再讓王翦帶兵的!】 嬴政瞬間沉下臉。 林阡的視線在嬴政與昌平君之間來回打轉兒,想起昌平君楚國人的身份,瞬間明白了到底怎么回事,她當即在心底大喊—— 【嬴政你別管昌平君,他絕對是在給王翦將軍上眼藥!】 【二十萬士兵打不下來楚國的!】 【不想打敗仗后再親自去將王翦將軍請出山,你就不要讓李信帶二十萬士兵去打楚國??!會打敗仗的!】 第44章 089~092 ==·惡意·== 嬴政環視一周,視線在每一個人的臉上劃過,最后落在了略帶幾分急切的林阡身上。 他斂下眼瞼,道:“其他人的意見呢?” 大臣不敢回話。 反倒林阡蠢蠢欲動。 她咽了咽口水,看了其他人一眼,到底還是鼓起勇氣站了出來:“我、微臣覺得,李信將軍只帶二十萬兵力去攻打楚國恐怕不保險,有被反殺的危險;而王翦將軍提出要帶八十萬士兵去攻打楚國,似乎人數又多了那么……” 林阡看了下王翦的背影,瞇著眼睛悄咪咪用食指掐住拇指指腹,只留出一點兒空隙,“一點點?!?/br> 【救命,我真的不懂打仗!】 【但八十萬這個數據真的太夸張了,歷史上王翦將軍不是帶著六十萬兵力就打下楚國了嗎?】 她不太清楚這憑空多出來的二十萬數據是怎么來的,卻篤定這數據不對,而李信…… 真要讓李信帶著二十萬兵力去攻打楚國,只會損失慘重。 林阡不知道還罷了,既然知道這個結果,自然要想法子避免。 而且…… 她看了眼昌平君,頭頂小人的白眼都快翻上了天。 這真的是個攪屎棍! 希望自己第一個站出來后,可以讓其他官員不用再顧忌昌平君,進而暢所欲言吧。 她到底不懂軍事,更對秦楚兩國的兵力不夠了解,就算想要勸嬴政也拿不出更有說服力的數據與理由,反倒其他大臣更清楚這兩個數據具體是什么地方不合理。 而事實正如林阡預料那般,在她第一個站出來后,其他官員也都沒有了顧忌。 畢竟…… 陛下對谷豐侯的看重有目共睹,而谷豐侯與昌平君之間根本沒有交集,談不上為他說話,就連谷豐侯都覺得不合理,他們再站出來否決李信的提議也就沒有問題了。 尉繚緊跟著開口:“回陛下,微臣同樣覺得,二十萬兵力過少,八十萬兵力又太多了些?!?/br> 他比林阡更清楚秦楚兩國的兵力儲備,所以給出了更具說服力的數據,“雖然楚國現如今與當初周朝一般,分封制大行其道,楚國貴族也各自為政,各地貴族沒辦法擰成一股繩來與我大秦對抗,但其國土面積太大,且大多是富庶之地,人口幾乎是燕趙韓魏四國的總和,即便沒辦法將所有兵力抽調出來對抗我秦國士兵,四五十萬還是綽綽有余的?!?/br> “李信將軍擅長奇襲,理論上確實可以使用比楚國更少的兵力將其拿下?!?/br> “但是,在兵力相差足足兩倍還多的情況下,即便李信將軍作戰如神,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應當便是楚國分出兵力進攻秦軍,直接將秦軍隊伍攔腰切斷,在秦軍失去供給后包圍李信將軍,讓李信將軍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地當中?!?/br> 林阡的眼睛刷一下就亮了。 雖然尉繚猜測的不完全對,但細究其根本,其實尉繚也算是提前猜到了最后的結果—— 因為在歷史上,李信就是在接連打下幾座城池后,在兵馬疲軟的情況下前去與蒙恬會和,結果遭遇楚軍尾隨sao擾,鏖戰三天三夜之后被楚軍打敗包圍,只能帶著少數將士沖出重圍逃跑。 而蒙恬甚至沒能得到消息,更來不及帶兵馳援。 林阡驚喜地看向嬴政:【陛下你聽尉繚的,他說的幾乎完全正確??!】 嬴政一頓,視線落在林阡頭頂興奮地抓著小號嬴政瘋狂搖晃的小號林阡,當即嘴角一抽,一時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無語。 而尉繚還在分析:“相較于李信將軍的激進,王翦將軍的選擇又過于保守?!?/br> 他看了王翦一眼,似乎不太明白這么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會出現這種錯誤—— 李信還能說是年輕經驗少,青年人意氣風發一心想要當主將賺取功勛,所以腦子一熱,沒將各方情況考慮周全便貿貿然提出了一個二十萬的數據,王翦卻經驗豐富,沒道理想不到八十萬兵力其實過剩,還容易讓陛下不滿。 畢竟秦國如今可以上戰場的士兵,統共也就八十來萬。 【王翦老將軍這是想要將秦國直接掏空?】 【還是說他并不想擔任此次攻打楚國的主將,在以這種方式向陛下委婉推辭?】 【可,為什么呢?】 尉繚頓了頓,提出自己的想法:“微臣覺得,以李信將軍出奇制勝的領兵風格,三十五萬到四十萬萬兵力應當更為穩妥;而以王翦將軍穩扎穩打領兵風格,五十萬兵力便已經完全足夠?!?/br> 尉繚一開口,如王綰李斯等人也都紛紛開口附和。 嬴政心情好了不少,視線在王翦與李信二人之中來回打量,最后卻落在了昌平君身上:“昌平君難道覺得,王翦將軍提出的八十萬兵力合理?” 昌平君心中暗罵愣頭青一樣的林阡,自己卻已經滿頭大汗:“回陛下,并、并非如此,微臣只是認為李信將軍提出的二十萬兵力過于夸張,所以才更希望由王翦將軍帶兵?!?/br> 【昌平君我xxxx!都這時候了還給老子胡咧咧,信不信老子帶兵打爆你姥姥家?!】 【個狗日的!】 嬴政嘴角一抽,忍不住看向一臉云淡風輕的王翦。 王翦無辜回視:“???” 他以為嬴政是在問自己為何獅子大開口的原因,可盡管心里將昌平君罵了個狗血淋頭,也恨不能立刻帶兵去將楚國打得稀巴爛,但在猶豫之后,想要求穩的想法還是占了上風。 王翦沖著嬴政拱手,語氣堅定:“微臣堅持,此戰定要八十萬兵力才能拿下楚國?!?/br> 嬴政揉了揉眉心:“今日暫且退朝,此事以后再議?!?/br> - 昌平君從散朝開始,便一直心神不寧。 若說之前他在嬴政面前還能有兩分薄面,如今只怕也被其列入了需要防備的人選當中。 也許,過不久自己就會被打發出咸陽,脫離這個各種消息最靈通的地方了。 到底在咸陽生活了幾十年,想到即將離開,他心里不免覺得空蕩蕩的,一時間竟也提不起任何興趣了。 但,總要提前準備才好。 昌平君加快腳步,回家后立刻叫來自己的夫人:“你快帶人去收拾外出的行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衣物與用具都記得帶上?!?/br> 他夫人都懵了:“您這是要去哪兒?要離家一年嗎?” 昌平君皺眉:“不只是我的衣物與用具,家中所有人的金銀細軟與各種用得上的物件兒也都收拾好帶上,我們許是要去其他地方生活了?!?/br> 他夫人都嚇傻了:“全家搬遷?為什么?” 昌平君不耐煩了,當即呵斥道:“讓你去你就去,問這么多做什么?” 他夫人嚇了一跳,見他滿臉怒容,不敢繼續追問,只能抱著滿腹委屈去收拾行李。 而就在她離開不久,門房便來找昌平君通報:“昌平君,陛下命人前來下旨,奴小心打聽了幾句,對方說是……新鄭人手不足,命您盡快前往坐鎮?!?/br> 昌平君一頓,強擠出一抹笑來:“我這就過去領旨?!?/br> - 當天晚上,嬴政將林阡找來詢問攻楚之事。 林阡自然毫無隱瞞地將自己所知的消息都告訴了他,只是秦國拿下其他六國的過程許是太過簡單,各類史書對戰爭的記載都格外簡略,她能告訴嬴政的消息也并不算多。 但對嬴政而言,已經足夠了。 只是知道之后,嬴政對攻打楚國這件事也沒有了之前的急切,而且對李信與王翦這兩個帶兵人選也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這兩人都很有本事,且帶兵打仗的風格很明顯,按理說尉繚已經給出了有理有據的建議,在王翦明顯不想再出風頭的情況下,直接讓李信帶領四十萬軍隊進攻楚國也毫無問題。 但在知道此戰可能會敗后,嬴政心里更偏向求穩—— 也即是讓王翦帶兵攻打楚國。 可偏偏,王翦認為之前接連打下趙燕兩個國家太扎眼,如今想要避風頭。 他甚至還想解甲歸田。 嬴政煩躁地揉了揉太陽xue,猶豫著是否要不顧王翦意愿,直接下令讓其帶兵進攻楚國。 但八十萬兵力…… - 昌平君很快帶著妻兒老小抵達了新鄭。 他原以為新鄭作為韓國舊都,如今即便對秦國的統治沒有民怨沸騰,也不太可能接受嚴苛的秦律,府衙與百姓之間必然沖突不斷。 但事實上,經過幾年的磨合,新鄭的百姓對秦律已經差不多習慣了。 而去年的水車,以及今年擴大了種植面積的棉花都讓新鄭百姓對秦國的統治格外信服,心里有了希望,他們甚至比以前在韓國王室的統治下更安居樂業。 這原本是好事兒。 可對昌平君而言,卻是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昌平君暗自嘀咕:“不行,得讓新鄭亂起來……” 經過一番觀察后,昌平君選中了被秦國收繳了所有財產,如今日子過得苦哈哈的韓國舊貴族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