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67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當然,其最大的作用還是……” 說到這兒,林阡突然住嘴,一張臉更是紅得跟火燒云似的。 她頭頂的小號林阡更是全身冒煙,兩只小rou手捂住了眼睛,正沖著小號嬴政無聲地尖叫。 嬴政:“???” 他原本還只是有點兒好奇,如今見了林阡這種反應,他心里的好奇心瞬間爆棚。 林阡對上嬴政的眼睛,當即深吸一口氣:“陛下,你……我……這個……我不太好和你開口?!?/br> 【和一個男的,還是秦始皇討論衛生紙的用法?救命,這感覺真的太詭異了!】 嬴政敏銳捕捉到了林阡格外在意的點—— 因為自己的身份,還有性別? 身份不提,性別的話…… 難道衛生紙的使用方式非常私密,不好訴諸于口? 他正想著算了,就聽林阡低下頭,說話時聲若蚊蠅:“衛生紙的作用之一,是如廁后擦拭……” 嬴政愣了下,反應過來后也變得尷尬起來。 如……廁? …… 兩人對坐許久,好一會兒才平復好情緒。 嬴政果斷轉移話題:“你今日聽到寡人不愿將韓趙燕三國的史書印刷出來的時候,為何那般失望?” 林阡愣了下,茫然抬頭:“我沒有因為你不愿意印刷韓趙燕的史書失望???” 【不是,你是不是誤會了???】 林阡趕緊解釋:“我在你說了對韓趙燕三國史書的處理后確實有些失望,但并不是因為你不愿意將史書印刷售賣?!?/br> “我早就猜到你會這樣做了,因為你以后就是這樣做的?!?/br> 【完全不覺得意外的事情,我為什么要失望???】 嬴政看著她:“那你為何失望?” 林阡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因為,你還說了不能借閱???” 嬴政怔住。 林阡見他并未生氣,也輕松了不少:“六國具體歷史后來基本失傳了,史學家們想要研究也只能從各種典籍當中尋找一些名人軼事,還不一定做得了準?!?/br> 想了想,她舉例道,“就好像戰國策當中曾記載過關于你的一件事,我就覺得不太值得相信。上面記載的是,你看中安陵君的地,想要以五百里地交換,但對方不愿意,就派了一個使者前來拒絕,你問使者有沒有見過天子發怒,他反問你有沒有見過匹夫發怒,然后就沖著你拔劍,把你嚇得放棄了原本的打算?!?/br> ——這故事便是著名的“天子一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的出處。 這個故事的奇怪之處在于,那位使者覲見嬴政的時候竟然帶了武器—— 秦律規定,文武大臣上朝及面見秦王之時不得攜帶武器。 更奇怪的是,嬴政作為武藝不錯的君王,在對方拔劍之后竟然毫無反應,似乎身邊根本就沒有佩戴武器。 嬴政在沒有佩戴武器的情況下,見了一個佩戴了武器的使者? 而且當時見面的地方似乎就他們兩個人一樣,在嬴政的生命受到威脅后,竟然沒有人上前護駕? 林阡掃了嬴政一眼,這就不像是他會做的事兒。 嬴政挑眉:“把我嚇得放棄了原本的打算?” 林阡往后縮了縮:“不是我說的,是其他人記載的故事。后人編寫史書的時候,似乎也覺得這個故事不太靠譜,就刪減了你們的對話,只說你是因為安陵君守道義而放棄了原本想要的那塊地?!?/br> 刪改之后的故事倒確實像那么回事兒了,但因為最開始的故事就不可信,改編后的可信度…… 反正林阡覺得,存疑。 嬴政聽完,不由皺緊了眉頭。 林阡看了眼嬴政,試探道:“其實你這樣做是想讓其他國家的百姓忘掉六國,認同秦人的身份吧?我不太懂應該怎樣做,但我可以將其他人的做法告訴你,你參考參考?” 嬴政看向林阡,眼神銳利:“說!” 林阡瞬間坐直了身體:“封建時代的君王在統一思想這件事上做得比較好的呢,是一個叫做漢武帝的皇帝,他的做法是‘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任用大量的儒家學者擔任官員,利益驅使之下,天下人自然而然地便選擇了研究儒家典籍,認同了儒家思想?!?/br> “就好像后來人多模仿學習你的治國制度一樣,后來的皇帝于思想統治上也多模仿這位漢武帝的做法,以儒家學說為武器,統治天下百姓?!?/br> “但到了近現代,因為出現了學校,就有了另一種更便捷更快速也更有效的方式——” “那就是,控制教材的內容?!?/br> 嬴政看向林阡:“何為教材?” 林阡愣了下,解釋道:“教材就是學生用來讀書識字學習知識的一種書籍,書籍內容并不完整連貫,而是有選擇地摘錄一部分有用的文章或文章片段、名人故事等等內容,聚集編寫而成的一本書?!?/br> 甚至不需要林阡深入解釋,一個“有選擇”,便足以讓嬴政明白這種教材若是利用好了能達成何種效果。 林阡不知道嬴政已經由一個“有選擇”的詞語,聯想到了多少控制人心的手段,仍在努力為其解釋:“因為后來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知識大爆炸,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要在學校學習至少十三年才能進入社會,而學校的教材大多由政府主導編撰,所以一旦政府在教材上做了什么手腳,就很容易給學著那些教材長大的一代人洗腦……” 嬴政斂下眼瞼,陷入了沉思當中。 ==·政斗·== 許久之后,嬴政終于抬頭:“你提及的兩個法子很有用,以后……” 他皺了下眉,將想法掩下不提。 嬴政勾唇輕笑,“說說看,你想要什么獎勵?” 還有獎勵?! 林阡瞬間支棱起來了:“也沒什么,就是……能不能讓我看看韓趙燕三國的史書?如果有周朝乃至之前的就更好了,我真的挺好奇的?!?/br> 嬴政愣了下,失笑:“行,寡人這便讓人將韓趙燕三國的史書給你送去?!?/br> 林阡瞬間高興了起來。 嬴政被其感染,心情也不免暢快許多。 不過關于教材的問題…… 還是等李斯與王綰將書籍整理排版,印刷出來之后再說吧,現在不管做什么都cao之過急。 - 而就在林阡沉迷韓趙燕三國史書的時候,秦國正蓄謀再一次發起對楚國的攻擊。 這日上朝,嬴政便直接問了朝中大臣:“寡人欲派兵攻打楚國,不知諸位將軍可有人甘愿前往?若前往,能以多少兵力拿下楚國?” 朝中諸位大臣瞬間看向王翦。 王翦見眾人反應,心臟猛地一跳,忍不住反思自己這兩年先后拿下趙國與燕國的表現是否過于扎眼。 他微不可見地皺了下眉,斂下眼瞼不作回答。 李信卻不如王翦沉得住氣,當即迫不及待地開口搶答:“回陛下,微臣帶領二十萬人便能拿下楚國!” 王翦眉心一跳,下意識看了李信一眼。 李信注意到王翦視線,當即沖著自己格外尊敬的王翦將軍揚起一個傻呵呵的笑臉。 王翦眼一抽,撇開了視線。 【這孩子以往看著不是挺聰明?打起仗來也又兇又猛,稱得上有勇有謀,怎么如今瞧著竟跟個傻子似的?那楚國即便國內內亂尚未結束,到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且國內又不像是燕國一般毫無出色將領,又不像是趙國一般君臣失和,可以搞小動作,你帶四十萬軍隊說不準還能拿下楚國,二十萬?臭小子想屁吃!】 嬴政本來聽得二十萬兵力就能拿下楚國,正要高興,卻不想王翦突然潑來一盆冷水。 他心頭升起的喜悅散了不少。 頓了頓,嬴政直接點名問道:“王翦將軍,若寡人派你前去攻打楚國,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拿下?” 王翦遲疑了下,心中估量了一下秦國當前的兵力儲備,一咬牙,直接說出了個天文數字:“回陛下,若您派遣微臣領兵攻打楚國,非八十萬兵力不可拿下!” 【什么玩意兒?不是六十萬兵力嗎??。?!】 跪坐在角落的林阡正回憶著此戰的相關細節,突然聽到一個聳人聽聞的“八十萬兵力”,差點兒沒驚得魂飛九天。 【好好的六十萬兵力,怎么一下子就變成了八十萬?難不成是我記錯了?】 嬴政忍不住看向林阡。 經過這幾年的相處,他對林阡不說十分了解,也稱得上七八分。嬴政很清楚,林阡要嘛對打仗沒什么興趣,要嘛就是之前幾場仗過于順利,史書記載細節不多,所以之前幾年即便提到打仗,她的心音也毫無反應。 如今有所反應,只能證明一件事—— 這場戰爭絕對不是一帆風順! 這樣一想,嬴政胸中縈繞的志得意滿也不由消散,變得謹慎起來:“諸位愛卿以為何?” 他本意是詢問尉繚等人,卻不想這兩年一直跟隱形人似的昌平君竟第一個站了出來:“微臣以為,楚國雖然剛發生內亂不久,但如今楚國內政已經有所緩和,區區二十萬兵力許是并不能拿下楚國?!?/br> 昌平君一開口,尉繚等人立刻心道:壞了! 這樣的場景以前并非不曾發生過。 當年秦國經過多年潛心發展,已經積攢了相當不錯的實力,于是便準備延續幾代秦王的遺愿,東出吞并各國。 而當時,朝中大臣就第一個到底應該攻打韓魏趙三國中的哪一個國家有了爭論。 如姚賈、李斯等人自然毫不猶豫將目標對準了三國中實力最弱的韓國,認為先拿下實力最弱的韓國可以振奮士氣,中途也不會生出什么波折—— 畢竟韓國,真的又小又弱。 但當時頗受嬴政寵信的韓非卻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一力勸阻嬴政攻打韓國,且意圖禍水東引,讓嬴政派兵先攻打相對更強盛的魏國。 韓非是韓國人,他這般選擇無可厚非。 但也正因為韓非這次不合時宜的選擇,讓嬴政對他的信任大大降低,進而給了姚賈、李斯等人鉆空子的機會,最后導致了自己被賜死的結局。 昌平君與韓非當年的選擇異曲同工。 也正因為他先一步站了出來,如尉繚等人即便也覺得李信帶兵二十萬就想拿下楚國是異想天開之舉,一時間也不好繼續開口。 萬一開口了,讓陛下誤以為自己與昌平君是一丘之貉怎么辦? 就連王翦也沒想到昌平君會在這種時候站出來。 他錯愕地看了昌平君一眼,心里直罵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