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闕 第115節
半個時辰后,天子影衛過來在門外站了一站。云非已經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顏相猶豫片刻,終是揮了揮手。 影衛頷首告退。 這一晚,云非躺在父親身旁,安穩地睡上了許久以來,第一個如此黑甜的覺,他沒有做夢,周圍有顏相身上淡淡的書卷香氣,僅有的陪了他一夜。 翌日清晨,云非醒來已經平靜了許多。 洗漱過后,影衛捧著托盤進來侍立在側,上面是梳子和一只銀發冠。云非跪在顏相身前,行了大禮。 顏懋替他將頭發盤成發髻,戴上銀簪發冠。 他還不到二十歲,但以后的路,要由他自己走了。 顏懋垂眸,輕輕在云非頭上拍了三下:“以后去做你想做的事,人活一世,這便是一種圓滿了?!?/br> 云非給他磕了個頭,跟著影衛朝外走去,至門前,他又忍不住回過頭看了顏相一眼。 顏相擺了擺手,莞爾道:“去吧?!?/br> 第166章 定刑 靖章宮,敬誠殿。 凌燁垂眸看著跪地行禮的云非,目光在他束起的發冠上停了停,說:“起來吧?!?/br> 云非謝恩,立身站定。 凌燁道:“君子成人,必冠帶以行事,棄幼少嬉戲惰慢之心,而衎衎于進德修業之志?!厝レo下心好好想想,日后要從政還是從軍,想做些什么。等想清楚了,來敬誠殿見朕?!? 云非頷首應是。 “下去吧?!?/br> 臨退至殿門前,云非又轉回身望向皇帝,忍不住開口:“陛下……” 凌燁抬眸。 云非頓了頓,喉頭一陣發澀,艱難道:“……臣日后還能再去見他嗎?” 凌燁御案下的手指虛握成拳,他點點頭,說可以,“想去了就讓影衛送你去。日后多長幾個心眼,別再做傻事?!?/br> 云非應是告退。 殿門關上,書房里一片寂靜,凌燁獨自坐了許久。直到午時將近,楚珩從后門進來,走到御座旁,他才后知后覺地回過神來。 他仍沒有說話。 楚珩低頭,輕握起他緊攥成拳的手,垂眸看向他。凌燁終于慢慢松了力道,手指順從地被展開。楚珩取了絹帕,輕輕撫凈他掌心那些被指甲生生硌出的血痕,繼而彎腰從御案下的小格里拿出一方玉盒。 沁涼的藥膏抹到手上,凌燁散亂的神思漸漸回攏,他張了張口,啞聲道:“什么時辰了?” 楚珩放回玉盒,說:“午時了。走吧,回明承殿,阿晏也在,他上午在學寫字?!?/br> 楚珩轉而握住他手腕,帶他起身,往后門去。 凌燁“嗯”了一聲:“寫的怎么樣?” “不能說橫平豎直,但好歹有個形樣了。他才學幾天,這只將將開始呢,阿晏聰慧,悟性很高,他乖,也很能坐得住?!?/br> …… 凌燁心里有百般不得已,無盡的意難平。 但日子一天天的過,有些事情再難以承受也還是會來。 三月廿三,科舉停行卷的圣旨正式昭告九州,著各州州牧、城主知府全力協同學政、學憲主持科試歲考等教化之業。另自帝都派設提學御史,賦直奏圣聽之權,至各州、城糾劾督辦。再特置巡學督撫,特期巡歷,察師儒優劣、生員勤惰,稽學政、學憲、提學御史等教化之官,考核具題,大事奏裁,小事立斷。2 同時,因行卷變革之故,本次恩科后延五日,至四月初舉行。 圣旨既下,皇帝變革科舉的決心九州盡知。今年會有幾個天子影衛由暗轉明,武英殿天子近衛亦有可以退殿出宮的,提學御史、巡學督撫本就由圣命派設,皇帝必然一早就有安排,難能讓他們這些世族插進去手。 于是三月廿五例朝,在顏懋罪責還未查清的情況下,滿朝焦點集中在了因顏懋入獄而空出來的恩科主考官上。爭了半個上午,也難出一個能讓各方都同意的,皇帝最終也只說從原定的副考官中擇出一人。 次日午間,回家參加宜山書院慶典,一慶就是一個多月的永安侯蕭溫琮,終于抵京了。 蕭侯人一到,就換官服進了宮。 再出來時,侯府花廳已經多了不少客人,都是來罵停行卷的。但是蕭侯也只能攤手,他也“沒想到”陛下和顏相會改制,但是圣旨都昭告了,除非先帝突然活過來,不然誰也沒轍,按著章程辦吧?;厝ソo各家那些要應考的旁支子弟都緊緊皮子,生來就高人一等,族學里文武雙藝、經史子集什么沒教過,到時候再考不過人家寒門之子,那真夠丟人現眼的。 蕭侯一回,恩科主考官的人選也有了眉目。 宜崇蕭氏在大胤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蕭溫琮平日在朝中又是個哪邊都不多沾的中立人,從不涉黨爭之事。讓他出來擔任停行卷后的首屆主考官,既能鎮的住場,也讓各方都沒太有話說。反正章程是已經定下的,按著走就是了。 四月初,恩科如期而至。 一月后端陽節放榜,首次彌封糊名的會試,帝都城萬眾矚目。 榜首會元被一名過了而立之年的寒門學子摘得,一時間名聲大噪,風頭無兩。從前科舉會試杏榜,寒門學子能有十之一二已是頂天之數,此次恩科,在榜者中卻有近四成出身平民之家,此結果一出,整個帝都外城都轟動了,普通百姓這下誰都知道停行卷好了,人皆唱頌。 和外頭的欣欣向榮相比,皇城之中卻是風雨欲來。 杏榜一出,堅了停行卷之志,同時也狠狠打了世家著族的臉。會試前十里頭,除了韓、沈、容、蕭各有一旁支后生,其余六名包括會元在內,盡歸寒門。待到一月后殿試,要再是這樣的結果,那就真是汗顏了。 公卿世族們的這腔怒火最終都轉到了停行卷的始作俑者——顏懋的身上。 五月初十,宣政殿大朝會。 經過一月有余的審理查證,主審刑部尚書方昊向皇帝稟奏了顏懋的罪狀,最重的是于君不敬、于親不孝,次之于兄不悌,再添不慈不義,于朝事,顏懋結黨營私,獨橫擅專,跋扈亂政之事不勝枚舉。 一言以蔽之,顏懋罪不勝誅,非重刑難以平息公憤。 慶國公顏愈亦當庭表態,法理昭昭,該當嚴懲。澹川顏氏、定康周氏等幾大世家聯名上書,攜一眾公卿附議方尚書所言,以大胤律為佐,以前朝判例為證,罪臣顏懋,當處腰斬之刑。 宣政殿先是靜了一靜。 下一瞬,滿殿嘩然!御史大夫韓卓、大理寺卿陸勉等純臣,以及禮部胡尚書為首的顏黨中人斷然反對!腰斬之刑,何其嚴酷!甚至永安侯蕭溫琮、文信侯沈文德都皺了眉說不妥,顏懋縱有大罪,可他為相多年,大胤的民生安泰怎能沒有他的一份功勞? 腰斬是什么? 當年太祖皇帝制律,將前朝剖心、剝皮、炮烙、車裂、醢、磔等等一眾殘酷極刑廢除,大胤死刑從賜死,到絞、斬、杖殺,再重不過棄市、梟首。但最終,還保留了一樣極少動用的、只用來處置罪不容誅的極惡之徒的刑罰,便是腰斬。 人的五臟六腑都在胸腹,因而鍘刀從腰以下斬下去,是不會立時就斷氣的,甚至神志還很清醒,酷烈的痛苦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血慢慢地流盡,才能等來氣絕。前朝有將腰斬之人的上半截身子移到桐油板上的先例,使血不得流出,兩三個時辰都不斷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3 五月初十宣政殿的這場朝會,從辰正到申正,從朝陽出起,到日頭西移,開了足足四個時辰。 最終,反對的聲音沒能贏。 因為顏愈呈了太醫院醫帖,顏老太爺病重,臥床已有月余。 刑部尚書方昊精通法典,歷朝歷代,因luanlun喪理、忤逆不孝被棄市處死的多了去了,正因為顏懋官居尚書令,是大胤的丞相、百官的表率,他犯下十惡不赦的重罪,才更應當嚴懲。更何況,顏懋何止不孝?不敬不悌結黨營私……樁樁件件加在一起,他罪惡深重無可寬恕。 公卿世族占法理占倫理,抱團奏請,以孝為名,在宣政殿上逼著皇帝當庭表態,腰斬顏懋。 不應,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韓卓、陸勉,甚至蕭溫琮,全都得閉嘴。 顏懋會受盡無限痛苦和折磨而死,他是個大不孝的逆子,罪該萬死,沒人再會記得他做過什么,他要受盡天下人的指摘,要在外城最熱鬧的坊市,當著帝都萬民的面,用他身上的每一滴血向公卿世族贖罪。 ——這就是他的下場。 這是宣熙九年,皇帝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云非,記住御座之下,每一個世家主的臉。 大胤的南半江山,宛州、云州、昌州,澹川顏氏、蒼梧方氏、定康周氏……還有趁機而動、暗中煽風的太后、敬王。 刑期定在殿試之前,公卿世族要用丞相的血,向九州宣示,向剛在恩科會試中名列杏榜的寒門貢生警告,這個大胤,依然是鐵打的世家! 刑期五月十六,申時正,屬金,日處西方,主肅殺。4 五月十三,開春后去往慶州查案的天子影衛首領凌啟,一去數月,終于回京。5 -------------------- 1“君子成人……修業之志”,這段古文出自漢·劉向《說苑·修文》。 2這一段參考了很多百科資料、百度資料,其中部分語句非原創,系直接引用,主要是“特期……勤惰”,“考核……立斷”。另外,學政、學憲、提學御史、巡學督撫這些官職名各朝代雜糅,職責什么的有參考也有現場編造,經不得考據,包括官品在內都不必和真實歷史相較。 3腰斬這段的部分語句,尤其桐油板那里,引自百科。 4這個時間五行什么的,是我胡謅的。 5凌啟查案見“第135章 缺德(二)”,不記得也沒關系,總之他回來了他有事要說。 第167章 薤露(上) 當初虞疆圣子赫蘭拓在帝都城郊刺殺儲君未遂,被大胤全境通緝,但從那之后就失去了蹤跡,等再得到消息時,他人竟已經回到虞疆了。雖說后來在虞疆王城附近,赫蘭拓被與之爭王位的弟弟危溪王子設伏劫殺,但對于大胤而言,除了鄰境局勢變動外,赫蘭拓如何出的關,究竟是個隱患,尤其這事很可能與敬王有關,后面幾年九州不會多太平,敵在暗我在明,背后這條人脈線不得不重視。 凌啟一去數月,從京畿的孟章、監兵、陵光、執明四座關隘,查到中州八關,再到與虞疆接壤的靖慶二州,天子影衛幾乎將大半個西北都捋了一遍。 不得不說,背后幫他的人堪稱神通廣大,凌啟一路上查了所有關隘的出入記錄,一直到慶州邊境才找出了點蛛絲馬跡。 “千雍城?” “是?!绷鑶㈩h首,“赫蘭拓是從慶州大漠關出境,所用的路引歸屬千雍城。從京畿去的這一路上,他應當易了容,又兼偽造身份,這才逃過了緝捕?!?/br> 凌啟撩衣跪了下來,“是臣等天子影衛失察,未能于監兵關勘破赫蘭拓的偽裝形容,請陛下降罪?!?/br> “起來?!被实壅f,“能瞞過你們的眼睛,這手易容術想來已經登峰造極了?!?/br> 凌啟謝恩起身,沉聲又道:“臣未能查出背后相幫之人的具體身份,但臣此行已暗中核實,千雍城確實有個不世出的高手,實力可能……不亞于臣?!?/br> 皇帝微微皺起眉。 放眼整個大胤九州,能讓凌啟說出這話的,都是和東君同境界的,不多不少一只手剛好數的過來。那么,千雍城的這位? 凌啟繼續稟道:“年初影衛清查千諾樓案卷的時候,里頭提到的‘千雍城宗師’說的應該就是此人?!?/br> 作為一個從烈帝朝起就存在江湖的暗網組織,千諾樓在慶、靖、越、宛四州行走多年,承接各種不見光的生意,去年底被影衛借機清剿,案卷賬簿清查過后,除了世家陰私,更重要的是暗網的訊息,順藤摸瓜理一理幾州世家內部的來往底細。天子影衛畢竟精力有限,九州這么大,不可能時時監察全境,千諾樓一剿確實收獲不少。 敬王食邑在江錦城,位處宛州,這些年和宛州的一些家族暗中聯絡不少,譬如瀲滟姜氏等人,先前影衛察覺出了一些端倪,和千諾樓的賬簿恰好對的上號。 這次為了把顏相拉下馬,太后背地里煽風不少,深潭下的人脈勢力浮出水面,昌州的定康周氏便有傾向,從前倒是沒看出來,定國公周夔還有這個心。以及刑部尚書所屬的蒼梧方氏,蒼梧女城主方婧慈癡心佛事已經多年不理庶務,現主持蒼梧城的是她的夫君、九州五位大乘之一的蒼梧武尊方鴻禎,云州本就天高皇帝遠,敬王如若再和方鴻禎搭上線,那恐怕不是好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又冒出個千雍城,這卻是皇帝和凌啟先前都未覺到的。千諾樓的卷宗里會出現“千雍城宗師”的記載,是因為一次意外交手,結果只能說是被虐殺。凌啟審的時候注意到卷宗里記載,樓里那些被殺掉的人無一例外,全都讓這位“宗師”放干血,剜去了琵琶骨。琵琶骨是武者的力量所在。 凌啟當時便起了疑,去往西北追查赫蘭拓行跡的時候,順帶著查了千雍城,結果這二者居然同歸一處。 千雍孟氏多年以來安靜低調,現任家主孟池奕更是安分守己,偏安一隅。如果不是凌啟親見,怎么都想不到赫蘭拓居然是從那兒出的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