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配音演員穿到年代文 第186節
她心里有點虛,雖說這些曲子版權都歸她了,但畢竟她不是原作者。 這個秘密項目是要編曲的,萬一周冬陽讓她參與編曲,那她其實也幫不上什么忙。 她想起當初在改編的時候,衛東和舒誠都是有給過意見的,舒誠甚至給《半邊天》的一首配樂換過樂器。然而,舒誠現在已經退出文工團,搞金融去了。 于是,她開始不動聲色地朝周冬陽推薦起衛東來,說自己當初編曲的時候,衛東給過不少參考意見,同時這位衛東同志還精通各類樂器等等。 如果一個人能同時會作曲,也會演奏,那對于周冬陽來說,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于是,他馬上就吩咐了馮山安排邀請衛東過來。 庭院里面有不少建筑,三人一路走過鵝卵石道,來到了一座灰瓦白墻的房屋跟前。 房屋大門開著,門邊放了一套桌椅,供登記員使用。 登記員原本坐在椅子上,看到周冬陽和馮山來了,連忙站起來打了聲招呼,周冬陽點點頭,朝李瀟瀟微微揚了揚下巴,給登記員介紹:“光州軍區文工團李瀟瀟,木子李,水草瀟?!?/br> “是?!钡怯泦T應了一聲,迅速地在登記本上寫下來訪信息。 “臨時來訪是比較麻煩?!敝芏栆贿呁镒?,一邊解釋說,“要是常駐的話,就不用登記?!?/br> 屋內兩邊被隔成幾個小房間,中間一條過道,一個年輕女人從其中一個房間里出來,手上還抱著一把箏,看到周冬陽時有點意外:“主任,你還不回去休息嗎?都兩天沒合眼了吧?!?/br> “待會兒就去?!敝芏柍聦傩χf,“吃過了思思啊,你可別再鬧胃疼了,不然老胡要找我算賬了?!?/br> 楊思思咳了一聲,臉上有點不好意思,看到他身后還跟著個小姑娘,又問:“這小姑娘是主任又從哪里挖到寶了吧?” 這個項目已經進行了第三個年頭,每天都緊鑼密鼓的,最近上面催促了一下錄音錄像的部分,原本就緊張的節奏再次被提速,很多人每天就睡那么四五個小時。 參與者們私下都互相打趣,來這里鍛煉鍛煉,憑空就能增長十歲,一張臉歷盡滄桑誰看誰知道。 周冬陽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李瀟瀟?!?/br> 楊思思眼神一亮,這年頭文藝工作者里面,也沒幾個人不知道李瀟瀟是誰了。 盡管李瀟瀟是去年才出的名,而他們一直都在這里忙前忙后,但著不妨礙他們通過報紙等其他渠道了解到外面的情況。 話劇在外面風行,而他們還沒時間去欣賞哪怕一場,大家都在想著哪天項目完成了,第一件事就是去劇院看一場新話劇。 只是,這姑娘不是演話劇的嗎?為什么要來這里呢? 楊思思心里有疑問,但也不敢耽誤周冬陽的工作,沒說幾句很快就離開了。 周冬陽推開第一個房間的門,打開燈,里面果然有一臺鋼琴。他朝馮山說:“那有勞馮組長給小李伴奏?!?/br> 馮山點點頭:“好的?!?/br> 他走到鋼琴前坐下,雙手輕輕地搭在琴鍵上,看向李瀟瀟:“我隨時都可以開始,你需要準備一下嗎?” 鋼琴上沒有架起樂譜,李瀟瀟十分驚訝:不會吧,這人是把樂譜都記在心里了嗎?也太強了吧! 她往前一步站好:“我也可以了,開始吧?!?/br> 流暢的琴音從馮山指腹下流過,李瀟瀟閉上眼,腦海中出現話劇的情景,和著琴音輕輕地哼唱出來。 這是《蛻變》中趙蘭與洪向國別離時的背景樂,兩位主角相識相知,趙蘭那點悸動還沒來得及轉換,就迎來了分離,并且她知道這一別之后,也許就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整個音樂基調是傷感的,但并不哀愁,也不深沉。李瀟瀟的聲音純凈空靈,與琴聲彼此照應融合,沒有一句歌詞,卻直擊人心深處,將那種離別的傷感無限放大。 一曲結束后,盡管馮山之前就已經跟周冬陽描述過這首配樂,但親耳聽又是另外一回事。 周冬陽神色激動,連聲說好,朝李瀟瀟說:“小李,咱們這個項目需要你,我會向光州軍區文工團那邊發通知,明天起你就留在這里吧,這是一個光榮而偉大的項目,意義不比你做話劇的??!” 這話的意思就是直接把人要過來了,只是事后再補發通知,聽著完全沒有商量的余地。 李瀟瀟有點頭疼,但如果直接跟對方說她根本不會作曲,對方大概也不會相信。 她正想說話,周冬陽就再次補充:“你以前是唱京劇的,咱們這兒就是在錄制傳統戲劇,不用你做其他東西,只負責唱京劇就行,把人聲器樂化這點用進去?!?/br> 李瀟瀟:“……” 讓她唱京劇,那跟作曲的難度一樣高好嗎!這位周主任既然這么說,看來作曲的人手是夠的。 李瀟瀟連忙說:“周主任,我真的已經很久不唱京劇了,生疏了。更何況,我本來就是因為京劇基礎不扎實,所以才想著換一個方向,轉了話劇的?!?/br> 周冬陽之所以讓李瀟瀟過來,除了因為她對人聲器樂化的理解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姑娘膽子大,敢想敢做。 現在錄音錄像這個環節迫在眉睫,但他們在找演員的這個階段,就已經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老藝術家們心里有陰影了。 前些年傳統戲劇不讓演,演過的老藝術家們下了牛棚,為此吃了不少苦頭。 要是自己私下里關上門唱兩句,只要別人沒聽到,也就半點事都沒有。 可現在讓他們回京市唱傳統戲劇,而且還要錄像留下“鐵證”,他們會擔心萬一以后有人拿錄像說事定罪,那真的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要是強行下令,他們也不得不回來,但周冬陽并不想走到這一步,因為這樣逼迫之下產生的藝術,效果很可能會打折扣。 因此,在勸說老藝術家們配合這件事上,項目組就已經花費了很長時間,進展十分緩慢。 而李瀟瀟這姑娘,敢在樣板戲橫行的情況下創作話劇,同時又能保證話劇能經得起考驗,不會被限制,這已經很能說明她既膽大又心細。 現在這個秘密項目,就是需要這樣的人才。 馮山之前還特意聯系到原來羊城劇社的社長何世明,跟他了解李瀟瀟的情況,何世明的說法是李瀟瀟在京劇上很有天賦,所以馮山綜合考慮,朝周冬陽推薦了她。 果然,周冬陽仍是不太想放棄,勸說:“咱們現在是準備階段,正式錄制是明年年初,你可以趁著現在這個時間重新撿起來?!?/br> 這是唱京劇,又不是普通唱歌,哪有這么容易? 李瀟瀟仍是不肯接受,但又無法拒絕,想了想,又說:“周主任,其實這次來京市參會的演員里面,有一位京劇演員非常符合你的要求?!?/br> 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周冬陽馬上問:“是誰” 機會來了!李瀟瀟連忙說:“原來光州市文工團的京劇演員苗秀心,七月時支援光州軍區逃港打擊計劃,暫調寶安縣文工團,這次跟隨交流團一起來京市學習?!?/br> 她又補充了一個關鍵信息:“剛才那段《蛻變》里的哼唱,苗秀心同志能做到,當初在光州文工團的時候,她有時候也會承擔音效部分,比我做得更好?!?/br> 當初新版《蛻變》第一次公演的時候,主演吳芳出了意外,李瀟瀟臨時頂上,原來的音效這個位置就是由苗秀心替補的,演出效果非常好。 李瀟瀟這樣一說,周冬陽又迫不及待了,讓馮山去找人。 她今晚已經推薦了兩個人了,周冬陽相信以她的能力,推薦的人應該都是有質量的,而且讓人過來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他又繼續問李瀟瀟:“小李,還有其他推薦的嗎?” 推薦兩名已經不算少了,李瀟瀟一時間也想不出其他合適的人,于是搖了搖頭,說:“暫時就衛東同志和苗秀心同志?!?/br> 在李瀟瀟被周冬陽邀請加入秘密項目時,交流會的參會者們正在餐廳里準備吃晚飯。 苗秀心原來在會場時就看到李瀟瀟在跟葉老師和朱新華說話,也不好過去加入,加上一起參會的京劇演員們熱情地喊她一起走,于是便先和他們一起過來餐廳這邊,反正平時同一個軍區的也是坐一起。 然而,她等了好一陣子,見葉老師匆匆進來,身后卻沒有李瀟瀟的神應。 葉老師徑直朝重鋒走過去,跟他說了一兩句,然后重鋒就站了起來,兩人走到人少的一邊交談。 隔著一段距離,苗秀心聽不到他們說什么,但能看到重鋒皺了皺眉,隨后就離開了餐廳。 葉老師這才走回文工團這邊的席桌,苗秀心馬上朝她問道:“葉老師,瀟瀟呢?” 第118章 薦好友 “瀟瀟臨時被上面的領導指派任務了?!?/br> 葉老師只簡單地說了這一句,其他人面面相覷:都這個鐘點了,現在才安排任務? 開了一下午的會,而且瀟瀟還是匯報人,好歹讓人家歇一歇喘口氣??? 不止苗秀心,就連其他人都覺得奇怪,但葉老師沒有進一步說明的意思,只擺擺手讓大家先用餐,顯然是不想再多說。 其他人只好不再追問。然而,眾人轉念一想:被上級派任務,軍區文工團的級別本來就算高了,這里的“上級”還能指的是哪里說明瀟瀟也許要被重用了。 說不定交流會之后,就直接留在京市了——這不是不可能的,畢竟瀟瀟從劇社到軍區部隊文工團,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進了部隊才半年,就立了這么大的功,下午的匯報也那么精彩,這么優秀的人才,被京市的領導看中,想要將她調到京市,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往年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過,參會者被京市這邊看上了,一紙調令直接將人留了下來。 其他心里都不約而同地有了這個想法,不由得感慨萬分。 真要是這樣,大家當然也都為李瀟瀟高興,只是心里更多的是舍不得。 更何況,她是光州軍區的驕傲,如果調走了,從此之后這份榮耀就會落到其他單位咯! “瀟瀟過兩天不是還要去陸軍那邊開會么這突然給任務,陸軍那邊怎么辦” “說不定是任務更重要呢?” “啊可是咱們的話劇怎么辦呀這不會有什么影響吧?” “對喔,要是臨時換人的話……” …… 演員們你一句我一句,紛紛小聲地討論了起來,葉老師皺了皺眉,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不要討論?!?/br> 說是秘密任務,也不確定到底是做什么的,現場人這么多,最好還是不要討論的好。 眾人馬上收了聲,很快又扯開了話題,氣氛又跟往常一樣熱絡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馮山進入了餐廳。 李瀟瀟還留在庭院里,周冬陽吩咐馮山去請苗秀心過來。 他其實已經兩天沒合眼了,但現在有一個可能合適的人選,他根本毫無睡意,怎么都要現確認了之后再回去休息。 餐廳里坐滿了人,馮山問了一下服務員,找到了光州軍區的位置。 葉老師看見馮山,先是一愣,然后站了起來,往他身后看了看,問:“馮組長,我學生呢?” “小李同志還在那邊?!瘪T山禮貌地笑了笑,一臉真誠,“葉老師,是這樣的,周主任讓我過來接一位叫苗秀心的同學?!?/br> 人都還沒還回來,居然還想借第二個葉老師心里有點不高興,但臉上沒有顯現出來。 葉老師也不正面回答,問:“你們現在已經缺人到這個地步了京市軍區好些文工團,人才濟濟,非要來借光州軍區的人” 她正在培養瀟瀟這孩子。 瀟瀟雖然立了功,但年紀實在是太小,軍齡也短,提干申請往上報,審核也得一段時間,要求也會比普通提干更加嚴格。 這就需要更多的表現機會,而這次交流會的表演,上面直接定了《回家》,瀟瀟這次報告本來就做得很好,要是再加上主演的話劇,也能讓更多的領導知道她。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文化部這邊突然就把人要走,而且還說是秘密項目,不能公開的,那《回家》這邊很可能就演不成了。 馮山聽出了葉老師話里的不滿,放緩了語速,臉上笑容不變:“是這樣的,葉老師,這是小李同志推薦的苗秀心同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