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配音演員穿到年代文 第174節
所以,當那小姑娘從舞臺后露出半個小腦瓜時,他一下子就看見了,跟她的目光對了個正著。 重鋒離舞臺很近,能清楚地看到小姑娘眉眼一彎,沖他眨了眨眼。 他也忍不住笑了笑,表情變化不大,其他人并沒有注意到。 “瀟瀟,你總看前面干什么呢快坐好?!?/br> 盧秀娟提醒了李瀟瀟一下,李瀟瀟應了聲“好的?”,手腕貼在一起,十指相對收攏,朝重鋒飛快地比了個心,又馬上縮了回來,乖乖坐好。 雖然李瀟瀟猜重鋒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但也正是因為這手勢在這年代不通用,所以她能這樣光明正大地秀恩愛,這讓她十分高興。 八點半整,報幕員的聲音一響起,原本觀眾們還在下面聊著天,一聽到聲音,都馬上安靜了下來,然后又響起熱烈的掌聲。 盡管上個月《回家》這部話劇在光州市內引起轟動,但寶安縣這邊消息閉塞,那會兒村民們對其他地方的事也并不關心,所以他們對這話劇一無所知。 他們只在篝火晚會時看過《蛻變》,而且李瀟瀟當時演完被逼婚那段就失蹤了,而在那之前,她將趙蘭青春少女的靈動表現得淋漓盡致,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當話劇一開始,李瀟瀟扮演的病弱少女馮淑敏出場時,所有人都挪不開眼了。 不管是平日的文藝戰士李瀟瀟,還是《蛻變》中活潑靈動的趙蘭,這位大眼睛少女都是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然而,此時此刻,臺上少女仿佛變了一個人,雖然離得遠的觀眾看不清她的表情,但她朝弟弟馮志東說話時,那聲音明顯中氣不足,像是強忍著咳嗽的沖動,故作堅強。 幾乎是同時,所有人又聯想到李瀟瀟之前在篝火晚會中受到襲擊,導致受傷入院,角色與真人之間的微妙關聯,讓觀眾一下子就心疼起臺上的少女。 于是,他們非常能理解弟弟馮志東的心情,如果換做他們是他,那少女是自己家人,他們也會愿意想盡一切辦法弄來錢,只為了將她治好! 馮志東才是話劇的主角,而觀眾們看得十分投入,因為“馮淑敏”,他們完全將視角代入了馮志東,感受到了馮志東在面對特務的誘惑時,那種糾結痛苦的心情。 在昨天排練的時候,為了增強觀眾的代入感,李瀟瀟臨時改了一點劇本。 整個寶安縣各公社分成三個場次,李瀟瀟根據每個場次所包含的公社,在里面選取一些性格特點比較明顯的村民,以他們為原型,修改劇本中的角色,使得角色說話語氣與之相似,讓觀眾們一聽,就能馬上想到公社里的某位村民。 果然,當話劇中的配角們出場時,觀眾們多多少少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熟人的影子,看著臺上的劇情,也仿佛身在其中。 當劇情進行到馮志東協助軍警救助溺水者時,那些從紅樹林中逃出來的人們都看得目不轉睛,想起了那天發生的事情,又忍不住對軍警產生了感激之情。 整個話劇下來,所有觀眾都深有感觸,臺上的每一個情節,都在反復加深讓他們遠離逃港行為的印象。 最后一幕結束時,所有人都為圓滿的結局而鼓掌,大家都希望他們也和話劇的結局一樣美好,在把心思重新投入到家鄉中后,能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 帶著這樣的憧憬,觀演地上響起了久久的掌聲。 演員們致謝之后,李瀟瀟留在了舞臺上,其他人都退到幕后。 之前演出的結束致辭都是文工團副團長凌國棟做的,觀眾們以為這次要改由李瀟瀟做,都想著雖然換了人,但說的話應該也差不多。 所以,當李瀟瀟開口的時候,村民們都愣住了—— “各位鄉親們,感謝今天來觀看話劇《回家》,表演已經結束,也期待咱們寶安縣,能像話劇里最后的那樣,生產和文化都兩手抓,既要要精神糧食,也要填飽肚子?!?/br> “所以,接下來,我給大伙兒說說,同一把菜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種出更多的菜;同一畝地,一口塘,要怎么養,才能讓生產翻上好幾倍!” 這話一出,臺下一片嘩然:李瀟瀟同志不是文藝兵嗎?怎么連生產都要搞? 雖然他們很喜歡這小姑娘,但他們也都知道,這小姑娘大城市里來,一直都是演員,根本就沒怎么下過地,又怎么可能會懂種菜呢? 李瀟瀟之前就跟縣干部們一一核對過,要在這個時候和村民們說哪些重點。 ?;~塘工程比較大,村民們思想還是比較保守的,很難一下子讓他們去做巨大的新嘗試。 所以,新嘗試要從小事做起,比如先將菜籽的發芽率提高起來。 因為村民們喜歡李瀟瀟,所以哪怕覺得她說的事情像是天荒夜談,他們也都耐心地聽了,有些平時工分賺得多的村民,聽著聽著,聽出了門道,神色漸漸地認真起來。 李瀟瀟將?;~塘、保濕保溫提高發芽率的原理簡單地說了一下,最后說:“咱們可以先從種菜試試?!?/br> “干部們已經專門劃出一小塊菜地,這塊地誰都可以看得到,咱們就按照剛才我說的方法去種,整個過程大家都可以看著,絕對真實,幾天之后就能看到結果?!?/br> 也就是說,村民們連動手都不用,戰士們會親自示范,要是有效果的話,那大家再將這方法用起來。 這對村民們來說毫無損失,于是大家也多十分期待,要是真能種出更多的菜,那必須得推廣! 就這樣,李瀟瀟和他們達成了約定。 同樣的過程也發生在后面兩個場子,大家對李瀟瀟說的方法都半信半疑。 當天表演結束后,第二天李瀟瀟就和干部們親自示范,在村民們的圍觀下,在劃出來的地里松土,挖淺溝,灑水,蓋土,最后撒上菜籽,鋪上稻草。 幾天后,菜籽發芽了,村民們看著地里那些小綠點,震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這些菜籽發芽比他們平時多了將近兩成! 第107章 回光州 試驗田的菜籽發芽率高出普通水平兩成,村民們嘖嘖稱奇,紛紛將消息往四周傳,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各個公社。 聽到消息后,許多人甚至顧不上手里的農活,從田里特地趕到試驗田這邊,就為了親眼看看這一塊神奇的土地。 從這天開始,村民們紛紛效仿這種播種方法,幾天后,每個人都親眼看著地里的小綠芽比以往都要多,整個縣的種菜效率都提高了。 科學種菜讓百姓們嘗到了甜頭,連干活的積極性都高了,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李瀟瀟同志說的“?;~塘”。 在那個?;~塘里,他們可以把蠶蛹的絲剝下來,拿去供銷社賣,剩下的蠶蛹直接喂魚。 要知道,蠶蛹本身就是很補的好東西。身體虛弱的人,或者剛生完小孩的女人,都是可以通過吃蠶蛹補身體的,要是拿來喂魚,可想而知,養出來的魚個頭一定很大。 也就說是,通過這個?;~塘,他們不但能得到錢,還能得到比從前肥美的魚! 前段時間,李瀟瀟同志在舞臺上時講得非常清楚,每一個步驟,從開春后每個月做什么,到每個月能從前面的勞動中獲取什么,都講得一清二楚。 等年底干完塘之后,他們順手就能先把桑樹枝插上,而這些桑樹枝進了土里之后,十來天就能生根,等大家過完年之后,就能開始放魚苗,無縫銜接,開始新的一輪?;~塘。 那姑娘說得那樣清楚,以至于每個人腦子里都能隨著她的話,想象到了畫面。 每個村都是一個小生產單位,都有集體喂養的魚塘,所有人一起承擔風險,每年都要上交足夠的魚之后,剩下的才是村里根據工分多少來分魚。 按照?;~塘的說法,其他的先不說,至少魚的產出斤數,是不會比喂草時的少。 人多力量大,大家都心動了,于是各生產隊都召集開會,通過投票決定,少數服從多數,看看要不要將這?;~塘搞起來。 每個生產隊的點票結果都是全票通過,于是各生產隊隊長、會計、賺工分最多的村民等,一起去找李瀟瀟學習。 與此同時,縣文工團的文藝推進工作也循序漸進,每部樣板戲都在縣里上演過,與話劇交叉上映。 不管是京劇還是話劇,里面的主要角色都受到了百姓們的歡迎,許多少年人甚至會模仿角色們的語氣,用角色的臺詞去搭別人的話。 在一次演出前,縣文工團的京劇組組長蕭冀望邀請劉翠花來參演,表示其中一位演員身體不舒服,臨時不能上臺,而他又聽說劉翠花從前是農村文藝隊的,于是請她過來救場。 劉翠花一直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蕭冀望一番話說得謙虛得體,劉翠花本身也懷念從前在文藝隊的日子,于是沒什么猶豫就答應了。 幾十年代的農村沒什么娛樂項目,能參與到農村文藝隊里,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劉翠花還是大姑娘的時候,就曾經非常投入地練習,當初在娘家的小村里也是出了名的金嗓子。 現在她雖然將近四十歲了,已經將近二十年沒唱過,但重新站到舞臺上,演個只有臺詞沒有唱段的小角色,還是綽綽有余的。 她擠出勞動之外的時間,參與排練,所有演員都對她客客氣氣,蕭冀望也對她表示感謝,又感嘆說:“幸好翠花姐你來幫忙,不然這里也沒農村文藝隊,想借人都難咯!” 劉翠花也是嫁過來之后,才發現這里的公社竟然沒有文藝隊,不但如此,就連原來的縣文工團也都是廢的,所以一度對原來的文工團意見很大。 現在蕭冀望說起,劉翠花也嘆了口氣:“別的縣里公社哪個沒有文藝隊的也就咱們寶安縣沒有了,什么時候也搞一個就好了?!?/br> 蕭冀望之前就是受了鐘思華的吩咐,去請劉翠花過來演個配角,勾起她對建文藝隊的想法。 這會兒她已經主動提出來,蕭冀望連忙順著她的話,笑著說:“我看每次表演結束后,很多鄉親都看不夠的樣子,這要是公社里自己能演,晚上也天天都能看了?!?/br> 文工團畢竟只有一個,目前的安排是隔天一場表演,輪流到各公社去,一個月平均下來,每個公社大概能看兩場左右。 一個月足足有三十天,從前沒有這演出看,村民們還不覺得有什么。 現在見識過了,喜歡看了,這兩天演出之外的其他日子,就變得格外煎熬。 于是,很多人都是偷偷溜到其他公社去看,以至于每次演出,觀演地上的人數都比公社應有人數翻了至少一倍。 聽了蕭冀望的話,劉翠花心動了,試探著問:“蕭老師,你也知道的,咱們這些鄉下人,比不上你們團里正兒八經的演員,村里的人什么都不懂的,那還怎么建” “翠花姐,你這話就不對了……”蕭冀望說,“鄉親們怎么就什么都不懂呢你剛才還和咱們的演員一起演戲吶!國海他們之前也和李瀟瀟同志一起排過話劇呢!” 什么劉翠花震驚地看著他,她怎么不知道自己兒子也排過話??? 劉翠花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好:“哎喲這臭小子……” 半晌后,她才又補充說:“他懂個屁的話劇,別是耽誤了人李瀟瀟同志他們的排練,我看文藝戰士們每天老忙了!” 蕭冀望笑著搖了搖頭:“那倒不會,李瀟瀟同志說了,話劇是人人都能演。就拿李瀟瀟同志來說,她是去年才開始演話劇的,現在不是一樣演得好好的嗎?” 李瀟瀟的精湛演技,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寶安縣百姓的心里,劉翠花怎么也都沒想到,這姑娘竟然才演話劇沒多久! 她震驚得話都說不出了,蕭冀望又繼續說:“所以呀,懂不懂的沒關系,孩子們感興趣,那咱們就教他們,以后每天晚上就能自己在村里演,這多好!” 蕭老師的意思是……劉翠花抓到了關鍵字眼,臉上帶了點興奮,問:“蕭老師你是說,如果我們公社組個文藝隊,那你們團里的演員也會過來教我們” “那當然沒問題……”蕭冀望笑著說,“等大家都學會了,能一起演話劇,說不定以后還能像李瀟瀟同志那樣,能自己寫話劇劇本呢!” 這話就有點太夸張了,劉翠花當然知道對方是開玩笑,畢竟農村里的人大字都不認識幾個,但她聽著仍是十分高興,又說:“那敢情好,我回頭就去跟隊長說說這個事兒!” 蕭冀望點點頭,說:“好,那咱們等你消息,然后就安排演員去教大家?!?/br> 劉翠花非常高興,等排練完之后,馬上就回去跟隊長說了這件事。 當其時四周也有其他村民在,他們本來也都對表演很感興趣,一聽劉翠花這么說,都紛紛附和,建立農村文藝隊的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劉翠花等人所在的就是蛇口公社,其他公社一看到連曾經的逃港人大戶公社都搞起文藝隊,自然也不甘落后,于是全寶安縣掀起了一陣文藝熱潮,組建文藝隊的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村民們非常積極,各公社很快就組建完成。 每個公社都有地堂,平時是用來曬谷的,四周還有不少空地。 南方稻谷早熟,這季節正好是曬谷的時候,地堂中間鋪滿金燦燦的稻谷,晚上也需要人來看守,要是碰上天氣變差,就得馬上通知人來收谷。 自從組建了農村文藝隊之后,地堂每天晚上就從兩三人守夜,變成了一群人熱熱鬧鬧演話劇。 各農村文藝隊由縣文工團統一管理,需要向上報備。 逐級往上報備所需時間很長,寶安縣情況特殊,自然是要趁熱打鐵,加快進度才是最好的,所以李瀟瀟直接一通電話打回光州軍區,朝葉老師申請特殊處理。 寶安縣的文工系統從一開始的癱瘓狀態,在短時間內就能恢復成這樣,甚至每個公社都有了文藝隊,葉老師在驚訝于這個變化的同時,也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李瀟瀟的請求。 “瀟瀟,放手干,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老師這邊是全力支持的?!?/br> 葉君婷自豪又欣慰,像是想到了什么,又特地提醒了一下:“對了瀟瀟,你的報告寫得怎么樣了總共寫了幾份” 李瀟瀟一噎,有點納悶,心想:葉老師怎么老惦記著她的報告她也不知道團長總共寫了多少份……